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88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上)

  王衍卻聽得生厭,他如何不知道樂起的念頭,便擺了擺衣袖道:「也別說這些了,我還會被你這一席話蒙蔽?將那蘇遼叫過來詢問即可。」

  樂起訕訕一笑,不復多言,但他卻很清楚,自己的話可不是要蒙蔽眼前的大家,而是要誘導大眾,況且王衍的提議,也正合他意。

  趙遠自是還想說話,但江都王卻第一時間下令,讓蘇遼過來答話。

  蘇遼剛剛與那人說了幾句,知道是陳止得了陳梓的消息,因此有所安排(詳見476章),派人過來送了這個布包,裡面裝著什麼也說給了他聽。

  這一個包中,裝著三本書冊。

  「沒想到主上也知道了佛評的事,還有了安排。」

  正巧江都王讓人來喚他過去,蘇遼還未來得及想通,就被人給叫了過去,面對江都王,蘇遼倒是沒有多麼緊張,哪怕他知道面前坐著的這個人,如今掌了洛陽的大半權柄。

  待蘇遼行禮之後,江都王就問:「本王且問你,趙遠說陳止只寫了兩本,就派人送來,那這總綱中的,豈非都是畫餅?本王是知道陳先生的本事的,不信他會出此下策,只是那總綱中海油佛論一卷,這天下說佛之人眾多,但其中佼佼者此刻有幾位在此,莫非陳先生覺得自己的佛學造詣,能比得過沉浸其中幾十年的法師?」

  蘇遼只是搖頭道:「主上造詣如何,下士並不敢妄言。」

  「下不肯言上,這是你尊禮的表現,」江都王眉頭一皺,卻還是點頭稱讚,「要比較倒也簡單,通典中不是有佛論麼?陳太守既然列出了綱目,必有手稿,哪怕沒有寫成書,但只要拿來手稿讓諸位一觀,自可明白,本王也不為難你,待佛評之後……」

  蘇遼聽出了話外之意,趕緊就道:「我家主上的佛論卷,已經寫出來了,就在這裡,無需勞煩郡王遣人。」

  江都王忽然閉口,盯著蘇遼看了好一會,目光落到了他手中的布包之上。

  蘇遼麻利的解開了布包,最上面的那本正是佛論卷,他不由暗道,這看似巧合的事,卻是情報與計算的結果,主上讓人送來三本,大概也是不能肯定,今日佛評,會演化成什麼情況吧,不過將這佛論放在最上面,大概是覺得這本更為需要。

  注意到周圍幾人的目光,蘇遼也來不及細想陳止為何能這麼快又寫出三本,便將那佛論卷呈給了江都王。

  「佛論在此!」

  這位郡王接過那書,目光卻忍不住掃過布包中的其餘兩本,但隱約只看到了一個「子」字,就被蘇遼遮好了。

  蘇遼的話,可不光是說給江都王聽的,同樣也是說給在場的其他人聽的,王衍等人也聽了個分明,頓時就圍了上來。

  與此同時,五僧亦是神色微變,顧不上其他,湊近過來。

  這一卷,可是佛論。

  「還真有佛倫?」

  樂起立於人群之中,看著眾人從身旁走過,露出了迷茫之色。

  在他的前面,明法僧同樣神色愕然,看著那一個個走過去的身影,半天沒有回過神來,但最後他搖了搖頭,卻笑了。

  在五僧面前言佛,就算陳止真的能寫出佛學妙義,那也是無用的,因為掌握著佛法解釋權柄的人,可近在眼前。

  「這佛論和法論可不同,一來是異域所傳,二來堪稱博大,三來卻是精通之人不多,無從判斷啊,若是陳止的算計,怕是難免弄巧成拙了。」

  走進之後,王衍等人卻露出了擔憂之色,他們也覺得佛論出現的時機,有些太過巧合了,那邊剛一提到,這邊就出現了,難免讓人覺得是早有預謀。

  但無論眾人怎麼想,當下的重點,還是落到了那本佛論卷上。

  有了法論卷打底,再看這一本的時候,他們的心思已經不是單純的品評,而是帶有了一絲期待,想要知道,陳止這位中土俊傑,會如何描述佛學。

  唯獨那姜義,眉頭皺起,暗道莫非陳止也要為這佛學張目?

  他倒不是反對佛家,只是覺得不該借著朝廷之力,宣揚異域之學,以亂中途道統,況且那佛學雖然精妙,佛教的規矩卻違逆華夏風俗,讓姜義不喜。

  「且先觀之,若有遺漏,便當場戳破!」

  帶著這樣的念頭,姜義也湊上前去。

  江都王卻也識趣的,見眾人圍上來,都要翻看,便靈機一動,笑道:「諸位,且不要著急,你們這麼多人,這書卻只有一本,如何能夠分看?本王有個提議,你們看看如何?」

  他見眾人停下腳步,就繼續道:「今日乃是佛評,卻節外生枝,平生許多波瀾,我看,正巧陳太守這本也是論佛,那不如我讓人拿著宣讀,也好讓台下諸位都聽聽,省得他們白來一趟,再者說來,當眾宣讀,若有什麼妙處,幾位法師也可以講解一番,如何啊?」

  怕是讓人講解是假,挑刺是真!

  江都王的心思,眾人看的分明,但也覺得這個提議,是比較現實的,就紛紛同意下來,當姜義卻是心頭不快,覺得此舉有宣揚外學的嫌疑,而且他深知洛陽之中,陳止的崇拜者眾多,若是有陳止宣佛,那這群人爭相效仿,恐怕比原來的佛論,影響還要大上幾分。

  「可惜眾念難違,怕是我說些什麼,也沒有用啊,也罷,我也聽著,找些漏洞,宣揚處去,壓低影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