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以吏曹來主管大秦將來的任免、考試、升降、勛功、調動,而關於秦吏的培養學習計劃,李斯和韓非已經在起草歸納,只是還需要一些時間。

  至於吏一級的官員,目前要求考錄者,暫定為「游徼,三老,有秩」之上,此三者為大鄉主管,至於更下一級的「里正」「亭長」因為人手不足,暫時沒法做要求,可以考慮花上五年十年做上考核體系,再動。

  聽他有條有理的分析,嚴江忍不住夸秦王的行動能力特別強,覺得可以的事情就是說干就干,也是很厲害了。

  秦王甚是滿意,與他耳鬢廝磨一番後,坐在一邊開始批改奏書,感覺今天的奏書都充滿了力量。

  江山美人,盡在手中。

  果是天命之人。

  如果不是秦王在改完奏書後過來拉人,想讓阿江靠在自己懷裡而不是老虎懷裡,結果被花花爬起來一頭拱翻,那麼這一天幾乎就可以說是秦王過得最完美的一天了。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嚴江攔了又攔,才沒讓秦王下令把這老虎抓起來剝皮,他不但簽下了數十個不平等條約,還答應要給王上一份滿意的新年禮物,這才保住了虎命。

  正好他收到了楚國所制的九色漆,於是在調試了顏色後,給秦王畫了一張很含蓄的夏夜流螢圖,本想配上一句「既見明月,難許螢火」,但秦王覺得自己不應該和誰誰比。

  於是嚴江把「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詩,提在了圖上。

  反正這是首無名詩,用起來負擔不大。

  秦王拿到這張圖後,視若珍寶,掛在書房的第一天,就至少招見了二十幾位大臣。

  ……「這畫啊,嚴子所贈!」

  ……「其色世間絕無,世上唯一人能繪。」

  ……「自是奇珍。」

  ……

  大臣們也紛紛恭喜王上得獲珍寶,然後又盛讚了下嚴子的文采。

  不到一天,嚴子與大王的事情,便傳得咸陽皆知。

  陛下還專門早點睡了換號,聽到都是盛讚王上得一仙人後,滿意地上秦王之身,讓太廚給花花送上活羊一隻,算是對上次扯它虎鬚碰瓷,換來阿江美圖諾言的回報。

  三方都很滿意。

  第141章 三觀

  高層的動盪並沒有影響基層的生活, 關中百姓依然在為小麥的秋種忙碌著。

  一些乾旱貧瘠的下等田裡種著豆子,它們大部分的已經被收割完畢, 只剩下一些孩童在菽田裡徘徊,試圖找到遺落在地里的豆莢——他們可以拿回家放在爐邊烤熟, 做為零嘴兒。

  還有人拿著曬好的豆子去了新建的油坊,少府新的油坊里可以用一斤豆換一兩油, 剩下的豆粕賣給少府油坊也可以抵稅。

  豆油這種新奇的事物飛快占據了咸陽上層人物的餐桌,讓賤價的菽豆一路看漲,曾經有心機的庶民試圖用豆泡水多換些油,結果是被送去修水渠。

  雖然現代社會對油避之不及,可他卻是生命的必須品,這種新生的豆油價值不只在調整飲食結構, 還可以讓普通人多一個收入進項, 把富人的餘糧調動出來, 優化社會資源, 使得這普通的豆子有了有了推動經濟的強大能力,能讓普通人生活得更好。

  「麥和豆今年的播種面積都增大的厲害, 豆子不占上田, 就是給冶粟內史添了不少麻煩。」相里雲帶著嚴江走在渭北河岸的大片麥田裡, 「以前都種粟米, 均輸只一種,如今有豆有麥, 收賦便惱人得緊。」

  「他們會習慣的, 」嚴江微微一笑, 「豆漿豆腐都做出來了吧?」

  豆子對水和肥的要求不高,唯一的麻煩就是不好消化,煮得熟透太廢柴禾——哪怕在現代社會,電壓鍋都對「豆蹄筋」劃出了了最高的獨立檔位,可想而知它的厲害。

  要是吃下一碗沒熟透的豆飯,那這人至少半天都得是廢的。

  「做出來了,」相里雲傲然一笑,「都不是多難的東西,只是這些也都是富人的吃食。」

  普通人哪吃到這些。

  嚴江微笑道:「少府的磨坊開了多少家了?」

  這幾年,少府對開磨坊和出售農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尤其是水邊的磨坊,投入低產出高,為國增加了大筆收入,而在秦王連滅四國後,他們已經準備把磨坊開到趙燕韓魏之地里,只是那邊的小麥種植還沒有蔓延過去,但這阻止不了他們,尤其是各地郡守們,已經開始準備在自己的轄地引入種植冬小麥了。

  相里雲報了一個四位數,得到嚴江誇讚,兩人又走過一處堆肥之地,做為咸陽的三埔之地,關中對堆肥之技推廣的最是厲害,這幾年又有鄭國渠相助,關中爆發的糧食有力支持了強秦開拓疆土。

  「快要徵兵了,這邊的牲口夠用嗎?」嚴江看著不遠處一牛耕的婦人,皺眉問道。

  「至少關中夠用,」說到這,相里雲輕嘶了一聲,「你都不知道,那個張良……」

  「張良怎麼?」嚴江好奇地問。

  「你推薦他開闢商路,倒真是有眼光,」相里雲有些吃味地誇起那少年,「他也是能說會道的,不但拉起了隊伍,還在南郡和北地都有了大批人手,今年關中的牛馬,有一半都是他供來的,南郡越人的茶葉產量日增,供應關中,因為這事,烏氏兄弟找我鬧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