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上座部推崇『有』,而大眾部則崇尚『空』,是以爭論實有、假有,爭論有我、無我,爭論,那大眾部衍大乘佛教……」

  聽著聽著,台上台下的不少聰明人,慢慢都品味過來。

  「好個陳守一,我本來還在想著,他這佛論要怎麼寫,才能不被人詬病,沒想到的佛家之說,其實是明著寫史,再摻和以佛家之思!」王衍撫須而笑,心有所得。

  連趙遠都覺得有所心得:「今日才明白,我之前所學的佛法,其實是歸於那大乘佛說。」

  劉近也道:「過去對佛家一知半解,今日只是聽了一半的佛論,就覺得對佛家有了了解呢。」

  「這一路講下來,是真的不得了,」羅勛重整旗鼓,再一次為陳止宣揚起來,「有五位法師和諸多佛門高僧在,在他們面前說佛,確實有班門弄斧的嫌疑,一個不小心,就要被找到漏洞,可按著陳先生的佛論之法,他所講的是佛,卻也不是佛,說他是佛,因為裡面有佛、有佛門,更有諸多佛家之說,但說他不是佛,則是因為這佛論裡面說佛,不是崇佛,而是單純的講解佛的歷史,以及諸多佛家學說,並不涉及太多個人思緒。」

  「不錯,」左廉點點頭,也表示了同意,「其實不知諸君有沒有注意到,這佛論從開篇,到現在,恐怕只是兩三千字,卻已經將那佛家的幾大派系都說了一遍,不僅如此,連各家派系的矛盾和思想,都有所涉及,就比如大乘、小乘之分,以及各自不同的主張,按著佛論之說,那異域的佛門,為此爭論了不知多少年頭,各自的學說都覺得是正統,彼此不承認,但陳太守卻在一本書里,將兩者的思路都理清了、也說清了,你根本無從指責,因為他不是推崇,只是敘述。」

  古優笑道:「說起來,我倒是覺得,那小乘之法更為玄妙,也更有意義。」

  沒想到旁邊的王覽卻是眉頭一皺,說道:「大乘法無疑更為上乘!」

  這兩人一說,邊上的幾人各自闡述,居然是各有各的看法,很少有統一的,而且都覺得從陳止的佛論片語中,通透了幾個佛家派系的虛實和特點,是歸類之後才做出的判斷,因此都覺得自己的傾向,才是最為正確的,竟然是各不相讓。

  頓時就讓這台下的空氣有了一絲凝重的氣氛。

  不只是台上,就是那台下的一眾,這時候也各有各的傾向,隨著佛論一路聽下來,知道了佛家的歷史,聽聞了各派的主張,當然各有各的看法,而這各個派系能發展出來,本身就說明都有各自的道理,也都能打動人心、說得通,現在被不同的人接納,也不算奇怪。

  但比起台上幾人自重身份,下面的人爭吵起來,就沒有多少顧忌了,漸漸就有了劍拔弩張的氣息。

  這股氣息,被台上的姜義捕捉到了,他忽然笑了,然後搖搖頭,也不打算卻找什麼佛論的漏洞了,反而安心的聽了起來。

  但聽著聽著,他的神色逐漸凝重起來,那周圍爭論的人,也慢慢停下話語,故作姿態的江都王慢慢瞪大了眼睛,安坐的五僧則神色變化起來——

  「……今之中土,多為般若學,各有其解,為士人所認,是以傳播甚廣,可為佛家傳揚,蓋因多用格義之法。」

  「格義者,取佛經之言,對比華夏典籍,以相似者類比,從而義理相通,由此講授門徒,從而令佛法可以傳承,在華夏之土紮根!」

  「此乃以經中事數配華夏書,為生解子注之例也,筆者斗膽,稱之為格義合本之法也,亦列出一套格義竅門,可令佛經與華夏典籍相通,乃以佛家言,而名先賢語。」

  這番話說出來之後,包括了王衍在內,盡數都露出了沉思之色。

  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用華夏典籍中的話,來給佛教經文進行注釋和解釋,反過來說,也是用佛經言語,去注釋華夏典籍,等於是將佛經的**性,抹殺了一部分,卻又增加了佛教和中土的聯繫,減少了隔閡。

  過去的僧眾,面對華夏之人的牴觸,經常運用此法,陳止貌似是將之總結了,可五僧之中的佛支佐聞言,則露出了一抹驚恐之色,他急切的站起身來,來到江都王的跟前,道:「郡王,我等這佛評,今日便到此為止吧,天色將暗,還請諸位歸去!首光寺要關門了。」

  江都王當即頭疼起來,剛才是佛圖澄,現在又是佛支佐,怎麼都不願意辦佛評了?我看這個佛評辦的很好嘛,那個陳止也知道不少佛家事,這說的、寫的頭頭是道,怎麼就不願意聽了?

  不過,不等江都王開口,王衍先道:「佛法師,便是今日停下,但佛論卷已經現世,難道還能被掩埋下去?還不如就在今日,先聽完一遍,諸位也好知道這書里到底寫了什麼。」

  他的身份很高,一說話,連佛支佐都不好反駁,加上佛圖澄只是搖頭嘆息,這佛支佐最後只能是無奈坐下,卻和身邊的竺法智道:「這哪裡是佛論,分明是要分佛啊!先是以人神之爭,使人不敬佛陀,又以大乘小乘令學佛之人分化,而今又要動搖佛家之基礎,妄圖將佛家經文,變成華夏典籍的注釋,如此一來,佛家便是能存,那也只是華夏之學的一條分支!」他的臉上滿是焦急和懊惱。

  但身邊的竺法智則微微搖頭,低語道:「若能得見佛法真諦,便是一聽,又有何妨?況且這般事情,未必會如此,佛學深厚,豈是一本書就能扭轉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