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倒是你,這次回去以後真要好好想想了,這次只是一個開始,就跟戲台子上一樣,鑼鼓敲響戲才開場,要不要唱下去,表哥和舅父們都得三思啊。」

  裴元看了一眼冊子,近乎呢喃地把心中壓了許久的話說出來,便率先抬腿往魯府里走。自己不想上戲台,今夜就必須把差事干漂亮,才能去御前討一個自己滿意的官職回來。

  江南的風波一時半會兒還傳不回京城,幾乎半空的京城顯得比往日要安靜許多,府里連收的帖子都少了大半。

  男人們跟著陛下南巡去了,各家各府好像就少了主心骨,有幾戶人家乾脆把府門一關,那架勢一看就是家中老爺一天不回來,這大門就不開了。

  謝九九對此不置可否,別人家過日子想怎麼過就怎麼過,不下帖子正好,正好自己省了時間出來,還能帶著芝娘好生把什剎海護國寺等京城內外的景致走上一遍。

  「姐,今天我們去哪裡玩啊。」

  「哪也不去,吃完早飯隨我去一趟關府,來了這麼久你也該去那邊府里給老太太請個安才是。」

  關家這次除了關寧業,關如璋和關如琅最終都沒有隨駕出京。工部尚書實在年紀大了,聖駕還沒出京他就因為工部事情太多病倒,眼下工部所有大事小情全歸關如璋管著,他想伴駕也走不了。

  關如琅則主動提出留守東宮,畢竟眼下是太子監國。二三四五皇子人是跟著陛下一起出了京城,但他們留下的幕僚門客可沒走。

  這些人明面上都老老實實待在家裡不出門,但暗地裡一雙雙眼睛都死死盯著東宮,東宮現在咳嗽一聲都能傳成太子病了,還病得不輕,在嚴學士跟著聖駕南巡的情況下,關如琅不可能再走。

  關家兩個老爺都沒出京,御前的事情就只有從關寧業和裴元這裡知曉。即便送回來的家信里並無隻言片語,關家也隔上兩天就要派人往家裡來一趟。

  沒事的時候常來常往,等到有事的時候兩邊府里真要傳遞什麼消息,也就不起眼了。

  謝九九說要去關府,謝芝娘自然沒有什麼不同意。兩人帶著兩個孩子到關府的時候,正好碰上有戲班子進府,說是給老太太唱戲解悶的。

  謝九九眉峰一挑,看向出來接自己的小馮氏,「老太太不是不喜歡聽戲,今兒怎麼有這個興致。」

  「先進去再說。」小馮氏臉上的笑意有些勉強,「見了老太太,你就什麼都明白了。」

  第118章

  戲台子是臨時搭的,就面對著頤壽堂後面的院子。

  大夏天屋裡前後的窗戶幾乎都打開了,屋裡角落都擺著冰盆,幾個主子太太身後還站著丫鬟打扇,戲台上的熱鬧和屋子裡的安靜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般規矩大得有些唬人的架勢,著實讓芝娘開了眼。

  老太太歪在羅漢床上靠躺著,眼皮半耷拉下來芝娘甚至分不清這老太太是睡著了還是醒著。還是阿福噔噔噔邁著小短腿湊到龐氏身邊,大半個身子都趴在羅漢床上喊太姥姥,龐氏這才哎喲一聲笑著把這肉球攬到懷裡抱著。

  「今兒來得巧,你不來我也是要讓人去請的。」

  「給外祖母請安,哪裡敢讓外祖母派人去請,外祖母心念一動我在府里就感應到了,這不就趕緊過來了。」

  「你這猴子,真

  把我當外面那些個生意人糊弄是不是。我可都聽說了,謝家大娘子長袖善舞,是個極有能為的人,尋常男子都厲害不過你去,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

  「最近聽說你張羅著賣地,是手頭沒現銀了?這事我這個老婆子做主叫停了,你也不用往外面去想辦法,我這個當太姥姥的難道還能讓兩個孩子跟著你們夫妻兩個吃糠咽菜去?胡鬧。」

  龐氏很少,甚至可以說從未過問過謝九九在外面的事。

  甭管雲客來和狀元樓生意好不好,也不管這幾年謝九九在外面置辦了多少產業,她頂多也就是狀似無意地問一問關令儀,小兩口手裡的銀子趁不趁手,要是短了千萬別到外面去想轍,她的私房裡有給裴元準備的那一份兒,儘管來拿就是。

  今天突然提起這個,謝九九後脊梁骨一激靈,騰一下就竄起半身雞皮疙瘩來。這老太太真是人老成精,天天待在這深宅大院門都不出,偏什麼事都瞞不過她去。

  「老太太這話說得,我都要無地自容了。」

  阿福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肉球一樣靠在老太太身上,抬頭看看老太太又扭頭看看自己親娘,再轉頭衝著坐在一旁的關令儀傻樂呵。

  「元哥兒要外任這事我不攔著,非但不攔著,還要催你們趕緊走。」

  今年剛聽說陛下要南巡,龐氏就知道壞了。從陛下還是皇子的時候起,這位爺最拿手的就是這一招,先給你們個甜棗把你們都砸得暈暈乎乎的,然後等暗地裡把所有證據都收羅齊了,再一刀砍下來誰也別想跑。

  當年齊王跟陛下爭皇位就是這麼敗的,那一次齊王的罪狀收羅了將近二百條,奏疏和證據擺在先帝的書房裡聽說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逼得先帝想保住齊王都沒法子,只能親自下旨把齊王送回封地圈禁起來。關家也正是因為那次的風波,被先帝事後算帳貶謫去了嶺南。

  但那就是結束了嗎?當然不可能。之後還是太子的陛下和已經被圈禁的齊王,甚至還有遠在嶺南的關家和太子黨,都在不斷你來我往的鬥爭、不斷鬥爭,直至陛下登基齊王賜死,齊王一黨被誅殺殆盡,陛下的刀刃才入鞘。

  如今這一場戲是老調重彈,唯一的區別只不過是當年的刀而今也成了待宰的魚肉,仔細想想又有什麼區別。

  這其中的道理龐氏早在聖駕南巡之前就跟兩個兒子說過了,但兩人對此的反應和態度都不能讓龐氏滿意。

  關如璋離工部尚書只有一步之遙,哪怕當年整個關家的教訓還牢記在心底,可他眼下不想退也退不了。他也有他的門生故吏,自己要只為了一個還沒落下來的刀就這麼萌生退意,那些個狼崽子就總有辦法把自己綁到賊船上,再沒有下船的機會。

  關如琅就更沒法走了,他當年入了詹事府之後就一直沒出來。說白了他就是陛下留給太子的臣子,別管現在陛下跟太子關係如何,當年他進了詹事府,就註定了他這輩子得效忠太子。

  太子現在到了最要緊的關頭,誰都能走就他不能走。現在不管他找什麼藉口,陛下和東宮都不會放過他。所以,面對龐氏語重心長的勸說,這兩兄弟給的回答都是沉默不語,再不然便是幾天不著家,徹底躲了。

  「我知道他們都是身不由己,可再是身不由己難道比命還重要?」

  龐氏老得連說話的聲音都嘶啞了,她抬眼去看謝九九,眼底渾濁得讓謝九九心驚。她甚至有些分不清,這雙眼睛到底是活人的還是死人的。

  「當年關家遭了那麼大的難,丟了令儀死了老二。回來這幾十年,老大或成了個人精,誰提起關侍郎都要說他八面玲瓏圓滑世故,可……」

  到底是上了年紀,說起這事龐氏越說越激動,一激動就止不住的喘咳起來。年邁之人的乾瘦是錦衣遮擋不住的,謝九九撫在龐氏後背摩挲的手心甚至能清晰地摸到她後背凸起嶙峋的骨節,隨著呼吸急促起伏。

  「可再玲瓏世故,究其根本也還是為了關家起復。有些事忍一忍沒什麼所謂,可有些事有些東西,一旦擁有了再想要自願拋棄,就千難萬難。」

  就好比當初自己放棄雲客來,那是因為知道沒有自己雲客來也還在,才能那麼瀟灑的放手。要是當時是外人想要搶了雲客來?謝九九就是拼了這條命不要,也得鬧他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乃至裴元這次做下的決定也是一樣的,裴元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容易,當初來京城借了關家的勢,這三年不說一點兒沒還,也頂多算得上給關家錦上添花。這個時候離開,並不算厚道。

  但即便如此,裴元還是要選擇離開。因為他捨不得如今他擁有的一切,他得想盡辦法守護住這一切,不論為此付出什麼,關如璋和關如琅兩兄弟不肯抽身,亦是一樣的道理。

  「老太太,無可奈何這四個字您比我明白,兩個舅舅現在是騎虎難下,硬著頭皮往前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要是現在就抽身離開,您道是咱們那位陛下是什麼活菩薩不成。」

  說到最後一句話時,謝九九的語氣已經輕得如同呢喃。近幾年已經老得有些耳背的龐氏卻聽得一清二楚,比眼珠還要渾濁的一滴眼淚,也順著皺皺巴巴的臉頰滑落下來。

  真要是活菩薩,當年就不會把關寧業從關家手裡搶走。別看關寧業如今明面上跟府里和嚴學士甚至東宮關係都還算親近,但所有人都知道,關寧業這輩子都只能是陛下的一條鷹犬了。

  要是命好,將來新皇登基他還能有個幾十年的榮華富貴,要是命不好,掌管了這麼多年詔獄的北鎮撫使,十有八九也得死在詔獄裡。

  「是啊、是啊……無可奈何,無可奈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9_b/bjZDv.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