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我站在虛掩的廚房門外,不敢出聲。
心緒紛亂,我提著宮燈,抬頭看一望無垠的墨色天幕,漫天的繁星像一張無聲的巨網,籠罩了世間的一切,卻也更讓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歲月的顫動。
漆黑的夜空里,忽然有一點流星划過,被撕裂的隕石墜向大地,而師父再等待的那個人,卻永遠不會再跟他相擁。
第41章 摘星閣手札(四)
貞義四十三年,穀雨。
我於庫房中指揮兩個師弟整理完前年師父九十大壽的那批生日賀禮,便接到了僕從來報,說是閣外有一名道長想要拜訪師傅。
因為上了年紀,我便也不再需要做那些掃洗粗活,漸漸地,開始掌管閣中具體事務,替師父安排一日三餐及行程見客。
道長身負長劍,鶴髮童顏,姓張,單名一個陵字,他自稱路經此地,感受到了一股極珍貴的仙家寶物的氣息,便想登門一探究竟。
我聽了他的自述,略做思考,便自作主張地引人入了閣。
春雨初歇的上京城,師父正坐在閣中頂樓看帝姬觀中含苞待放的桃花,他懶憊地靠在憑肘上,一襲落拓青衫,一頭雪白的青絲一半束於玉冠,一半妥帖地披在身後,指骨分明的手中握著一卷書,是城中近日極流行的民間志怪小說。
即便耄耋之年,但我仍覺得,師父清絕側影,風姿不遜當年,自有一股與生俱來的從容氣度和風骨,望之心折,沒來由地令人想要信服,饒是白須白眉,也依稀可見曾經清俊秀美的五官。
只是於常人而言,身體的衰老不可逆轉,目力下降、聽覺遲鈍,就連過往喜愛的食物,也漸漸地快要嘗不出味道。
空氣里瀰漫著淡淡的甜杏雲霧香氣,是聖上差人送來的糕點。
因著師父前幾日多吃了幾塊,我便吩咐廚房問宮裡拿了方子,趁著春杏時節,多做一些備著。
領著張陵入了閣內,師父聽見我進門的動靜,緩慢地遞目過來,視線忽地便定在了我的身側。
「長公子近來可好?」
張道長笑吟吟地施了個道家的簡禮,姿態甚至有些熟絡。
「我已經很多年沒聽人這麼叫過我了。」
歲月在師父的眼裡沉澱出了古井無波的平和,他好像在經年累月的等待里,終於認了命,此刻忽然聽見一個暌違多年的稱呼,眼中不免有了一絲觸動,仿佛是為了那些已逝的時間,卻很快地又重歸平靜,他略一停頓,道:「張道長。」
沒想到兩人會是舊識。
我鬆了一口氣,至少這趟自作主張,總算沒有多此一舉。
我引了道長入座,並跪在一側的茶案旁為兩人奉茶。
張道長看著師父,只是笑,寥寥數語道盡時光荏苒、世事變遷,我在一旁卻聽得心驚肉跳,不能置信地偷偷打量他的臉,怎麼也沒想到,這個跟師父看起來差不多年紀的道長居然已有快四百歲。
尋仙問道,難道真的能讓肉體凡胎青春永駐?
師父應得若有所思,卻是忽地,道長話鋒一轉,目光很自然地就落在師父左手握的那塊黑玉上,笑著問道:「在下可否借長公子手中的護心鱗一觀?」
師父不解地微微一怔:「護心鱗?」
「正是,」張道長捻須笑道,「女媧一族人身蛇尾,但護心鱗卻不是長在尾巴上的鱗片,而是這一族人滋養在心血里的寶物,如此珍惜之物,我天門道開宗立派於世千年,也就只有祖師爺偶然與此物結過一面之緣。」
「……」
「這種護心鱗於修道之人而言,是天生護主的鎧甲,可於死境中救人於危難,於凡人而言……」
張道長話音高深莫測地一頓,我卻從他慈和的笑意里瞧出了一絲「簡直大材小用」的感慨。
「有延年益壽、屏退妖邪的作用。」
師父微微張著唇,不能置信的模樣仿佛離了魂。
我很少見師父當著外人的面會這樣失態,隔了半響,才聽他微微顫著聲,說:「不是一千八百塊鱗,哪天丟了一塊都不知道麼?」
壓低的嗓音,似是自言自語的呢喃,又似是真的在認真求教。
張道長笑了:「她真這麼講?」
師父沉默片刻,艱難輕聲道:「正因為是很普通的蛇鱗,所以才需要我日日將它帶在身邊以血氣滋養,這樣才會與我有所感應。」
「凡人的心血如何滋養仙物?自然是仙物在滋養凡人壽數。」
「否則長公子為何這麼多年無災無病?」
張道長看了眼師父失魂落魄的臉,默然片刻,想到一些舊事,輕聲笑道:「當初留書,不正是告訴你們府中後人,這是個什麼德行的神仙?法力通天卻膽小,天性純良卻狡猾,萬萬不要被她欺騙。」
我看著師父怔怔地盯著張道長良久,那雙精神奕奕的狐狸眼裡忽然泛出一絲紅。
我待要想再看清一些,師父卻緩緩地閉上了眼,不知道沉默了多久,終於像是得償夙願般,嘆了一口長長的、長長的氣。
閣中一時沉默無話,唯有摘星閣對面的那座帝姬宮觀傳出悅耳鐘響——是祈福之人得償所願,特地來上香還願敲鐘。
張道長靜靜地看著師父,在須臾的沉思後,便款然笑道:「長公子既然有此仙緣,何不再約意中人一見?」
師父盯著手裡那塊鱗片,忽然輕笑了聲:「我老啦,恐再難擔『絕色』之名。」
雖然語氣聽起來有種說不出的遺憾和悵然,可這麼多年,我從未見他臉上露出過這樣一刻的輕鬆和釋然。
「既知當日真相,我多年心結已解,了無牽掛,多謝道長解惑。」
他起身,恭恭敬敬地朝那位道長深深行了君子大禮。
這是他當年為官入仕時,最標準的道謝禮節——有那麼一瞬間,我甚至覺得,那個一直超然世外的師父,興許從未有一刻離開過俗世。
第二日,飄入曇華帝姬觀中的桃瓣如飛雪玉花,師父遠遠地看著那方青色的磚瓦,煮著茶,坐在軟墊上駕鶴西去了,手裡仍牢牢地捏著那片黑色的蛇鱗。
張道長說的那一番話,雖然解了師父這七十多年來的心結,但這兩萬多個日日夜夜裡的遺憾,卻始終存在、無法消弭。
只是面對這個狡猾的神仙,還有很多事情,都是我們不知道的。
比如,那天在狐仙洞,她為了救師父,忍受了神魂分離、靈肉脫骨的羽化之苦,據說,神仙在意識清醒時候的羽化,需要流干全身的血,不啻於一次凌遲。
再比如,這個好吃懶做的神仙其實也踐行了對師父的承諾,世間男子,她就真的只庇佑過他一個人。
但是她要是沒有對我師父始亂終棄就好了。
她要是在天上小憩的時候,能夠想起來,這凡間還有這樣一個人,在這世間最高的建築里無望地等著她,蹉跎一生,就盼她再下來看他一眼就好了。
所以,「情」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是不是一定會讓人熬到白髮三千、夜衣如雪?
熬到最後,油盡燈枯,煎干人壽?
只可惜。
凡人百年,對神仙而言,也不過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瞬間。
一場紅塵善始無終。
真的。
好可惜啊。
第42章 眉間雪
阿青養傷出關,正好碰上蟠桃宴。
十二金仙的仙階遙遙領先眾人,阿青坐在王母下首不遠的席列,還沒揀著想吃的桃子,玄女已經一路「借過」著換了位置坐到了她旁邊,不放心地戳戳她的胳膊捏捏她的腿,確認完了才鬆一口氣:「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果然靠譜,煉出鬥戰勝佛一雙火眼金睛,居然還能把你煉得完好無損……哼,你就說,是不是當初我那張縛靈符救了你的命?」
阿青心想可拉倒吧,這縛靈符的確是鎖了她四分五裂的靈器,但也有個極大的副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她對身邊事物的感知能力,然而所幸,經過太上老君爐鼎的煉化,融了那張符,否則她這頓饞了千年的蟠桃宴都要吃得沒滋沒味。
宴席在一群仙娥姐姐的舞蹈里開了場。
觥籌交錯,神仙跟神仙之間也有應酬,九重天的仙班有上中下仙三階,上仙之上為金仙。
流水的蟠桃宴要擺三日,頭一日出席的神仙身份最為尊貴,非上仙不得列席,可仍有幾個愛湊熱鬧的中仙因公之故,混入席中,與其他的上仙打得不亦樂乎。
王母點了出折子戲,是民間近百年傳唱極廣的一齣戲,講凡人愛上仙人,最後得償所願,與仙人雙宿雙飛的故事。
織女一看折子戲的梗概,立刻捏著鼻子跑了。
其餘沒有遭受過此類惡性事件毒打的女仙,卻各個看得事不關己、津津有味,純粹當一個天庭的今日說法看。
台上的折子戲演到情濃處,凡人給下凡的女神仙送了一支用紅豆做的髮簪。
阿青咬了一口脆生生的桃子,不以為意地笑嘻嘻:「送簪子有什麼稀奇,我也被人送過,那人生得可比戲文里的凡人俊多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y.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心緒紛亂,我提著宮燈,抬頭看一望無垠的墨色天幕,漫天的繁星像一張無聲的巨網,籠罩了世間的一切,卻也更讓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歲月的顫動。
漆黑的夜空里,忽然有一點流星划過,被撕裂的隕石墜向大地,而師父再等待的那個人,卻永遠不會再跟他相擁。
第41章 摘星閣手札(四)
貞義四十三年,穀雨。
我於庫房中指揮兩個師弟整理完前年師父九十大壽的那批生日賀禮,便接到了僕從來報,說是閣外有一名道長想要拜訪師傅。
因為上了年紀,我便也不再需要做那些掃洗粗活,漸漸地,開始掌管閣中具體事務,替師父安排一日三餐及行程見客。
道長身負長劍,鶴髮童顏,姓張,單名一個陵字,他自稱路經此地,感受到了一股極珍貴的仙家寶物的氣息,便想登門一探究竟。
我聽了他的自述,略做思考,便自作主張地引人入了閣。
春雨初歇的上京城,師父正坐在閣中頂樓看帝姬觀中含苞待放的桃花,他懶憊地靠在憑肘上,一襲落拓青衫,一頭雪白的青絲一半束於玉冠,一半妥帖地披在身後,指骨分明的手中握著一卷書,是城中近日極流行的民間志怪小說。
即便耄耋之年,但我仍覺得,師父清絕側影,風姿不遜當年,自有一股與生俱來的從容氣度和風骨,望之心折,沒來由地令人想要信服,饒是白須白眉,也依稀可見曾經清俊秀美的五官。
只是於常人而言,身體的衰老不可逆轉,目力下降、聽覺遲鈍,就連過往喜愛的食物,也漸漸地快要嘗不出味道。
空氣里瀰漫著淡淡的甜杏雲霧香氣,是聖上差人送來的糕點。
因著師父前幾日多吃了幾塊,我便吩咐廚房問宮裡拿了方子,趁著春杏時節,多做一些備著。
領著張陵入了閣內,師父聽見我進門的動靜,緩慢地遞目過來,視線忽地便定在了我的身側。
「長公子近來可好?」
張道長笑吟吟地施了個道家的簡禮,姿態甚至有些熟絡。
「我已經很多年沒聽人這麼叫過我了。」
歲月在師父的眼裡沉澱出了古井無波的平和,他好像在經年累月的等待里,終於認了命,此刻忽然聽見一個暌違多年的稱呼,眼中不免有了一絲觸動,仿佛是為了那些已逝的時間,卻很快地又重歸平靜,他略一停頓,道:「張道長。」
沒想到兩人會是舊識。
我鬆了一口氣,至少這趟自作主張,總算沒有多此一舉。
我引了道長入座,並跪在一側的茶案旁為兩人奉茶。
張道長看著師父,只是笑,寥寥數語道盡時光荏苒、世事變遷,我在一旁卻聽得心驚肉跳,不能置信地偷偷打量他的臉,怎麼也沒想到,這個跟師父看起來差不多年紀的道長居然已有快四百歲。
尋仙問道,難道真的能讓肉體凡胎青春永駐?
師父應得若有所思,卻是忽地,道長話鋒一轉,目光很自然地就落在師父左手握的那塊黑玉上,笑著問道:「在下可否借長公子手中的護心鱗一觀?」
師父不解地微微一怔:「護心鱗?」
「正是,」張道長捻須笑道,「女媧一族人身蛇尾,但護心鱗卻不是長在尾巴上的鱗片,而是這一族人滋養在心血里的寶物,如此珍惜之物,我天門道開宗立派於世千年,也就只有祖師爺偶然與此物結過一面之緣。」
「……」
「這種護心鱗於修道之人而言,是天生護主的鎧甲,可於死境中救人於危難,於凡人而言……」
張道長話音高深莫測地一頓,我卻從他慈和的笑意里瞧出了一絲「簡直大材小用」的感慨。
「有延年益壽、屏退妖邪的作用。」
師父微微張著唇,不能置信的模樣仿佛離了魂。
我很少見師父當著外人的面會這樣失態,隔了半響,才聽他微微顫著聲,說:「不是一千八百塊鱗,哪天丟了一塊都不知道麼?」
壓低的嗓音,似是自言自語的呢喃,又似是真的在認真求教。
張道長笑了:「她真這麼講?」
師父沉默片刻,艱難輕聲道:「正因為是很普通的蛇鱗,所以才需要我日日將它帶在身邊以血氣滋養,這樣才會與我有所感應。」
「凡人的心血如何滋養仙物?自然是仙物在滋養凡人壽數。」
「否則長公子為何這麼多年無災無病?」
張道長看了眼師父失魂落魄的臉,默然片刻,想到一些舊事,輕聲笑道:「當初留書,不正是告訴你們府中後人,這是個什麼德行的神仙?法力通天卻膽小,天性純良卻狡猾,萬萬不要被她欺騙。」
我看著師父怔怔地盯著張道長良久,那雙精神奕奕的狐狸眼裡忽然泛出一絲紅。
我待要想再看清一些,師父卻緩緩地閉上了眼,不知道沉默了多久,終於像是得償夙願般,嘆了一口長長的、長長的氣。
閣中一時沉默無話,唯有摘星閣對面的那座帝姬宮觀傳出悅耳鐘響——是祈福之人得償所願,特地來上香還願敲鐘。
張道長靜靜地看著師父,在須臾的沉思後,便款然笑道:「長公子既然有此仙緣,何不再約意中人一見?」
師父盯著手裡那塊鱗片,忽然輕笑了聲:「我老啦,恐再難擔『絕色』之名。」
雖然語氣聽起來有種說不出的遺憾和悵然,可這麼多年,我從未見他臉上露出過這樣一刻的輕鬆和釋然。
「既知當日真相,我多年心結已解,了無牽掛,多謝道長解惑。」
他起身,恭恭敬敬地朝那位道長深深行了君子大禮。
這是他當年為官入仕時,最標準的道謝禮節——有那麼一瞬間,我甚至覺得,那個一直超然世外的師父,興許從未有一刻離開過俗世。
第二日,飄入曇華帝姬觀中的桃瓣如飛雪玉花,師父遠遠地看著那方青色的磚瓦,煮著茶,坐在軟墊上駕鶴西去了,手裡仍牢牢地捏著那片黑色的蛇鱗。
張道長說的那一番話,雖然解了師父這七十多年來的心結,但這兩萬多個日日夜夜裡的遺憾,卻始終存在、無法消弭。
只是面對這個狡猾的神仙,還有很多事情,都是我們不知道的。
比如,那天在狐仙洞,她為了救師父,忍受了神魂分離、靈肉脫骨的羽化之苦,據說,神仙在意識清醒時候的羽化,需要流干全身的血,不啻於一次凌遲。
再比如,這個好吃懶做的神仙其實也踐行了對師父的承諾,世間男子,她就真的只庇佑過他一個人。
但是她要是沒有對我師父始亂終棄就好了。
她要是在天上小憩的時候,能夠想起來,這凡間還有這樣一個人,在這世間最高的建築里無望地等著她,蹉跎一生,就盼她再下來看他一眼就好了。
所以,「情」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是不是一定會讓人熬到白髮三千、夜衣如雪?
熬到最後,油盡燈枯,煎干人壽?
只可惜。
凡人百年,對神仙而言,也不過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瞬間。
一場紅塵善始無終。
真的。
好可惜啊。
第42章 眉間雪
阿青養傷出關,正好碰上蟠桃宴。
十二金仙的仙階遙遙領先眾人,阿青坐在王母下首不遠的席列,還沒揀著想吃的桃子,玄女已經一路「借過」著換了位置坐到了她旁邊,不放心地戳戳她的胳膊捏捏她的腿,確認完了才鬆一口氣:「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果然靠譜,煉出鬥戰勝佛一雙火眼金睛,居然還能把你煉得完好無損……哼,你就說,是不是當初我那張縛靈符救了你的命?」
阿青心想可拉倒吧,這縛靈符的確是鎖了她四分五裂的靈器,但也有個極大的副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她對身邊事物的感知能力,然而所幸,經過太上老君爐鼎的煉化,融了那張符,否則她這頓饞了千年的蟠桃宴都要吃得沒滋沒味。
宴席在一群仙娥姐姐的舞蹈里開了場。
觥籌交錯,神仙跟神仙之間也有應酬,九重天的仙班有上中下仙三階,上仙之上為金仙。
流水的蟠桃宴要擺三日,頭一日出席的神仙身份最為尊貴,非上仙不得列席,可仍有幾個愛湊熱鬧的中仙因公之故,混入席中,與其他的上仙打得不亦樂乎。
王母點了出折子戲,是民間近百年傳唱極廣的一齣戲,講凡人愛上仙人,最後得償所願,與仙人雙宿雙飛的故事。
織女一看折子戲的梗概,立刻捏著鼻子跑了。
其餘沒有遭受過此類惡性事件毒打的女仙,卻各個看得事不關己、津津有味,純粹當一個天庭的今日說法看。
台上的折子戲演到情濃處,凡人給下凡的女神仙送了一支用紅豆做的髮簪。
阿青咬了一口脆生生的桃子,不以為意地笑嘻嘻:「送簪子有什麼稀奇,我也被人送過,那人生得可比戲文里的凡人俊多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y.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