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兩次得了甜頭,拓跋六修也穩固了勢力,讓飽受內戰和分裂困擾的族群恢復了一部分生氣,於是便打算繼續入寇,結果這次冉將軍早就做好了準備,給予迎頭痛擊,不僅殲滅了來犯的拓跋部軍隊,更是追殺出去,配合七品義從的協助,幾場大戰過後,逼得拓跋部北遷兩百多里,重新安營紮寨,隨後拓跋六修親自出面,供奉貢品,將原本劫掠的人口盡數放回,賠償牛羊,又割出兩塊牧場,交給七品義從放牧,這才算平息了事端。」

  眾人聽到這裡,都舒了一口氣。

  卻也有人恨恨說道:「這些胡人,就是記吃不記打,當年將軍他老人家親自領軍出塞,打得慕容部都丟盔卸甲,名動草原,結果拓跋部還敢動武主動招惹咱們,真是嫌命長!」

  「被劫掠出去的人,很多都是被安置在北邊拓荒的流民,聽說不少在被劫到塞外後生了病痛,還有許多身死,那些鮮卑人真是作孽啊!」

  「鮮卑人也吃了很大的虧,有不少人淪為奴隸,被拉到礦場,勞作致死!而那些受傷、生病的流民,也得到了將軍府的撫恤金……」

  「說到底,拓跋部也是被打怕了,他們這幾年不是一直往北邊打,和北匈奴柔然打了幾場,即使往南邊打,也只碰匈奴國,而且還都勝了,勢力擴張不少,那個拓跋六修是個野心很大的傢伙,說不定壯大了之後,又會打咱們幽州的主意了。」

  「怕什麼?來一個就打一個,這幾年日子好了,但要我說啊,咱寧願少吃幾碗湯餅,過些苦日子,也支持將軍府把這些胡人都給滅了!拓跋部要是主動來攻,正好打他!滅他!」

  這番好戰言論,讓劉琨側目,周圍不少人卻為之喝彩,然後紛紛添磚加瓦,說著自己的想法,要怎麼虐殺外胡,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

  「這代郡人,好生好戰!和中原腹地的百姓截然不同!」劉群背後隱隱發寒,尤其是看著那一個個莊稼漢、小商賈、手工匠、僕從童,本來憨厚、淳樸的面孔,因為討論如何滅絕胡人,而逐漸興奮的模樣,更讓他有種畏懼之感。

  這是階級之間,天然的畏懼。

  劉群和他的父親劉琨,都是士族特權階級,自是希望下面的百姓皆為順民,逆來順受,民若暴動,他們當然心驚膽戰。

  在父子二人的記憶里,自家的佃農也好,中原的百姓也罷,多數都忙於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奔波勞累,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多想多思,渾渾噩噩的創造價值,讓他們這些地主享用,而且逆來順受,用些懲戒、恐嚇之言,就能壓服,讓他們退讓妥協,哪裡見過這般聚集在一起,議論殺人的百姓?

  哪怕眼前這群人議論的是要殺胡人,依舊讓父子二人聽著心中發寒。

  好在議論沒有持續多久,就有個年齡不小、看起來也讀過書的中年男子道:「諸位的心愿怕是難以達成了,連那風頭正盛的慕容部,在被將軍他老人家教訓過後,都不敢再觸幽州,何況是拓跋部?拓跋部這兩年勢頭是不錯,但內戰傷了元氣,又有拓跋鬱律一系分裂出來,先天不足,根本比不上慕容部!劉生,你說我這話,對不對?」最後一句,卻是向那個宣講的書生問道。

  劉生點點頭,笑道:「兄台之言甚好,對比起慕容部,拓跋部確實稍顯不足,慕容崛起雖有波折,但大體脈絡清晰,今其部草原稱雄,控制東北,平州近半淪陷,高句麗已然臣服,最近得了慕容首肯,高句麗入寇平州,鬧出動靜,也不知是何居心,莫非是看中原紛亂,想要侵占我土……」

  「此乃試探之舉!」

  忽的,劉琨忍不住出言了。

  第1038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

  劉生順著聲音看了過去,點頭笑道:「這位先生該是外地來的,一看就是有見識的人,你說高句麗是為了試探,不知有何根據,他們又是試探何人?」

  以劉琨、劉群二人的樣子,還有跟隨而至的幾名親兵護衛,走進人群的時候,就已被人注意了,連那個劉生也早有留意。

  現在被這麼一問,眾人的目光馬上就集中在父子二人身上。

  劉群馬上就有些不自在,他本就因為這些平民剛才透露出的殺氣而心神動搖,現在又被眾人這麼盯著,能鎮定的下來才奇怪。

  但其父劉琨到底是經歷過風浪的,依舊神色如常,淡笑著說道:「高句麗攻打平州的消息,其實在下並不知曉,但若是小君子所言為真,那很明顯,此事說明慕容部的勢力,已經膨脹到了一定的程度,開始動南下的心思了。」

  「哦?」劉生微微一愣,拱手道:「先生有何見解,今日宣講,本就暢所欲言,還請不吝賜教。」

  劉琨擺擺手,說道:「沒什麼賜教不賜教的,剛才小君子的一番話,可以說是深入淺出,寥寥數語,勾勒出了草原局勢,著實讓在下佩服。」

  這話不是劉琨在客氣,而是真心之言。

  他在人群中聽這書生之言,就不時點頭,滿是欣賞之意。

  因為經過此人分說,一幅清楚的草原畫卷——

  廣袤草原,一分為四。

  號稱北匈奴的柔然在北,占據了整個北邊的疆域;而那拓跋部則在草原西南,與之對應的,就是東南的慕容部。

  另一方面,劉琨對圍觀群眾的知識水平,也是十分意外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