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倒是知道個聽聞,說的是那明法僧與陳監正,之前有過節,在青州還有衝突,因而這位法師懷恨在心,陳監正來洛陽為官,而那明法僧卻在青州講學,這才結識了王家的竺法潛,二人商定之後,又走通了佛圖澄的路子,來到洛陽講學,竺法師是真心要弘揚佛法,而明法僧的目的,可就不是那麼單純的,因此這甫一來到,就橫挑陳監正所留諸評的不是。」

  這兩人先後說完,邊上幾個側耳傾聽的人,也不由恍然大悟,他們很多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會才算是知道了前因後果。

  但接下來,又有人問那最初詢問的人,道:「對了,兄弟,這些事,咱們百家茶肆里,基本上都知道了,看你的這身裝扮,也不是布衣,怎麼就不知道?」

  那就就答道:「不瞞幾位,我最近去了北疆一趟,在那邊待了一段時間,這不是剛回來麼?」

  「從北疆回來的,難怪啊。」

  其他幾個人這才明白過來。

  而這個一直詢問的人,赫然就是陳止的心腹幕僚,蘇遼。

  原來,這蘇遼先後拜訪了陳永、秘書監和趙府,結果都沒有見到人,卻一連聽到了幾個大消息,不由凝重起來,因此徑直就來到了百家茶肆,想要打探消息,結果正好碰上了趙遠和明法僧互懟的一幕。

  這邊問完,那邊的對話也有了結果,卻不是趙遠和明法僧的爭論有了高低,而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出來打圓場了,這個人蘇遼還有印象,正是之前做過丹青評品評的王覽。

  他也是王家之人,而且還曾經給陳止、趙遠做夠評判——

  趙遠最初曾與陳止比拼丹青之技,當時就是這王覽作為見證和品評,最後的結果,是趙遠自己把畫給撕了。

  王覽一出來,眾人就紛紛行禮,隨後就聽他對趙興道:「賢侄,豈能這般說話,佛家之學高深,我等當廣納其理,雜糅各家,方可明道,豈能一味排斥呢?」

  「王公所言甚是,」趙遠面對王覽的時候,這態度自然收斂了些許,「不過,我那好友離去之時,曾經再三囑咐過,他說諸評有引領風潮之能,更有倡導為學之責,如今不光是洛陽,就連其他地方,也有效仿之事,可見陳止並非信口開河,這般局面,倡導華夏之學,尚嫌不足,百家之分,才涉及幾個?豈能放著中原學問不理,反而去倡導胡學,豈不是本末倒置?」

  王覽眉頭微微皺起。

  趙遠卻如無所覺,依舊說著:「若要學佛,本可在閒暇之餘參悟,晚輩於佛也有心得,但卻不認為這佛家之說,可以入諸評,其餘諸評,為書法、為音律、為丹青、為文章等,皆為華夏之學,君子六藝,而佛家之說妙則妙矣,但侍佛之人卻要毀父母所贈之髮膚,絕祖宗之宗廟,是以佛學可以參悟,佛家卻不該侍奉,若是以諸評倡導,扭轉了風氣,豈非毀了華夏根基?」

  「太過了!」王覽終於露出了一點不快之色,「你的話,難免讓人舉得危言聳聽,竺法師之學問,也不獨在佛學,他為琅琊王氏出身,我雖是太原王家,但也有耳聞,其人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經學高深,而佛圖澄大師也說他,是統般若之學,結諸家之所長,算是一個集大成的人物,年齡雖不大,但縱觀中原各家,怕是沒有一個人,能像他這樣,在這般年紀,就學有所成!可稱宗師!」

  這般評價一出,人群頓時有些騷動,因為這群人雖然推崇竺法潛,但也不過是覺得他年紀不大,就能開壇講學,為一方大師了,但現在聽王覽這麼一說,才知道連那位名滿洛陽的佛家大宗師佛圖澄,都說竺法潛乃是集大成的人物啊!

  何為集大成?

  那是《孟子》中對孔子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集大成也者!

  是將前人的學問、學術,演化出成熟的體系,然後融會貫通,加持一身!

  但是,這竺法潛滿打滿算,不過而立之年,這就成宗師了?

  所以連趙遠一聽這個說法,都是深色微變,臉色又鄭重幾分,下意識的去看竺法潛,卻見後者神色如常,不見得意,也不見慌亂,沒有趁勢自滿,亦沒有故作謙虛。

  王覽說完這些,稍微出了一口氣,看著趙遠,語重心長的道:「我知道,你這心裡怕是還有不信,這也無妨,待到幾日之後的佛評之日,一切自然可見分曉,這也是此次佛評之所以召開的緣由!」

  佛評,居然是因為這竺法潛才召開?

  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位儒雅僧人的身上,但後者依舊有如清風拂面,神色不變。

  「如此看來,這佛評是怎麼都要召開了,也好,那趙某就到時候去見識一番,到底這位佛家大師是怎麼個集大成法!」

  言罷,甩袖就走,那人群也自覺的讓出了一條道來。

  王覽看著趙遠的背影,微微搖頭,隨後對竺法潛笑道:「法師不用擔心,趙君亦是為學人,佛評之日,見了法師所統之書,自然就會明白。」

  竺法潛默然不語,只是點頭,卻看的旁人不由暗嘆,果然又大師氣度啊,這般年齡,若是評價為真,怕是中原最年輕的宗師了吧。

  學部分先後、內外,能自成一家,引領成就者,皆可稱之為宗師。

  「可惜,這洛陽城中之人,都忘了皇上還在外評判,一個個都等著所謂佛評,若是這佛評真讓那竺法潛鬧出什麼動靜,再有江都王相助,怕是洛陽諸評,至此以後都要改換門庭了!想來,陳止走的時候,也沒有料到會有這般變化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