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有冀州、兗州之人在此,只看這個相貌,就會想到官府張貼的懸賞布告——

  此人正是北方一夥馬匪的頭領,名為牛門。

  這牛門據說也是出身大家族,自有習武,但不知為何落草,帶了一瓶人馬,在北方流竄。

  幾年以來,他在北方兩州犯下不少大案,心狠手辣,殺戮不少,因為是馬匪,手下的匪人都騎馬而行,行動迅疾,加上人數不多,目標相對較小,再由於有王彌等大匪吸引官軍,倒是讓牛門的這一支隊伍存活至今。

  期間,官府雖然圍剿了幾次,但都被他脫身出去,沒有傷筋動骨。

  只是,常在河邊站哪能不濕鞋,三個月前,他們截殺一支馬隊的時候,招惹到了一人,那人年方十幾,但弓馬嫻熟,乃是兵勇之家出身,遇襲之後,帶著十騎,一路追擊,兩百多馬匪竟不能敵,竟是被那少年一路追殺,哪怕躲在山間角落,最後也會被找出來,最後無奈之下,逃到了青州,想要投靠王彌。

  但等他們到了青州,才知道王彌突破了官軍的圍剿,已經是率軍南下,於是牛門這一隊馬匪也順勢南下,可到了泗水邊上,又聽說王彌被人朱守擊敗,兵馬潰敗。

  這下子,牛門頓時就懵圈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但很快又傳來消息,說是王彌躲藏在彭城,似乎有什麼圖謀。

  牛門一聽,就又帶著人馬過去。

  不過,這個時候他投靠王彌的心思少了,卻有了結拜之心,想要以兵馬入伙,和王彌共做大小當家,但還沒抵達彭城,又有消息傳來,說是王彌被人給罵死了。

  開始的時候,牛門以為這是說笑,根本不去相信,可隨著消息越來越多的傳來,終於確定了真實性,然後這支馬匪就徹底混亂了。

  馬匪內部,對下一步的動向產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認為該在青徐境界劫掠,先補充一下,另一部分在主張北上,投靠其他勢力。

  當然,也有建議投降朝廷的,考慮到朝廷的不確定性,這一系的意見根本不成氣候。

  就在馬匪內部意見不一的時候,又傳來消息,說是那個罵死了王彌的陳止,想要外出遊學,或許很快就會成行!

  頓時,匪首牛門就起了心思,他本就偏向北上投靠其他勢力,但此人清楚,自己身為馬匪,就算過去投靠,也未必能得個一官半職,說不定反成了他人的馬前卒,所以猶豫不定。

  但陳止的消息一傳過來,他就有主意了。

  陳止在徐州風頭正勁,比之罵死王彌的時候還要強盛幾分,他準備遊學的消息不脛而走,牛門就帶著人手在青徐交界處遊蕩,雖然也打家劫舍,但鬧得不凶,當地官府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

  等待中,陳止啟程的消息終於傳來,但因為陳止比較低調,牛門接到消息的時候,已是幾天之後,得知陳止一行人抵達了武原縣,便日夜疾行,趕到這裡。

  一到地方,他就派人出去探尋消息,因為手下的人,幾乎都被官府通緝,這打探的人不敢進城,遠遠探查,看到了一支不小的車隊抵達,有縣令親自迎接,立刻就來回報。

  「有縣令迎接,又是車隊,肯定是陳止沒跑了,弟幾個趕緊養精蓄銳,幹完這一票,咱們從此吃香的喝辣的!」

  眾多馬賊被他的話所鼓動,都有了幹勁。

  時間流逝,東方泛白,新的一天到來。

  住在武原城中的明法僧等人很早就起來,他們這次北行目的地是青州,但經過沿途郡縣,為人處世還是要有的,就算打定主意早點上路,但該做的事,還是的加快速度做完,因此今天一上午,都要和過來拜訪的世家族長見面、交談。

  而有關他們的消息也在城中傳著,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但還是繞不開陳止的三字帖,尤其是那鄭萬一家,更被人津津樂道。

  說是這家人現在好了,得了眷顧,昨日又迎接了貴人,連帶著被娘家接回去的妻子,都又回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

  另一邊,官道之上,已經離開彭城郡的陳止車隊,也在馬車上談論著鄭萬這一家人。

  「劉兄,你讓陳兄留下了那幅字,從此鄭萬一家必然時來運轉了,我估摸著,他那個跑掉的妻子,都要回去了。」陸映對人心的變化,明顯有著自己的認識,說出了看法。

  陶涯卻搖搖頭道:「我倒覺得,這未必就是好事,鄭萬一家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可真正悽苦的並非只這一家,以陳兄一篇墨寶,換得此家的暫時改觀,可以如意一時,可時間一長,一切恢復平靜,他們家未必還能如同過去一般。」

  趙興也點頭道:「單純的給予幫助,能解一時困境,但不能根除緣由,按理那鄭萬也是讀書人,可我見他的三個兒子卻沒有讀書的意思,也不習武,只在街頭販字帖,長此以往,等三兄弟長大了,又要如何?他家的田地也變賣的差不多了,以後連種地都不行。」

  劉綱卻道:「世間不如意之人眾多,但既然碰到了,自是要幫上一把的,若是見不到也就罷了,難不成我這舉動,還能害了他們?至於說讀書習武,其實也好解釋,從來窮文富武,習武耗費何等巨大,肉食、藥膳哪個便宜?趙兄自是不覺得什麼,但普通人家如何負擔,倒是讀書還有可能,過去興許是鄭萬忙於生計,無暇教授兒子學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