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田單先是以讓即墨的庶民們「食必祭其先祖於庭」,吃飯前先放在庭院裡祭祀一下,讓祖先們幫我們渡過難關。於是大量燕雀天天在城裡飛來飛去,城外的燕國人不知其因,一時莫名,以為真的是上天顯靈了。

  然後田單告訴城裡庶民說:因為祖先保佑我們,所以會派個神人來當我老師。

  他說話的時候,身邊一個小兵忍不住皮了一下:「我可以當你老師嗎?」

  這話一出,小兵就覺得慌了,轉身就跑,被田單翻身逮住:「老師你去哪,老師你別跑!」

  小兵哆嗦著說:「我真的是嘴賤,您饒了我吧!」

  田單說:「你開什麼玩笑,老師,快點來,大家都等你了!」

  於是登台拜師,並且所以做的事情都以「神師的名號」來做。

  田單先是給燕軍謠傳小道消息:「我們最怕別人割我們鼻子了,我們齊人最要面子了,割了鼻子我們就不敢打了。」

  燕將騎劫信以為真,真的把齊國俘虜們鼻子都割了,即墨守軍一看,氣得哇哇大叫。

  然後田單又傳小道消息:「我們最看重祖墳墓,誰挖了我們祖墳,我們就不敢打了。」

  騎劫又當真了,於把城外的齊人祖墳挖了。

  即墨全城氣DIE,叫著要和燕國同歸於盡。

  田單又讓人去對騎劫說,燕國晚上要投降,到時給你們開門,你們記得按時來啊!

  騎劫又信以為真,帶兵在大門外守著了。

  然後就被田單用火牛陣一波帶走了。

  這就是傳奇的齊國復國之路,騎劫大敗後,田單開始收復國土,不到兩年,齊國就又是個大國了。

  「燕人占據齊地,以重稅、以重役,民無食,役無止,所以齊人皆思故國,齊據燕時也是如此,皆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嚴江逮著機會給鳥兒洗腦殼,看到沒有,燕人對齊人不好,才被推翻的。

  陛下白了他一眼,示意自己知道了。

  然後飛上天空,目之所集之物飛快縮小,它居於雲端,凝視著這片燈火闌珊的城池。

  這小小的即墨,當年抵抗了燕國五年不敗,後來復國。

  復國與滅國,皆在天下反覆上演,就算他滅去六國,也有無數人想尋回舊時風光。

  想要萬世長久,不易矣。

  可是——

  它傲然落在阿江肩上,易行之事,如何能顯他所長?

  只是才量落下,阿江就又嘆息道:「若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阿政,六國不哀而秦人哀之,但若秦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秦人而復哀秦人也。」

  這是他化用杜牧寫的文章中的句子,但沒關係,反正他就和阿政說說,沒人知道。

  陛下當然點頭,然後哄道問道,你哀之嗎?

  嚴江點頭:「當然可惜了。」

  陛下於是要求阿江把最後幾句話多說幾次。

  這是要思考嗎?

  嚴江大喜,把「秦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秦人而復哀秦人也」反覆說給貓頭贏聽。

  全然不知這鳥兒的重點在「秦人」而不在「哀之」。

  陛下就覺著,阿江自稱秦人時,聲音最好聽,超下飯,能多吃一碗肉乾。

  第166章 上門

  嚴江在即墨觀了人文史詩, 又溜達達向東,一個月中走完了整個膠東。

  這裡膠東深入黃海, 緊臨渤海,處於齊國的大後方,被開發的十分完善,這裡礦產豐富,鐵鐵絲麻水平相當之高。

  嚴江在這裡看到了高爐煉鐵,要知道秦國的爐鐵還是自己帶去的, 而這裡,居然已經有冶鐵業。

  唯一讓嚴江覺得可惜的是, 這裡依然還在煮鹽,這種耗費柴火的做法讓鹽價居高不下不說,周圍灘涂的也被砍得差不多了。

  這裡的庶民們更多是在灘涂中撿食「泥鹽」。

  可不能小看這種泥鹽,這種混了沙子泥土的鹽居然還是大宗貨物, 基本庶民都吃它。

  至於說海鹽有毒,泥鹽太髒這種事, 對庶民來說,都是屬於「矯情」的範圍。

  這裡沿海的民眾基本都以煮鹽賣鹽為生,雖然有土地, 可土地多為田氏宗族所有,他只能將鹽賣給齊國政府, 換為的錢向宗族買糧, 而宗族以此具斂財富。

  嚴江走這一路, 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姓田的真TM太多了。

  簡直深入到齊國的鄉里村里, 更不要說每縣的豪強了。

  他路過海邊的黃縣時,一進興起,看到一處海崖非常適合曬鹽,就順手教了那裡的海民曬鹽之法。

  原理超簡單,在各個水池把海水曬濃後,用桶集中挑到一處水池裡再曬,層級向上,就有鹽自然析出,以及攪動鹽水加快結晶,這些都是他在旅遊時見過的。

  不怪他知道的多啊,實在是後世把這些「古法曬鹽」、古法「制茶」、古法「XX」當成旅遊宣傳,不但觀景可以看到,網上類似視頻更是多得一塌糊塗,嚴江清楚地記得沒穿時他喜歡看各種農村生活的小視頻,雖然很多錯漏百出,但生活嘛,不用那麼認真。

  這種曬鹽法能大大解約木柴,當地人非常感激,專門讓人出海去釣打他喜歡的吃的海魚,幾乎把後世的幾千上萬一條的昂貴魚種吃到煩不說,還跟著去捕撈了一波。

  貓頭贏的伙食也得到補充,肉乾魚鬆盡有,非常滿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