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背後勢力,也要能表現出價值,才能運用,」不等劉青說完,劉框就瞪了他一眼,斥責道:「我等商談之時,哪個讓你開口了?」

  劉青一窒,跟著一咬牙,低頭認錯。

  「這還差不多,」劉框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說道:「你的意思我清楚,但和咱們劉家一樣,只有自己有本事,家族才會支持他,那陳止也是一樣,如果他都無法穩固代郡世家人心,又有什麼資格,去調動背後的勢力?再者說來,陳家也只是徐州有名,手伸不過來,而且他一旦在代郡做不下去,這個背景只能讓他更快的,被背後的勢力放棄,或者乾脆拉回去。」

  「伯父言之有理,但卻也只是一己之見!」劉青這時候反而放開了說,「我劉家經過幾年的經營,這才能有現在的氣象,但歸根結底,還是陸太守照看,若無太守照料,如今的家勢如何能逼近唐家?現在居然要與新太守為敵,那這可就不好辦了,萬一這位太守一發狠,豈不是……」

  「你還知道,是靠著陸區太守!」劉框眉頭一皺,「陸太守是王大將軍的人,陳太守呢?汪荃將軍也是王大將軍的心腹,咱們劉家要崛起,就得繼續抱緊王將軍的大腿,他陳止既然被汪荃將軍盯上了,咱們若是跟著陳止,豈不是和王將軍作對?那劉家還如何繼續強盛?」

  他見劉青還待再說,便乾脆擺擺手,看向劉寶:「行了,想要說什麼,別老是讓小輩出面,你就直說吧。」

  劉寶嘆了口氣,卻道:「陳太守是有底蘊的,遠的不說,就說他拿出來的紙……」

  「就是因為這紙,我才說他不足為慮,身為太守,心思不在治理上,搞商賈事,本末倒置啊,我是沒有親眼見到那紙有多好,但既然你們這麼推崇,想來有可取之處,那就讓家裡派人,混入紙坊,偷取方子,不就行了?如何?你還有話說麼?」

  劉寶嘆氣搖頭,坐了回去。

  劉框則滿意的點點頭,對著其他人高談闊論,傳播著他的想法,但無非還是靠近王浚的那一套說辭。

  「要靠近王大將軍,並非就等同於投靠汪荃,我劉家比之代郡四家,還有不如,豈能這般托大?」劉青忍不住低聲抱怨。

  「還是這三年提升的太快,家族中有些人膨脹了啊。」劉寶倒是看得清楚,「不管這些,咱們父子還是繼續接觸太守,當下明明有鄭家做靶子,我劉家就算不投靠太守,也可做壁上觀,何必強出頭?」

  劉青也嘆息著點頭。

  而被父子倆念叨的鄭家,這時是另外一份光景。

  「陳止要賣紙?這從何說起?就因為那幾件紙坊?」

  另一邊,在鄭家老宅中,包括鄭老太公在內,一眾鄭家之人再一次齊聚一堂。

  老太公因為年紀的關係,臉上已經顯露出疲憊之色了,卻還在強打精神,聽著兩個孫子的回報。

  不光是他,大堂里的其他人,也都是屏息靜氣的,聽著兩個孫子描述,陳家晚宴的情景。

  但越聽,他們越是感到疑惑。

  這滿屋子的人,可不是剛剛才聚集過來的,早在晚宴開始之前,甚至最早的那位,午時就來了,其他人也是下午陸陸續續的到來的,其中還有幾人,是大老遠的從外地趕路過來,參加這次家族議事的。

  所以,在鄭盾、鄭知他們幾人前往陳家之前,整個鄭家上上下下,但凡能說得上話、能趕的夠來的,就都坐在了大堂裡面。

  那邊參加晚宴的鄭家之人,在陳宅與他人交談,而以鄭太公為首的眾人,就坐在屋舍中,待參加晚宴的幾人回來,他們了解了情況之後,那鄭太公就長舒一口氣。

  「陳止心在紙坊,有玩物喪志之嫌,咱們暫時不用擔心了,但他這個紙既然這麼好,咱們完全可以借花獻佛,將這消息,透露給王將軍!再給汪荃將軍說說,這販紙的前景,說不定還能把那王家拉下水!對了,再派人去試試,能不能謀得紙方!陳止既然不敢撕破臉,就說明他沒辦法壓服代郡世家,那咱們也不用客氣了。」

  倒是鄭林有些擔心的道:「陳止畢竟有名,萬一……」

  角落裡,有些落寞的鄭實,忽然咬牙切齒的道:「有什麼萬一?代郡地處幽州,乃是王浚的地盤,連朝廷都奈何王浚不得,他區區一個陳止,還能翻了天不成?」

  鄭太公也點點頭,說道:「他陳止想要打壓咱們鄭家,那我們又何須客氣?以牙還牙罷了,他將鄭實的職位撤了,我們就讓他的紙坊辦不成,但也不能太露骨,得打著大將軍的,最起碼也得是汪荃的旗號!如此一來,他陳止只能吃個啞巴虧!」

  比起其他各家,鄭家反而是最為篤定的,很快就定下了決策,然後早早就睡下。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鄭家就有快馬奔出,直往北邊的軍營而去。

  第二天的早上,太守府中,陳止也放下了筆,將兩本書裝訂完畢,仔細的檢查過後,喚來蘇遼,將兩冊書交給了他,吩咐道:「你帶著這兩本書,前往洛陽,然後連續趙遠和董緒,把這第一冊 交給他們二人,讓他們在城中宣揚,待得有人議論、質疑,再拿出這第二冊,彰之於世!待有人追問,可以告訴他,我每月的十五號,會在代郡,發布下一卷,他們可以遣族中子侄過來問詢。」

  第471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