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當真是孤寂滲入骨髓的人。
「你累了,我知道了。」良久,皇帝終於能夠出聲,「抗災如此,征戰時亦如此,你要為責任、大義、長遠,犧牲掉一些人,而你從來不能習慣。」
顧月霖抬眼看他,由衷一笑,「的確如此。如果隨我衝鋒陷陣的,都是以前都察院那些歹毒的貨色就好了,我絕不掙扎困惑。」
皇帝也笑,笑容中有著無盡的悵然,「你要離開,你幾乎已厭憎朝堂,我早已知曉。可你也要知道,我真的捨不得你,也離不開你的扶持。能不能——」他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首輔。
「你從最初到如今,在我面前,從不擺帝王的架子,為何?」
「因為我這地位是撿漏兒來的,讓我撿漏兒的是你,而在我登基之前,遊歷期間,你已是我畢生最仰慕、尊敬之人,我是真的為父皇慶幸得遇你。顧淳風,你可能又覺得我不著調了,但我能以帝位發誓,」皇帝抬手立誓,「若有一字半句不實,就讓我打回原形、生不如死,膝下兒女亦皆不得善終,枕邊妻……」
顧月霖擺手打斷他,「聊天兒呢,幹嘛咒完自己咒兒女還要咒皇后?我信你。」
皇帝凝著他眼眸,「真的?」
「真的。」顧月霖對他一笑,「既然將我視為友人,便該明白一些事。」
「你指什麼?」
「親情方需暮時歸,友人終將淡如水。」
皇帝琢磨著這句話,鬱悶地喝了三杯酒之後,說:「這錦繡江山,是父皇和你一起締造。我知你不論如何都要離開,我也攔不住你,但你得保證,時時與我通信,糾正我過錯,不要讓我辜負了你們二十年來付出的心血。」
「日後諸事,我已備了自認再詳盡不過的摺子,你離開時帶上,這是我為你、為朝廷做的最後一件事。不論對錯,多擔待。」
皇帝紅了眼眶,悶悶地喝酒。
*
一代名臣、悍將顧月霖,入仕二十年後離開朝堂,丁憂次年上奏,辭去一切官職、爵位。
皇帝不准,一概不准。
非但不准,還將顧月霖的一等侯升為超一品。
顧月霖再上請辭摺子,皇帝又將君若的女軍侯爵位升為超一品,並加封魏琳伊為林陽縣主。
顧月霖生平第一次服氣了,也真不好意思再上摺子。
皇帝的態度明明白白:你請辭一次,我就給你和你親友晉升一次地位。
顧月霖就此擱下請辭的事兒,照常守孝。
皇帝再看不到自家首輔的摺子,屬實鬱悶起來。可再是鬱悶,也是沒轍。
給他家首輔甩臉子的事兒都幹過,自是能夠心安理得長期甩臉子給一眾朝臣。
他確確實實是心情長期不好,懶得遮掩了。
另一面,他也全然按照首輔為自己的規劃,全然落實下去。
論氣魄膽色,皇帝承認,登基之後數年,他都要對首輔望塵莫及,可他也不是撿漏之後就不求上進的,一路始終潛心學習帝王之道,更在觀摩著顧月霖的權臣之道。
帝王心術,皇帝自認這輩子大概都不能全然領會,因為他底子薄,不是耳濡目染那些長大。
但是,他家首輔生平諸事,他可是如數家珍。首輔作為便可安邦定國,那他幹嘛非學列祖列宗?照搬首輔的路數就是了。
這期間,李進之再三請辭,皇帝再三挽留,李進之持續上奏,皇帝無法,終是忍痛放他賦閒,提攜他一手調教出來的禁軍副統領為禁軍統領。
對此,皇帝暗地裡紅了幾次眼眶。淳風早跟他說過,進之也不會長留朝堂,如今已成事實,那麼接下來,怕就是淳風要離開了,長遠的。
對此,沈星予暗地裡哭了好幾回。他比皇帝更清楚,進之的退離朝堂意味著什麼。
他們手足四個,終於是要分道揚鑣。
只是,他要如何習慣,沒有月霖、進之、洛兒同在的歲月?
第140章 斯人早已遁世,而傳奇不朽
三十七歲生辰當日,顧月霖獨自回了竹園。
他早已放棄探究蔣昭生涯。自覺不該。
每一次回此處,只是因為這裡能給他一份心魂的平寧。
地下甚為華貴的廳堂,顧月霖統共到過三次,第一次是最初按照指引踏入,第二次是為手足引路,第三次是文帝臨終前留給他一些東西,他放在了這裡。
在這一日,他百無聊賴,地上地下轉了半晌,信步走入地下的廳堂。
他坐到居中的三圍羅漢床上,慢慢喝著酒,仔仔細細地打量,生出疑問:蔣昭並非在意名利之人,生前也不喜奢華,因何打造出了這樣一間昂貴到無價的廳堂?尤其是,地下任何居室都不似這般,有著強烈的反差。
有沒有可能,這裡也有玄機?
顧月霖腦筋轉到這兒,並沒多少探究的興致。
首輔的位置他膩了,所以辭了,月明樓宗主的位子他也不稀罕,如今已將大半執掌權移交給洛兒。
到如今,他是真正生而無歡、死亦無懼、生不如死也無畏的心境。
既然再無可戀之處,哪裡還會有好奇心。
酒壺裡的酒喝去大半,顧月霖起身,取下放在多寶閣上的那個小箱子。
是文皇帝留給他的。
當初不肯看,是擔心文帝託付他什麼事而他不能辦到,如今千帆過盡,看什麼都是一樣的。
沒成想,箱子裡根本沒文帝交付給他的差事,只有宅院良田的契書,和蔣昭生前的手札,和一部親筆手稿。
再就是,文帝特地留給他的一張箋紙:
勿多思,勿多慮,勿類蔣昭。朕信重淳風,天地日月可鑑,惟願淳風餘生安好,壽數綿長。
毫無準備地看到文帝特地留給自己的話,顧月霖揚一揚眉,閉目片刻,深緩呼吸。
勿類蔣昭?蔣昭到底是怎樣的人?顧月霖根本不曾有全面的了解。但是否了解都無妨,他已掙脫所知的預言的枷鎖,依照自己的心思行事。
顧月霖逐一取出良田宅院的契書,仔細看過,放到一旁。
之後,他仔仔細細地翻閱蔣昭的預言的手札。
正如文帝生前所言,關乎他顧月霖的記載,僅限於顧遜之類引起他注意的,他與他的手足,手札上不見隻言片語。
連年天災皆有預言,一筆筆的記載,也是顧月霖義無返顧投身各處的記錄。
文帝崩、廢帝即位,全然符合手札上的日期。
此後關乎數十年的記載,只有皇室中人、封疆大吏的死期。
——有幾個人,已經在手札預言的那一日死去。
而關乎帝位更迭,手札不見隻言片語,關乎顧月霖、君若、李進之、沈星予,亦從不曾提及。
看罷,顧月霖抬了抬眉,放到一邊,看蔣昭的手稿。
是蔣昭巡視、征伐期間的見聞錄,也不知道文帝從哪兒弄到手的。看紙張、字跡,是蔣昭辭官之後寫就。
因著筆觸過分冷靜、淡然,顧月霖閱讀之時,也便是全然的冷靜淡然。
看到末尾的一頁,顧月霖目光凝住。
末頁沒有文字,畫著一張圖,分明是他所在的這廳堂的模樣。
圖中令人最先注意到的,是三圍羅漢床上的小几,一角嵌著的寶石描畫的線條明顯更重。
顧月霖揚了揚眉。
小几就在身側,他下意識地推了一下,几案卻是紋絲不動。
他笑了,也真服氣了。
居然要到此時才發現,這廳堂里也有機關。
他到這裡的次數有限,而辛夷景天每隔幾日就會回來一趟,灑掃一番。多少年了,他們也不曾察覺這小几的蹊蹺,只是盡心地擦拭得乾乾淨淨。
或許也知道不能挪動,但他們對地下的一切的感覺只有邪門兒、神奇,該是見怪不怪了。
顧月霖的手撫上與圖中對應的寶石,推、扭都不見任何反應,索性施力向下按,並不在意會不會毀掉機關,也不介意會不會引發危險。
這一按,玉石盆景緩緩移動。
顧月霖輕笑,一如二十一年前,想給蔣昭跪了。若沒有冥冥中的緣法,他怕是這輩子都不能再在這裡有新的發現。
他走過去,看到現出來的小小的空間裡,是一個小小的樟木匣子。
他拿起匣子,打開來,見裡面是一個很厚實的牛皮信封,裡面得有五六十張信紙的樣子。
顧月霖沒急著閱讀,琢磨了一陣,將機關恢復原樣,盆景歸回原位之後,轉到地上的書房。
他如何也想不到,信封里的紙張上,是蔣昭親筆書寫的生平:
十七歲高中狀元,入翰林院兩年後外放,六年後回京,官居三品侍郎。
二十七歲入閣,二十九歲位居首輔。
三十一歲,朝廷用兵,幾次敗仗之後,請命掛帥出征,四年間南征北戰,威服四海,有了其後四十來年的清平。
顧月霖颳了刮眉骨,感覺這份官場履歷與自己大同小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8_b/bjZd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累了,我知道了。」良久,皇帝終於能夠出聲,「抗災如此,征戰時亦如此,你要為責任、大義、長遠,犧牲掉一些人,而你從來不能習慣。」
顧月霖抬眼看他,由衷一笑,「的確如此。如果隨我衝鋒陷陣的,都是以前都察院那些歹毒的貨色就好了,我絕不掙扎困惑。」
皇帝也笑,笑容中有著無盡的悵然,「你要離開,你幾乎已厭憎朝堂,我早已知曉。可你也要知道,我真的捨不得你,也離不開你的扶持。能不能——」他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首輔。
「你從最初到如今,在我面前,從不擺帝王的架子,為何?」
「因為我這地位是撿漏兒來的,讓我撿漏兒的是你,而在我登基之前,遊歷期間,你已是我畢生最仰慕、尊敬之人,我是真的為父皇慶幸得遇你。顧淳風,你可能又覺得我不著調了,但我能以帝位發誓,」皇帝抬手立誓,「若有一字半句不實,就讓我打回原形、生不如死,膝下兒女亦皆不得善終,枕邊妻……」
顧月霖擺手打斷他,「聊天兒呢,幹嘛咒完自己咒兒女還要咒皇后?我信你。」
皇帝凝著他眼眸,「真的?」
「真的。」顧月霖對他一笑,「既然將我視為友人,便該明白一些事。」
「你指什麼?」
「親情方需暮時歸,友人終將淡如水。」
皇帝琢磨著這句話,鬱悶地喝了三杯酒之後,說:「這錦繡江山,是父皇和你一起締造。我知你不論如何都要離開,我也攔不住你,但你得保證,時時與我通信,糾正我過錯,不要讓我辜負了你們二十年來付出的心血。」
「日後諸事,我已備了自認再詳盡不過的摺子,你離開時帶上,這是我為你、為朝廷做的最後一件事。不論對錯,多擔待。」
皇帝紅了眼眶,悶悶地喝酒。
*
一代名臣、悍將顧月霖,入仕二十年後離開朝堂,丁憂次年上奏,辭去一切官職、爵位。
皇帝不准,一概不准。
非但不准,還將顧月霖的一等侯升為超一品。
顧月霖再上請辭摺子,皇帝又將君若的女軍侯爵位升為超一品,並加封魏琳伊為林陽縣主。
顧月霖生平第一次服氣了,也真不好意思再上摺子。
皇帝的態度明明白白:你請辭一次,我就給你和你親友晉升一次地位。
顧月霖就此擱下請辭的事兒,照常守孝。
皇帝再看不到自家首輔的摺子,屬實鬱悶起來。可再是鬱悶,也是沒轍。
給他家首輔甩臉子的事兒都幹過,自是能夠心安理得長期甩臉子給一眾朝臣。
他確確實實是心情長期不好,懶得遮掩了。
另一面,他也全然按照首輔為自己的規劃,全然落實下去。
論氣魄膽色,皇帝承認,登基之後數年,他都要對首輔望塵莫及,可他也不是撿漏之後就不求上進的,一路始終潛心學習帝王之道,更在觀摩著顧月霖的權臣之道。
帝王心術,皇帝自認這輩子大概都不能全然領會,因為他底子薄,不是耳濡目染那些長大。
但是,他家首輔生平諸事,他可是如數家珍。首輔作為便可安邦定國,那他幹嘛非學列祖列宗?照搬首輔的路數就是了。
這期間,李進之再三請辭,皇帝再三挽留,李進之持續上奏,皇帝無法,終是忍痛放他賦閒,提攜他一手調教出來的禁軍副統領為禁軍統領。
對此,皇帝暗地裡紅了幾次眼眶。淳風早跟他說過,進之也不會長留朝堂,如今已成事實,那麼接下來,怕就是淳風要離開了,長遠的。
對此,沈星予暗地裡哭了好幾回。他比皇帝更清楚,進之的退離朝堂意味著什麼。
他們手足四個,終於是要分道揚鑣。
只是,他要如何習慣,沒有月霖、進之、洛兒同在的歲月?
第140章 斯人早已遁世,而傳奇不朽
三十七歲生辰當日,顧月霖獨自回了竹園。
他早已放棄探究蔣昭生涯。自覺不該。
每一次回此處,只是因為這裡能給他一份心魂的平寧。
地下甚為華貴的廳堂,顧月霖統共到過三次,第一次是最初按照指引踏入,第二次是為手足引路,第三次是文帝臨終前留給他一些東西,他放在了這裡。
在這一日,他百無聊賴,地上地下轉了半晌,信步走入地下的廳堂。
他坐到居中的三圍羅漢床上,慢慢喝著酒,仔仔細細地打量,生出疑問:蔣昭並非在意名利之人,生前也不喜奢華,因何打造出了這樣一間昂貴到無價的廳堂?尤其是,地下任何居室都不似這般,有著強烈的反差。
有沒有可能,這裡也有玄機?
顧月霖腦筋轉到這兒,並沒多少探究的興致。
首輔的位置他膩了,所以辭了,月明樓宗主的位子他也不稀罕,如今已將大半執掌權移交給洛兒。
到如今,他是真正生而無歡、死亦無懼、生不如死也無畏的心境。
既然再無可戀之處,哪裡還會有好奇心。
酒壺裡的酒喝去大半,顧月霖起身,取下放在多寶閣上的那個小箱子。
是文皇帝留給他的。
當初不肯看,是擔心文帝託付他什麼事而他不能辦到,如今千帆過盡,看什麼都是一樣的。
沒成想,箱子裡根本沒文帝交付給他的差事,只有宅院良田的契書,和蔣昭生前的手札,和一部親筆手稿。
再就是,文帝特地留給他的一張箋紙:
勿多思,勿多慮,勿類蔣昭。朕信重淳風,天地日月可鑑,惟願淳風餘生安好,壽數綿長。
毫無準備地看到文帝特地留給自己的話,顧月霖揚一揚眉,閉目片刻,深緩呼吸。
勿類蔣昭?蔣昭到底是怎樣的人?顧月霖根本不曾有全面的了解。但是否了解都無妨,他已掙脫所知的預言的枷鎖,依照自己的心思行事。
顧月霖逐一取出良田宅院的契書,仔細看過,放到一旁。
之後,他仔仔細細地翻閱蔣昭的預言的手札。
正如文帝生前所言,關乎他顧月霖的記載,僅限於顧遜之類引起他注意的,他與他的手足,手札上不見隻言片語。
連年天災皆有預言,一筆筆的記載,也是顧月霖義無返顧投身各處的記錄。
文帝崩、廢帝即位,全然符合手札上的日期。
此後關乎數十年的記載,只有皇室中人、封疆大吏的死期。
——有幾個人,已經在手札預言的那一日死去。
而關乎帝位更迭,手札不見隻言片語,關乎顧月霖、君若、李進之、沈星予,亦從不曾提及。
看罷,顧月霖抬了抬眉,放到一邊,看蔣昭的手稿。
是蔣昭巡視、征伐期間的見聞錄,也不知道文帝從哪兒弄到手的。看紙張、字跡,是蔣昭辭官之後寫就。
因著筆觸過分冷靜、淡然,顧月霖閱讀之時,也便是全然的冷靜淡然。
看到末尾的一頁,顧月霖目光凝住。
末頁沒有文字,畫著一張圖,分明是他所在的這廳堂的模樣。
圖中令人最先注意到的,是三圍羅漢床上的小几,一角嵌著的寶石描畫的線條明顯更重。
顧月霖揚了揚眉。
小几就在身側,他下意識地推了一下,几案卻是紋絲不動。
他笑了,也真服氣了。
居然要到此時才發現,這廳堂里也有機關。
他到這裡的次數有限,而辛夷景天每隔幾日就會回來一趟,灑掃一番。多少年了,他們也不曾察覺這小几的蹊蹺,只是盡心地擦拭得乾乾淨淨。
或許也知道不能挪動,但他們對地下的一切的感覺只有邪門兒、神奇,該是見怪不怪了。
顧月霖的手撫上與圖中對應的寶石,推、扭都不見任何反應,索性施力向下按,並不在意會不會毀掉機關,也不介意會不會引發危險。
這一按,玉石盆景緩緩移動。
顧月霖輕笑,一如二十一年前,想給蔣昭跪了。若沒有冥冥中的緣法,他怕是這輩子都不能再在這裡有新的發現。
他走過去,看到現出來的小小的空間裡,是一個小小的樟木匣子。
他拿起匣子,打開來,見裡面是一個很厚實的牛皮信封,裡面得有五六十張信紙的樣子。
顧月霖沒急著閱讀,琢磨了一陣,將機關恢復原樣,盆景歸回原位之後,轉到地上的書房。
他如何也想不到,信封里的紙張上,是蔣昭親筆書寫的生平:
十七歲高中狀元,入翰林院兩年後外放,六年後回京,官居三品侍郎。
二十七歲入閣,二十九歲位居首輔。
三十一歲,朝廷用兵,幾次敗仗之後,請命掛帥出征,四年間南征北戰,威服四海,有了其後四十來年的清平。
顧月霖颳了刮眉骨,感覺這份官場履歷與自己大同小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8_b/bjZd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