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津也從傳聞中得知,陳止與張若的關係不錯,這時聽張若問起,就解釋了起來:「我等回去青州,就會將請帖送來。」

  同一時間,在那中正府上,祖納也正接待一人,此人也是家僕打扮,但論及風度,絲毫不下於呂津,也在和他說著杏壇論道之事。

  不過,在邀請祖納的事上,這個家僕卻有著不同的說辭:「祖中正,此次杏壇論道,這手談論道乃是很重要的部分,我家主人邀請的人裡面,不乏棋道高手,而且分屬各家,都是以白家之術手談的行家,定然會讓您滿意的。」

  「說的這麼多,但本官職責在身,不好擅離職守,到時候最多是派一二子弟過去,」祖納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遺憾的表情,「錯過如此之事,當真遺憾,如果是兩年之前,本官定當前往。」

  那僕從也是滿臉遺憾,不由搖頭道:「真是可惜,這次論道,我家主人還邀請到了番人中的幾位棋壇高手,如那鮮卑的段甘、慕容舉等。」

  祖納一聽,臉上的遺憾之色更甚,不由搖頭苦笑,但旋即卻露出一絲疑容:「算算時間,今年本不該是杏壇論道之時,令主何故要邀請四方之士?」

  那僕從搖搖頭道:「這就不是在下能知道的了。」

  祖納點點頭,表示理解,但忽然念頭一動,問道:「你剛才提到了陸映、魏歐他們,不知道彭城陳止,是誰去送的請帖?」

  頓時,這個僕人也露出了尷尬之色。

  幾乎就在同時,也有一人問出了相似的問題。

  「給陳止送請帖的人是何人?風度比之你如何?」

  問出此言的,赫然正是庾亮。

  和兩個多月前相比,庾亮風采依舊,只是臉有些清瘦了,他同樣也在接待著一名過來送請帖的家僕,此人同樣風度過人。

  在看到這人的第一眼,庾亮就明白了,這是看人下碟的把戲,給上品之人送請帖,就用這等風度的家僕,而其他人等,自然要低上一個檔次,問這個話,就是想從側面來了解,在孔家人的心中,自己與陳止誰高誰低。

  庾亮的話一問出來,他對面的那個僕從心裡就有底了,他一進城,就聽說了陳止和庾亮的矛盾,從容答道:「我家主人寫下請帖之事,陳先生名聲未顯,因此這次並未備上他的請帖。」

  「哦?沒有給陳止的?你們這個功夫做得不到位啊,他如今可是彭城有限的幾個上品之一。」庾亮搖搖頭,表情沒有半點變化,令那僕從摸不清他的心思,只能是告了罪。

  幾句話過後,這孔家僕從就告辭了。

  看著那人遠去的背影,庾亮猛地一組安全頭,輕微的甩動了一下,但旋即恢復如常,招來一個家丁問道:「這幾日,陳止又做了什麼?」

  那家丁早就熟悉了這個問題,不假思索的就道:「還是在城外的莊園中,訓練他的那兩百家丁,聽說最近還從外地走商的手裡買了幾匹高頭大馬,牽過去讓家丁熟悉。」

  「他這幾個月不是閉門寫農書,就是訓練家丁,倒是深知養望之道,知道鞏固鄉品品階。」庾亮冷笑了起來,「他這樣的作態,倒是不好找他的麻煩了。」

  那邊上的家丁眼珠子一轉,說道:「老爺,小的聽說,那個江東陸映,最近每日都去陳止府上拜見,說是要和他一同遊學呢,小的估摸著,陳止可能要坐不住了。」

  第196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

  陳止在城外的府宅,比起兩個多月前,住在裡面的人變少了。

  這是因為陳止在縣城中的家宅,已經重修完畢,他的兄弟、妹妹,還有家中親人都搬了回去。

  那府宅完全按照舊日模樣修築,但有各家出力,所用材料都是頂好的,內里的擺設、用具更是頂級,陳停他們這一住回去,從上到下都很滿意。

  老僕陳輔本來還要留下侍候,但陳止考慮到他年齡大了,不想讓他繼續操勞,好說歹會給勸著去休息了,城外的莊園留下了陳覺來負責,為了這事,陳覺歡喜了好幾日。

  弟弟妹妹都回去了,而陳止單獨留下來,在世人看來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陳止一個上品人物,住在縣城之中,反倒讓人覺得不自在,現在留在城外莊園,就有些世外氣息,好事者還想模仿著清湖先生,要給陳止起個雅號。

  不過,考慮到陳止所住的地方,沒什麼不錯的風景,雅號終究沒有起出來,總不能叫他「陳莊居士」吧。

  當然,陳止住在這裡,還是給周圍帶來了不少好處,無論是官府層面,還是世家層面,又或者乾脆就是民間,對陳止都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也讓周圍的環境有了不少的變化,雖然還不明顯,但只要時間一長,潛移默化中必然會引起質變,若是在後世,周圍的房價都要漲幾分,但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至少當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過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多數都是有身份、有家世的。

  此刻,劉家的劉綱就在陳止的莊園中做客。

  「陳兄,前些日子,你給我看的幾個農家之法,當真玄妙無比,我也看了你田中佃農的勞作,大有收穫,隱隱有至聖先師吾不如老農之語的意境。」

  劉綱和陳止在書齋說著話,聲音里透露著興奮。

  由於弟弟妹妹搬了出去,城外府宅的布局有了些許變化,幾個後宅的院舍都空了下來,最常用的房間就是書齋,也是陳止用來接待朋友和來訪者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