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兩冊書是?」兩本書一入手,蘇遼就感覺到了不同,低頭看了一眼手中書冊,見封面都寫著「通典」二字,只是兩字下面,卻有不同,一個寫著「總綱」,一個寫著「法論」。

  通典總綱?

  通典法論?

  蘇遼在疑惑之下,看了陳止一眼,見對方沒有反對,便翻開了書頁。

  這一番,還沒有看清裡面的具體內容,先就被那一頁一頁潔白的紙質給吸引住,也給驚住了。

  儘管之前,蘇遼就見過了陳家紙坊出產的白紙,也驚訝於那紙的潔白、纖薄、光滑,但當這些紙摞在一起,真正組成了一本書冊的時候,翻動著紙頁,那指尖的觸感,才真正讓他意識到,這種白紙意義何在。

  「若是有這般白紙,編冊為書,那對士人、文人的影響,絕對是超出想像!尤其是,此時這種白紙,還只有代郡紙坊才能出產!正是物以稀為貴的時候!」

  只是翻了幾頁,以蘇遼的遍歷江左、江北和都城的見識,就已經意識到,這種白紙裝訂出來的書冊,對於文人來說,有著何等吸引力了。

  其中的妙處,等他到了洛陽,自是可以清楚的表現出來。

  不過,蘇遼同樣也有疑問,他很清楚,這本書冊是中所需之紙,其實是這兩天趕製出來的,為此幾個工匠加班加點,甚至又拉了幾人進來。

  陳止更是拿出了真金白銀作為獎賞。

  不眠不休的趕工,終於才趕製出來兩側,每一冊的頁數其實也不多——

  畢竟不比後世,這個時期書面文字,有著高度的概括性,所以一本書下來,其實所需字數並不是很多,要知道那名揚後世的一部孫子兵法,也不過就是六千字出頭!

  因此陳止這兩本書,需要的書頁不多,而且一張紙製作出來,經過剪裁和修正,可以分成多頁,堪堪足夠編輯成兩冊,就都被陳止給用上了。

  「為什麼要這麼趕?這麼急?」

  蘇遼的疑問,在他仔細閱讀了兩本書中的內容之後,就頓時被拋之腦後,完全被書中的內容給驚住了!

  尤其是那第一冊 ,看著其中羅列的一條條,蘇遼的嘴巴都下意識的張開了,最後一臉迷茫的看向陳止。

  「主上,這……這總綱所列,真的都要寫出來?這未免太過驚人了吧?」

  說話間,他又低頭看了一眼,仿佛是擔心自己看花了眼、看錯了,要再確認一下,等確認之後,臉上的驚訝越發濃烈。

  陳止笑著道:「當然要寫,我都讓你送去洛陽了,彰顯於世,若是不寫,豈不是成了笑柄?」

  蘇遼越聽,卻越是迷惑,忍不住追問起來:「這第二冊 法論,我自不會多言,畢竟粗略一翻,也知道涉獵諸多,而且深入幾味,可是這第一冊的總綱緒論,可是提及了諸多百家之作,這些東西都要寫出來?」

  陳止卻道:「法論之中的精妙之言,不是我說的,我只不過是將一些文獻、古籍中的語句提煉出來,做個摘抄索引,將其中的本意引申出來,也好讓他人閱讀,這當然不是完全的謄寫,而只是將諸子百家的言語、著作中,最為關鍵的內容摘錄出來,若是逐字逐行的收錄和整理,那要花的時間就太多了,我也沒有這個空閒時間。」

  「問題就在這裡,」蘇遼終於鎮定了幾分,「按著總綱羅列,所要涉及的書冊文獻,恐怕是天文數字,而且要將其中的主旨語句提煉出來,略作講解和介紹,就必須要把這些書,都看過一遍,至少知道重點在什麼地方,恕屬下無禮,主上憑著您一己之力,真的可以做到麼?」

  言下之意,就是不看好陳止的打算。

  這也難怪,因為蘇遼很清楚,如果按照那第一冊 的通論總綱所言,陳止要編寫的,可不是一本、兩本,而是一部通典大則!

  哪怕陳止做過秘書省的秘書監,在遠離書閣、書庫的當下,也斷無可能一一引用啊!

  陳止也不多做解釋,只是道:「我自有計較,你無須擔心,只管按我吩咐的事去做。」這種事,解釋也未必能讓人信服,等事實拿出來了,也就無需解釋了。

  況且,裡面的關鍵,正是要讓洛陽之人疑惑,否則也無法將人吸引過來。

  蘇遼見陳止態度堅決,不復多問,便接下命令,當天中午,他就帶上了幾人,離開了代縣。

  和之前陳梓離開時一樣,蘇遼的離開,同樣引起了代郡上下的一陣猜測,不少人試圖從這件事中,找到陳止的下一步計劃。

  畢竟兩個心腹,前後腳離去,再加上陳家晚宴才剛過去不久,那位邊軍的統領更是虎視眈眈,城內又有紙坊的事甚囂塵上,想不讓人多想都難。

  但三天之後,眾人的猜測就被一支遠道而來的騎兵打破了。

  這支奇兵的人數不多,不足百人,但一個個所騎乘的馬匹,卻都是高大健碩的好馬,這種馬就算是代郡這樣的邊疆之地,都不能常見。

  更不要說那馬上的騎手,一個個更是孔武有力,顧盼之間,有一種別樣的風采,尤其是為首的那名騎士,更是英武不凡,配合著挺拔的身姿,所過之處,代郡的老少姑娘們,都是一陣側目。

  而這支人馬的大部分停留在城外,而為首的幾人則被請入了陳宅。

  「見過姐夫,見過兄長。」

  那為首的英俊男子來到之後,便恭恭敬敬的與陳止見禮,隨後又給楊宋行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