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涯笑了笑,不再多說。

  陳止坐於一旁,聽著幾人議論,始終沒有發表看法,讓人摸不清他的想法。

  說話間,車隊駛入了東海郡的範圍。

  日上中天,已過午時。

  武原縣中,忙碌了一上午的明法僧等人,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簡單吃了午飯,就組織了車隊,踏上了前路。

  他們這一動作,武原縣城上下又是一番忙碌,那位縣令不得不再次出面相送,在一番客套話後,看著遠去的車隊,縣令終於鬆了口氣。

  「一連兩支車隊到來,都不是尋常人物,間隔時間還這麼短,真是耗費心力、物力、人力,好在人都走了,總算能安寧了,咱們這樣的郡邊縣城,最怕的,就是這樣南來北往的上品人物啊。」

  帶這樣的念頭,武原眾人重新回去,整個縣城恢復了平靜,唯一的一點不同,就是那鄭萬父子依舊還是風雲人物。

  鄭萬父子在明法僧等人離開時,也參加了送行,回去之後,就成了鄉里的風雲人物,不斷有人過來拜訪,只求一觀那三字帖,漸漸他的家中也有規矩了。

  這是後話,略過不表。

  卻說明法僧等人這一啟程,其實有著追上陳止車隊的念頭,至少不能再落在後面了,不然每到了一個地方,都要先聽些關於陳止的傳聞,實在不是個事。

  負責引路的家丁,正跟曹慶等人介紹前方情況:「前面的官道年久失修,車隊的速度就要緩慢下來了,今夜得在彭城郡邊界的一處村鎮落腳,那邊還有一處官軍的關卡……」

  聽著這話,眾人都不由點頭,讓他儘管安排。

  「若能趕上陳止,也可以省去後面的些許繁瑣,」曹慶說著說著,忽然眼中一亮,「其實,完全可以邀請陳止同行,聽說與他同行的還有趙家的趙雲、陸家的陸映,以及陶公的親近後輩,論品階都是可以觀杏壇之事的,邀請他們,並不算是失禮。」

  明法僧笑道:「怎麼,你現在又不擔心,無法給陳止請帖了?」

  不等曹青回答,孫敏先道:「這一路上,見識了他陳守一的本事,這樣的人物,不會在意些許微末枝節的,再說了,就算是提前應下來,又能如何?我這師弟啊,有時候就是太過謹慎了,謹小慎微的是好的,可也得看清局面,陳止的請帖少不了他。」

  話是這麼說,可不少人心裡清楚,曹慶之所以這麼謹慎,和他的出身有關,他乃是魏武帝曹操之子,曹植的後代,身份在本朝有些微妙,行事自然得多考慮考慮。

  「什麼攔路!」

  正說著,這行駛中的馬車猛然停了下來,而後外面有一陣雜亂的馬蹄聲響起,伴隨著一陣陣嘶吼,還有幾聲慘呼和喝罵。

  「怎麼回事?」

  馬車裡的眾人悚然一驚,小心掀開了車簾一角,朝外窺視,就見外面人影憧憧,馬影穿梭,有不少凶神惡煞的男子騎著馬,包圍住了車隊,與馬隊護衛對峙。

  目光一轉,能看到幾個墜馬倒地的身影,顯然已經發生過一輪衝突了。

  「遇到了攔路的劫匪?」

  曹慶等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

  就在這個時候,正前方有一個粗嗓子對他們喊道:「哪個是陳止?出來給咱們瞧一瞧!我倒要看看,能把王彌罵死的人,是不是長著三頭六臂!」

  第208章 快快從實招來!

  陳止?

  這攔路的人,要找的是陳止?

  我們這哪來的陳止?

  明法僧他們的這支車隊,一連幾輛馬車都坐著人,這時聽到了這一番話,個個表情精彩,這心裡別提有多難受了。

  敢情我們跟在陳止後面,不光要聽他的傳聞,還得替他擋槍?

  趁這個功夫,不少人都從馬車裡往外看了幾眼,放眼望去,是一名名精壯的漢子騎在馬上,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把前路、後路都給斷絕,邊上的林中還有一騎一騎不斷衝出。

  為首之人看上去頗為兇悍,滿臉虬須,眼如銅鈴,配合著那高大的體格,宛如一頭騎在馬上的大熊。

  「這是一夥馬賊,看他們的體格,還不是什么小賊,估計是從其他州郡流竄過來的,」看著窗外的情形,荀折露出了凝重之色,「他們提前埋伏在這裡的,莫非是陳止的仇家?這段官道本就崎嶇,加上靠近林木,乃是隱晦之地,這群人恐怕是計劃許久,想要突襲,結果陰差陽錯之下,把我們給截住了。」

  一般的山賊、馬賊,如果要維持規模,就得劫掠,這一夥馬賊人數不少,兵強馬壯,說明不缺吃穿,所以能維持體力,如果長期待在一個地方,肯定會引起地方官府的注意,然後加以圍剿。

  孫敏收起了笑容,衝車外喊道:「這位壯士,我等可不是陳止,陳止也不在我們的車隊中,你們是認錯人了,不如就此退去,我等絕不追究,如何?」

  「哈哈哈!」馬賊頭領牛門仰天大笑,然後猛的止住笑聲,露出一個猙獰表情,「當我是三歲小毛孩啊,想騙我離開?你們說沒有,我就走了,傳出去,還不要不要混了?廢話少說,陳止,讓你出來你就出來!如果不願意出來,就讓我的人去搜車,如果你不在車隊,我轉頭就走!」

  這話一傳進車中,眾人都無奈了。

  這種事,本就不好解釋,哪怕外面那個馬賊見過陳止本人,眾人也不可能走出去讓他辨認,更不要說讓馬賊搜車了,這和送狼入羊圈,有什麼分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