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竺法潛真是不簡單,」坐著聽了一會,趙遠就不得不皺起眉頭,「此人很清楚,會來百家茶肆聽他宣講的人,其實真要鑽研的佛法的,恐怕沒有幾個,更多的還是想學個皮毛,拿出去給人說聞,說白了,就是說個新鮮,自從皇上和廣漢王離都,京城就為太子留守,但太子才多大,話都說不利索呢,所以這真正掌權的,是有輔佐之名的江都王!那江都王在江左之地,喜好佛家之說,因此他一留守下來,佛家就氣盛了,為一時風尚,這群來百家茶肆聽講的,也就是趕個新鮮!」

  他這邊想著,耳中聽著,卻見那竺法潛講完了一段般若後,便停了下來,隨後說道:「今日所言,多為皮毛,而且時間不早,難以盡興,幾日之後,我會在城外開壇,乃成佛評,到時有不少佛家法師過來,諸位居士若是有閒暇,可以過去一聽。」

  眾人一聽這個,馬上就恭賀起來,紛紛表示竺法師你說的太好了,開啟了我等的智慧,我們還要聽還要聽,到時候一定去,不見不散。

  竺法潛見之,不由露出欣喜之色,他今年二十有九,馬上三十了,雖說三十而立,但自有長於大族,又潛心學佛,心思純淨,如今更是一門心思要弘揚佛法,使得佛陀臨華夏,是以見了眾人的興致,不由暗道幾日辛苦沒有白費。

  可就在這時,卻聽到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

  「且慢,法師,我想請教……」說話的人,正是趙遠,他旁聽了半天,在眾人異樣的目光中,始終是一言不發,到了現在終於開口了。

  但話未說完,就被一個聲音打斷:「趙居士若有疑惑,不妨等到佛評之日,再論,如何?」說話的,赫然是那明法僧。

  趙遠卻乾脆的搖頭道:「不妥,不妥,我要問的,正是佛評,這洛陽諸評皆出於我友陳守一手筆,他可從來沒說過,要有佛評!」

  第473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

  明法僧馬上就眯起了眼睛,看著趙遠,半晌沒有說話,倒是那竺法潛開口道:「此評乃是佛圖澄等諸位大師所置,其實也是對諸評的肯定。」

  「我那好友,何等才華,他的諸評,為洛陽稱道,被天下效仿,江左不知道有多少人模仿,都說乃是萬全之定,哪裡還需要你們佛家的肯定?」趙遠一開口,就是一頂大帽子落下來,頓時就讓很多今日才來聽講的人,看出了他的身份——

  這是一個大佛黑啊。

  此言一出,竺法潛就是定力高深,也免不了有些尷尬。

  倒是那明法僧微微一笑,淡然說道:「趙居士此言差矣,陳居士所布諸評,豈能歸功於他一人,若無諸多大家品評,又豈能有如此之勢,實乃是集眾人之力而為之,況且一人之力有時而窮,陳居士雖然立下了諸評,但這諸評的範疇,又有誰能約定?原本的幾評,在貧僧看來,更像是初始之事,明顯還有後話,可見這諸評,本不該只有幾個,加一個佛評進去,也是順理成章的。」

  「好一個順理成章,」趙遠冷笑一聲,他對著明法僧是一點好感都沒有,「若無陳兄開拓,哪裡有佛評誕生的土壤,況且之前的諸評,皆為我華夏傳承,你這胡神方士,也敢在神州之土上,在洛陽之地,倡導胡學,簡直可笑至極!更何況,你們的所謂佛評,也是不對,洛陽諸評,乃是由各家書院之學子出面,比拼各自的底蘊,但你們的佛評,卻要開壇**,要讓他人學之,然後才能比之,這不就是公器私用嗎?用朝廷之力,來傳汝等之法!」

  這「胡神方士」的說法一出,莫說明法僧,那一直顯得從容儒雅的竺法潛,也是面色劇變,連帶著周圍的眾人,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人群之中,就有人詢問起來——

  「這位就是書畫雙絕的趙遠吧,沒想到他對佛家有這般成見。」

  話音剛落,旁邊就有熱心人給予了解釋——

  「這你就有所不知,趙遠其實對於佛家,早有了解,而且在此之前,還曾經拜訪過不少佛學大家,他其實在佛家經學上,也有不低的造詣,過去也曾被佛圖澄等大師稱讚。」

  「對,我也記得,我還聽說,之前有人拜訪趙君,他就會拉著人家探討佛法,鑽研一夜,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在修仙明道呢。」

  聽著身邊幾人的科普,最初提問的人,頓時就不明白了。

  「那怎麼現在變成這樣?」

  那幾個明顯知道內情的人相視一笑,對著這個滿臉疑惑的朋友道:「其實這變化,就是這幾天的事,先前這位竺法潛一來,名聲就順勢傳來,這位本就是王家出身,大戶人家的子弟,因此那些名士啊、士人啊,都喜歡與他相交,趙遠一開始也是去拜訪過的。」

  「對,竺法師來,趙君也去問候過,只是後來是那明法僧的關係,才讓趙君惱怒的。」

  「這明法僧也是的,來到之後,就有意無意的貶低陳監正的諸評,誰不知道趙君與陳監正交善?因此就算是招惹了趙君,這還不算完,隨後明法僧又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清楚了佛圖澄等佛家宗師,上下聯絡之後,竟是讓太樂署、秘書監一同出面,說是要組織個佛評,一切按諸評之章法,但請來品評的,卻是那佛家宗師,而且這佛評首倡的名頭,還落到了明法僧的頭上,趙君至此便十分惱怒,轉而過來辯論,反而被竺法師辯敗,至此結下樑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