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帶著這樣的念頭,他來到了那衙門的正堂,一走進去,就見不少人已經坐在裡面了,月末有七八名身著官服的男子。

  陳止的目光依次在眾人身上掃過,最後停留在大堂的最裡面,那裡坐著一個略顯富態的男子,約莫五十歲,表情和藹,見了陳止就微笑點頭。

  在他打量堂內情景的時候,這屋子裡的人,也在觀察著陳止。

  這些人,有老有少,年齡最大的,怕是要超過五十,最小的一看就是二十出頭,臉上還殘留著一絲稚氣。

  不用問也知道,這些人就是太常的屬官、領官,而那個富態男子,毫無疑問就是太常鄧蒙了。

  相互打量之中,整個大廳的氣氛微妙起來,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打算出聲,便就安靜下來。

  唯有那兩個帶路的吏胥上千,對富態男子說道:「上卿,太樂令來了。」

  「陳先生,久聞大名啊。」富態男子鄧蒙揮揮手,讓吏胥退下,然後笑著與陳止說著。

  「當不得上官這般稱呼。」陳止倒也是懂得規矩的,上輩子也見得多了,知道上級領導各有性格,鄧蒙這麼客氣的說法,不是看在自己的名聲上,而是出言試探,看新來的屬下,是否知道進退。

  畢竟,這可是一個門閥世族為主的時代,真碰上那種仗著家世、名望、鄉品不將上官放在眼裡的,那他鄧蒙也要頭疼。

  陳止一番客氣,鄧蒙就順勢叫了陳止的名字,這也肯定了前者的猜測。

  「以鄧蒙過去的行事風格來判斷,就算屬下是個愣頭紈絝,他不會打壓或者辭退,以免傷了紈絝背後家族的和氣,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調整麾下從屬官員的權責,將這紈絝的權柄分去,架空其人,給個閒職,任其逍遙,又不損威嚴,不亂政事,不傷和氣,各方皆可歡喜,前世的孫公祐便是如此。」

  孫公祐,就是孫乾,為前世時,劉備麾下的重要一員,和陳止的關係也不錯。

  他這邊正想著,那太常鄧蒙已經讓他入座,與其他幾人坐於一處。

  「這幾位就是你的同僚了。」鄧蒙說了一句,就坐於席上微笑。

  被他點及的眾人,很自覺的自我介紹起來。

  「見過太樂,我為孫江,居太常丞之位。」最先開口的這人,離鄧蒙最近,年約三十,體態勻稱。

  「姓孫?不知道和北海孫氏有沒有關係。」陳止心裡想著,他剛才才思及孫乾,就碰上了一個姓孫的,那遊學途中,他亦知道了,北海孫氏現在也已經大興,乃是當地大族,傳承甚廣。

  看眼前這人的年齡,能做到太常丞,本身就代表著背景非同一般,要知道這太常丞比千石,雖為七品,但掌凡行禮及祭禮小事,總理曹事,說白了,就相當於太常的大總管,是串聯上下的任務,是有實權的。

  太常為列卿,多是制定方針、方向,具體的施行,就要靠太常丞和各方溝通,足見其能,而所謂的太常少卿,時常空懸,又或者被人兼任,用來監督和牽制列卿衙門,因此這太常丞,從某種角度來看,就是太常府的二把手,實際的權力執行者。

  他心裡想著,表面卻還是禮數周到。

  隨後其他幾人也表明了身份,分辨為太常主簿朱雙、太常博士荀井、太廟令劉國、太祝令王空、太史令歐陽功、明堂令嵇法。

  值得一提的是,那年齡最大的,正是太常博士荀井,比之鄧蒙都要蒼老幾分,而年齡最小的,則為明堂令嵇法,單看其人神態,比之陳止還要年輕許多。

  待眾人都介紹過後,鄧蒙才再次開口說道:「還有一位諸陵令楚灌,因事在洛陽之外,因此不能過來,其餘幾位博士,則需整理卷宗,不過過些時日,守一你皆能見到。」

  陳止點頭表示明白,但這心裡卻不由留神起來。

  「好傢夥,幾位博士先不說,除了那有事外出的諸陵令,以及空缺幾十年,職權已被劃入太樂令的清商令和協律郎之外,太常所領的諸官,悉數到場,加上我這個太樂令,這一下子太常所屬就齊全了,今天到底是什麼事,要把人都叫過來?」

  他這邊想著,注意到其他幾人也是神色略顯異樣,當是同樣驚訝於來人之整齊,等待著太常的講解。

  不過,鄧蒙在簡單介紹之後,還是先對陳止說道:「本來要再過兩天,才會讓守一你過來,畢竟那太樂令的位置空懸了一陣子,有許多事尾要處理,這個位置還是有些地方要注意一下的,匆忙上任,難免手忙腳亂,反為不美。」

  陳止點頭道:「多謝太常厚愛,但想來不是有什麼事的話,也不會臨時更改。」

  「你能明白就好,那我也就不饒圈子了,」鄧蒙笑著掃視眾人,「諸君想必這心裡也是好奇的,咱們太常府在歲旦過後,就清閒許久,不曾召集諸君,今日之事就是本官,也是昨天晚上才得了消息,召集你們過來,就是為了商議此事,說是匈奴那邊,要來使臣,朝中諸公議定,要在此前,祭祀天地,獻俘宗廟。」

  第314章 鴻臚請陳止為橋

  鄧蒙的話說完,眾人面面相覷。

  本來,聽到匈奴要派使節過來,這太常諸官先是意外,跟著就很是疑惑。

  意外是因為兩邊才剛剛打過,朝廷的兵馬還經歷了一場大敗,若不是……

  他們下意識的朝陳止看去一眼,心裡想著的是同樣的念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