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聽到何經的這番評論,慕容廆還是十分重視的,當即就點頭道:「等你說的這本書整理完畢,立刻給我送來,讓我過目,若真能有成效,等咱們度過這次難關,就可以依法實行,到時候咱們擊退敵人,實力大增,又有此法,糧草不絕,就真的到了崛起之時了!」

  還沒有開戰,卻說了戰後如何,他的話中充斥著一股自信。

  「不過,我所總結的,並不是其書原本,」何經在這個時候,又再次補充了一句,「那書的原本,至今也沒有人見過,因為據說陳太守還沒有真正寫完,加上他還要分心應對過來求取通典的洛陽人、南邊人,因而進鏡緩慢,我不過是搜集來一鱗半爪,將之統合起來,不過即便如此,在這些瑣碎之語的指導下,代郡各處的農田、農人都格外忙碌,來年或許便有大豐收了!這豐收之後,錢糧增多,以陳太守的野心,當然會兵強馬壯,為一方豪強!便是不比王浚,亦不容小覷,更何況其勢如今,已然大起!足以牽制王浚!」

  轉了一圈,稱讚了陳止一番之後,在其他人都有些不耐煩,要催促慕容廆說正事之時,這何經的話,終於觸及了真正的核心。

  「此話怎講?」慕容廆坐直了身子,直盯著何經。

  「便在臣歸來之前,陳太守已經掌握了代郡大權,隨後又有消息傳來,說他逼迫世家低頭,讓代郡大大小小的世家,都交出自家武丁,統一謀劃,這麼多的武丁聚集在一起,可是非常驚人的兵力了,而武丁作為兵卒,他們的後勤輜重,則由世家和官府統一調動,或許不足以北上攻擊,但用來防守那是綽綽有餘了,而且有了這麼一支兵馬在幽州的西邊,想來王浚也無法安心出兵,必然要有所安排。」

  「還有這事?這才多久,陳止就統合了代郡,還逼得世家低頭,拿到了兵權?」慕容廆驚訝之際,卻朝著兒子慕容皝看了過去,因為不久前,此子從薊縣奔逃回來,說了王浚的歹意,又提及了代郡之行,話里話外難免有些遺憾和失望,覺得陳止名聲雖大,但在兵家事上,是幫不上慕容部的。

  「當時兒臣畢竟停留的時間不長。」慕容皝知道老爹心中所想,趕緊表態。

  慕容廆擺擺手,說道:「先不說這些了,那照你這麼說,陳太守足以為盟友?為援軍?」

  「非也,非也,」何經搖搖頭,「他目前只有自保之力,無出兵之能,與我交談的時候,對北疆戰事雖有預料,卻也表明無意與我等結盟。」

  慕容廆眯起眼睛,心中念頭電轉。

  「但單于也不用失望,有陳止這支兵馬在內,哪怕不結盟,只要他的兵馬在,就有結盟之效,足以牽制一支兵馬,而且未來未必就沒有結盟的可能!是以,當與陳親善!」

  何經微微一笑,見眾人的目光都投注過來,掌握了議事節奏,便繼續分析下來,闡述己見。

  這些人並不知曉,這堂中的一幕幕,皆被角落裡的馬形摺紙記錄下來。

  第544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

  時間流逝,轉眼又是兩天過去了,那宇文部的先鋒,已經抵達了大棘城的外圍,隨後卻沒有冒進,而是駐紮下來,然後派出了一名使者,前往慕容棘城,說是要進行交涉。

  戰雲終於籠罩了這片土地,風雨欲來。

  「諸君,不知道你們最近有沒有注意到,這城外的胡馬最近多了許多,城外的兵營,也越發嚴密了,而且這城中的世家,最近也不怎麼過來拜訪了,偶爾碰上一兩人,一聊到那塞外景致,往往還躲躲閃閃的,語焉不詳。」

  精緻的酒館雅閣中,羅侯之後羅央,一邊給身邊的幾名好友倒酒,一邊說著,說完就舉起了酒杯。

  眾人齊齊動作,然後一飲而盡。

  就有人抹了一口嘴,品味道:「這代郡酒的味道,真是越來越好了,味道醇正,聽說是城中唐家酒坊所出,但方子是從陳先生那邊得來的,又被先生派了人過去,專門指點,是以這酒的味道,一日好過一日。」

  「不錯,這才幾天時間,就有這般味道,這以後要是歸去南邊,喝不到這酒了,可是一大憾事。」

  就有人調笑道:「那你就留下來吧,日日飲酒。」

  「酒水雖好,但代郡卻不是久留之地,若不是要等著通典之書,我這早就走了。」

  「這陳先生本事是大,咱們因通典而來,卻見了他更多的本事,本來還覺得傳聞有虛,佛評日的話或許有誇大,但現在來到代郡,見了陳先生在民生上的本事,統領世家的手段,乃至現在這城外流傳的《齊民殘篇》,似乎也很是不凡,不服不行啊,其實從這方面來說,留在代郡,倒也是有些收穫的。」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這些人皆是羅央的好友,跟除了一同過來的好友張景生、王快之外,還有其他幾人,皆為好友,便都是慕名而來的。

  這些人約莫七八個,其實還有不是自洛陽而至,而是來自帝國其他地方的人,其中不乏與張景生他們許久未見的老友,彼此之間靠著書信聯絡,卻沒有想到,會在這裡再次重逢,而且是老友齊聚,又可以對飲高歌了。

  因為這個緣故,儘管代郡的環境比不上中原腹地,但有好友相伴,還是讓他們感到一陣歡樂,倒也不急著催促陳止了,待在這代郡一地,倒也算是安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