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臨別在即,他拉著我的手,逐一跟我交代侍奉師父需要注意的一些門道,說到緊要處,甚至要我抄於書簿里才算放心。
「可千萬記住,師父每年秋分,都要曬他那一屋子的畫稿,他曬畫時,你就找個陰涼的地方自個兒待著,等天黑了再回來,務必別撞到他曬畫,不然生氣了冷你幾天不同你說話,不得把你憋死?」
師父的畫工是一等一的好,過目不忘的能力,更是能將一個人的音容笑貌記於筆端,我就算不用動腦子想,也能猜到師父那一屋子畫裡的主角是誰,忍不住問:「那些畫稿……長得很漂亮嗎?」
明彰師兄有些憤憤地鼓起臉:「師父在這種地方尤其小心眼,從不讓別人看,勸你也收起這點好奇心,省得惹他不高興。」
「……」
「還有啊,每年的除夕一大早,你得去東市買山楂,記得挑個頭好的,要至少夠師父做五串糖葫蘆。」
我知道師父平素的口味喜甜,又驚奇道:「師父這麼大了,新年還要吃這玩意兒啊?」
明彰師兄露出一副「我也搞不懂」的表情:「別看我們師父長得一表人才,但有些秉性是很古怪的,糖葫蘆他光做了不吃,也不知道幹嘛,數量不多不少就是五串,總不至於是要從大年初一吃到大年初五吧?」
我一一記下要點,但也免不了在心裡道一句「古怪」。
「對了,如果接下來袁府再派人來找師父,你記得要問清楚什麼事,別像我之前一樣,都給擋回去了。」
我不解:「為何?」
明彰師兄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很複雜的傷痛。
他與我不同,他自小在袁府長大,同府里的感情很深。
「因為袁大人年紀大了,我聽說他這些年身體不太好,我怕袁府再來找師父……可能不見得是什麼好消息。」
一時之間,我跟明彰師兄都沉默了。
師父奉道之後,便斷了塵緣,不問世事,曾經盛極一時的袁氏宰相府葉門庭寂寥,聖上雖敬重袁大人,但要以老驥之力支撐偌大門第,維護往日榮光,也絕非易事。
我唏噓不已:「明明是父子,怎會走到這一步?」
明彰師兄感慨嘆道:「當初鬧翻,還不是因為師父的婚事?袁大人盼他不要執迷不悟,可師父橫劍於頸,以死相逼,袁大人沒辦法,只能告訴他,一個人的時間會比兩個人的時間過得慢很多很多,讓他好自為之,不要後悔。」
「袁大人說,不要因為蹉跎年華而後悔,不要因為求而不得而後悔,亦不要因為碌碌無為而後悔。」
我聽得心驚肉跳,明彰師兄露出痛惜之色。
「可師父說,他不會後悔,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善始無終,絕不後悔。」
「我記得他們父子爭吵那日,我捧著那些世家族女的畫像站在庭院中無所適從,直到聽見袁大人忍著壓得很低很低的哭腔,說既然師父執意如此,那他們父子情分已盡,他不再逼他,就當,他從未有過他這個兒子。」
說到這裡,明彰師兄又沉默了很久很久。
「其實我聽袁府里一些老僕說起過,袁夫人難產去世後,袁大人在培養師父上花了很大的心力,所幸師父也很爭氣,哪想到正意氣風發、前程似錦的時候,會鬧出這樣一樁無可轉圜的事情,所有人見他因為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而消沉、蹉跎,自然也覺得心痛不值,但師父既然執意選擇等一個不可能的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明彰師兄離開的那一夜,師父將自己關在畫室里關了整整兩天,我想著白日裡明彰師兄跟我說的話,安安靜靜地在畫室外守了整整兩天兩夜。
只是守夜的時候,我看著摘星閣底那座曇華帝姬的宮觀里透出的那點瑩瑩的燭火,又忍不住回頭看了眼師父畫室里那簇跳動的火光,忽然就冒出一個很奇異的念頭——不知道是宮觀里的光在陪著師父,還是師父畫房裡的燭火,在孤獨無望地守著帝姬。
然而師兄走了之後,無人再與我聊天討論,讓我終於開始相信,原來,一個人的時間真的過得太慢了,太慢太慢了。
第40章 摘星閣手札(三)
貞義九年,除夕。
明彰師兄離開前,有一句話是說對了,果然袁府再派人傳來消息,就是袁大人因病身故一事。
師父聽聞傳訊,一個人在暖閣里坐了許久。
我替他備好茶,便捧著早晨剛剛買好的山楂果進了廚房,雖然不知道今夜師父還有沒有心情做糖葫蘆,但該是我分內的事情,總要全須全尾地替師父安排妥當。
過了戌時,我見暖閣里還沒有動靜,便揮退了底下的兩個師弟,讓他們早些休息,然後便提著燈,於摘星閣里檢查門窗、預防明火。
從閣中高層的憑欄往底下瞧,帝姬宮觀依舊燈火通明,因著今年開春科考聖上放女子入朝,祈福禱祝求高中的女眷便絡繹不絕,讓宮觀更是香火鼎沸、人煙攘攘。
只是帝姬宮觀的熱鬧,對比摘星閣的清冷,便又顯得後者寂寥得有些可憐。
我侍奉師父二十餘年,雖見慣了他的反常,但事逢袁大人身故,自也免不了擔心。
往年過了除夕,元月初一還會有太上皇和忠勇侯府的崔侯爺登門道福,兩人隔三差五便會來同師父飲茶下棋,排遣師父郁志。
然而前年,老侯爺戰死沙場,太上皇少年時期因被囚於地下水牢太久,積了弱症,聽聞昔年舊友因朝中調兵不利而身故一事,氣得一病不起,沒多久也薨了。
好好的三個人,到最後,竟只剩下師父一個了。
可現在連袁大人也走了。
這時候要再盼個舊人能跟師父聊聊天,也是不可能的事。
沒成想,師父就這樣落了「無親無故」、「無依無靠」的結局。
我不知道師父到底有沒有後悔過當初的選擇,卻忽然想到有一年元月初一,太上皇帶著皇太孫微服賞完燈,順路就過來找師父下棋。
一老一少是與民同樂的尋常商戶打扮,皇太孫那一年才三歲,粉雕玉琢的可愛。
我注意到師父下棋時,總是有意無意地看著皇太孫笑,便料想他應當是很喜歡小孩子的,就自作主張從抽屜里拿了糖。
皇太孫規矩學得極好,捏著糖,從太上皇腿上跳下去,規規矩矩地行禮道了聲「謝謝帝師爺爺」。
師父的目光微微怔了一下,捻著棋子失神半響,直到太上皇催促,才落了子。
我注意到,他下的是一步死棋。
太上皇摸了摸皇太孫圓圓的腦袋,若有所思地嘆道:「若你當初答應跟我皇姐的婚事,現下估計就是你我二人在教各自的孫子對弈。」
師父沉默少頃,自嘲地笑了聲:「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我待要將冷掉的茶湯端出去,正準備將門虛掩退走,忽然聽見太上皇無不感慨地問:「青珩,你等這麼多年,值得嗎?」
其實侍奉師父這麼久,他的心事我看在眼裡,自然也存了份私心盼師父放下妄念以得解脫。
我能很確定地說,但凡接觸過師父,了解他品性學識的人,都希望他不要再這樣作繭自縛,他這樣的人,不該被困在一段執念里鬱郁不得志,他明明該有更遠大的天地。
所以我很明白太上皇此舉的用意,他希望師父認清現實,後半生還長,懸崖勒馬,或許一切都還來得及——
畢竟,誰不知道「仙凡有別」這四個字的意思,為何非要強求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三十年光陰轉瞬而過,半生蹉跎,這時候談值得與否,已經沒有意義了。」
「只是我心結難解,一直不知道,她心裡到底有沒有過我。」
「想不明白就會一直想,等我哪天想明白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我心情沉重地站在門口捧著那一碟茶湯,而太上皇亦半響都沒再說一句話。
冬夜的冷風吹斷了回憶,驚擾起幾隻憩於檐角的雀鳥,飛鳥振翅,消失於星幕。
我提著燈,站在憑欄前出神,忽然聽見身後的暖閣門打開的聲音。
我叫了聲師父,可師父卻充耳不聞,我只能悄聲跟著,看他待會兒有無吩咐。
師父像往年的除夕夜一樣,平靜而孤獨地在廚房裡挽袖做冰糖葫蘆。
洗淨的山楂用小刀取核,是件極精細的活。
串糖葫蘆的竹籤子頂端要磨得鈍鈍的,才不會傷到人。
冰糖熬煮成糖漿,將串了山果的簽子,在沸騰的糖漿里滾一遍。
接著,就該是將糖葫蘆插到稻蓬里晾涼。
也許是今年冬天偏暖,廚房的煙氣溫度高,豎起的竹籤上的糖漿還未凝固成型,忽然就從底下掉出一滴透明的糖漬,砸在師父的手上,順著他修長的指節無聲地落到了地上。
緊接著是第二滴、第三滴。
廚房跳動的燭火映出他鬢邊變白的幾縷銀絲。
有那麼一瞬間,我恍惚覺得,我好像看到了師父的眼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y.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可千萬記住,師父每年秋分,都要曬他那一屋子的畫稿,他曬畫時,你就找個陰涼的地方自個兒待著,等天黑了再回來,務必別撞到他曬畫,不然生氣了冷你幾天不同你說話,不得把你憋死?」
師父的畫工是一等一的好,過目不忘的能力,更是能將一個人的音容笑貌記於筆端,我就算不用動腦子想,也能猜到師父那一屋子畫裡的主角是誰,忍不住問:「那些畫稿……長得很漂亮嗎?」
明彰師兄有些憤憤地鼓起臉:「師父在這種地方尤其小心眼,從不讓別人看,勸你也收起這點好奇心,省得惹他不高興。」
「……」
「還有啊,每年的除夕一大早,你得去東市買山楂,記得挑個頭好的,要至少夠師父做五串糖葫蘆。」
我知道師父平素的口味喜甜,又驚奇道:「師父這麼大了,新年還要吃這玩意兒啊?」
明彰師兄露出一副「我也搞不懂」的表情:「別看我們師父長得一表人才,但有些秉性是很古怪的,糖葫蘆他光做了不吃,也不知道幹嘛,數量不多不少就是五串,總不至於是要從大年初一吃到大年初五吧?」
我一一記下要點,但也免不了在心裡道一句「古怪」。
「對了,如果接下來袁府再派人來找師父,你記得要問清楚什麼事,別像我之前一樣,都給擋回去了。」
我不解:「為何?」
明彰師兄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很複雜的傷痛。
他與我不同,他自小在袁府長大,同府里的感情很深。
「因為袁大人年紀大了,我聽說他這些年身體不太好,我怕袁府再來找師父……可能不見得是什麼好消息。」
一時之間,我跟明彰師兄都沉默了。
師父奉道之後,便斷了塵緣,不問世事,曾經盛極一時的袁氏宰相府葉門庭寂寥,聖上雖敬重袁大人,但要以老驥之力支撐偌大門第,維護往日榮光,也絕非易事。
我唏噓不已:「明明是父子,怎會走到這一步?」
明彰師兄感慨嘆道:「當初鬧翻,還不是因為師父的婚事?袁大人盼他不要執迷不悟,可師父橫劍於頸,以死相逼,袁大人沒辦法,只能告訴他,一個人的時間會比兩個人的時間過得慢很多很多,讓他好自為之,不要後悔。」
「袁大人說,不要因為蹉跎年華而後悔,不要因為求而不得而後悔,亦不要因為碌碌無為而後悔。」
我聽得心驚肉跳,明彰師兄露出痛惜之色。
「可師父說,他不會後悔,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善始無終,絕不後悔。」
「我記得他們父子爭吵那日,我捧著那些世家族女的畫像站在庭院中無所適從,直到聽見袁大人忍著壓得很低很低的哭腔,說既然師父執意如此,那他們父子情分已盡,他不再逼他,就當,他從未有過他這個兒子。」
說到這裡,明彰師兄又沉默了很久很久。
「其實我聽袁府里一些老僕說起過,袁夫人難產去世後,袁大人在培養師父上花了很大的心力,所幸師父也很爭氣,哪想到正意氣風發、前程似錦的時候,會鬧出這樣一樁無可轉圜的事情,所有人見他因為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而消沉、蹉跎,自然也覺得心痛不值,但師父既然執意選擇等一個不可能的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明彰師兄離開的那一夜,師父將自己關在畫室里關了整整兩天,我想著白日裡明彰師兄跟我說的話,安安靜靜地在畫室外守了整整兩天兩夜。
只是守夜的時候,我看著摘星閣底那座曇華帝姬的宮觀里透出的那點瑩瑩的燭火,又忍不住回頭看了眼師父畫室里那簇跳動的火光,忽然就冒出一個很奇異的念頭——不知道是宮觀里的光在陪著師父,還是師父畫房裡的燭火,在孤獨無望地守著帝姬。
然而師兄走了之後,無人再與我聊天討論,讓我終於開始相信,原來,一個人的時間真的過得太慢了,太慢太慢了。
第40章 摘星閣手札(三)
貞義九年,除夕。
明彰師兄離開前,有一句話是說對了,果然袁府再派人傳來消息,就是袁大人因病身故一事。
師父聽聞傳訊,一個人在暖閣里坐了許久。
我替他備好茶,便捧著早晨剛剛買好的山楂果進了廚房,雖然不知道今夜師父還有沒有心情做糖葫蘆,但該是我分內的事情,總要全須全尾地替師父安排妥當。
過了戌時,我見暖閣里還沒有動靜,便揮退了底下的兩個師弟,讓他們早些休息,然後便提著燈,於摘星閣里檢查門窗、預防明火。
從閣中高層的憑欄往底下瞧,帝姬宮觀依舊燈火通明,因著今年開春科考聖上放女子入朝,祈福禱祝求高中的女眷便絡繹不絕,讓宮觀更是香火鼎沸、人煙攘攘。
只是帝姬宮觀的熱鬧,對比摘星閣的清冷,便又顯得後者寂寥得有些可憐。
我侍奉師父二十餘年,雖見慣了他的反常,但事逢袁大人身故,自也免不了擔心。
往年過了除夕,元月初一還會有太上皇和忠勇侯府的崔侯爺登門道福,兩人隔三差五便會來同師父飲茶下棋,排遣師父郁志。
然而前年,老侯爺戰死沙場,太上皇少年時期因被囚於地下水牢太久,積了弱症,聽聞昔年舊友因朝中調兵不利而身故一事,氣得一病不起,沒多久也薨了。
好好的三個人,到最後,竟只剩下師父一個了。
可現在連袁大人也走了。
這時候要再盼個舊人能跟師父聊聊天,也是不可能的事。
沒成想,師父就這樣落了「無親無故」、「無依無靠」的結局。
我不知道師父到底有沒有後悔過當初的選擇,卻忽然想到有一年元月初一,太上皇帶著皇太孫微服賞完燈,順路就過來找師父下棋。
一老一少是與民同樂的尋常商戶打扮,皇太孫那一年才三歲,粉雕玉琢的可愛。
我注意到師父下棋時,總是有意無意地看著皇太孫笑,便料想他應當是很喜歡小孩子的,就自作主張從抽屜里拿了糖。
皇太孫規矩學得極好,捏著糖,從太上皇腿上跳下去,規規矩矩地行禮道了聲「謝謝帝師爺爺」。
師父的目光微微怔了一下,捻著棋子失神半響,直到太上皇催促,才落了子。
我注意到,他下的是一步死棋。
太上皇摸了摸皇太孫圓圓的腦袋,若有所思地嘆道:「若你當初答應跟我皇姐的婚事,現下估計就是你我二人在教各自的孫子對弈。」
師父沉默少頃,自嘲地笑了聲:「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我待要將冷掉的茶湯端出去,正準備將門虛掩退走,忽然聽見太上皇無不感慨地問:「青珩,你等這麼多年,值得嗎?」
其實侍奉師父這麼久,他的心事我看在眼裡,自然也存了份私心盼師父放下妄念以得解脫。
我能很確定地說,但凡接觸過師父,了解他品性學識的人,都希望他不要再這樣作繭自縛,他這樣的人,不該被困在一段執念里鬱郁不得志,他明明該有更遠大的天地。
所以我很明白太上皇此舉的用意,他希望師父認清現實,後半生還長,懸崖勒馬,或許一切都還來得及——
畢竟,誰不知道「仙凡有別」這四個字的意思,為何非要強求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三十年光陰轉瞬而過,半生蹉跎,這時候談值得與否,已經沒有意義了。」
「只是我心結難解,一直不知道,她心裡到底有沒有過我。」
「想不明白就會一直想,等我哪天想明白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我心情沉重地站在門口捧著那一碟茶湯,而太上皇亦半響都沒再說一句話。
冬夜的冷風吹斷了回憶,驚擾起幾隻憩於檐角的雀鳥,飛鳥振翅,消失於星幕。
我提著燈,站在憑欄前出神,忽然聽見身後的暖閣門打開的聲音。
我叫了聲師父,可師父卻充耳不聞,我只能悄聲跟著,看他待會兒有無吩咐。
師父像往年的除夕夜一樣,平靜而孤獨地在廚房裡挽袖做冰糖葫蘆。
洗淨的山楂用小刀取核,是件極精細的活。
串糖葫蘆的竹籤子頂端要磨得鈍鈍的,才不會傷到人。
冰糖熬煮成糖漿,將串了山果的簽子,在沸騰的糖漿里滾一遍。
接著,就該是將糖葫蘆插到稻蓬里晾涼。
也許是今年冬天偏暖,廚房的煙氣溫度高,豎起的竹籤上的糖漿還未凝固成型,忽然就從底下掉出一滴透明的糖漬,砸在師父的手上,順著他修長的指節無聲地落到了地上。
緊接著是第二滴、第三滴。
廚房跳動的燭火映出他鬢邊變白的幾縷銀絲。
有那麼一瞬間,我恍惚覺得,我好像看到了師父的眼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y.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