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年以來,其人銷聲匿跡,據聞是回家讀書了,趙興知道以其人的性子,估計是回去反省,以待捲土重來,卻沒料到會在這裡碰上,對方還會主動過來搭話。

  趙遠卻一副熟絡的樣子,笑道:「姜君,好久不見了,沒想到你也對佛學有心,過來聽講。」

  姜義搖搖頭,並不說話。

  趙遠見狀,眯起了眼睛,他和姜義的交情,當然比不上趙興,但對姜義的性子卻頗為了解,知道此人看起來自負,其實心有抱負,此次佛評,他居然現身出來,其中必有緣故,所以也不多問,就這麼坐了下來。

  他游目四望,倒是在人群中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之前訓斥過自己的王覽,自然在人群之中,除此之外,之前曾在陳止倡導的諸評中擔任品評人的諸多大家,赫然也在裡面。

  那王衍、古優、左廉等人也在其中,甚至音律大家樂起、劉近,亦坐於一處,至於那對陳止前倨後恭的羅勛,同樣端坐一處。

  講壇之上,五僧與江都王說過幾句話後,也都各自坐於蒲團之上,看著下面的眾人,顯露出莊重之色,隨後衝著講壇旁邊的幾名僧人點了點頭。

  那明法僧會意,輕輕一笑,從人中出列,來到講壇跟前,輕輕拍手,隨後對眾人道:「諸位,還請靜聲,今日的佛評,就要開始了。」

  他話一出口,這坐於蒲團上的人,第一時間就收聲了,他們早就等著這個信號了,這坐著的人一安靜下來,那些地位不夠、沒有搶到蒲團的人,便也不好出聲了。

  整個寺院之外,登時就安靜下來。

  此時聚集的人,已經破位可觀,而石階之上、林間道中,還有不少人在一步一步的走上來。

  看著這般景象,江都王不由欣慰的點點頭,對身旁的老僧佛圖澄道:「法師,我五年前就與你約定,要弘揚佛法,總算不用食言了,這佛法之興,可以自今日始!」

  老僧佛圖澄雙手合十,點頭低語:「多虧了郡王之助,貧僧老了,但亦可看到光明。」

  江都王便道:「法師不該這般說,佛家之說何等精妙,本王觀之,可以明民心,可以定國邦,若人人皆有佛念,則天下大平,一念一來去,不追亦不舍。」

  「善哉,郡王當真是佛性甚深。」佛圖澄輕輕點頭。

  二人對話之際,明法僧也再次開口了:「前有陳氏得官府之助,乃行諸評,此乃大漢朝廷之恩義,使天下士人之才學得以彰顯,今我佛亦循此例,在此立佛評……」

  因為周圍安靜,所以他的話傳播出去,在場的眾人,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趙遠就忍不住皺眉低語:「這明法僧真箇小人哉,三言兩語就把陳兄樹立諸評的開創之功,給瞥了個乾淨,照他這說法,諸評乃是朝廷所倡,陳兄不過施行,豈有此理!」

  「稍待息怒,且聽他說,世間之事,豈能因這明法僧一兩句話,就給抹殺?旁人不會忘了陳兄之能的。」趙興在旁安慰起來,他的臉色同樣不好,眼中蘊含怒火,但知道現在不是發作之時,因此只能暫且忍住。

  只是這邊話音落下,就聽壇上的江都王點頭道:「不錯,這諸評之法甚好,乃朝廷壯舉,前有陳氏之人主持,而今則由佛門接納,正好弘揚佛法!」

  頓時,王衍、古優、佐料、羅勛、劉近等人,都露出了一抹詫異,聽出話中潛藏之意。

  這是要將陳止對諸評的影響力,打壓下去?

  唯獨樂起面露喜色,他之前就與徐家、張家有關聯,曾奉命打壓過陳止,卻未能如願,至此懷恨在心,但陳止名聲日漸增長,早就沒了他報復的機會,現在聽得江都王的話,不由快慰。

  「陳止啊陳止,官場從來人走茶涼,你出走地方,京城的影響力自然越發稀薄,看你還能得意到幾時!」

  趙遠則嘿嘿冷笑,趙興也不勸他了,只是搖頭,低語道:「且忍一時。」

  另一邊,明法僧接過江都王的話,繼續道:「佛評之法,乃為傳學,有大智慧,是以這佛評當再諸評之上,不與諸評一般,每年只行幾回,佛評者,立壇**,每月三天,諸法師親臨,以傳各方,有心之人可以學之,佛評三天之後,有佛考,中者可入宗師門下!授郡王文職!」

  此言一出,眾皆譁然。

  但蘇遼卻面色一黑,他意識到,這佛評不管成否,一旦召開,那陳止苦心搭建的諸評框架,就算是完了!

  「如何能忍?」趙遠嘿然冷笑,便要起身,卻被趙興抓住,後者同樣面色凝重,卻還是搖頭。

  「當今洛陽,何人能比江都王之權?還是等廣漢王回京吧。」

  他這邊話音落下,身後就有一個聲音響起——

  「可笑!可笑之極!胡學之說,敢登大雅之堂?」

  第478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

  「趙兄啊,都說讓你先忍一時啊!」

  這話一出,全場頓時就是一片寂靜,趙興嘆了口氣,下意識的一說,迎上的卻是一臉茫然的趙遠。

  「不是我說的!」趙遠隨即露出了委屈之色,「要是我說的,能說的這麼輕巧?」

  趙興的額頭上,頓時露出了一點冷汗,這心中一凜,已然明白過來,游目四望,最後將目光停留在身後的一道身影上——

  姜義依然從蒲團上站起身來,他輕輕彈了彈衣衫,轉身就往迴路上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