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怪他同僚的子侄們,削尖了腦袋要當使臣,但凡學到蒯通的三分本事,過個十年二十年,不說名垂青史,四方之境也是任由徜徉!

  很快,陳平反省了自己。

  這樣說不太好,萬一別國的王室也死了個乾淨,對於典客衙署的風評而言,還是有些不妙的,外交事業也不容易發展。

  蒯通,出一個就夠了。

  呂釋之很是凝重,他想起太史令的占卜,深深吸了一口氣。

  緊接著抑制住喜色,就算蒯通再兇殘,也對他的兒子有恩,這個恩德,他記住了。

  最最難以平靜的是韓信,早在宣室殿的時候,他就捏了自己很多把,不怪他,實在是蒯兄太過驚爆眼球。

  回憶彭越驚呆的模樣,他喃喃:「難道真的是人不能貌相?」

  .

  遠在朝鮮的蒯通重重地打了個噴嚏。

  第二天一早,他又連續打了兩個,引得使團眾人擔心起來:「蒯正使莫不是著涼了?醫者,醫者快來給正使瞧瞧!」

  「我無事。」蒯通忙說,「行囊收拾得怎麼樣了?」

  「都好了。」

  「正使放心,我們又檢查了一遍,沒有遺漏的東西。」

  蒯通頷首,那就好。

  扭頭望向郅都,心下再一次罵罵咧咧,這人又開始躲懶,傳位詔書要他寫,給陛下的奏疏還是他寫。

  他實在忍不住去問,郅都便鄭重其事地回答:「我不過一介副使,作為輔佐正使而存在,若是越俎代庖,陛下將會對我不喜,滿朝上下也會不服。」

  說的有道理,蒯通沉默一會兒,被說服了。

  有些東西,也只有他能寫,譬如呂祿朝鮮宮變中的作用必須隱瞞過去,他的功勞再大,終究不能拿到檯面上說。只能找個時間單獨覲見陛下,換一個理由給予呂祿獎賞。

  而今使團整理完畢,是時候歸國了,他只覺渾身上下前所未有地輕鬆,站在漢軍的最前方,難得面帶笑意與朝鮮眾臣告別。

  年僅三歲的六王子窩在奶娘懷中,啜吸著手指什麼也不知道。

  他不知道丞相為了比對傳位詔書上國璽的真假,還專門調出了歷年的記檔,發現真得不能再真;不知道因為國主和大王子的手下都被殺死,存放國璽的密室從此再無人知曉,朝鮮國璽至今下落不明;更不知道面對漢軍的虎視眈眈,丞相就算再不情願,只能率領百官妥協。

  朝鮮國丞相還私底下找上蒯通,請求漢天子冊封新王的時候,能夠雕刻一方新的玉璽,當做給新王的禮物,否則樹立不了權威,內亂怕是一直不能停歇。

  蒯通當時心裡怎麼想的,誰都不知道,他只是忍住看向呂祿的目光,冷淡地點了點頭。

  送別賓客的禮樂聲響起,蒯通高傲地轉身。

  他娘的,終於回去了,朝鮮這刺激過頭的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

  大漢使團歸國那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的歡迎。

  雖還達不到天子親自出城迎接的地步,但三公九卿級別的重臣出現了大半,曹丞相更是從百忙的事務中抽身,以表達滿朝上下對使團的重視。

  蒯通高興感慨的同時,又覺得哪裡有些怪。

  好像朝堂諸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蒯通十分確定那不是欣賞。

  終於他受不了了,趁陛下親臨的接風宴開始前,拉了韓信到一旁:「……難不成漢境發生了什麼大事?」

  韓信人高馬大地被他拉著,目光難得複雜。

  蒯通當即道:「君侯切莫瞞我,不然……」

  事實上他就是嘴硬,除去摯友的身份,他哪有什麼能威脅到將軍天花板襄侯?

  韓信偏偏吃了他這一套,蒯通自己都沒有料到。

  半晌,蒯通得知他已有「心狠手辣」「一人篡一國」「聲音能止小兒夜啼」的凶名在執掌重兵的將軍間流傳,神色漸漸呆滯,最後化作一片空白。

  這輩子沒背過的黑鍋,全都在今天體驗了一遍。

  蒯通:「…………」

  哈哈,韓信坑我!!

  第202章

  蒯通回到席間, 立馬有許多權高位重的大臣、徹侯,想要與之交談。

  雖說人不可貌相,但這份狠辣也是對著朝鮮, 與他們又有什麼妨礙呢?換言之, 蒯通著實為大漢立下了潑天功勞, 不僅保全了使團, 還提攜了他們的後代, 這份恩情, 他們得受。

  就是心裡有點怕怕的。

  一位青年使臣跟在父親身側, 入眼便是蒯通僵硬的身軀,還有調色盤似的臉, 五光十色, 分外精彩。

  他吃了一驚, 關切地問:「這,正使身體不舒服嗎?莫不是回到長安不服水土, 要不要請醫學院的先生來看看?」

  一連串問話如同機關似的,可見蒯通著實是他關心、崇拜的人了。

  話音剛落, 他的徹侯父親也道:「……正使若是不便, 吾認識幾位醫術高明的醫者, 其中就有大漢國手淳于先生。」

  遠遠聽見蒯通好像生病了, 前來交談的大臣們停住腳步, 很快,傳來了幾聲竊竊私語。

  「遠行辛苦,正使看來需要好好休息……」

  「誰說不是?看那小臉蠟黃的喲。」

  「陛下向來看重為國為民之人, 這樣一來,除了嘉獎,蒯正使想必定能獲得陛下的垂憐。縱橫學派, 恐怕崛起近在眼前!」

  蒯通:「……」

  他的手開始抖,從喉間艱難地擠出一句謝,半晌,掩飾般地端起酒盞,遮住不斷抽搐的嘴唇。

  他要陛下的垂憐做什麼?

  不會用詞就別用。

  還有,你才小臉蠟黃!!

  .

  韓信收穫了一位扭頭就走的摯友,嘶了一聲,神色有些凝重。

  彭越看著十分稀奇,正想盤問,外頭傳來嘹亮的通報:「天子,太后到——」

  赴宴的臣子立馬拜了下去:「臣等參見陛下,參見太后。」

  「諸位卿家請起。」呂雉為了養好右手,已經推掉了許多不必要的活動,這回難得的赴宴,也是為了慶功同樂,順便看看有成為傳奇潛質的蒯通。

  昨晚上,身為呂家人的呂祿已經進宮一回了,老老實實當著她和皇帝的面,把出使經歷詳細地說了出來。包括他是如何和小三兒合作的,如何爭分奪秒,拓印朝鮮國璽……

  旁聽的建成侯呂釋之是萬萬沒想到,唯二還算淡定的,或許也只有呂雉和劉越了。

  後者已然猜到了呂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前者什麼場面沒見過?即便驚詫,過了幾秒也就消散無蹤,太后打量著呂祿這個侄兒,直看得呂祿緊張起來,最後呂雉點點頭,看樣子是十分滿意。

  雖然聽著像歪門邪道,但用在正途上,那也是正道。只可惜不能光明正大地賞了,她對呂釋之說:「二哥回頭可要好好獎勵祿兒,沒有墮了呂氏的威風。」

  呂釋之:「…………」

  他娘的,這小子喜歡雕東西就雕吧,沒想到還能這麼刑。

  不對。好像很多年前,呂祿被酈寄設局偷他軍印的時候就很刑了。

  ……呂家人的威風應該不包括盜刻國璽吧?

  這話他沒敢說出來,生怕妹妹給他一個白眼。

  建成侯覺得牙疼,又覺得有些對不起背鍋的蒯通,沒想到郅都那小子,對外也是個狠角色。與此同時,又為拯救了亂局的次子感到高興,就如太后所說的,英雄不問出處,立功不看過程!

  種種情緒交雜在一起,他人都快分裂了,就如當下,呂釋之向天子、太后行完禮,萬分複雜地瞅了眼蒯正使。

  總覺得他的臉色不太好。

  真正知道真相的,千萬人里有一個就不錯了,故而建成侯頗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感。至于澄清?

  算了算了,他雖然覺得兒子有點不孝,但沒想讓呂祿蹲大牢。

  ……

  建成侯難得裝傻,對於使團的另一個重要成員郅都來說,也是一樣的。皇帝給予他的便宜行事之權,他不想嚷嚷得舉世皆知,何況陛下連同燕王,也有意給他打遮掩。

  調兵到底是件敏感的事,以他梅花司司長的身份,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早在使團歸漢之前,郅都就與成員約法三章,因為有些手段不太光彩,所以需要保密,所有人都答應了下來。在他們回來的那一晚,郅都便連夜進宮,向劉越匯報了朝鮮旅程,很快,天子派遣的宦者就攜帶了慰問禮物,送給使團的青年使臣,還有嚮導、醫者與後勤官,也有暗示封口的意思在。

  原本漢人就對於承諾看得很重,天子還派人慰問他們,驚喜之餘,想泄密的也要掂量掂量了。唯獨承擔了所有的蒯正使,在慶功宴上收到了成噸的傷害,他成功開發了一個新技能,借酒澆愁。

  原本他是喝不慣酒的,總覺得酒能影響腦子,導致罵人都不鋒利了!

  蒯通一邊喝酒,一邊碎碎叨叨安慰自己,這是名臣的必經之路,誰叫他是負責一切的正使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