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位據說要得太僕之位的陳永,正是彭城陳家的一員,論輩分比之陳止要高出兩倍,和不久前作古的陳太公為一個輩分,不過其人乃是下邳陳氏。

  「好了,你先去準備吧,其他的不用多問了,至於那劉韻言的事,就交給其他人操心吧。」姜義說著,擺擺手,似乎已經不在意了,但姜虎對主上何等熟悉,還是從其人的表情動作中,讀出了一點不甘,卻不敢點明。

  與此同時,有一匹快馬自城外疾馳而來,馬上的騎士入城之後,問了幾個路人、辨認了方向,就朝著左家宅院疾馳而去,只不過在這城中他不能騎馬了,只能用跑的。

  待得到了左家宅,其人說明了來意,那左家的僕人就令他找到了陳舉,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一名王家的僕人敲響了大門,找到了左家過來。

  幾息之後,陳舉急切的敲開了陳止的房門。

  「看你的樣子,是不是接到了家中的什麼好消息?」

  看著陳舉那臉上的喜意,陳止已然有所猜測,然後讓陳舉將事情說出來。

  「回稟少爺,家中傳來了好消息,南邊的陳永老爺,如今被推舉為太僕一職,掌官府畜牧,位列九卿!」這陳舉說話的時候,聲音里還帶著絲絲顫抖,顯示出心中的激動之情。

  這並不奇怪,因為陳舉嚴格算起來,也是陳氏族人,只不過家道中落,在陳莊中淪為尋常民戶,因還存著想要出頭的心思,才會在陳止招募家丁的時候參加進來。

  他成了陳止府上的家丁之後,這戶籍並沒有直接依附過來,成為奴籍,依舊還保留著原本的族籍,這倒也是正常的,畢竟都是族人,如果強行納入奴籍,那是有損陳止之名的。

  正是這樣的背景,讓陳舉對陳止格外忠心,同時對陳家也是與有榮焉,因此一聽到家中傳報,便急急忙忙的過來通報陳止,將這個消息告知陳止。

  「陳永叔祖接掌了太僕?」

  陳止一聽這個消息,也是十分意外的,但馬上就明白過來,這恐怕是朝堂變化的一個影響,東海王下台,代表著的朝堂勢力的洗牌,有人下,自然就要有人上。

  莫非陳家將會在這一輪勢力洗牌中,重新崛起?

  事實上,眼下的陳家已經算不上強勢,靠著當年陳登跟隨昭烈的餘蔭,令家族還算是一個大族,但自從宣武遷都之後,原本的南方士族不斷衰弱,雖然還有幾個頂尖門閥,但整體趨勢是不斷滑落的。

  陳家作為北方士族,但隨昭烈南遷,因此有了如今的主要兩支,其權勢主體乃是南支,也就是下邳陳氏,比之彭城陳氏,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

  但自從中原一統之後,受到江東士族衰退的影響,下邳陳氏的勢力也在衰減,其中一個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在朝中為公卿大夫的陳族人越來越少。

  在新漢的官職之中,主要分為三個階層,從下到上的俗定稱呼,一般就是下士、上士,以及公卿大夫。

  其中,下士的官品為八品、九品,九品多為二百、三百石的諸縣、署丞,八品則為諸縣、署長;

  上士則為六品、七品的官品,其中七品多為諸署令相秩六百石以上者,六品則為諸縣、署令秩千石以上之人。

  五品和五品以上的官品,則列入公卿大夫,這種官品職位才是維持一個世家強盛的關鍵。

  比如彭城郡太守徐輝,其官品就是五品,而那徐州刺史張初、揚州刺史王敦,則為四品,而這都是秩兩千石的層次。

  眼下陳家陳永接掌的太僕,則是更進一步的列卿之一,嚴格算起來,更是九卿之一,為秩中兩千石,三品官品,是真正的朝廷核心,國家高級領導人,部長級人物,是公卿大夫中的上流。

  九卿在往上,那就只有三公、大將軍這樣的一品、二品人物了,那都是享秩萬石,人臣巔峰!

  這種情況下,陳永登臨九卿之一,對於穩固陳家的權勢,家族的趨勢,自然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也難怪陳舉會那般激動了。

  就連屋中其他人一聽,在經過最初的驚訝後,都紛紛向陳止賀喜。

  劉綱更是笑道:「若是陳八哥在這裡,一聽這個消息,肯定要大肆吹噓一番,想走都得被他拽著。」

  陳止卻搖頭道:「諸位的祝賀,我是知道了,但是這畢竟是下邳陳家,我等彭城陳族未必能得到多少失利,最多是得些名聲。」

  陳舉一聽,欲言又止,最後沒有開口。

  而陸映卻搖頭道:「自來同族同姓,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今下邳陳氏得了重用,有了陳公在朝中為太僕,那就可以逐步接納和安插族中後輩,陳兄乃是陳家棟樑,如今名動兩州,得皇上稱讚,有諸葛為友,還敗了姜侯後人,前途不可限量,旁人不好說,但是陳兄你肯定是要受陳公重用的,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

  陶涯也點頭說道:「不錯,畢竟還是同族,這就和我族叔的情況差不多,最多不過兩個月,彭城陳氏必然受益,正好到時候,咱們的遊學也差不多,陳兄經過杏壇論道等事,名望也接近巔峰,等抵達了京城,正好拜訪陳公,以三品鄉品,哪個五六品的起家官,那也是順理成章的。」

  「兩個月麼?」陳止咀嚼著這個時間長度,若有所思,然後笑道,「這個事也只是個消息罷了,還代表著朝政變化,咱們著實沒必要太過在意,還是先顧眼前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