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楚王聽著那一句「軟腳蝦」面色忍不住漲紅。
卻又聽蕭明淵繼續開口:「依我看,不如定下個章程。」
「前來獻國書者,讓其國庫,出七成贖買受降的鐵券,再讓他們每人獻上一萬壯年男子,五千男童女童,遷移北疆屯田……日後年年歲貢,等奏報朝廷再行定論。」
底下一眾將領面面相覷。
都知道大景朝周邊小國的民力。
如今被坑殺殲滅的這十來萬大軍,便已經是各國的大部分青壯了!
眼下又要供上一萬青壯和五千孩童……
怕是不過個十來年,也難以恢復生息了!
不過手下敗將麼,自然要狠狠地打壓到叫他們再也不能死灰復燃,才對得起出征的將士們,和將來的子子孫孫!
——果然!論談判這一塊兒,還得是他們蕭副帥有理有據!
見無人反駁,蕭明淵說完,還抬眸看向楚王,又很是謙遜地看向楚王:「王爺以為這些條件如何?倘若您都覺得無礙,那便依著這法子來?」
楚王哪裡知道這些,只冷冷地道了一句:「隨便!」
便沉著臉起身出了中軍大帳!
——再待一會兒,他怕是要氣吐血了!
陳元抬眼看著人走了出去,哂笑一聲:「脾氣還挺大!出兵的時候怎麼就只知道窩在行營裡頭玩兒女人……」
他最討厭的,就是京城之中的紈絝二代!
沒想到楚王平日裡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實際上比京中那些公侯府上的花花公子更酒囊飯袋!
這樣的人放在軍營之中,實在是污人的眼!
蕭明淵面上卻沒有絲毫的變化,眉眼依舊平淡無波:「既然監軍大人都同意了,元帥還是儘早下令吧!」
他抬眼看了看陳元,頓了下才意味深長地開口:「……你就說,是楚王殿下下令,降國以金銀人口贖買受降的券書。」
「那還有些不出錢的怎麼辦?」陳元眼睛一亮,嘿嘿笑出聲,眼裡的壞水兒藏都藏不住!
蕭明淵看向陳元,笑了笑:「自然是大帥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陳元眯了眯眼!
——得了!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敗逃之後退了兵就想裝死?!門兒都沒有!
當夜。
中軍慶功宴上,有細作偽裝舞姬行刺,險些重傷朝廷派入軍中的楚王!
元帥大發雷霆,肅清行營,點齊兵將,派兵反攻。
消息傳到楚王的耳朵里的時候,大軍已經開拔了!
知道自己被算計了,楚王簡直要氣瘋了!
被莫名其妙行刺便罷了!
他事後還被蕭明淵和陳元拿來做筏子!
如今他還被獨自一人扔在這泉州城之中,美其名曰,叫他好好「養傷」!
「好!很好!」楚王獰笑一聲,他臉色鐵青地壓了壓心頭的火。
看了看外頭的天色,沖外頭人吩咐叫把當初安置在城中煙花巷私宅的幾位花魁送過來。
等人悄悄入了府邸,美人們進入房中叩上了房門,才朝著楚王盈盈一拜:「奴見過主人。」
楚王閉著的雙眼這才緩緩睜開,居高臨下地看著眼前埋藏多時的棋子。
「想辦法把定遠侯和陳元的命都留在海上。還有——」
楚王眸色一利:「京城裡的人可以活動起來了,燕王那處,也該催一催了。」
——再不動手,南征大軍就該班師回朝了!
.
戰火如荼,不知為何隱隱被吹得越來越烈。
駐守京城的文武百官得知前線大捷,紛紛上奏勸諫,請儲君下令命征南大軍班師回朝。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北疆竟然再起戰事。
殘元餘孽煽動草原部眾五萬兵馬南下叩邊,消息便是跟著征南軍大捷的消息接踵而來!
更令人驚異的是,不等朝廷下令發兵,離得最近的燕王亦未有所動向。
遠在臨近封地上的秦王和晉王二位殿下,竟然已經私自帶兵出關,同草原的瓦剌、韃靼諸部刀兵相接!
私自離開封地,調遣兵馬是大罪!前朝自然是為此爭論不休。
不過身為皇太孫的宣珩卻並未下令追責斥問。
只是以監國的身份下了數道旨意。
——賦予秦王、晉王二位王叔,節制邊境兵馬之權。
——命北地糧倉大開,為北境邊關將士運送糧草。
——下旨安撫鎮守邊關的秦王、晉王和燕王殿下,並加以賞賜金銀,調動京師騎兵各一千,急行馳援。
太孫宣珩還親自命人傳話過去,言道:「王叔乃吾之親親血脈,陛下之親子,江山之重當與諸王同擔,自當傾力共襄同舉。」
此言傳達到北地。
別說是關外的秦王與晉王,便是其餘各地封王,也難免心生寬慰。
秦王拿著朝廷下來的聖旨,一路闖入晉王宣燼的王帳之中,整個人笑得牙不見眼的。
「我就說大侄子兒越來越懂事了吧!瞧瞧這話說的,真是越來越好聽了!」
晉王正坐在行營之中,瞧見秦王宣煬來了,也並沒有起身。
只是懶懶地開口問道:「聽說老四也收到旨意了,他那裡有沒有什麼動靜兒?!」
「——屁都沒放一個!」
宣煬冷笑一聲,轉頭看了一眼晉王之後,他又道:「我說你這胳膊腿兒什麼時候才能養好傷啊!」
「不就是被幾個力氣大的刺客砍了幾刀麼?!巴掌大的刀口,這都將養小半個月了!」
晉王齜了齜牙,看著自家二哥冷哼一聲:「不然你試試被戳幾刀看看?!本王這些又不是沒披甲上陣!嘰嘰歪歪的——」
秦王嘿嘿一笑:「老子才不會那麼傻呢!在自己的封地被人襲擊就算了,幾個小蟊賊都收拾不了......」
「真要是小蟊賊便罷了!」晉王眯了眯眼,他心眼兒比秦王多,一路都謹小慎微,沒想到在自己封地微服巡獵的時候著了道。
當時他在封地上遇到一路「蟊賊」,瞧著身形瘦弱都不打眼,偏偏一個人能力戰他手底下數十位王府精兵。
不但如此,還無懼刀箭,明明是肉體凡胎,偏偏卻察覺不到疼痛一般,像是話本裡頭的妖怪似的,被砍斷了手都能攻擊人......
晉王當時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那些刺客殺了個乾淨,事後突然闖入一處營地,還全是潛進來的韃子,又險些身陷重圍。
還是秦王帶著兵馬前來解圍,才將他救下來。
不過事後兄弟倆一合計,這事不大簡單,明察暗訪之後,才瓦剌和韃靼在密謀出兵之事。
兩兄弟早就拳腳發癢了,自然忍不住這般天賜良機!這才聯合帶兵出了關。
「我讓人查過了,那些人身上都用了藥。」晉王陰沉著臉說完。
又抬頭看了一眼秦王,「那東西你也見過!」
秦王眯了眯眼:「當初盧氏手上的那玩意兒?」
晉王哼笑一聲:「盧氏和宣玟已經廢了,不過老六當初可沒少勾搭他們母子......你說這種東西,除了用到咱們頭上,還能用到誰身上?」
秦王神色鐵青。
「——宮裡。」
.
燕王府書房內。
瞧著出現在自己面前那一張老實憨厚的小圓臉,燕王殿下一時有些無言。
「嘿嘿……爹,兒子見過父王……」
燕王世子宣瑢捧著手裡頭的聖旨,像是沒看見自己的親爹燕王殿下的那一張冷臉似的,厚著臉皮就貼了上去。
燕王揉了揉突突直跳的額角。
才盯著長子的好像略微有些削瘦的臉,沉吟片刻後,沉聲問了一句:「你怎麼過來了?」
自己這個長子的身子向來不大好,出遠門無論是騎馬還是乘車都折騰人。
況且他是燕王府世子,如今也應當是留在京城之中的人質。
就算是要來,朝中應當也不應該將他放出來見自己,叫老二或是老三來便罷了!
宣瑢眯著眼,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太孫殿下托孩兒來給爹送聖旨,還有宮裡頭下來的賞賜。」
「本來路上有些遠,大堂兄是想讓我二弟來的……」
宣瑢說著,忍不住撓了撓頭,憨憨開口:「但是娘說叫我過來幫她多托幾句話,怕二弟的記性不好,就……就讓我來了……」
燕王皺了皺眉,語調緩和了些:「你娘讓你給我託了什麼話?」
宣瑢說:「娘說北平有些冷,她這些日子在京城裡頭做了兩件狐裘大氅,都讓我帶過來了,叫你平日裡記得穿。」
「還有王府裡頭的犬衛司的大黑又下了三隻小狗崽兒,娘都好生養著,問你要取什麼名字。」
「還……還有,娘說宮裡賞賜裡頭,有幾匹料子她看著挺好,已經先挪出來叫王府針線裁剪衣裳了,叫……叫孩兒同你說一聲……」
燕王一時有些無言。
嘴裡頭的那一句「胡鬧」到底還是沒能說出來。
卻又聽蕭明淵繼續開口:「依我看,不如定下個章程。」
「前來獻國書者,讓其國庫,出七成贖買受降的鐵券,再讓他們每人獻上一萬壯年男子,五千男童女童,遷移北疆屯田……日後年年歲貢,等奏報朝廷再行定論。」
底下一眾將領面面相覷。
都知道大景朝周邊小國的民力。
如今被坑殺殲滅的這十來萬大軍,便已經是各國的大部分青壯了!
眼下又要供上一萬青壯和五千孩童……
怕是不過個十來年,也難以恢復生息了!
不過手下敗將麼,自然要狠狠地打壓到叫他們再也不能死灰復燃,才對得起出征的將士們,和將來的子子孫孫!
——果然!論談判這一塊兒,還得是他們蕭副帥有理有據!
見無人反駁,蕭明淵說完,還抬眸看向楚王,又很是謙遜地看向楚王:「王爺以為這些條件如何?倘若您都覺得無礙,那便依著這法子來?」
楚王哪裡知道這些,只冷冷地道了一句:「隨便!」
便沉著臉起身出了中軍大帳!
——再待一會兒,他怕是要氣吐血了!
陳元抬眼看著人走了出去,哂笑一聲:「脾氣還挺大!出兵的時候怎麼就只知道窩在行營裡頭玩兒女人……」
他最討厭的,就是京城之中的紈絝二代!
沒想到楚王平日裡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實際上比京中那些公侯府上的花花公子更酒囊飯袋!
這樣的人放在軍營之中,實在是污人的眼!
蕭明淵面上卻沒有絲毫的變化,眉眼依舊平淡無波:「既然監軍大人都同意了,元帥還是儘早下令吧!」
他抬眼看了看陳元,頓了下才意味深長地開口:「……你就說,是楚王殿下下令,降國以金銀人口贖買受降的券書。」
「那還有些不出錢的怎麼辦?」陳元眼睛一亮,嘿嘿笑出聲,眼裡的壞水兒藏都藏不住!
蕭明淵看向陳元,笑了笑:「自然是大帥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陳元眯了眯眼!
——得了!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敗逃之後退了兵就想裝死?!門兒都沒有!
當夜。
中軍慶功宴上,有細作偽裝舞姬行刺,險些重傷朝廷派入軍中的楚王!
元帥大發雷霆,肅清行營,點齊兵將,派兵反攻。
消息傳到楚王的耳朵里的時候,大軍已經開拔了!
知道自己被算計了,楚王簡直要氣瘋了!
被莫名其妙行刺便罷了!
他事後還被蕭明淵和陳元拿來做筏子!
如今他還被獨自一人扔在這泉州城之中,美其名曰,叫他好好「養傷」!
「好!很好!」楚王獰笑一聲,他臉色鐵青地壓了壓心頭的火。
看了看外頭的天色,沖外頭人吩咐叫把當初安置在城中煙花巷私宅的幾位花魁送過來。
等人悄悄入了府邸,美人們進入房中叩上了房門,才朝著楚王盈盈一拜:「奴見過主人。」
楚王閉著的雙眼這才緩緩睜開,居高臨下地看著眼前埋藏多時的棋子。
「想辦法把定遠侯和陳元的命都留在海上。還有——」
楚王眸色一利:「京城裡的人可以活動起來了,燕王那處,也該催一催了。」
——再不動手,南征大軍就該班師回朝了!
.
戰火如荼,不知為何隱隱被吹得越來越烈。
駐守京城的文武百官得知前線大捷,紛紛上奏勸諫,請儲君下令命征南大軍班師回朝。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北疆竟然再起戰事。
殘元餘孽煽動草原部眾五萬兵馬南下叩邊,消息便是跟著征南軍大捷的消息接踵而來!
更令人驚異的是,不等朝廷下令發兵,離得最近的燕王亦未有所動向。
遠在臨近封地上的秦王和晉王二位殿下,竟然已經私自帶兵出關,同草原的瓦剌、韃靼諸部刀兵相接!
私自離開封地,調遣兵馬是大罪!前朝自然是為此爭論不休。
不過身為皇太孫的宣珩卻並未下令追責斥問。
只是以監國的身份下了數道旨意。
——賦予秦王、晉王二位王叔,節制邊境兵馬之權。
——命北地糧倉大開,為北境邊關將士運送糧草。
——下旨安撫鎮守邊關的秦王、晉王和燕王殿下,並加以賞賜金銀,調動京師騎兵各一千,急行馳援。
太孫宣珩還親自命人傳話過去,言道:「王叔乃吾之親親血脈,陛下之親子,江山之重當與諸王同擔,自當傾力共襄同舉。」
此言傳達到北地。
別說是關外的秦王與晉王,便是其餘各地封王,也難免心生寬慰。
秦王拿著朝廷下來的聖旨,一路闖入晉王宣燼的王帳之中,整個人笑得牙不見眼的。
「我就說大侄子兒越來越懂事了吧!瞧瞧這話說的,真是越來越好聽了!」
晉王正坐在行營之中,瞧見秦王宣煬來了,也並沒有起身。
只是懶懶地開口問道:「聽說老四也收到旨意了,他那裡有沒有什麼動靜兒?!」
「——屁都沒放一個!」
宣煬冷笑一聲,轉頭看了一眼晉王之後,他又道:「我說你這胳膊腿兒什麼時候才能養好傷啊!」
「不就是被幾個力氣大的刺客砍了幾刀麼?!巴掌大的刀口,這都將養小半個月了!」
晉王齜了齜牙,看著自家二哥冷哼一聲:「不然你試試被戳幾刀看看?!本王這些又不是沒披甲上陣!嘰嘰歪歪的——」
秦王嘿嘿一笑:「老子才不會那麼傻呢!在自己的封地被人襲擊就算了,幾個小蟊賊都收拾不了......」
「真要是小蟊賊便罷了!」晉王眯了眯眼,他心眼兒比秦王多,一路都謹小慎微,沒想到在自己封地微服巡獵的時候著了道。
當時他在封地上遇到一路「蟊賊」,瞧著身形瘦弱都不打眼,偏偏一個人能力戰他手底下數十位王府精兵。
不但如此,還無懼刀箭,明明是肉體凡胎,偏偏卻察覺不到疼痛一般,像是話本裡頭的妖怪似的,被砍斷了手都能攻擊人......
晉王當時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那些刺客殺了個乾淨,事後突然闖入一處營地,還全是潛進來的韃子,又險些身陷重圍。
還是秦王帶著兵馬前來解圍,才將他救下來。
不過事後兄弟倆一合計,這事不大簡單,明察暗訪之後,才瓦剌和韃靼在密謀出兵之事。
兩兄弟早就拳腳發癢了,自然忍不住這般天賜良機!這才聯合帶兵出了關。
「我讓人查過了,那些人身上都用了藥。」晉王陰沉著臉說完。
又抬頭看了一眼秦王,「那東西你也見過!」
秦王眯了眯眼:「當初盧氏手上的那玩意兒?」
晉王哼笑一聲:「盧氏和宣玟已經廢了,不過老六當初可沒少勾搭他們母子......你說這種東西,除了用到咱們頭上,還能用到誰身上?」
秦王神色鐵青。
「——宮裡。」
.
燕王府書房內。
瞧著出現在自己面前那一張老實憨厚的小圓臉,燕王殿下一時有些無言。
「嘿嘿……爹,兒子見過父王……」
燕王世子宣瑢捧著手裡頭的聖旨,像是沒看見自己的親爹燕王殿下的那一張冷臉似的,厚著臉皮就貼了上去。
燕王揉了揉突突直跳的額角。
才盯著長子的好像略微有些削瘦的臉,沉吟片刻後,沉聲問了一句:「你怎麼過來了?」
自己這個長子的身子向來不大好,出遠門無論是騎馬還是乘車都折騰人。
況且他是燕王府世子,如今也應當是留在京城之中的人質。
就算是要來,朝中應當也不應該將他放出來見自己,叫老二或是老三來便罷了!
宣瑢眯著眼,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太孫殿下托孩兒來給爹送聖旨,還有宮裡頭下來的賞賜。」
「本來路上有些遠,大堂兄是想讓我二弟來的……」
宣瑢說著,忍不住撓了撓頭,憨憨開口:「但是娘說叫我過來幫她多托幾句話,怕二弟的記性不好,就……就讓我來了……」
燕王皺了皺眉,語調緩和了些:「你娘讓你給我託了什麼話?」
宣瑢說:「娘說北平有些冷,她這些日子在京城裡頭做了兩件狐裘大氅,都讓我帶過來了,叫你平日裡記得穿。」
「還有王府裡頭的犬衛司的大黑又下了三隻小狗崽兒,娘都好生養著,問你要取什麼名字。」
「還……還有,娘說宮裡賞賜裡頭,有幾匹料子她看著挺好,已經先挪出來叫王府針線裁剪衣裳了,叫……叫孩兒同你說一聲……」
燕王一時有些無言。
嘴裡頭的那一句「胡鬧」到底還是沒能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