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一邊,那郡王立刻找來了一名大嗓門的文人,讓他拿著佛論卷,就站在高台上,對著眾人宣讀起來。

  王衍等人正襟危坐,猜測著這本佛論,與**是否是同一路數,而那五僧一個個是面色從容,期待著聽一聽,陳止這位大名士,對佛家是何態度。

  但下一息,當那文士念出第一句話來,五僧的臉,頓時就變了。

  「佛者,覺也,佛陀者,喬達摩.悉達多是也,稱釋迦牟尼,乃為釋迦族屬之賢人,牟尼者,賢者之稱也。」

  王衍等人聽得一愣,我們這等著聽佛經妙義呢,你怎麼張口就說了這麼一段?可等他們一品味,卻才明白過來。

  「這什麼喬摩什麼的,是佛陀?」

  幾人面面相覷,台下則是眾臉懵逼,覺得這個開場有些古怪。

  他們這邊想著,那文人還在繼續念著:「……時天竺列國紛爭,有小國名迦毗羅衛,國主淨飯王有治,有子悉達多……」

  文人念著念著,也覺得不對了,這什麼事兒啊?那佛陀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麼?怎麼在陳止這書里,給生生寫成了一位王子?還文武雙全、尋師問道的,這節奏不太對啊。

  「豈能任由此人說?這般一來,讓人聽之,怕是不會敬畏佛陀了!」首光寺的主持佛支佐忍不住要上前阻止,卻被身邊的比丘首陀攔住了。

  「且住,此言不見錯漏,佛陀是人不是神,其涅槃前亦言:依法不依他處,告誡我等要相信他的佛法,不要崇拜他的人。」

  佛支佐聞言眉頭一皺,就要反駁,但看了看場合,生生忍耐下來了。

  佛圖澄見了這一幕,卻不由嘆息,他深知當下中土之人,視佛為一家,以為佛家皆是一體,卻不知佛家之中也有分別,便如這佛支佐和比丘首陀,對佛陀的人神之別,就有看法,只不過如今佛家還未大興,各方便擰成一股,皆為弘揚佛法。

  「但這般隱患,終究要有爆發的一天,只希望到時候我佛已在中土大放光明!」

  幾僧這邊想著,那文人又念了幾句,其他眾人也是聽得暗暗咂舌,本來還以為是杜撰,可見了五僧表情,便明白怕是確有其事,等他們聽到悉達多在鋪草打坐、冥思苦想,終於菩提悟道了,便覺得有些意思了。

  隨後,又聽書中提到「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等佛家教義,並用寥寥數語就簡單介紹了出來,不由讓眾人嘖嘖稱奇。

  「這陳監正將的佛,是真有意思,和我過去聽的都不太一樣,但看來他是真的懂佛的,你看著說的,一套一套的。」

  眾人的議論中,那佛支佐等人卻眉頭微皺。

  年輕的法師竺法潛低語道:「這些教義,乃是佛家根本,卻是古老之言,早已被各家法師發揚,有了新解,沒想到那位陳施主,學的卻是古法。」

  但佛圖澄卻有些不安了,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個聲音在他的耳邊低語,讓他有一種上前阻止那人繼續宣讀的衝動。

  但老僧定力高絕,這等雜念一轉眼就驅散了,但隨後,他就聽那文人念道——

  「釋迦牟尼涅槃百年,佛教有根本分裂,裂為兩部,一為上座部,一為大眾部,兩部皆有法,乃爭佛陀人神之別!」

  此言一出,佛圖澄面色大變!

  緊接著,老僧起身,雙手合十道:「不爭、非爭,這佛評不做了,貧僧等這便歸去,念佛學法,還請施主不要念了。」

  旁人譁然,這老僧只當沒有聽到,雙手合十的看著江都王。

  「這……」江都王登時猶豫起來。

  「無需如此,」隨後那竺法潛也起身合十,「法師,言盡於人,佛自通明。」

  佛圖澄聞之,悵然若失。

  第489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下)

  這佛論卷,還念不念了?

  文人見著面前幾人,不由躊躇起來,盯著江都王,等待著其人的指示,沒有王爺發話,他可是不敢自作主張的。

  但他這麼一停,卻讓台上的王衍等人,以及台下圍觀眾人,有些不快起來。

  他們隨著佛論的故事,已經是慢慢沉浸其中了,這會卻突然停下來了,自然不快。

  只是聽著那位德高望重的佛圖澄的話,這些人卻也知道場合,沒有出言催促,只是這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疑惑的。

  怎麼好端端的,便忽然要撤了佛評了?未免太古怪了。

  畢竟,為了這個佛評,這幾位佛門僧人前前後後,可是拜訪了不少人,前前後後更是耗費了莫大心血。

  怎麼這佛圖澄大師,轉臉就說不做了?

  江都王也有些疑惑,但他對佛圖澄很是尊敬,聽到這話便沉思起來,但緊接著又聽到了竺法潛的話,便猶豫起來。

  佛圖澄嘆了口氣,搖頭道:「也是,這般是總是躲不過的,佛評出於我等,那結果自然也得由我等承擔。」這樣想著,老僧又坐了回去。

  竺法潛同樣順勢坐下。

  江都王一看,便示意那文人繼續念,其實他也已經發現了,陳止的這本佛論,與其他佛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裡面隱藏著某種詭異的力量,讓江都王這位頗為虔誠的信佛者,心裡隱隱不安,但又迫切的想要聽下去。

  不只是他,連那個念書的文士,其實也被這本佛論卷的內容吸引住了,同樣想要知道後續,所以一得到命令,就馬不停蹄的繼續宣讀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