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庾亮提起陳止,徐輝摸不清他的心思,但被查案的特使記住名字,並非好事,徐輝就道:「陳賢侄確實是我彭城人傑,但論品階,還是不如庾御史的,閣下定品就是四品,如今更是早入上品,風流之名南北流傳,這次朝廷委君重任,就是證明。」言下之意就是你也別誇別人了,就你最厲害,也別扯了,趕緊說正事。

  庾亮頓時露出笑容,連連謙虛,卻閉口不提案子。

  徐輝心裡頓時打起鼓來。

  特使團突然到來讓他措手不及,驚訝和慌亂絲毫不亞於陶涯等人,只是他更善於隱藏,看上去神色如常,還能和眾人交涉、交談。

  只是,對朝廷到底有何打算,派來的人又有什麼深意,徐輝同樣頭疼不已,否則也不用將干寶等人叫過來了——

  按理說,接待朝廷特使,郡守府的人就夠了,將干寶這些刺史使者叫來,目的不言自明,就是為拉個同盟,再通過這個渠道,將消息傳給刺史。

  諸葛言的事發生在彭城,但影響整個州郡,徐輝可不願意一個人頂在前面。

  干寶等人同樣疑惑,他們和庾亮交談著,目光卻不時掃過那不拘言笑的特使正官,廷尉正張若!

  作為刺史心腹,干寶等人提前得到了消息,得知帶隊的是位御史,沒想到特使團不光搞了突然襲擊,連主導者都和消息不一樣,他們這心裡盤算著和陶涯等人一樣的念頭。

  此舉代表了什麼?

  於是,地方官府和朝廷特使的第一次會面,就在表面友好,實則各懷心思的氣氛中結束了,張若也好,庾亮也罷,什麼都沒透露,除了提了個陳止。

  很快,特使到來的消息,以郡守府為核心朝整個彭城郡、徐州輻射出去,一個個世家、一個個勢力都接到了消息。

  他們意識到,諸葛言遇襲的第二波風浪即將襲來!

  「特使要見我?」

  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在家書寫農書的陳止接到了一個消息,他看了看天色,接近傍晚。

  「朝廷的特使是午時抵達的,歇都不歇,就要見我?那過來傳話的人,說了原因麼?」

  過來通報的陳覺就道:「說是和王賊之事有關,具體的小的可不敢問,這都是朝廷的大事。」

  陳止點點頭,既是特使召喚,他自然不能拒絕,於是放下筆,就開始更衣,很快就乘著牛車前往郡守府。

  車上,陳止羅列掌握的情報,推算著特使的用意。

  「如果真要查案,總要了解一下實際情況,再傳召證人吧?但從時間上來判斷,將我叫過去,是特使抵達後的第一個命令,莫非是找我了解過程的?」

  第177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二更,求訂閱】

  「什麼?特使正官是廷尉正張若?庾亮只是從眾?這是怎麼回事?」

  另一邊,趙興也從陶涯等人口中得到了消息,頓時這臉色就不好看了,想到張若過去的名聲,再想到那日城門之外,自己在陳止面前一副內部人士透露消息的樣子,他這臉就有點紅。

  傳了假消息了。

  「先去給陳止說一聲情況,再把張若的事跟他提提,算了,我親自過去吧。」趙興說著就要出門,但旁邊的僕從卻提醒道:「少爺,陳公子已經被特使召去問話了。」

  「什麼?」趙興聞言,停下腳步,露出思索之色,「讓陳止過去問話,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是其他人還好,可張若可是有名的軟硬不吃,他來審案斷案,結果如何真不好說,必須儘可能的提醒陳止!」

  想到這裡,他對那家丁吩咐幾句,那人就急急離開。

  等人走了,趙興又思考起來。

  「既然庾亮也來了,不如拜託關兄了,他與庾亮交情不錯,經過了王彌的事,雖然文簡嘴上不說,其實心裡對陳止也有些服氣了,否則斷然不會不取百里劍……」

  ………………

  陳止還不知道,朝廷特使的主導者並非御史,而是位廷尉正,而他所乘牛車,已經駛到了郡守府的門前,趙興派來的人是註定無法趕上了。

  不過,陳止已經從特使的舉動中,察覺到了反常氣息,有著自己的打算。

  「無論這特使是什麼意思,但我確確實實是救了人,這個事實怎麼都改變不了,既然來看,不妨了解下特使的態度,說不定能窺視出新漢的朝政情況,地方上家族對朝政的理解,終究有局限性,多是經過粉飾後的情形,真正的朝堂情形往往和宣傳的大相逕庭。」

  想著想著,他走入郡守府中,早有皂隸等在那裡,一見陳止過來,就上來行禮,然後恭敬說道:「陳君子,幾位天使都在後堂等候,因涉及案件,郡守不便在場,讓我過來引路。」

  「郡守居然不列席?」陳止有些意外,但還是跟了上去。

  等到了地方,皂隸行禮後退去,陳止則看了一眼面前的這個後堂。

  說是後堂,實是基於前邊的衙門而言。

  新漢朝的郡守有署理民事之責,縣衙門處理不了民事、刑事,會被拿到郡守衙門處置,所以占地不小。而所謂的後堂,也不止一個堂,共有三堂,兩小一大,同樣也有署理之能,用來處理那些不宜公開,或者繁雜之事。

  朝廷特使占據的,正是三堂中的一座小堂,光從外面看過去,堂門也是頗有氣勢。

  陳止整理了衣衫,邁步走入,一走進去,就見堂中兩側站著一名名孔武有力的護衛,裝扮一致,神色嚴肅,這麼一站,就有股肅殺氣息散發出來,讓人不自覺的就會畏懼,若是有人逼問,難免吐露真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