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浚則領兵回去,他這次損兵折將、未能如願,心裡肯定不滿,這次回去,他第一要務卻是穩固勢力,減少這次戰略失誤帶來的影響,然後就是應對朝廷的問責了,但與此同時又可以騰出手來,對付代郡,打壓於我,但前提卻是我能頂得住這次的段部進逼,不過若用正常之法,便是擋住了這次攻勢,我也要損失不小,再面對他王浚,更是無還手之力了!」

  「另一方面,朝廷那邊也不平靜,張應提出了換刺史之說,朝中上下正在探討,但那位江都王突然要出鎮冀州,才是關鍵一子,說不定能撬動大勢,不知道他和那張應私底下到底有什麼打算。」

  感悟了片刻,陳止重新睜開眼睛,腦子裡轉著的,卻不是即將到來的大戰,反而是朝廷的局勢。

  「新漢立朝之後,因為世家勢大,逼得皇家不得不倚重宗室,不光在各地分封了親王、郡王,以穩固各地,更是讓這些被分封的王公,還能在朝中為官,若是其他朝代,這宗室又有實封,又能在朝中為政,而且還有不少做到執政之位,總理陰陽,早就被人口誅筆伐了,但在新漢卻是屢見不止,但弊端卻沒有因此減少,過去也鬧出了很多風波,眼下好像又有新的風波了,只是中原之外的局面和過去不同了,也不知道朝廷那邊會不會玩脫,大勢正在積蓄。」

  想了一會,陳止將當下各方的局面總結了一下,反而發現,當下對於各方來說,都可能是混亂前難得的平靜時光。

  「可惜啊,他們得以平靜,我這卻不得安寧,」將大概的分析紀錄在紙上收好,陳止這才關心起自家事來,「可惜,這段部鮮卑那邊,暫時沒有十二生肖摺紙監視,那段文鴦的動向,只能靠著探子、細作回報,或許會有出入,還是得了解一下此人的性子,身邊有什麼謀主,才好預測他的動向。」

  這麼想著,陳止站起身來,走到了一幅代郡地圖前面,仔仔細細的探查起來,想了想,他忽然又喚來陳舵,讓他前往陳莊,去購買一些藥材。

  另一邊,那馬家三人、公輸二人等人離了衙門,就都忙碌起來,至於那到人葛祿,卻顯得悠閒許多,先是在街上遊蕩了一會,跟著走進了一家藥館,粗略的瀏覽了一番,等那掌柜的過來招呼了,這道人卻又告辭離開。

  他這一走,便直接回到了落腳之處。

  陳止為跟隨同來的幾位名士都準備了住處,隨著他在代郡的權勢鞏固、地位確認,跟隨者們的住居條件也是不斷攀升,到了現在,葛祿已經有一個兩進兩出的獨院了。

  他一進入院中,就有人迎出來,這卻是隨他同來的僕從,葛家怎麼也有些跟腳,不至於讓葛祿過得太艱苦,只不過這位在葛洪身邊學道、侍候的時候,卻都是一個人吃住,早就習慣了,所以這次帶來的人不多,前前後後不過五人,使得這偌大的院子頗為冷清。

  不過,今日他進院子,就聽到院中有人高歌,隨後有自家僕從迎上來,低語道:「那位李道長來了,正在屋子裡等道君,只是看他的樣子,有些不善……」

  「李不匿來了?」葛祿一聽,卻是眼中一亮,「正好,我正要見見他,讓這道友給太守看氣。」

  第607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

  「道友此番不知去了哪裡?」

  葛祿踏入正堂,便看到一名道人正敞著衣扣,放聲高歌,見有人來也不以為意,依舊是口中放聲,直到葛祿的詢問聲傳過去,那人才收斂聲音。

  「見過道友,」這放聲之人身著道袍,赫然便是當初與張景生等人同至代郡的道士李不匿,「貧道這一去,可是去了不短距離,見識了一番。」

  這個道人李不匿承襲的是五斗米的教統,和葛祿嚴格來說不是一家,只是李不匿本身卻不是西南教派的成員,也不入當下分化的幾個主要道派,算是一支散戶,和葛洪一系有相似之處,是以還能相容。

  他先前在代縣露面之後,就拜訪過葛祿,兩人談玄論道一番,雖不能說親近了,但至少融洽許多,在這之後李不匿先後幾次拜訪,算是和葛祿有了交情。

  葛祿也知道了其人所學為何,本事幾分,有了幾分認可,但自那鮮卑、匈奴入侵的消息傳來,李不匿的人卻忽然銷聲匿跡了,現在風平浪靜卻再次出現,葛祿心裡多少就明白了一些。

  他也不客氣,來到李不匿的對面,便坐於蒲團之上,笑道:「道友之前抵達代縣,也對我家太守頗有推崇,隱隱有投靠之意,更是讓人引薦,怎麼一轉臉人就沒了?莫不是因為先前那可薄真部的宵小打來,讓道友驚懼,當即就溜之大吉了?」

  「趨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宛如水往低處走一般,又有什麼奇怪的?」那李不匿反而哈哈大笑起來,隨後看了葛祿一眼,微微一愣,隨後那手指微微彈動。

  那葛祿卻也笑道:「既是趨利避害,何故又回來了?如今這城裡城外,都說著有段部幾萬大軍要來圍攻,這勢頭縱然比不上四方大軍圍困棘城,但聲勢上恐怕也不逞多讓了,那知道厲害的商賈也好、百姓也罷,乃至幾大世家,都在不斷轉移著,怎麼你這惜命之人,反倒是回來了?」

  不過,面對詢問,李不匿卻未回答,反而是從懷中取出了九枚銅板,就這麼順勢在身前一撒,旋即口中念念有詞。

  葛祿見了,也不多言,只是看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