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且觀後續吧,不過今日這一趟,算是來值了。」

  門外,從百姓到世家子都在談論著,各抒己見,從街巷到周圍樓閣,滿是討論之聲。

  隨後這消息伴就朝著洛陽四面八方散播過去,不消片刻,就被諸多勢力得知,頓時就有諸多反應,整個洛陽暗潮湧動。

  如此一來,陳止也算是喧賓奪主,把個文評的主角都給壓下去了,等最後一位學子被品評完畢,今日品評就此謝幕,人群散開,街頭巷尾談論的,不再是書院學子,也不是品評大家,而是陳止和匈奴!

  同時,城中各處,有不少人因此而行動起來。

  「陳兄!你太衝動了!」

  待得陳止回到後院,就被聞訊趕來的友人埋怨起來。

  而諸多大家與陳止交談了兩句,其中幾人就迅速離開了,完全不同於過去幾天的親切——

  最近幾天,隨著文評的火爆,這些大家的身份水漲船高,正所謂投桃報李,對於提升了他們地位的文評,難免熱切一些,同時,從文評的影響範圍中,這群大家更是看出了太樂署未來的廣闊前景。

  對於塑造了這一切、掌握這一切、也指引著太樂署前進方向的陳止,這些人的觀感就更加不同了,再加上陳止通過一系列的事件,也證明了自身的才華和學識,早就贏得了其他大家的尊重。

  因此,這每日品評過後,幾人都會和陳止攀談許久,還有直接留下來斟飲幾杯的,無非就是為攀攀交情,聯絡人脈。

  但今天他們卻沒有這個想法了,其中幾人走的甚快,就差跟陳止說一聲有事,過兩日怕是不能來了。

  唯王衍、古優等之前就接受陳止邀請的人,還留下來,勉勵他兩句後,又隱晦的告誡一些,讓他這些天最好低調行事,省得節外生枝,這才告辭離去。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之前對陳止不冷不熱,雖然接受了邀請,但依舊有些敵視的羅勛,反倒是留了下來,他說的也不是安慰和勸誡的話,而是支持之語。

  「老夫在列卿官署中也有些交情,太樂令斥責匈奴人,以守國朝之威,令人甚佩,若因此有什麼麻煩,老夫定當相助。」

  簡單說了兩句,得了陳止的感謝,羅勛就冷著一張臉,在旁人驚詫目光的護送中,緩步離去。

  他所營造出來的樣子,分明是個依舊對陳止不滿,但又敬佩陳止為國斥胡的行為,所以出於公義,不光出言相挺,更要以實際行動支持的,這麼一個人物。

  這樣的形象,讓人肅然起敬。

  殊不知,羅勛的那顆心裡,卻在暗暗偷笑:「陳止之言一出,定然不會被朝廷交與匈奴,否則國朝顏面何在?戰場失利了,連宣揚之中,用計謀算了匈奴之主的功臣交出去了,那大漢還剩下什麼?何況百姓群情激奮,國人恨匈入骨,因維護國朝尊嚴,而得罪了匈奴的人,反倒要被治罪,傳出去那是要動搖民心的!所以,這陳止必然無事,我說出去的話,根本不用兌現,就可以撈取名聲,更得陳止尊重,還不是美滋滋的?可笑其他幾人,竟是看不透這點,疾行而去,待他們思慮清楚,悔之晚矣!」

  想著想著,他上了牛車後,竟輕聲哼起小曲來。

  ………………

  「真是危急關頭,才能見人情冷暖啊,那幾位大家,平時和陳兄你也是稱兄道弟的,做出一副親切模樣,可到了這要緊的關頭,立刻就顯出真情假意的區別來了,倒是那位羅先生,讓人頗為意外,縱有齟齬,卻不忘國事,這才真正的名士之心啊。」另一邊,看著幾位大家遠去的背影,劉綱卻忍不住感慨起來。

  和初離彭城之時不同,此時的劉綱眼界開拓許多,跟在陳止身邊,更是見了許多過去只能聞名的人物,看著這些人的言行舉止,將他們從神位上拉了下來,少了些崇拜的目光,多了自己思考的過程,不再盲從,但對陳止的推崇卻一絲未少。

  陳止的幾位友人,卻是在得到消息之後,從洛陽各處聚集過來,與他相見,與急忙離去的幾位大家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一個月的時間,陸映、陶涯等人,其實陸續的搬離了陳止的府宅,畢竟他們和陳止只是友人,也沒有做陳止門客的意思,不好長時間借住。

  況且,陳止來到洛陽,接了官職之後,遊學在事實上已經結束,雖然時間短暫,但連帶著從青州到洛陽,經歷諸多,對眾人名望的提升,其實是十分到位的,跟隨陳止遊學的人,都得到了想要的名望,也藉此形成了一個人脈網絡,遊學之事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

  未來,隨著遊學之人各自發跡,一個小的利益和人情團體也會崛起。

  所以,陶涯、陸映等人也需要朝著屬於自己的人生階段努力了,不能久伴陳止身邊,因為那樣做,無疑就成為了附庸。

  不過,得知了今日之事後,他們又都不約而同的聚集過來。

  陳止見了眾人,也感暖心,知道眾人都是關心自己,不怕沾染麻煩,才會第一時間趕來。

  要知道,此時眾人沒幾個當官的,就算有背後家族,也沒有牽扯過多,是人生中最為純粹的幾年,所以這份感情彌足珍貴。

  對比之下,劉綱等人自然對個別大家的表現有些不滿。

  連陸映都忍不住道:「這些大家,得了陳兄你的好處,名望大增,未來能省去多少事?這已是恩義了,結果碰上了事端,就立刻退避,君子所不為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