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計劃做出來了嗎?”周赫煊問。

  “計劃是做出來了。”宋子文苦笑道,“可以修建一座固定式的鐵路公路聯合橋,橋址位於武昌黃鶴樓到漢陽蓮花湖之間。但工程估算投資超過1000萬元,國民政府只能擱置計劃。因為即便向民間募資,也實在拿不出那麼錢。”

  “容我考慮一下。”周赫煊不由閉上眼睛。

  武漢會戰,是抗戰進入防禦階段後,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和湖北四省。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多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萬餘,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如果長江大橋不修通,平漢和粵漢兩條鐵路之間,就得通過水運轉接(用船把車廂運到對岸),極大的減緩了中國的兵員和物資運輸速度。

  若是周赫煊出資把長江大橋修好,武漢會戰肯定打得更順。

  周赫煊不求別的,只要這座橋能多拖延日軍的進攻一個月,讓日軍的傷亡多一千人,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不僅如此,這座大橋修通以後,徐州會戰的調兵和撤退也更加方便,說不定徐州會戰都能打得更順。

  但投資是肯定收不回來的。

  這座長江大橋至少要修兩年,等通車時,日軍已經開始全面侵華了。到了武漢會戰期間,要麼是日軍派飛機轟炸大橋,要麼是國軍撤退時炸毀大橋,反正這座長江大橋肯定千瘡百孔,說不定還沒等到抗戰成功就直接完蛋。

  周赫煊投資的那1000萬大洋,百分之百打水漂。

  “我答應投資修橋。”周赫煊突然睜開眼睛,死盯著宋子文說,“但南京政府必須保證,我投資的每一分錢,都必須用在修橋上面!誰要是敢貪污,老子就終止後續資金,讓這座橋直接爛尾!對了,我要安排一個人做財務監督!”

  朱湘那位憤青老兄,已經把《非攻》雜誌的同事得罪得差不多了,非常適合做武漢長江大橋的工程財務監督。朱湘雖然不懂財務知識,但可以給他聘請一個專業團隊。

  宋子文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周赫煊居然答應了,驚問道:“你有那麼多錢嗎?”

  “這點錢,我還是拿得出來的。”周赫煊輕鬆一笑。

  不說磺胺和套套生意賺的錢,只是那場美國大股災,周赫煊就足足賺了700萬美元,躺在銀行里都快發霉了。而現在的銀元兌美元的匯率是1:2.37,1000萬大洋也就420萬美元而已。

  等中國發行法幣後,銀元的國際匯率還要暴跌。周赫煊頂多投資350萬美元,就能完成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

  宋子文驚嘆道:“還是你厲害,1000萬元都不當回事兒。”

  周赫煊沒多說啥,只希望自己建的長江大橋,別在戰爭當中被摧毀就行。

  第六百六十章 橋樑專家

  說到民國時期的各種建設,就不得不提及一個詞語:庚款!

  “庚款”的全名叫做“庚子賠款”,是八國聯軍侵華簽訂《辛丑條約》的戰爭賠款。

  1904年,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先生,發現美國政府在上報“庚子之亂”的損失中,摻雜了各種水分,有虛報浮報的嫌疑,於是到處遊說美國議員退還那些不實庚款。

  由於美國想要增加自身在中國的影響力,緩和與中國政府及人民的關係,再加上美國教育界的努力,於是老羅斯福總統答應退還部分庚款,並用於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庚款留學生由此出現。

  清華校長梅貽琦是第一批庚款留學生,胡適、趙元任、竺可楨等人是第二批留學生。就連清華大學,最初也是利用美國庚款而創建,專門用來培養赴美留學生。

  後來中國成為一戰的“戰勝國”,有資格跟列強商談庚款事宜。

  德國直接在巴黎和會之後,放棄了剩餘的庚子賠款,後來英、法、荷、比、日等過也相繼承諾退還部分庚款,並紛紛學習美國把庚款用到留學生身上。

  日本做得最噁心,不但拖著不給錢,就算給點也各種使壞,趁機大力扶持親日分子,並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每個庚款留日學生,都要在領取補助費前填寫誓約書,大致內容為:“自xx年xx月起,每月領取補給學費金70(日)元,不勝感激之至,為此誓為專心勉學。畢業後,並願體奉右記主旨,勤奮奉答恩眷之隆,特此誓約如上。”

  嗯,你們這些中國留學生,每月都領了日本的津貼,畢業以後要好好報答天皇的恩情。

  中國為啥有那麼多親日分子,甚至是漢奸?

  很大程度是日本庚款搞出來的,他們用庚款資助各種中國民間文化團體。這些文化團體只需要宣傳日本的好,就能每個月拿到巨額津貼,長此以往,不知矇騙了多少國人的思想。

  不僅如此,日本還用庚款成立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並與中國政府合作,下設北平圖書館、北平人文科學研究所、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這些機構名義上是科研單位,但所長和研究人員都大部分是日本人,不僅用於宣傳日本友善,而且還用這些科研機構來搜集中國的農林工礦資料,完全就是間諜機構!

  英國人就要好得多,它不需要緩和跟中國的關係,於是把少量庚款用於辦學,大部分庚款用於中國的交通建設——中國鐵路修到哪裡,英國的商品就能賣到哪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