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枚顯拱拱手,正色道:「此文,名為《師說》,以我之能觀之,此文足以明道、傳世!」

  千古文章,匯聚各家,這般文章,本來就是為了傳世,是為了繼絕學!

  但此話一說,眾皆譁然。

  明道,傳世?

  這是文留青史的高評價啊,但作者之名,他們卻沒有聽說過,名不高而文絕世,哪有這樣的道理?

  「難道又是一個左思?」

  左思做三都賦,引得洛陽紙貴,但事前卻被人輕視,一朝名揚,算是一步登天,可這樣的事情並不常見。

  「枚顯不是衝動的人,他能站出來,就說明對那篇《師說》有信心,我倒是好奇起來了。」也有人起著這樣的心思。

  張初更是躍躍欲試,彭城也是在他的治下,如果有出色的名教文章,加上《師之道賦》,這人文教化之名,豈非完成了大半?念及此處,他不由欣喜,就道:「枚兄,可否將那文章給我一觀?」

  「正要讓刺史您品評!」在眾人矚目中,枚顯從袖中抽出一篇文章,走上前來,呈給張初。

  郭展聽著卻不對味了,剛才還說是讓我品評,轉臉就給刺史了,這是個什麼意思?

  刺史張初接過就看,他本就心存期待,這一看,沒過多久就連連點頭,露出了笑容。

  陳華見狀,心裡咯噔一聲,而郭展也是面色不快,他早就聽了這《師說》之名,可並沒有放在心上,現在看張初的表現,不似作偽。

  難道此文真的非同尋常?

  不行,不能放任!

  郭展當機立斷,決定將威脅掐滅!

  無論此文如何,他這時候都不能退了,必須強調《師之道賦》的優勢,他也相信,《師之道賦》立意全面,哪怕《師說》真是佳文,但只要在全面、整體性上有欠缺,那就可以利用輿論打壓下去!

  有的時候,不是你的文章好,就一定能強過一頭的!

  「除非真是足以名傳千古的文章,否則終究要受到世人之言的影響!」

  郭展有這個自信,足以引領一時的輿論,於是也不再囉嗦,直接就對枚顯道:「枚兄,你也看過《師之道賦》,當知道此文脈絡清晰,有佛家法統之傳,此法……」

  「我華夏之道,起自堯舜禹,有商湯、文王傳承,有周公、孔孟發揚,道統深邃,比不上胡神法統?」枚顯根本不等郭展說完,就正色厲聲直言,「就是郭象宗師也承莊子之道,先賢法統自古以來,你郭展敢說自己學的沒有道統?」

  這話一說,人群中就有不少人暗暗點頭。

  這華夏道統之言,其實並不算什麼隱秘的事,先前也有人提出來,不過這只是一個方面,那《師之道賦》涉及甚廣,法統只是開端,後面越辯越深,而且邏輯自洽,能自圓其說,因此旁人不願意在這個方面多做糾纏。

  郭展被打斷了話,於是眉頭皺起,正要分說,沒想到枚顯輕點刺史手上的文章,笑道:「這些《師說》開篇就有談及,諸位等會可以觀之,我倒是要問你郭展一句,你滿腹經文,可有道統?」

  這話一說,眾人側目,都對那《師說》一文抱以好奇目光。

  「枚兄,這道統之說……」郭展暗道不對,他的老師是天下宗師,縱然自己如今向佛,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詆毀師道,只想著一筆帶過,將話題從傳承,拉到更深入的地步。

  枚顯卻不管其他,只是問道:「我只問你,你有沒有師傳道統?」

  郭展一愣,最後一咬牙,點頭道:「我自然有師道傳承,但是這個道統……」

  枚顯還是不讓他說完,又道:「這就行了,那我再問你,你既然有師承道統,為何又要詆毀華夏之學?」

  郭展心中不快,可聽了這話,總算平靜下來,覺得後面有把握了,就道:「我並非詆毀,而是華夏也有不足,就說這開蒙之道,有心、性、色、空,這四個字體現著一種精神,一種法統之道,在《師之道賦》中……」

  他嘴上說著,心裡卻打定主意,要把話題朝更深層的地步延伸,那師說一文就算言語精妙,可終究出自一人之手,必然存在漏洞,說的越多,越有破綻。

  可讓他出乎意料的是,枚顯竟然絲毫不懼!

  「笑話!」枚顯又是不等郭展說完,直接針鋒相對,「這《師說》一文說的很清楚,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麼就沒有自己的道?你豈不知孟子性本善之說?不知荀子性本惡之言?不知揚子善惡混同?不知道董子性三品之分?這莫非不是精神之道?這莫非不是華夏之學?這不是你郭展開蒙時就知道的?你可分善惡?」

  「我……」郭展被一連串的反問,問得心頭震顫,念頭電閃,隱隱有不妙之感。

  那《師說》一文中,真涉獵了這些?

  那陳止不過彭城世家子,寫的文章,可以駕馭這許多觀點?

  「你什麼?你就明白的告訴我,華夏先賢的這些話,到底有沒有道理,說的是不是在理,你所拜胡神的學說,可有超出善惡之觀,而開蒙啟示的?」枚顯根本不顧及二人交情了,毫不留情的質問著。

  郭展之前用枚顯的名聲,給學生做墊腳石,早就激怒了這位枚家名士,可能最初郭展並無此意,可隨著文章流傳,為了防止事情蛻變成華夷之辨,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顧不得許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