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碧城的思想越來越混亂,終於起身道:“我明天就回國,向弘一法師請教佛理!”

  周赫煊微笑著不再說話,這番忽悠可是廢了他不少的腦細胞。

  周赫煊沒想到的是,他的腦細胞還得繼續受煎熬,第二天突然又有三位大師來拜訪:弗洛伊德、羅曼羅蘭和愛因斯坦。

  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白鼠

  阿姆斯特丹街頭,三個老頭兒曬著太陽悠閒前行。

  愛因斯坦看看旁邊拄拐杖的弗洛伊德,低聲對羅曼羅蘭說:“你怎麼把他也招來了?真是個麻煩事。”

  羅曼羅蘭笑道:“你可以不喜歡他的理論,但不可否認他的學說。”

  愛因斯坦皺著眉頭不說話,雖然在反戰事業上,他和弗洛伊德展開過合作,但卻極為反感弗洛伊德的學說。

  特別是弗洛伊德好幾次寫信給愛因斯坦,說想給他做心理分析。愛因斯坦感覺自己就像個被怪物科學家盯上的小白鼠,都快產生心理陰影了,他寫信回應:“我很遺憾不能滿足您的願望,因為我想在一個還未被分析的暗處呆著。”

  對於愛因斯坦所取得的成就,弗洛伊德總說是走運。

  愛因斯坦表示很不爽:“你不了解我,怎能說我走運?”

  弗洛伊德反駁道:“因為你研究的是數學物理,不像我研究的心理學,人人都可以插嘴。”(愛因斯坦的物理成就擺在那裡,沒人可以質疑。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研究,則被廣泛批評。)

  幾年前,門格博士和作家茨威格給許多人寫信,號召支持弗洛伊德拿諾貝爾獎。愛因斯坦回信給門格說:“出於對弗洛伊德先生的傑出成就的敬慕,我決定不摻和這件事。”

  綜合以上的情況,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互相看不順眼,但卻常常保持聯繫,他們對彼此的成就既感到不屑,又給出了肯定和尊重。

  至於羅曼羅蘭,他和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好朋友。

  弗洛伊德最著名的著作是《夢的解析》,但這本書賣得很糟糕,一直不被主流社會所認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弗洛伊德才漸漸被學界承認。

  而最先認可弗洛伊德學說的,不是歐洲醫學界,而是歐洲文學和藝術界。

  從20年代開始,弗洛伊德就跟法德奧等國的文學家、藝術家走得很近,經常寫信探討心理學在文藝作品中的作用。

  至於這次,愛因斯坦和羅曼羅蘭,是來阿姆斯特丹出席國際非戰會議的,而弗洛伊德卻是來海牙出席歐洲醫學會議,三個老頭兒莫名其妙就碰到一起。

  “我對周赫煊很感興趣。”弗洛伊德道,“他的《神女》當中出現了各種夢境和臆想,能寫出這樣作品的人,他的心理活動應該很奇妙。”

  愛因斯坦吐槽說:“你是想給他做精神分析吧?”

  弗洛伊德點頭笑道:“是有這個想法。”

  “真是個令人討厭的喜好。”愛因斯坦說,“我敢肯定,周赫煊絕對不喜歡被你研究,正常人都不喜歡。”

  弗洛伊德指著羅曼羅蘭:“他就願意被我研究。”

  愛因斯坦道:“所以他不是正常人。”

  羅曼羅蘭哈哈大笑:“你們每次見面都要爭吵,我已經習慣了。”

  愛因斯坦掏出一盒雪茄,遞給羅曼羅蘭一支,又故意對弗洛伊德說:“你要來一支嗎?”

  弗洛伊德盯著雪茄直咽口水,隨即連連搖頭道:“不抽,不抽,活命要緊。”

  愛因斯坦瀟灑的點燃,吸著雪茄感嘆道:“吸菸真是一種享受啊。”

  弗洛伊德頓時急了,攤手道:“快給我也來一支。”

  “你不是不抽嗎?”愛因斯坦得意地說。

  “我是不抽,還不能含著?”弗洛伊德鬱悶道。

  “哈哈哈哈!”

  愛因斯坦和羅曼羅蘭同時大笑。

  弗洛伊德還真只能把雪茄含在嘴裡,不敢真抽。他是個老煙槍,抽雪茄抽出了口腔癌,現在不得不把煙戒掉。

  貌似搞學術研究的都喜歡抽菸,愛因斯坦也是個菸鬼,還說什麼“菸斗讓人思考”。

  心理學研究史上,菸癮最大的是鐵欽納,他甚至說:“一個男人若不會抽菸,就不要指望成為心理學家。”他不僅自己抽,還帶著學生抽,結果不抽菸的學生也被逼著做樣子抽幾根。鐵老師的課題研討會上,常年吞雲吐霧,你要問女學生怎麼辦?嘿,人家根本不允許女學生參加。

  至於弗洛伊德抽雪茄,人家是有專業解釋的。他認為愛抽菸的人都很可憐,因為在嬰兒時期未能充分的吸吮母乳,所以長大以後才用抽菸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這是本能欲望的滿足。

  三個老頭兒終於慢吞吞來到旅店,弗洛伊德叼著沒有點火的雪茄,拍門用德語喊道:“周先生在嗎?”

  周赫煊開門看到這老頭兒,頓時感覺很熟悉,似乎在哪裡見過。再往外一瞧,終於發現愛因斯坦和羅曼羅蘭,這是歐洲大師組團旅遊嗎?

  愛因斯坦介紹道:“周,這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這是著名作家羅曼羅蘭。”

  周赫煊連忙說道:“三位先生快請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