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住口!」

  連靳准都忍不住出言,只希望讓這位王爺消停一會,不要讓事態進一步發酵,同時心中苦笑,知道此事怕是不好辦了。

  好傢夥,陳止這話一說,誰敢把你交出去?

  劉淵因你而死,朝廷大軍慘敗,靠你得了點顏面,現在匈奴找上門來,朝廷諸公畏懼,不敢承擔責任,還要讓你去承擔,要把你交出去。

  你陳止若一去,被人砍了,朝廷是面子裡子全沒了,丟人丟到家了,還有什麼威嚴可言?辛苦一場,大軍也敗了,氣死劉淵的功臣也交了,這是上國所為?

  喪權辱國!

  這般局面,別說把你陳止交出去,怕是有誰提起此事,都要被群起而攻之啊!

  「這上面的人,還真要考慮一下民意了,否則很容易被陳止和他背後的陳永,扣上個包庇匈奴外臣、構陷忠良的名頭啊。」

  羅勛看的透徹,也知道陳止此舉頗有風險,但考慮到陳止在舉辦文評的同時,還一直和大鴻臚那邊的人聯繫,就知道八成留著後手。

  門外的百姓聽了陳止的話,卻越發憤怒,他們想不了太深的,卻本能反感匈奴,被調動起情緒,想到了匈奴人的作為,以及剛才的囂張,都覺此族乃是中土之敵,一個個喊打喊殺。

  連靳准暗道不妙,他心裡很清楚,自己等人被抓,無論是哪一方,肯定是奔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處理,無法動搖陳止了。

  「只是,我等大張旗鼓的過來,卻這麼輕而易舉的被人連消帶打,失去了主導權不說,還要被直接拿住、送走,一傳出去名聲受損,氣勢也要跌落,平白被人看輕,和漢廷還未正式談判,已落入下風,但事已至此,再怎麼說也沒用了,陳止這話一出,漢朝朝廷是要拼命死保其人的,唉,這次是輕敵了,也對,陳止怎麼可能那麼好對付,否則大將軍也不至於現在還生死不明,只希望能在其他方面找回點好處,不然回去可堵不上其他部族的嘴!」

  於是,在劉乂的吵鬧聲中,這一行匈奴人,被帶去了後院——太樂署與太常府的其他從屬司衙相連,可以通過其他門戶前往廷尉所在。

  按說這不合規矩,但考慮到門前站著那麼多人,都是義憤填膺的樣子,為安全計,不得不行此一策。

  在過後堂時,等待品評的學子士人們見著一眾匈奴使節被押送過去,心情複雜,有欣慰、有快意,但也有擔憂和不解的,當然,也免不了有反對的。

  「太樂令行事,是否太過剛硬?」

  「這也沒有辦法,若是任由這幾人離開,大漢威嚴何在?事後更要有人追究。」

  「我倒覺得問題不大,畢竟是匈奴人理虧,況且抓住他們,也只是走個流程罷了。」

  「就是要讓他們好看才行,太樂令此舉讓人心情通暢,做得好!難道朝中諸公,還能有為胡人張目的?」

  「區區匈奴,僥倖一勝,就得意忘形,真不知道朝中為何不繼續派軍攻打,何以畏戰!?」

  ……

  議論中,學子們重新平靜下來,隨機想到正事,又擔心經過這個插曲,會影響今日品評。

  匈奴使節如何,自然比不上他們的品評。

  前方,隨著匈奴使節團的離去,高台之上,陳止重新坐下來,宛如無事一樣,吩咐著吏胥,繼續剛才的品評。

  太樂署上下,包括董緒等人都因剛才變故心神不寧,但見陳止神色如常,仿佛被他感染,情緒都逐漸平靜下來。

  王衍搖搖頭,笑道:「守一啊,過去只知你在琴棋書畫上皆可稱大家,卻不知你對史家也是這般熟悉啊,你這一口源流道來,匈奴小使的諸般唇舌,赫然沒了半點用武之地,想來他這心裡定是憋屈的難受吧。」

  古優等人也都是稱讚起來。

  但緊接著,王衍又道:「不過,這幾人到底占著一個藩屬使臣的名號,看其中一小兒很是不甘,難保沒有後患。這種事你固然是做得對,但身正也得小心他人言,說的人多了,諸公難免有所考量的。」

  他是在委婉的勸誡,陳止哪裡聽不出來,當即拱手致謝。

  古優等人也在旁邊附和。

  唯獨羅勛冷眼旁觀,沒有多說什麼,他很清楚,陳止剛才的話,已讓其人立於不敗之地了,無需太過擔憂。

  「這個陳止,絕非才子那般簡單,手段精妙,其人怕是志向不小,過去真是走眼了,當結交一番。」

  第366章 諸多,多慮了【第三更】

  伴隨著匈奴人的離去,太樂署的吏胥,都在陳止的催促下,再次組織文評,呼喚學子,那一名名士人重新走出來,再次進入了品評環節。

  只不過,門外好事者的心思已經不在品評上了,轉而談論著剛才的種種。

  「痛快!這群匈奴人就該好好教訓一下!」

  「太樂令做得好啊,就是不知道,此事會不會讓人拿來攻訐,這些匈奴人不都是外使麼?」

  「誰敢攻訐?匈奴人多可恨啊,諸位,我家也有史家傳承,祖父就時常言及,說是咱們大漢讓出地,讓那匈奴人安頓,結果他們呢?竊地自立,恩將仇報,這等禽獸之舉,人人得而誅之,若是藉此事來攻訐太樂令,我第一個就不答應!」

  「不錯,你們也聽到了,匈奴人方才言及皇上,沒有半點恭敬,無禮至極,又是他們先衝撞公堂,要是放走了,那還得了?咱們大漢還有沒有臉面?連區區的匈奴都要避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