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文也曾提過,列卿權柄被尚書台不斷侵吞,變相奪權,而這種奪取正是體現在諸多尚書台越龐大的職權之上。

  尚書台,最初乃是九卿之一「少府」屬下的一個機構,否則收和保管文書,西漢武帝專權,尚書台借著他諮詢、傳令的機會,地位提升,越重要。

  到了東漢,尚書台越完善,形成了六曹尚書,雖然依舊從屬於少府,但卻總領綱紀,無所不統,近乎取代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協助皇帝決策軍國大事、統領百官,乃至還有執行決策的權力。

  歷經東漢末年和三國亂世,到了如今的新漢,尚書台的職能越擴大,政務人員也不斷擴充,也正式從少府中**出來,成為了事實上的全國政務中心。

  不過,這樣變化,也自然而然的會被削弱其他方面的能力,至少統治者是不會允許一個機構擁有著干涉各方面的權力的,所以進行平衡和削弱,就是應有之意了。

  於是決策職能被從尚書台分離出去,被中書、門下兩省瓜分,同時也增肌了尚書台內部職權和組織結構的規範化,並且在之後的歲月中,不斷的完善,在原來的歷史中,最終在隋朝形成了聞名後世的六部。

  而此時,這尚書台除了幾個主要的官員與列卿權勢相似,乃至猶有過之之外,更有著較為完善的六曹尚書,吏部正是其中之,餘下為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

  吏部對於一般官員的任命,還是有很大的權利的,乃至於對於一些權勢不小的官員進補,也有很大的影響和建議的能力,如果真的對某個人有成見,潛移默化之間,就會影響其人前途。

  不過,陳止對於這些,顯然並不擔心,只是說道:「自取告知徐吉,無需多言。」

  看陳止根本沒有想要解釋的意思,董緒也只能幹著急,在心裡嘆息著,同時念頭急轉,思考著有什麼折中的辦法,能扭轉這個情況。

  他這邊還在想著,陳止則已經起身,對著眼前的幾人說道:「好了,今日見過,也算明了,這第一天,我不強求諸君就能全心為政,所以今日依舊閒散,但明日起,太樂署當逐步行至正軌。」話說完,他就起身,走到書吏身邊,詢問了卷宗館藏所在之地,說是要過去查閱。

  要了解一個部門的運轉,除了問其中的人,查閱過去的紀錄,也是一個非常直接但是實用的方式。

  不過陳止走了之後,他的幾個從屬官卻沒有離開,而是聚在一起,商討起來。

  「怎麼辦?真要按著他的吩咐,將徐吉撤職之事,上報給吏部?」董緒看著面前的幾人,沉聲說道。

  而他的幾位同僚,此事也沒了懶散之態,一個個眉頭緊鎖,如臨大敵,因為都意識到這事背後的隱患。

  周傲嘆息一聲,然後反問道:「不然呢?董君,那畢竟是上官,而且剛剛上任,又是血氣方剛的年齡,更有不小名聲,其人其志,都不在小,否則也不會一接到敕令,就應詔而來。」

  伎樂曹高疆壓低聲音,說著:「此舉,說得不好聽一些,有些胡鬧了,雖說是上官,不該妄議,但咱們的這位上官,也是第一次為官,有些許門道還不知曉,我覺得還是要給些提示的。」這高疆的體格看上去較為壯碩,似乎是打熬過筋骨,只是眉眼之間沒有太多的英氣,反而有種書卷氣息。

  鼓吹曹馬選則道:「若是咱們給提示,有些不合適,乾脆給太僕府邸那邊通個氣吧。」他到是標準的士人裝扮,說話的時候,也有著洛陽特有的京音。

  旁人聽到這個提議,都是紛紛點頭,覺得是老成持重之言,陳止今天做的這事,在他們看來,很可能是基於一時的激憤,他們這些人不好明著勸,但告知陳家,陳家也不會放任陳止行事。

  「那也要快,要趕在這個消息傳到吏部之前,不然就沒有意義了。」董緒又提醒了一句,跟著卻嘆息道,「不過徐吉那邊,咱們是擋不住了,他這個人,你們也知道的,很是記仇,就算這次的事平息了,以後也免不了和陳太樂一番折騰,唉,今天這太樂署,不太平啊。」

  他這話音落下,其他人也沉默片刻,都仿佛看到了接下來的種種問題。

  末了,那高疆忽然又將聲音壓低幾分,說道:「你們說,咱們這位新任的太樂令,能在這裡待上多久?」

  此言一出,余者不光沒有意外,反倒是一本正經的思考起來。

  那馬選沉思片刻,說出了一番話來:「前任太樂令,就位不過三個月,就因南北兩家書院的矛盾,沒能讓兩邊滿意,最後那兩位山長出面,背後人物力,將前任太樂令調離洛陽,再往前的一任,則是因為祭祀之時,處置適當,被前任太常拿掉,這兩位按說,都是謹慎之人,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即便如此,依舊難以久任,新來的這人,觀其言行,怕是時間更短。」

  「別說過去了,你就說個時間吧。」高疆倒是直接,說完此話,立刻伸出了兩根手指,他雖沒有明言,其他人卻已知其意。

  兩個月。

  「不至於這麼短。」周傲搖搖頭,伸出了三根手指,「畢竟是太僕族孫,又有皇上誠邀,還有功績打底,諸公商議後圈定官職,加上征北將軍的頭銜,怎麼也得是這個數。」

  「非也,非也。」馬選搖搖頭,然後說道:「正因如此,才不可久待,否則按著其人今日之風格,早晚出事,皇上也好、太僕也罷,乃至朝中諸公,以太樂之位予陳止,也是為了給北疆戰事找個台階下,越是這樣,越不能坐視不管,若是陳太樂真出了苗頭,肯定是第一時間就要調任保護,所以不出此數。」他也伸出了兩根手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