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不過,他們的家族不斷有消息傳來,描述著邊疆的蛛絲馬跡,讓他們注意安全。

  「幾位,酒水雖好,但算不得正事,倒是羅兄所言,頗為值得關注,」王快放下酒杯,先是環視眾人,隨後看著羅央,點頭道:「羅兄你說的不錯,而且我還收到了家中書信,說北疆生戰的可能,越來越高了,因此讓我們見著情況不對,就趕緊離去,畢竟還是性命要緊,只不過這最後依舊免不了要加上一句,說是最好能得一本通典,總好過空手而歸。」

  此言落下,就引起旁人的一陣議論,嘆息聲更是此起彼伏。

  「我家也提了,但家父的意思也很清楚,回來可以,最好能得一冊通典……」

  「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咱們再家族中,都是有競爭對手的,這次出來也是為了表現能力,如果就這麼一聽說有戰亂,便立刻逃回去了,可能性命無憂,卻難免被人當做污點,以後加以攻訐。」

  「不止呢,我家中你們也知道的,和幽州的那位大將軍有些關係,消息相對多一些,這裡就給你們交個底,這個仗,估計啊是要打的,而且就在最近這幾個月!偏偏,我還就不能走,現在的情況,其實是相互牽制,誰都不好退,我走了,結果這仗沒打起來,又或者等個幾個月、半年的才有,那怎麼樣,你們想過麼?那就是我大張旗鼓的過來,去空手而歸,別人則拿著通典一冊,甚至幾冊回去了,那我在家族中還怎麼混?我家那老頭,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兒子,我還不是嫡子。」

  「是啊,這其實才是問題所在,你走了,別人不走,到時候如何分辨?還有一個就是,這仗是要什麼時候打?畢竟不可能突然爆發,況且我這邊的消息有言,這一場仗大概是胡人的內亂,不會波及中原,是在塞外,你說塞外之亂,咱們急慌慌的跑回去,別說家族裡面的對手怎麼看,恐怕連旁人聽了,都要給個不好的風評。」

  眾人關係親近,最近乾脆一起盤了個獨院,住在一起,所以說話的時候顧忌不多,這一番抱怨下來,著實說出了他們的心生。

  他們被派來北地,求取通典,代表著身份,在家中也有話語權,但其中真正被確定為家族繼承人的其實不多,還要經歷一番競爭才能脫穎而出。

  實際上,他們這次北上之舉,本來就是家族競爭的一部分,有些人為了得到這個名額,甚至是在家族中經過了一番勾心鬥角的,這樣的情況,他們如何能一得到消息,就灑脫離去?

  「諸君,情況如何,且不多言,倒是這些天,不知你們得到幾篇通典文章了?這次流傳出來的文章,據說有兩篇農論,兩篇墨論,還有兩篇兵論,我這邊已經集齊了墨論,還有兵論、農論各一張,若是諸位有心,不如也交個底,咱們先看看,能不能把流傳出來的幾篇,都先湊齊了,這樣即便有個什麼變故,咱們提前離去,也不至於空手而歸,回到家中也有個說法。」

  聽他這一說,其他人對視一眼,沉吟片刻,就都點了點頭,然後通報了自己的情況。

  原來,陳止在這些洛陽人到來之後,沒有立刻拿出通典的其他書卷,他也沒有時間書寫其他書卷,畢竟現在有一堆事要處理,但為了安撫這群人,還是抽空寫了幾篇文章。

  這文章,其實就是通典書卷中的一篇、一章,往往要十幾篇、乃至更多篇章,才能湊齊成一本。

  一段時間下來,陳止先後寫了六篇,分別涉及到三家,也就是張景生提到的那六篇文章了。

  文章是寫在新白紙上的,卻不是無償放出,自然是要購買的。

  遠道而來的拜訪者,可沒有幾個是差錢的,這購買起來也不含糊,只不過陳止卻不是一口氣都放出去的,有的人能買一篇兵家,有的則只能買一篇農家。

  這麼一路發展下來,諸多拜訪者手中的文章,還就不一樣了,於是他們私下裡就嘗試著交換、湊齊。

  但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來訪者本身也有競爭關係,自己得了,就不想讓別人也拿到,於是又是一輪談判和勾心鬥角。

  或許站在外人的立場,看待這一切,覺得小題大做,很無趣味。

  但對於這些士族子弟來說,這本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否則的話,他們的人生也太過無趣,更無價值,正因如此,這個時代才出了那麼多的豪放之人、不羈之士。

  這邊,幾個人經過短暫的猶豫之後,最終還是決定按著張景生的提議,將自己的收穫也都拿出來,原因倒也簡單,不單純是因為他們的交情,更因為張景生的付出,可以看做是最大的。

  正因如此,張景生也理所當然的得到了主導地位,就在那邊安排在什麼時候,將這件事具體施行——他們當然不會選在這個酒館進行,況且那些文章,並未帶在身上。

  不過,這邊還在商討著,忽然就有急促的腳步聲,從酒樓的樓梯口傳來,將眾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他們這幾天已經成為了這座酒樓的常客,更是早就與掌柜的約定好了,不許旁人打擾這個雅間,因此驟然發出這樣的聲響,肯定是有事發生了。

  果然,循著聲音看過去,眾人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個熟悉的面孔——赫然是他們的諸多護衛和僕從。

  此時,這些僕從的臉上,都帶著一點焦急之色。

  「怎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