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彩鴛無奈,哎了一聲,見收拾得差不多了,便為她披上披風,兩人一道來至前廳。因段夫人帶著二女一道入宮,周元笙和周仲瑩便共乘一輛華蓋車,段夫人自坐了一輛八寶車,一行人向著禁中的方向逶迤而去。

  行至後宰門處,便須下得車來,早有內臣帶著三副外命婦規制的肩輿在此等候,三人再登輿。又走了半日的功夫,才到了皇后寢殿——柔儀殿前。

  周元笙由內臣扶著,站穩之時略微舉目向頭頂處望了一望,但見浮雲皚皚,碧空澄淨,竟是如此好的天氣。

  柔儀殿中漂浮著淡淡鳳髓香,內中又和著幽幽建茶氣息,極是好聞。周元笙垂首低眉跟在段夫人身後,行至階壁前跪倒行禮,口稱皇后千歲萬安。

  皇后柔和的聲音自上響起,「免禮,賜座。」周元笙借著起身的一瞬,極快地瞟了一眼寶座之上的國母真容,一瞥之下,不由笑了一笑,那容貌原來同父親如出一轍,只是更為柔婉秀美。

  宮人們奉上茶,便徐徐退了出去,皇后跟前只留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宮裝麗人,想是她的心腹之人。只聽她徐徐問道,「我聞得近日母親身體抱恙,嫂嫂在跟前服侍了幾日,這會兒看著已有些清減了,嫂嫂還要多保重身子才是。」

  段夫人忙站起來,道了一聲是。皇后便笑起來,「嫂嫂還是這般客氣,快坐下。」說著一壁飲茶,飲罷又含笑道,「都是一家人,不必這麼拘束。」

  皇后嘆了一嘆,又道,「我常恨未能在母親跟前好好盡孝,若能償了這個心愿寧願折壽十年,可上天又何嘗肯遂人願呢?」她淡淡一笑,忽然轉顧周元笙,道,「這是元笙?一晃都這麼大了。」

  周元笙站起身,回道,「臣女是元笙。」皇后伸手示意她坐,微笑道,「坐罷,讓我瞧瞧你的模樣。」

  周元笙略微抬起頭,只覺得兩道柔和的目光在臉上盤亘一刻,她不好直視尊長面容,便只得微微垂了雙眼,半晌方聽到皇后道,「生得像你母親,竟是和昭陽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那聲音里已是透著幾許懷念,幾分笑意。

  周元笙將嘴角的弧度維持得恰到好處,卻聽皇后笑著娓娓道,「當年我在閨中便識得昭陽,也算是手帕之交。她那時候最是淘氣,偏又極會玩。我記得她有一整套香譜,卻是她自己嘗試了各種調香之法記錄下來的,裡頭寫明了什麼樣的味道該配什麼顏色衣裳,還要配著當日的心情……這也還罷了,偏她那會兒還未及笄就敢騎馬,後來竟連性子酷烈的伊犁馬都能被她馴服。因公主不許她去秦淮河上泛舟,她索性就讓人在自家的花園裡建了一個畫舫,每日邀了我們坐在舫中,白日品茗聽曲,晚間把酒對月,當真有趣的緊。可惜金陵的公主府邸許久未曾有人住過了,你年紀小,想必也沒有去過。」

  周元笙不意皇后竟講了這許多關於母親的舊事,且還是她聞所未聞的,心裡也說不清是喜悅還是悵惘,目光游移中忽然看到段夫人擎起了茶盞,細長的手指搭在兔毫盞上微微顫了幾顫。

  皇后笑過一陣,又道,「會昌十年萬壽節時,公主曾上京來的,那時節元笙做什麼呢,我記得並沒看見你。」

  周元笙道,「不巧的很,那陣子臣女剛生了一場病,外祖母怕路上顛簸便未帶臣女前來。」

  皇后「哦」了一聲,輕嘆道,「倒是可惜了。」周元笙不解她可惜什麼,自然也不便多問,餘光瞥見段夫人纖纖十指皆已藏於袖中,倒也無從知曉是否還在發抖了。

  皇后此時看了一眼身旁侍立的宮女,那麗人便附耳過去,隨即點了點頭,轉身進了內殿。過得一會,幾名宮人端了幾碗茶點出來,一一放在她們三人面前的案上。宮人將蓋子打開,裡頭盛的正是凝脂一般的酥酪。

  周元笙看那酥酪色澤如霜如雪,十分誘人,忽聽得周仲瑩低低驚呼一聲,衝口道,「是酪兒,臣女正想吃這個,又苦於不知道怎麼開口呢。」她面上微微一紅,雙頰上便如貼了兩瓣桃花一般,粉嫩可愛。

  皇后亦指著她笑起來,搖頭道,「瑩丫頭還是這麼貪吃。就是因為上回你誇了姑母這兒的酪好,比別處都香甜,我才特意讓他們預備下這個。不然尋常我還想不起來呢,今日嫂嫂和元笙能吃到這酥酪還得托瑩丫頭的福。」

  眾人一時都笑起來,周仲瑩有些不好意思,又急不可待地想去吃那酥酪,一雙清麗妙目一會瞧瞧段夫人,一會又瞧瞧皇后,還是皇后瞭然笑道,「快吃罷,這東西涼了就有股子膻味,再不好吃的。」

  周仲瑩得了敕令,不再矜持,拿起湯匙便舀了一勺,含在口中,表情甚為滿足,愈發顯得模樣玲瓏可愛,忽又想起什麼似的,扭頭衝著周元笙,道,「姐姐也快嘗嘗,娘娘這裡的酪不是用牛乳,而是羊乳做的,味道可不一般呢。」她說話時,那一嘴的酥酪尚未咽下,便有些含混不清,卻也更添小女孩的嬌嫩稚氣。

  周元笙點頭一笑,一面小口吃著,一面想著適才皇后的言語。心內不免暗贊,這位姑母入主中宮十多年,於平衡之道確是十分精通,先時借著和母親當日情誼與自己攀談許久,之後又借著這酥酪顯示對仲瑩疼愛有加,當真是不偏不倚,中庸和諧。

  眾人正閒談間,忽有內臣進來,代東宮傳話,「稟娘娘,因春闈在即,今日的大經筵改在國子監,太子殿下半個時辰後便即前往,此時正在端本宮與通議大夫討論經義。殿下說,待從國子監歸來,再來給娘娘問安。殿下還說,近來天氣乾燥,恐娘娘舊疾發作,特讓人預備了鳳髓湯,請娘娘午膳時務必用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