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了曬鹽之法,海邊一時大建鹽田,原本無用的灘涂地都被開闢出來,這些庶民們不怕遠不怕累,只怕拿不到鹽。

  陛下已把齊為己有,每天陪著阿江視查也超用心,只是它肯定不會告訴阿江,自己想的不是這些人有辛苦,而是在想那些六國刑徒們又可以有新去處了……

  於是人們就看著那聰慧溫柔的郎君抱著心愛的蘆花雞,坐陰海岩下的陰涼處,拿著插了麥杆的橘子,不時給雞吸一兩口,看著潮起潮落,觀雲捲雲舒。

  陛下就很美滋滋,感覺難怪阿江要回到東方。

  想當年,他們一路回來的,大夏那地便不提,光是的天山之南那片大沙漠就讓鳥頭禿,成日都要戒備探路,尋找食水,如今卻只需要與阿江同吃同處,就有天下名山可觀,名景可看。

  甚美,甚美。

  如果阿江不指著烈日下鹽田裡的鹽人說他們有多辛苦,就更舒適了。

  以及,這鹽產量若增,等他拿下齊國,是否要考慮加些鹽稅呢?

  「陛下,待海鹽通行天下,記得保持鹽價,如此,才可讓人口繁茂……」嚴江揉著鳥兒告誡,「缺鹽使人乏力不振,傷及腎水,甚至損傷壽命,不可因小失大。」

  鳥兒認真地點頭,再看鹽田時,就很有遺憾。

  ……

  等到七月時,從黃縣出海的海船回港,引來一片歡呼。

  齊國是最早走海上商貿的國度,黃縣則是離朝鮮最近的港口,嚴江專門在這等了半月,終於見到了這齣海大船。

  船有三帆,長有三十餘米,上有兩層,借風行船,嚴江帶著貓頭贏觀看了這海船的上上下下,準備回頭畫細節圖,給自己的《國家寶藏》系列藏品添磚加瓦。

  這次貿易收穫不小,運過去的漆器、絲麻,都換回了大量的皮毛、毤服(皮衣),嚴江還畫了一張小畫,讓船長有機會去幫他收購一點人參,還給了一把胡椒當定金。

  那位滿臉皺紋的老船長當時就一口答應,說風季來了不出海,下次再去,定給你購來。

  嚴江也很滿意,又和這位船長聊起了當今朝鮮的風土人情,問起他們是怎麼畫的海圖。

  船長一臉茫然,什麼海圖,他們出海都是上輩帶下代,全部憑經驗啊。

  什麼,真接向東南海而去極近,只要六百里可至?

  你鬧呢,那茫茫大海,是他們這小船可去的?你這小子是沒見過風浪吧?

  嚴江於是給他講起遠方有一大國,擅於出海遠航,船每到一處,皆備小船四五,沿途用繩掛石,探測水深,以尋航道,然後記於紙筆之間,做家寶以傳後代。

  在那裡,記錄著海圖的航海日誌是最貴重的東西,一本價值萬金,便是船回不來,日誌也必得回來。

  在那裡,每一發現一個新物種,都可以去找國家領錢做為獎勵。

  他侃侃而談,說起了在一個異域有一個船長發現一片巨島,上有黃金美玉無數,利於耕種,一躍而成王侯……還有精彩的故事,海盜與商船的相愛相殺……

  陛下坐在一張虎皮上,和大家一起聽得津津有味。

  然後又想起當時阿江是從裏海邊向西,想到了塞流古王朝所熟知的、在東邊平靜如水盆的地中海,心想阿江又開始騙人了。

  只有那船長聽得心馳神往,不由搖想著如果換成自己,會是怎樣怎樣。

  嚴江還手繪了一張東方的海岸線圖,雖然記不起具體細節,但大概位置比例還是對的。

  但船長還是婉拒了,他是見過大風浪的人,自己老了,沿著燕地海岸轉一圈,倒些財物就能生活,去外海,那是不可能,但危險了。

  嚴江有些遺憾,於是打聽起船塢,想收一艘船自己找人去海上浪,反正航海他也懂點皮毛,不敢說能穿太平洋,至少在朝鮮黃海間來回,問題不大……

  他可是會玩航海六分儀的人啊,也跟過科考船、去過大寶礁南北極的人呢。

  陛下本還在一張虎皮上流連,卻驟聞此言,急忙飛過去打斷阿江問話,說自己餓了。

  嚴江立刻苦口婆心地告訴陛下您得節食了,就你現在這體重,半個時辰都飛不了。

  陛下不悅地表示當年誰說愛我的,誰說無論我變成什麼樣都一心一意的?

  嚴江立刻解釋我依然最愛你,你胖了反而更好看,只是我擔心你的身體啊……

  貓頭贏於是成功把話題岔開,大鬆一口氣。

  好險啊!

  就阿江這性子,真讓他有了船,他能浪到東勝神洲去!

  危機感濃重的秦王暗下決心,決定回頭就派人去拿下齊國,不等王賁了!

  ……

  在黃縣耽擱了一月後,嚴江買了一匹毛驢,向齊國臨淄溜達而去。

  代地的消息也緩緩不斷地傳來。

  王賁不廢吹灰之力拿下代地,又救助災民,發放麥粒,藉機將冬小麥的好處推廣開來,而六國聚集在齊的權貴們,則紛紛大罵秦人虛情假意,收買人心!

  在知道趙嘉以身殉國後,趙地舊貴們無一不哭天搶地,幾乎欲隨國而去。

  然後他們就接受現實,繼續在各地兌換錢幣。

  齊國靠著六國難民們大大地發了一筆橫財,但是要卻沒有多餘的土地來安置這些人,這個工商繁華的國度貧民失業率一度上升,然後發現物價上漲的更厲害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