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於是這世間總會存在著一個神的化身,一個代言人。比如《聖經·創世紀》記載,亞伯拉罕在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就受到了神的指引,前往迦南,希伯來人,也可以說古猶太人,就在這片應許之地上開始書寫自己的歷史。但歷史真的是歷史嗎?
《甄嬛傳》大結局的時候,甄嬛對皇后說出的台詞我一直記得深刻——他日史書工筆,前朝、後宮,都不會有您的隻字片語……同一個時期,不同的人所記錄的事往往都有衝突,我們所看到的歷史,也只不過是寫史書的人想讓我看到的故事。而只要是寫書,就一定不可避免地會因為作者自身的角度而對某一非特定的人事物產生偏頗。放在別的地方無傷大雅,不認同不看就是,眼不見心不煩。但放在歷史上,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歷史的偏頗性會讓當時代掌握話事權的人名正言順地對其進行篡改。千百年或者更久遠的時間之後,我們留存的一切印記都隨著風沙消磨,後來人再想追尋自己的誕生,本民族的起源,都只能讀著早就被人為設定好的史書,了解到,哦,原來他們生下來就是有罪的。
再說回古猶太人,你會發現他們所描述的歷史有一部分會和古埃及的歷史重疊。兩相對比,你會發現,猶太的版本是上帝又一次顯靈降下了神罰,而可憐的猶太終於被他們信奉的上帝所拯救。另一個埃及的版本則更多落筆於現實的政治、軍事的衝突,去描寫這些驅逐。
這就是歷史的偏頗,一些說不通的地方,當然得委託宗教里的神來扶正。是人寫的總會這樣,而歷史事物卻只會躺在那裡靜靜地訴說——考古學。這當然是另一門能真正直接觸摸歷史的學問,原諒我沒有涉獵,也懶得再考究。只有一次當著電視上考古出來的金縷玉衣,我才在腦子裡拿出筆淺淺蹭了個感覺上去。
這又扯得太遠,我也總是這樣,想著想著,就放任自己的思緒裸奔到另一條路上,不過這所有的路,在那日之前,倒總有兩山相守不至於出什麼大的岔子。
還記得代替神出現在我們世界裡的代言人嘛?A總是發現這個代言人誕生的日子總是要晚於另一個國度,甚至比商的出現都要再晚個幾百上千年。於是一些宗教的歷史總是一延再延,A得意地想,這會兒我們世界的開始,總比C要早了吧!可是後來A又突然發現,原來商之前還有周,周之前還有夏,夏之前還有更久遠的遠古氏族。
包括希臘神話的眾神,那些眼看著我和裴青山一字一字讀者念著《荷馬史詩》的眾神,他們的歷史也總是倒著往回深拓。
我只是覺得,從前還會對藝術文學作品裡出現的神秘學而痴迷,可隨著我走了更多的路,讀了更多的書,也面對了自己人生的不同側寫,曾經只敢遠望的東西都對我祛了魅。除了我對裴青山說過的,感覺。
我仍然沉醉在神秘的感覺,譬如粉紅雲端的教堂,昏鴉叫斷的彩繪玻璃窗,磕長頭擁抱山川綽約等等。但這一切一定關乎於愛,因為所有的場景都會有一個人站在我面前,成為一切感覺的來源與載體,讓我熱淚盈眶。
我不是嚴格的無神論者,甚至現在的理性,科學,都可以看成是一種信仰。而隨著時間過,現有的科學或許都會變成愚昧。我也僅僅是在我有限的認知下,在時代的框架里,選擇讓理性和感性共存。可——我近乎瘋狂地毫無理性地信仰我的愛,我為他付出我的虔誠,從哪一刻起,這便是降臨在我心中的神祗。
他是我的信仰。
就像每一個虔誠的教徒總會向自己的神發問一樣,我也是。我問他,這一輩子這麼長,我該如何苟延殘喘下去?
他告訴我,人這一輩子總太短,活著的方式又有無數種,但有一句話我是很認的——你活著的唯一目標就是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過完這一輩子。
再進一步,你會快樂地過完這一輩子,讓別人因你的快樂而快樂。這是我和裴青山都沒做到的事情。
我想告訴你,一個人面對這些紛繁複雜的神秘學常常會心生恐懼,也總是裴青山會在我身側,顯靈,把那些恐懼全部揮散。他又說,對待別人的信仰你可以不相信,但一定要尊重,也心存敬畏。
後來我枕在他的腿上,翻著看著書里寫的那些被火燒死的異教徒,我跟裴青山說,即便是現在這個時代,我都算是個異端。如果真讓我活在過去那些信仰狂熱的年代,我必定會被架在斷頭台或是十字架上。
裴青山說,很簡單,如若害怕,繼續掩藏自己就好,又何必面對死亡的恐懼與痛苦。
我回答他,我甘願赴死。
又一次,他躲過了我的眼神。
好了,短短几頁也沒法再向你展示更多關於從我記事起就重壓在我腦海里紛繁複雜的思維碎片。但我想說,你看我提過那麼多次的恐懼,這是真的。也可以想像當時還不算成熟的我又怎麼去獨自面對這些思想呢?思維的碎片總是會把我割得遍體鱗傷。所以在他來之前,難為了那些白樺樹,一年又一年傾聽著我的訴說。而就在那一日,白樺樹用它的葉子牽起了我同他的手,告知我,我已經找到了生命的承接。
所以你就知曉,每時每刻都固守在我窗外的青山,我的信仰對我的意義。
如果我足夠幸運,你也還有耐心,仍然願意,那就請接著聽我絮絮叨叨那些未講完的夏天吧。
第15章
「哎……」和穀子哥告別的前一天夜裡,裴青山與我走在還家的路上突然長長地嘆了口氣。離別的場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可能好受,我很抱歉,他來到這裡,我也把他拽進這些情緒的漩渦。
一些東西,本來只該我自己承受,偏偏讓他領教了我的自私。到了現在,無論他願意與否,我都已經讓那刀子劃下,赤裸裸地把自己剖開,聰明如我當然知道以他的個性必定會用他自己的心來與我共情。而只有把他一齊拖入這永無休止的泛海浮沉,我才能一次次地上岸,逃脫溺斃的命運。
當然,這世上的一切都存在著一個等量代換,也就是說,做的任何事情都有代價。這份代價我究竟是否能夠承擔?那時候的我並沒有思考過。
「你有後悔過嗎?」但我還是假模假樣地要給他選擇的餘地,仿佛這樣才能顯得我並非是一個自私到極點的人。
「後悔什麼?」
我垂著頭,就是被那枚「炮」直逼著的將棋。「來這裡。」聲音也跟個細蚊似的,不經意間就要飛走。
他突然一愣,旋即爽朗地笑出聲來。
「怎麼會這麼想。」他拍著我的肩膀大概要安慰著我別再胡思亂想,接著出聲問我:「還記得我來這裡的原因嗎?」
「你之前跟我說過,是因為一個人寫的詩。」
我這麼回答他,他卻是笑著,又搖了搖頭。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看到那兒的花了麼?」
叫得上名字或叫不出來的花,正互相緊緊地貼在一起睡著,其中被染了月白的一朵大概還沒睡熟,聽見裴青山輕輕喊著她,她索性睜開眼皮,朝我們招了招手。
「當然咯,那是花奶奶種的,她總能在村子裡不同的角落找到各種各樣安置它們的好地方。」
「這些傢伙可不像樹那麼容易存活,花是很嬌貴的東西。」裴青山突然走到路口那兒蹲下來,輕輕地捻起地上的一小片兒碎蕊,舉起來給我看著。
「瞧瞧看,這麼嬌貴的東西,如果不是被種花的人悉心照顧著,又怎麼能開得這麼好呢?」
可能就在我曾拍下的照片一角,裴青山說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那些叫得上名字或者叫不上名字的花早已開了個爛漫,一路隨著他的視線,唐突地冒犯進他的眼睛裡。
「種花的人總有許多話對著這些花說,也因為是這樣,不同的花也就有了自己的語言。那時候我就想,這些花到底用它們的耳朵聽到了什麼呢?。」他又指了指那些白樺樹,道:「當然,樹也有。在我家不遠的一條景觀大道上,鋪了整整一路的銀杏。秋天到的時候,那些銀杏葉子飄落,好看得不得了。」
裴青山突然停下腳步,視線落在哪一片的虛空停住:「可能我也在借著你感受,那些語言,或者將要落下來的秋天。如同我來到這裡一樣,若你願意,某一天你也可以去一趟我的家鄉,然後用我去感受著那裡的秋。」
「我當然願意,也一定會有這麼一天。」我十分篤定。「你說樹的語言?那麼,那些銀杏樹告訴了你什麼呢?」我問他,就如同我也曾被告知過一樣。
「它會說著堅韌與永恆的愛。」裴青山只淡淡地微笑著,看著我,目光擾亂了那些吹過我身側的風,讓我的呼吸都停滯。
「那這些樹呢?」我悄悄用手指了指遠處的那片林,「它們又在對人們說著什麼?」
「生與死的考驗。這是俄羅斯的國樹,在斯拉夫的故事裡也總會有著跨越生死的愛戀。」他是這麼告訴我的。
《甄嬛傳》大結局的時候,甄嬛對皇后說出的台詞我一直記得深刻——他日史書工筆,前朝、後宮,都不會有您的隻字片語……同一個時期,不同的人所記錄的事往往都有衝突,我們所看到的歷史,也只不過是寫史書的人想讓我看到的故事。而只要是寫書,就一定不可避免地會因為作者自身的角度而對某一非特定的人事物產生偏頗。放在別的地方無傷大雅,不認同不看就是,眼不見心不煩。但放在歷史上,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歷史的偏頗性會讓當時代掌握話事權的人名正言順地對其進行篡改。千百年或者更久遠的時間之後,我們留存的一切印記都隨著風沙消磨,後來人再想追尋自己的誕生,本民族的起源,都只能讀著早就被人為設定好的史書,了解到,哦,原來他們生下來就是有罪的。
再說回古猶太人,你會發現他們所描述的歷史有一部分會和古埃及的歷史重疊。兩相對比,你會發現,猶太的版本是上帝又一次顯靈降下了神罰,而可憐的猶太終於被他們信奉的上帝所拯救。另一個埃及的版本則更多落筆於現實的政治、軍事的衝突,去描寫這些驅逐。
這就是歷史的偏頗,一些說不通的地方,當然得委託宗教里的神來扶正。是人寫的總會這樣,而歷史事物卻只會躺在那裡靜靜地訴說——考古學。這當然是另一門能真正直接觸摸歷史的學問,原諒我沒有涉獵,也懶得再考究。只有一次當著電視上考古出來的金縷玉衣,我才在腦子裡拿出筆淺淺蹭了個感覺上去。
這又扯得太遠,我也總是這樣,想著想著,就放任自己的思緒裸奔到另一條路上,不過這所有的路,在那日之前,倒總有兩山相守不至於出什麼大的岔子。
還記得代替神出現在我們世界裡的代言人嘛?A總是發現這個代言人誕生的日子總是要晚於另一個國度,甚至比商的出現都要再晚個幾百上千年。於是一些宗教的歷史總是一延再延,A得意地想,這會兒我們世界的開始,總比C要早了吧!可是後來A又突然發現,原來商之前還有周,周之前還有夏,夏之前還有更久遠的遠古氏族。
包括希臘神話的眾神,那些眼看著我和裴青山一字一字讀者念著《荷馬史詩》的眾神,他們的歷史也總是倒著往回深拓。
我只是覺得,從前還會對藝術文學作品裡出現的神秘學而痴迷,可隨著我走了更多的路,讀了更多的書,也面對了自己人生的不同側寫,曾經只敢遠望的東西都對我祛了魅。除了我對裴青山說過的,感覺。
我仍然沉醉在神秘的感覺,譬如粉紅雲端的教堂,昏鴉叫斷的彩繪玻璃窗,磕長頭擁抱山川綽約等等。但這一切一定關乎於愛,因為所有的場景都會有一個人站在我面前,成為一切感覺的來源與載體,讓我熱淚盈眶。
我不是嚴格的無神論者,甚至現在的理性,科學,都可以看成是一種信仰。而隨著時間過,現有的科學或許都會變成愚昧。我也僅僅是在我有限的認知下,在時代的框架里,選擇讓理性和感性共存。可——我近乎瘋狂地毫無理性地信仰我的愛,我為他付出我的虔誠,從哪一刻起,這便是降臨在我心中的神祗。
他是我的信仰。
就像每一個虔誠的教徒總會向自己的神發問一樣,我也是。我問他,這一輩子這麼長,我該如何苟延殘喘下去?
他告訴我,人這一輩子總太短,活著的方式又有無數種,但有一句話我是很認的——你活著的唯一目標就是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過完這一輩子。
再進一步,你會快樂地過完這一輩子,讓別人因你的快樂而快樂。這是我和裴青山都沒做到的事情。
我想告訴你,一個人面對這些紛繁複雜的神秘學常常會心生恐懼,也總是裴青山會在我身側,顯靈,把那些恐懼全部揮散。他又說,對待別人的信仰你可以不相信,但一定要尊重,也心存敬畏。
後來我枕在他的腿上,翻著看著書里寫的那些被火燒死的異教徒,我跟裴青山說,即便是現在這個時代,我都算是個異端。如果真讓我活在過去那些信仰狂熱的年代,我必定會被架在斷頭台或是十字架上。
裴青山說,很簡單,如若害怕,繼續掩藏自己就好,又何必面對死亡的恐懼與痛苦。
我回答他,我甘願赴死。
又一次,他躲過了我的眼神。
好了,短短几頁也沒法再向你展示更多關於從我記事起就重壓在我腦海里紛繁複雜的思維碎片。但我想說,你看我提過那麼多次的恐懼,這是真的。也可以想像當時還不算成熟的我又怎麼去獨自面對這些思想呢?思維的碎片總是會把我割得遍體鱗傷。所以在他來之前,難為了那些白樺樹,一年又一年傾聽著我的訴說。而就在那一日,白樺樹用它的葉子牽起了我同他的手,告知我,我已經找到了生命的承接。
所以你就知曉,每時每刻都固守在我窗外的青山,我的信仰對我的意義。
如果我足夠幸運,你也還有耐心,仍然願意,那就請接著聽我絮絮叨叨那些未講完的夏天吧。
第15章
「哎……」和穀子哥告別的前一天夜裡,裴青山與我走在還家的路上突然長長地嘆了口氣。離別的場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可能好受,我很抱歉,他來到這裡,我也把他拽進這些情緒的漩渦。
一些東西,本來只該我自己承受,偏偏讓他領教了我的自私。到了現在,無論他願意與否,我都已經讓那刀子劃下,赤裸裸地把自己剖開,聰明如我當然知道以他的個性必定會用他自己的心來與我共情。而只有把他一齊拖入這永無休止的泛海浮沉,我才能一次次地上岸,逃脫溺斃的命運。
當然,這世上的一切都存在著一個等量代換,也就是說,做的任何事情都有代價。這份代價我究竟是否能夠承擔?那時候的我並沒有思考過。
「你有後悔過嗎?」但我還是假模假樣地要給他選擇的餘地,仿佛這樣才能顯得我並非是一個自私到極點的人。
「後悔什麼?」
我垂著頭,就是被那枚「炮」直逼著的將棋。「來這裡。」聲音也跟個細蚊似的,不經意間就要飛走。
他突然一愣,旋即爽朗地笑出聲來。
「怎麼會這麼想。」他拍著我的肩膀大概要安慰著我別再胡思亂想,接著出聲問我:「還記得我來這裡的原因嗎?」
「你之前跟我說過,是因為一個人寫的詩。」
我這麼回答他,他卻是笑著,又搖了搖頭。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看到那兒的花了麼?」
叫得上名字或叫不出來的花,正互相緊緊地貼在一起睡著,其中被染了月白的一朵大概還沒睡熟,聽見裴青山輕輕喊著她,她索性睜開眼皮,朝我們招了招手。
「當然咯,那是花奶奶種的,她總能在村子裡不同的角落找到各種各樣安置它們的好地方。」
「這些傢伙可不像樹那麼容易存活,花是很嬌貴的東西。」裴青山突然走到路口那兒蹲下來,輕輕地捻起地上的一小片兒碎蕊,舉起來給我看著。
「瞧瞧看,這麼嬌貴的東西,如果不是被種花的人悉心照顧著,又怎麼能開得這麼好呢?」
可能就在我曾拍下的照片一角,裴青山說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那些叫得上名字或者叫不上名字的花早已開了個爛漫,一路隨著他的視線,唐突地冒犯進他的眼睛裡。
「種花的人總有許多話對著這些花說,也因為是這樣,不同的花也就有了自己的語言。那時候我就想,這些花到底用它們的耳朵聽到了什麼呢?。」他又指了指那些白樺樹,道:「當然,樹也有。在我家不遠的一條景觀大道上,鋪了整整一路的銀杏。秋天到的時候,那些銀杏葉子飄落,好看得不得了。」
裴青山突然停下腳步,視線落在哪一片的虛空停住:「可能我也在借著你感受,那些語言,或者將要落下來的秋天。如同我來到這裡一樣,若你願意,某一天你也可以去一趟我的家鄉,然後用我去感受著那裡的秋。」
「我當然願意,也一定會有這麼一天。」我十分篤定。「你說樹的語言?那麼,那些銀杏樹告訴了你什麼呢?」我問他,就如同我也曾被告知過一樣。
「它會說著堅韌與永恆的愛。」裴青山只淡淡地微笑著,看著我,目光擾亂了那些吹過我身側的風,讓我的呼吸都停滯。
「那這些樹呢?」我悄悄用手指了指遠處的那片林,「它們又在對人們說著什麼?」
「生與死的考驗。這是俄羅斯的國樹,在斯拉夫的故事裡也總會有著跨越生死的愛戀。」他是這麼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