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方面,你是行家,我自然不會置喙,」陳止點點頭,忽然話鋒一轉,「不過,我在交給你的諸多方圓圖紙裡面,還有一些關於長錐管的設想,這部分可曾實現?」

  「這管子,本就是用來測試火溫的,燒紅之後可以直接用來測試鐵水,用了太守您的炒鋼、加壓、灌鋼之法後,更是承受力驚人,所以最先就被鑄造出來了,莫非這東西……還有他用?」馬受到底是老江湖了,從陳止話中的一鱗半爪中,便注意到了不同之處,並且試探性的問了出來。

  陳止卻不明言,反而笑道:「這便好了,過幾日我會派人過去取,你將這些鐵錐交給他們,再把我讓你們鑄造的一些小炭爐、小煤爐拿出來,讓他們一併帶走。」

  這麼一說,等於是坐實了馬受的猜想,但他卻不追問,只是點頭稱是,只是這心裡不由嘀咕起來,本以為陳止給了他們的幾張圖紙,那些高爐、熔爐才是關鍵,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涉及完善出來,沒想到關鍵時刻,陳止所需要的,居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邊角料。

  「莫非這位擔心泄露機密,所以那幾個所謂高爐的設計,本身就是為了掩人耳目?這不就是買櫝還珠,實際上就是為了那櫝!」

  馬受等人都在想著,陳止卻看出了他們的顧慮。

  「幾位不用擔心,」陳止直言不諱的道:「我既然招攬幾位,那自然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當下這些邊角之物可以用之,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是臨時另闢蹊徑,真正的關鍵,還是未來的好鐵、好鋼,那才是根本所在,所以幾位所做,任重道遠!」

  「我等定將竭盡全力!」馬受也不管陳止說的是真是假,都做出一副為其赴湯蹈火的樣子,他的兒子、侄子便也效仿。

  「有勞幾位,待事成之後,定有厚報!」陳止起身拱手,客客氣氣的將三人送了出去,然後坐回座位,不一會公輸化、孟黎這兩位最早投靠的墨者,便也上門過來了。

  「讓你們所做的兩物,那單梢砲和車行砲成幾個了?」看著這兩人,陳止便頗為親切的詢問起來,言語中少了很多的戒備和試探,因為這段時間下來,陳止也算看出來了,這兩人是真心實意要投靠自己的,畢竟二人得了好處,提升了待遇,家人也完滿了。

  孟黎便道:「回稟太守,那兩個物件也不算複雜,只是要受得住力氣,因為上面有拽索,往往一人還難以拽起來,要三四名壯漢方可,因此要反覆測試,最終挑選出最為堅固的那輛,列為上等,其下能多次使用而不鬆散的,則列為中等,使用幾次便又物件跌落的,則為下等,餘下皆為殘次。」

  公輸化則出言道:「眼下,單梢砲有上品十台、中品十九台、下品三十七台,車行砲則是上品七台、中品十七台、下品四十二台。」

  第606章 閉眼觀勢

  砲,可不是火炮,而是投石機。

  陳止讓公輸化和孟黎所做的,赫然是那用以守城和野戰的投石機,此物從圖紙到搭建,皆為陳止編做,然後讓公輸化與孟黎在實際的製作中一點一點的完善起來。

  「很好,既然你們這麼說了,那必然就有著信心,」陳止點點頭,對二人稱讚起來。

  倒是那公輸化有些不安的說道:「太守您還是得去親自檢驗一番才可以,此事畢竟涉及到兵家軍爭,可不是小事,萬一一個不小心出了紕漏,那我二人的罪責都不算什麼,萬一誤了大事,影響了代郡安寧,那可就不好了。」

  孟黎也趕緊點頭,忍不住在旁幫腔。

  陳止聞言也點了點頭,他知道先前為了聚集名望金液,所以讓大小消息在城中流傳,面前的二人明顯也有耳聞,此時就在擔心代郡、代縣的安危。

  陳止便道:「你們不用擔心,這個事我也知道重要性,所以才會安排給你們,因為你們才是我信任之人,到時候我會一一探查,不會讓你們擔責,你們已經盡到職責了。」

  「我等可不是這個意思……」公輸化二人聞言,就要解釋一二,卻被陳止擺擺手擋住了。

  「這次配置也算是對你們二人的磨礪,」陳止收斂了笑容,語重心長的道:「要建造這些砲座,單純靠著你們二人的技巧是不夠的,還要調派人手,也算是有了經驗,想來今後再有相似之事,也是駕輕就熟了。」

  二人連連謙虛起來,都說還有不足,那孟黎又道:「這次馬受老先生也給了我們很多幫助,雖然不能直接請教,但最近在他身邊著實學到了不少東西,他的一句話,往往就能讓我等二人茅塞頓開。」

  「不錯,馬老先生的本事還是有的,機會難得,你們應該多多請教才是。」

  又說了幾句,陳止和這二人約定了時間,親自過去驗收,這便送走了兩人,隨後坐在座位上,閉上了眼睛,乍一看似乎是在閉目養神,實際上卻是在聯絡在外的幾個十二生肖摺紙,如今陳止外派出去的摺紙也有不少了,而且分屬幾個不同的勢力、陣營,多數都事關自身,綜合起來,便可以讓他通觀全局,擁有旁人難以觸及的視角。

  「眼下這北地草原的風波,算是告一段落了,慕容部看起來有心要完成與我的約定,派出一支兵馬過來,領軍的還是那慕容翰,此人在這次棘城之戰中名聲大噪,已經有被譽為慕容名將的架勢了,便是在後世的歷史上,也是留下了名號的人物,位格不低,足見慕容部的誠意,但他們畢竟經歷了大仗,本身還有損傷,更要趁機接收勝利果實,打壓其他部族,因此這一支兩千人左右的騎兵,幾乎就是極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