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一說,眾人收聲,聯想種種,各有感悟。

  最後還是陳止說道:「名聲一道,終有極限,所以養望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若是只有名聲,或可為名士,但也要被名聲束縛,終究做不得自己,豈能如此?」

  眾人聽著這話,各有體會,但隱隱有所察覺,知道陳止表面是在議論姜義,但實際上另有所指……

  「這似乎是在闡述志向啊。」趙興的眼界最廣,所以感悟到的東西最多,「姜義自小志向遠大,如今看起來是執著於名,但若是以陳兄的這番話看,或許就可以解釋了,也許這也是他通向志向的手段,只是如今先被陳兄破局,又敗於匈奴,不知道他該如何自處。」

  與此同時,姜義在離開了左家宅院之後,徑直回到了姜義下榻的客棧。

  和處處人來人往的城中他處比起來,此處明顯僻靜許多,店中只有寥寥數人,那跑堂的小二,跟是趴在桌上,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

  最裡面,掌柜正在算帳,一邊算,一邊嘆氣,不時抬頭看向樓上。

  就有一名小廝,來到掌柜的跟前,小聲說道:「你說那位公子,什麼時候走啊,他住在這,旁人也不來,來也多是指責的,誰敢在咱們這落腳啊。」

  那掌柜的一巴掌就拍了過去,打在小廝的頭上,斥道:「多嘴什麼,別瞎說,小心禍從口出!」

  那小廝嚇了一跳,趕緊噤聲。

  掌柜的隨後低語道:「你這小傢伙,看不懂形式,樓上的乃是貴人,如今不過暫時落難,咱們伺候好了,還怕沒有好處?這樣的機會,求都求不來,其他人住的再多,比得了這一位?再說了,人家錢也給足了。」

  小廝連連點頭,最後又忍不住道:「但街上的人……」

  「你管他們?過個半個月、一個月的,這位的名聲定然恢復,按街上的人,忘性大著呢,好了,去幹活吧。」

  小廝應了一聲,過了一會,就端著一疊瓜果,走入樓上,正好看到姜虎快步上樓,上樓之前,還讓吩咐小廝,暫時不要打擾。

  這姜虎到了房中,看到了正低頭讀書的姜義,就將見聞說了一遍。

  和之前相比,姜義的氣息要低沉許多,臉上有疲憊之色,但雙目依舊有神,他聽了回話,冷笑道:「匈奴人不過成一世之凶,我事後回來,已然明白了對方的伎倆,就看陳止能不能領悟了,若是可以,自可壓下胡人氣焰。」

  姜虎聽聞,略有疑惑的問道:「少爺,您何必這麼相助?莫非是因為朝堂時局變化,陳家的那位如今手掌大權,所以您藉機示好?」

  第249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

  「我何必對陳家示好?」姜義聞言笑了起來,「他陳家這個時候有人出來,別人看著是好事,我觀之,卻是禍根。」

  姜虎越聽越是迷糊,但他乃是一僕從,伺候好主家也就夠了,便不追問。

  姜義也不打算給自己的僕從解釋的多清楚,所以說完這些,話鋒一轉,說道:「關於將棋譜交給陳止這件事,你就不要對外說了。」

  「小的明白了。」姜虎點點頭,但猶豫了片刻,最後還是說道,「不過,當時在場的人不少,就算小的守口如瓶,此事怕也要泄露,到時候少爺您的名聲?」

  「泄露便泄露了,」姜義眯起眼睛,「棋藝輸便是輸了,傳出棋譜也不算什麼,那個匈奴王子劉韻言,據說曾經化名在京城為學,而且他這次來,準備的十分充分,相比之下,我們這邊對他的了解就不夠了,加上他在棋路上有些許變化,與今時風氣不同,乍碰之下,難免不適,這才有了可乘之機,相比之下,陳止過去才是真正的名聲不顯,就算是他劉韻言,能探查到我的棋路,但若是他也能探查到陳止,或者說知道陳止,才是奇聞!」

  「但如此一來,豈非拜拜送給了陳止一個名聲?」姜虎終於還是說出了心中擔憂,「陳止若是勝了,先前那諸多敗局,不是都成了他的墊腳石了麼?少爺若是真發現了那匈奴人的弱點,何不自己挑戰?」

  姜義沉默皮那顆,最後搖頭道:「我此時亦無必勝把握,若是陳止真能得勝,那就是他的本事,正如我讓你帶去的話一樣,所謂棋譜不過是參考,若他真有本事,就算是碰上那劉韻言的棋路,初期有所不適,但以他的記性和預見之能,最多一局之後,便可找到關鍵。」

  說完這些,他見姜虎還待再說,就搖搖頭道:「當下這杏壇論道,我還是會去的,但此事已經不是最要緊的了,如今朝堂政局變化,東海王倒台,而廣漢王得勢,武鄉侯隱隱有退隱之意,推去了大司馬的職位,而那下邳陳家的陳永,卻已經確定接太僕之職,朝堂勢力面臨劇變,父親給我送來的信件,除了通報這些消息之外,更是讓我做好西歸的準備。」

  這些話,他倒是不避諱心腹,提前說出來,也是讓姜虎心裡有數,能提前做些安排,不至於事到臨頭的時候在慌亂。

  姜虎則是心中一凜,這些消息他也有所耳聞,所以才有那示好之說,同時他也知道,那位廣漢王和東海王不同,這位廣漢王劉出,乃是當今聖上的皇兄,在先帝子嗣中排名第二,那位廢太子、河間王劉岐正是其一母同胞的兄長。

  如今廣漢王得勢,第一件事就放出了廢太子,然後大肆拉攏朝臣,朝廷局勢有消長變化,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事,就是蜀地士族被提名於重要職位,與之相對的,或許是出於平衡士族、同時減少反對的聲音,類似陳家這樣橫跨南北的士族,也得到了提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