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老兒到底是怎麼想的,黃思出面要表彰陳止,是不是他授意的?這是不是有些不合規矩?

  自來為官,都有種種規矩,有明面上、紙面上的,也有私下裡的、心裡的,後者也就是潛規矩。

  在不少人看來,陳止能耐不小,也做下不少事,確實值得稱讚、給予獎賞,但在朝堂上貿然提出來,卻有些不妥。

  一來,陳止的年齡和資歷是個問題。

  當初讓陳止為太樂令,已經有些破格了,要知道在這之前,他可不曾為官,也不是舉孝廉出身,更非京城、京畿之地的世家子弟,也不是那幾個頂尖的世家出身。這樣的人,按理說沒機會在起家官,就得到一個中樞權柄,陳止得以上位,其實是恰逢其會、各方妥協的結果,現在立功,可以看成是補上欠下的資歷,該沉默以對、低調蓄勢。

  二來,就是個先後次序的問題。

  陳止的功勞是不少,但官場上講究一個責任制,你陳止再有能耐,但功勞不能直接落在你的身上,應該按照人事安排,先從你的上司走過場,那大典順利也好、鴻臚寺的布置也罷,都要先稱讚九卿,問過兩位列卿的意見,才能落到陳止身上,蓋因權柄之權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事任命權。

  三來,就是個時間的問題了。

  陳止上任一個月,位子都還沒暖熱乎呢,如何能立刻晉升?旁人觀之作何感想?也許其他人的政績不比陳止,但也要按照周期走,等考評之後,該升升,該降降,各有歸屬,不能搞特殊化,因為這涉及到制度建設,講究的是一個穩定,否則今天你升,明日他升,到了最後,豈非成了菜市場,哪裡還有威嚴可言?

  四來,太樂令為中樞七品,直接跳到地方五品,從中央到地方,跳個品階,其實並不算是冒進,但你陳止當官的時間太短了。

  前後兩個月,直接為太守,就是戰亂年代也沒幾個這麼快的,昭烈帝得鳳雛的時候,還先放到縣中考察一番,現在律法嚴密、官制完善,也沒有這個道理,而且太守算是一把手,管理民政各方,有的地方,比如邊疆之地,還能干涉兵事,是個直接對上負責的職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理政之能,可比太樂署要做的那些複雜多了。

  陳止現在功勞是多,但也和治理一郡相差甚遠,最穩妥的辦法,是先去做個副手,或者乾脆去一縣為令或長,練練手,熟悉一下,以防出亂子,否則對地方上、對陳止本人,都沒有好處。

  除了這四點之外,還有諸多問題,但都是微末枝節了,不被在場的百官看重,等他們想到這四點之後,眉頭一皺,就覺得是不是太僕陳永,想要提升家族勢力、給自家族孫升官,想的有些太急了,以至於要亂了規矩,就追根溯源,回憶黃思的跟腳,想著他得了陳家的什麼好處。

  但這麼一想,不少知道內情的人又是一驚,因為他們突然想到了,這個黃思似乎不是陳永一系的人,而是……

  頓時,不少人看著那黃思一副忠心為國、不忍有功之人埋沒的樣子,想到他洋洋灑灑的一番言論,將陳止夸的是天上有、地上無,都覺得怪異起來。

  裡面怕不是有什麼算計吧,莫非是要將陳止架在火上來烤?就是不知道皇上會不會應允。

  想到當今聖上的作風,以及傳聞中他對陳止的賞識,眾臣覺得,這位天子很有可能將這個任命答應下來,那後面會發生什麼著實難料。

  按理說,朝堂之上,本不該因一個七品官員的賞賜,這般鄭重其事的提出來,但思及黃思背後之人,與陳止背後之人,隱隱涉及列卿紛爭,眾臣為了不牽扯其中,也只得三緘其口。

  當然,他們很清楚,黃思的提議,會有人出面阻止,至少太僕陳永不會放任此事的。

  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第一個出面反對的,卻不是陳永,而是……大司農楊結。

  「臣覺得此舉不妥。」

  楊結生得威嚴,聲音洪亮,他一站出來,就將其餘聲音壓了下去。

  「陳太樂有功不假,但朝廷自有法度,不可隨意而為,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齒,說情而損精。故去甚去泰,身乃無害。是以上操度量,以割其下。故度量之立,主之寶也!」

  第377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

  香脆甜美的食物、醇厚的美酒、肥嫩的肥肉,雖然可口而美味,但如果食用不當,就會將身體吃壞;皮膚細膩、明牙皓齒的美女,可以讓人得到生命的大和諧,但如果縱慾過度,就是損精壞身。所以,節制自身,不去過度暴食,不過度的**|、樂,身體才不會受到損害。

  這是《韓非子.揚權》中所寫,被楊結在這裡說出來,就是為了體現出後面的那一句——

  掌握法度,制約臣下,所以法度的設立,乃是君主的法寶。

  這樣的寶貝,珍惜都還來不及呢,如何能夠破壞呢?

  什麼樣的行為,會破壞這等至寶?

  「朝有其章,升遷變動出於其中,陳太樂有功於國,其能錄於冊,而存於眾人之心,無可辯駁,亦不容抹殺,則按規而行,循章以降,不會讓有功之人委屈,不會讓有才之人埋沒,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又何必急於一時?」

  說完這些,楊結躬身一禮,退回朝列之中。

  劉岱卻是眉頭一皺,心中不快,對這位新任大司農的觀感有些差了,莫非這是個妒賢嫉能之人?不願意讓有功之人得賞?不過他說的話,也有些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