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信,呵呵,你給我等著。

  因為飲酒過於投入,蒯通錯過了太后落在自己身上的欣賞目光,還有陛下隨之望來的,帶著五分欽佩三分憐惜兩分歉疚的小眼神。

  劉越摸著滾燙的良心,決定對蒯師傅再好一點,這回不但賞下常規的錢財寶物,還要升官封爵!

  他和母后商量過,加封最高等的徹侯是不可能了,除非滅國的軍功,否則還是不能違背先帝定下的祖制。就如利用推恩之法,慢慢弱化地方的諸侯王一樣,若一下子削去王位,不僅先帝時期的老臣不能接受,還有違大漢推崇的孝道,過個幾十年再改不遲。

  但徹侯之下的關內侯,卻是沒有冊封的門檻,君不見時代的眼淚戚坪,都差點被劉邦封侯了嗎?

  「……」皇帝陛下反省了一下自己,戚坪如何能與蒯通相提並論,反正,蒯師傅一個關內侯的爵位沒跑了。

  背了多大的鍋,就要給予多大的賞,否則臣子憑什麼獻出忠心?雖說縱觀當下,無條件忠君的人數不勝數,蒯師傅被潛移默化這麼多年,恐怕也在其列,但為了長治久安,還是得賞罰分明。

  蒯通攜平定朝鮮亂局之功歸來,封濮陽君,有食邑,無封國。副使郅都與其餘立功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封賞,卻是不足以封侯,他們的權益體現在俸祿與待遇上。

  眼見宴席進行得差不多了,劉越悄悄轉開腦袋,問呂雉:「母后累了嗎?」

  「尚可。」呂雉笑道,「越兒覺得這幾道菜品的味道如何?」

  母后往未央宮送了兩名新廚子,燉肉炒肉都是一絕,劉越拿起帕子抹嘴,笑得又甜又燦爛:「好吃。」

  想了想又說:「母后若有不舒服,趕緊告訴我。」

  「知道了,知道了。」

  小兒子天天緊張她的右手,看得跟瓷器一樣,還是淳于意出來闢謠,說太后還可以左手拿勺吃飯,這才制止了劉越命十個八個宮女圍著她轉,實在不行把飯餵到她嘴邊的危險想法。

  這也是越兒極少見的一次犯傻了,呂雉知道他關心自己,笑歸笑,很快心軟得不行。

  她坐在與皇帝並行的最高處,看著最讓她疼愛的孩子,逐漸有了掌控天下的帝王相,內心的驕傲無法言喻。療養的這些日子,她也一直在關注越兒處事的方法,這孩子像極了她。

  餘光瞥見抱著女兒樂呵的劉盈,呂雉一滯,繼而對竇漪房低聲道:「宴席結束了,你帶著洛邑來長信宮玩,就說祖母想她了。」

  竇漪房有些摸不著頭腦,太后不是兩天前才見過洛邑翁主嗎?

  她也低聲回:「諾。」

  呂雉這才滿意,那廂,劉越琢磨著是不是應該趁著大家都高興的時候,宣讀封賞,讓熱烈的氣氛更上一層樓。

  聽下方的臣子吹牛談天,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一件事,他聽得津津有味,只不過這樣的情境之下,悶頭喝酒的蒯師傅好像更突出了。

  方才趙安悄悄匯報,蒯正使與襄侯似乎鬧掰了,心生憐愛的皇帝陛下,決定讓蒯通也放肆地開心一回。

  劉越轉頭吩咐幾句,當即有宦者去取來封賞詔書。

  那熟悉的捲軸一露,大殿漸漸地安靜了下來,韓信與彭越對視一眼,當即意識到了什麼。不等韓信露出笑容,他瞥見蒯通仍埋頭喝酒,一點也沒有世俗的欲望,心裡不禁浮現六個點:「……」

  韓信急了。

  蒯兄,這時候可不興飲酒啊!

  許是心有靈犀,蒯通恰在此時抬起頭,超小聲地罵罵咧咧:「你他娘的韓信!」

  下一秒,他從高亢的宣讀聲中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以正使之職,平朝鮮動亂,揚大漢之威……封關內侯,立濮陽,食邑五百戶……」

  啪嗒,蒯通手中的爵杯掉了下來。

  他反應的速度有些慢,出列的速度卻是十分迅疾,此時飄飄乎乎的,如同浮在雲端。

  郅都跟隨他出列,還有念到名字的青年使臣們,無一不是充斥著喜色,最後,詔書還給予了使團的後勤人員獎賞,此番出使朝鮮,可以說是滿載而歸,榮譽加身!

  眾臣目睹了這一場封賞,吃驚,感慨,怔愣不一而足,仔細一想,蒯通的爵位也是他應得的。

  別以為動嘴皮子很容易,前有蘇秦張儀,今有陸賈蒯通,哪一個是簡單角色?

  若能不廢一兵一卒而將朝鮮納為傀儡,對於大漢而言,比派兵滅國的效益來得更高,因為當前漢境之內正忙著改革,國庫的錢每一天都在當柴燒。擠出海量的軍費,於當前來說是虧本的買賣,何況消化朝鮮還需要時間——還是那句話,並不是實力不足,而是時機不當。

  而十年後,十五年後,形勢恐怕又不一樣了!那時的大漢,定然有超然的實力與野心,消化朝鮮如同嚼一盤點心一樣容易。作為一切的先行者,濮陽君蒯通定然會被記錄在史書上,與他的大名一樣永世流傳——

  永世流傳四個字是襄侯韓信的想法。他是真為蒯通高興,難得掛上了真摯的笑容,沒想到詔書念完了還有第二封,有關縱橫學派日後的發展。

  太學決定給予縱橫學派,與陰陽學派一樣的待遇,允許多派兩名講師,多放幾個學生名額。以後典客衙署招人,也優先考察外交能力與口才,膽大機變者優先,吃苦耐勞者優先!

  這下,大殿的氣氛被推至高潮,蒯通原本五彩斑斕的神情,轉移到了本來很樂呵的儒家叔孫通,還有一眾黃老、法家、墨家的大臣臉上。

  猝不及防的諸子百家:「……」

  劉越是有意給予重賞,抬高漢使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的。隨著國力上升,總有一日,象徵大漢的刀劍將要向外揮去,使團在其中的作用,同樣無法估量。

  和母后商議,給予縱橫學派新的名額,也有他的用意。自從黃老研究出了新的貨幣體系,其餘學派眼紅萬分,卻是毫無摘果子的辦法,未免它們聯手攻擊顯學,把改革的好兆頭變為壞消息,這時候,便需要少許外力刺激。

  與其抹黑他人,不如提升自我。如何調動諸子百家的積極性,皇帝陛下也是好好斟酌了的!

  相比興致勃勃看熱鬧的劉越,蒯通嘴唇發顫,這回卻不是生氣,而是激動的顫抖。

  心下又有些複雜,覺得受之有愧,猶如白撿了一個爵位,最後漸漸化作了堅定,他會帶著呂祿幾人無法言說的那一部分功勞,好好走下去。

  他跪在地上接詔,端端正正地拜了幾回,再站起來的時候,面上閃爍著不一樣的光彩。

  師門的凋零,是他多年的心病,自從太學准許縱橫學派入駐,他的心病就好了八成,如今更是了無遺憾了。

  「臣叩謝陛下,叩謝太后,」向來毒舌的人難得哽咽,謝恩的話語,醞釀幾秒才完整說了出來,「臣定不負厚望,為大漢盡力盡忠。」

  劉越點了點頭。

  猶記得多年以前,蒯通身上還貼有叛賊的標籤,他根本不想入仕,也不想為大漢付出半點心力。

  如今不一樣了。

  這也是皇帝陛下想要培養的歸屬感,蒯通完完全全達到了他的期望,想到這裡,劉越不禁生出一點小自豪。

  最重要的一點,接了他的獎賞,就不許脫下身上的黑鍋了!

  這叫等價交換,想必蒯師傅一定深諳這個道理。

  ·

  今夜的光芒,註定聚集在新出爐的濮陽君身上。

  等最最引人矚目的天子和太后前後腳離開,蒯通很快成了所有人的焦點,若不是韓信拉彭越一起幫忙擋著,光看他被灌的酒量,明早爬都爬不起來。

  若說原先他是借酒消愁,如今再喝,卻是滿懷高興。只是難受不會消失,但會轉移,譬如叔孫通——

  叔孫通想罵人了。

  他先前還為蒯通感到高興呢,一介文臣能以外交成就封爵,足以可見蒯通的厲害,沒想到迴旋鏢扎到了自己身上。

  縱橫學凋零得比陰陽學還厲害,因為入門門檻也高,誰知道《遠行記》一出,它的熱度突然上竄了一節。

  呵呵,現在倒好,陛下居然在詔書里給予獎賞!萬一縱橫學派變熱門了,擠壓的是誰的生源?

  瞧瞧那些赴宴的青年使臣吧,他們明顯有著心動,覺得兼一個學派也不是不行,尤其是蒯先生的智謀口才,他們也想要。

  叔孫通雖不懂他們的心理,卻也猜得出一二。堂堂九卿之首的奉常拳頭硬了,顧及這是熱鬧的場合,還要強顏歡笑,等出宮的時候,叔孫通臉都笑僵了,揉搓了很久才好。

  他上了馬車,深深嘆了一口氣,第二天下衙,前去拜訪同為儒生的陸賈。

  陸賈擅長外交,說他是大漢第一外交官也不誇張,相比蒯通,他的經驗更為嫻熟,風格更為迂迴,簡而言之,是笑臉迎人,殺人不見血。

  當年漢朝建立,陸賈隻身遠赴南越,說服南越王趙佗對大漢稱臣,這樣的功績,放在當下怎麼也要封一個關內侯。若是他出使朝鮮,還有蒯通什麼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