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想到姜兄也來了,他自杏壇論道之後,便歸家讀書,如今再次出山,不知有何打算。」

  原來,趙興居然看到了姜義!

  不過,不等他過去招呼,幾人就感到眼前景象豁然開朗,已然走出了林道,來到了寺外講壇,遠遠的就看到層層蒲團之上,坐著眾人,而被這些人圍起來的高台上,已經有五人端坐,四老一年輕。

  「佛圖澄大師果是來了,這架勢著實不小……」遠遠看著,趙遠冷笑一聲。

  就在這時,身後人群忽然傳來一陣喧譁,就聽有人喊道——

  「江都王來了!」

  第477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

  江都王親自來了?

  趙興、趙遠等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臉上看出了一點意外,他們雖然猜到了江都王的心思,但怎麼都沒想到,這位郡王會下這麼大的本錢。

  趙遠搖頭道:「之前洛陽諸評,皇上幾次想要親臨,都未能如願,最後還得尋個機會,找準時機,才算是宣示了一番,結果這佛評不過剛剛開幕,江都王就來了,兩邊一比,難免讓人心中不快。」

  趙興則笑道:「是不是江都王親臨,還不能定呢,畢竟只是後面人群的議論。」

  說話間,幾個人都停下了腳步,扭頭朝後面看了過去。

  就見這還算寬敞的林中道上,忽然就有了一片混亂,借著高低差,他們朝下面眺望過去,能看到中途一片地,有諸多披甲帶刀的護衛,護持著一名錦衣中年男子緩緩走來。

  那男子略微發福,但保養的極好,比實際年齡要顯得年輕,正是如今名滿洛陽的江都王劉會,趙遠、趙興都曾經見過其人,當然不會認錯人。

  「還真是江都王!好大的陣勢啊。」趙興不由嘆息,「算了,咱們加快腳步,先去講壇前面占個位置,不然等這位到了,那可就無處落腳了。」

  「不錯,」趙遠點點頭,看著那前呼後擁的一片人,知道趙興所言不虛,「不過,這位江都王,還真是膽子不小,這樣就出來了,此處林葉茂盛,若是潛伏個什麼人,那可是極難發現的。」

  「興許他有自己的思量。」趙興這麼說著,回頭再看,卻已經看不到姜義的身影了。

  隨著江都王一行人的過來,嘈雜的人聲越來越濃烈,連帶著講壇上幾名僧人,都坐不住了,紛紛起身,迎了上去。

  趙興等人則趁機找了一處,亮明了身份之後,就有幾人給他們讓出了蒲團——

  人多蒲團少,自然是背景深厚、名望越高之人,才能得坐,其他人只能靠邊。

  現在趙興等人坐下了,但如果來了哪位宗師、大師,要讓他們謙讓,那幾人也少不得起身。

  就是現在,那蘇遼也不敢隨意落座,而是站在一側,自從見了江都王現身,他的臉上就有憂色,擔心這種情況下,趙遠還會按著原計劃行事,那可就不妙了,和有可能給陳止找來禍端。

  「那不是明法僧麼?他立於講壇的邊上,和其他幾個僧人站在一起,正在輕聲交談著,等講壇上的五名僧人都起身,迎上江都王,明法僧等人也停下話,跟了上去。

  這時,趙興與趙遠囑託道:「趙兄,我知你這幾日與那明法僧有些矛盾,但這事今天還是先忍著吧,畢竟連江都王都來了,情況就很輕明白了,這次的佛評,就是要把那個竺法潛豎立起來,恐怕這也和江都王未來的打算有關係,咱們最好不要摻和其中。」

  趙遠點點頭,隨後默然不語,只是眼神閃爍,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麼,這時候,江都王已經被眾僧引到了講壇之上,坐於一邊,正笑著和大竺法潛低語說話,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因為周圍嘈雜,加上那兩人的聲音太小。

  見到這一幕,趙遠忽然問道:「這講壇之上的幾僧,我只能認出來三人,也就是竺法潛,以及佛圖澄、佛支佐這兩位大師,他們畢竟是名滿洛陽,這餘下的兩人是誰?」

  壇上五僧,最年輕的就是竺法潛,而其中年齡最大,有著白花花的眉毛和鬍鬚的則是佛圖澄,他坐於五僧最中間,仿佛眾星捧月一般,突出身份、資歷。

  這佛圖澄的右手邊,坐著一個看上去頗為強壯的僧人,鬍鬚多為黑色,這僧人就是首光寺的主持,名為佛支佐,當初竺叔蘭在寺中講學,就是他侍候在側,算是竺叔蘭的半個真傳弟子,到如今,其人年過四巡,精通佛學,乃是般若解的大家,聞名洛陽,這次挑選首光寺為佛評之所,亦也有此人的關係。

  不過,這兩人之外,餘下的二人,趙遠就認不出來了。

  這兩個僧人,一個眉骨和顴骨很高,長須垂胸,另一個雖然光著腦袋,但身著儒服,似乎只是一個居士。

  不過趙遠這邊聲音落下,就有一個略顯清冷的聲音從後面傳來。

  「那長須捶胸的僧人,乃是比丘首陀,聽聞乃是西域人士,另一穿儒服的人,名為竺法智,此人倒也有些來歷,為西涼張家子弟,這兩人都是自西而來,到中土傳佛的,在關中一代頗有名聲,今日請他們上台,想必也有召集東西佛家,以彰那竺法潛之能的意思。」

  趙興心中一動,回頭看過去,入目的正是姜義的面孔。

  這位公侯世子之前在青州行走,想要蓄勢揚名,未了碰上了陳止,不僅未能得償所願,反倒是讓名聲有了污損,和陳止也算結下了梁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