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鄉試前十的成績確實不錯,但會試可不是只有「應屆畢業生」考試,不少人是積累上幾年再考的,面對還是來自全國的考生。

  雖然這次鄉試說起來也是全國的考生,但能夠在規定時間內趕來神都考試的人數其實不算多。

  會試的競爭要比鄉試激烈多了。

  坐到侍郎這個位置,可不是簡單的勞心勞力。

  白侍郎已經七十多的人了,若是致仕在家裡好好養著,真能多活好幾年;若是堅持留在這個位置上,很可能真的沒兩年就會在位置上病故。

  竇榮說道:「應該是白侍郎想讓你多照拂一下,只不過我們這幾年都在寧吳,怕託付給你也只是給你徒增煩惱。」

  趙淩想著自己一個左侍郎,幹活還得自己帶上學生們去,也跟著搖搖頭:「除非我回神都,不然我在寧吳也沒法管到神都這裡。要不然就把白家那個侄孫帶去寧吳?」

  「還是別瞎猜了,說不定人家根本就不想去寧吳。」但凡有點背景的,誰會願意去寧吳那麼偏遠的地方?

  像白家這樣的,萬一白侍郎真的不在了,白家這位侄孫去了寧吳,很可能就真的是一去不復返,一輩子就待在寧吳了。

  其實這個事情更妥善地應該去找景尚書幫忙。

  景尚書是吏部尚書,給一個新科進士安排個在神都的小官噹噹還是很容易的。只是景尚書的脾氣向來是只看得見別人的才華,什麼關係什麼情面,都得往後捎捎。

  趙淩一想也是:「白爺爺把我手爐拿走了,我一會兒去找他要。」順便看看到底怎麼想的,不然這個時候不去,明天他就回老家了。

  過年不能空著手上門,他們一行回家收拾了一份像模像樣的年禮才過去。

  趙驊不放心,也跟了過去:「真有什麼事情,我好歹在神都,更能照應。」

  白侍郎家是租的院子,離桃溪巷有點遠。

  趙家馬車到的時候,白家人已經在準備晚膳了。

  白侍郎笑道:「怎麼拿你一個手爐,還追到我家來了?」

  趙淩拱手行禮,才隨口說道:「明天就就要回老家過年了,怕您不還我。」

  白侍郎一邊把他們迎進屋,一邊驚訝:「明天就要回了?過完年是直接去寧吳了?」

  「是。」

  白侍郎頓時就明白了趙淩趕著過來的原因,看到趙驊,就把他們請到自己書房,去叫了自己侄孫過來:「我打算明年致仕回老家,這個侄孫怕是照拂不到。」

  官場上有人照顧和沒人照顧,仕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像趙縉這樣考試名次不靠前,但如今已經是個穩穩的從六品,也沒那麼多的官場傾軋,小日子過得特別舒坦。

  趙廈這種考試名次不錯,一直外放的,這幾年也爬上了六品,在地方上也是風生水起,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神都有什麼先進技術和經驗都少不了他。

  像蘇嘉珍的爺爺大理寺卿是不怕致仕後人走茶涼的,一是林屏這個女婿是從四品,二是姻親趙家的關係,三是蘇嘉珍本身就已經是六品,在朝中也算是有了一些人脈。

  仕途一路,起點可太重要了。

  無奈白侍郎沒法扶持侄孫走最開始最艱難的一段路。

  第174章

  白家侄孫的讀書成績當然不能說差, 但基本一甲前三無望,二甲前十都夠嗆。

  三甲的話,運作就很重要了。

  趙淩詢問了一下白家侄孫的志向和特長, 白家侄孫顯然有些懵懂。

  白侍郎也是無奈。

  他這個侄孫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讀書上。

  趙淩倒是有了些想法, 說道:「得空的時候, 不妨去國子監和弘瑞學堂轉轉, 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方向。其餘的, 明年春闈後再談。」

  畢竟現在還不知道具體名次,說不定發揮好了, 名次很高呢?

  白侍郎聽趙淩這麼說,就知道他侄孫這個事情已經有了七八分, 當下十分熱情地把人送出門。

  到了馬車上,竇榮問趙淩:「是打算讓他去大學?」

  「看吧。」趙淩沒說死, 「明年娘要辦大學,需要的人不少, 不管是教書還是管理一些內務都用得著人。這差事也穩定, 不想到處跑的話,可以在神都干一輩子。」

  趙驊也覺得不錯:「學堂的環境相對官場也簡單些。我看那位白家的小郎君不善交際。」不知道是性格木訥,還是慢熱。

  這種性格在官場上混不開。

  國子監也夠嗆。

  新辦的大學應該可以試試。

  就妻子和兒女們討論出來的大學的框架,需要的教職員工可不少, 很多職位也只是掛個官職, 並不需要怎麼涉及官場上的那些東西,只是晉升相對困難一些。

  各有利弊吧。

  趙家明天一早就要回鄉,回去之後早早就睡下了, 天不亮就起床,和周家人一起,趕著一早就出了城門到碼頭。

  這次回去又換了新的客船, 速度比以前的船更快,原本七天的路程,五天多一點就到了。

  船還是停靠在了田家村。

  到的時候差不多是中午,整個田家村的人都熱情地過來幫忙。

  趙金娘看到了不知道多少年沒見到的妹妹趙英娘,抓著她的手,只一個勁掉眼淚,一個字都說不出。

  趙英娘也是淚眼婆娑。

  趙婉清是第一次回老家,看到這樣的情形,內心觸動,小聲跟大女兒說道:「女子出個遠門都困難重重。」

  沈妝有些困惑:「現在蒸汽船速度不是很快?為什麼姑奶奶們不出門?」

  趙婉清被問得一愣:「是。不過像咱們家這樣可以隨意搭乘蒸汽船的人家還是少數,現在的船票價格可不便宜。」

  完全遺傳到了趙家價格敏感型基因的沈妝還沒了解過這方面,問:「像我們這一趟得多少錢?」

  趙婉清也不清楚,她以前又沒想著自己坐船回來?

  她把趙淩叫過來問。

  趙淩作為市舶司使,對這方面很清楚:「市舶司如今的蒸汽客船有不同的票價。按照房間不同,分四人間、雙人間、單人間和套間,四人間分上下鋪。另外按照船的速度不同,價格也不同。從神都到象州的十天慢船,最便宜的四人間上鋪,單程六貫。」

  六貫,差不多是神都普通五口之家一個月的開銷,還是比較寬裕的開銷。

  現在出門還不是一個人能夠成行。

  如果趙英娘出門,身邊起碼得帶兩個丫鬟,另外帶的行李也不少。

  超出體積和重量的行李,要另外加收費用。

  沈妝好奇:「那像我這次住的單人間呢?」

  「現在五天的船,市舶司還沒有。市舶司的快船是七天的。你住的不是單人間,是套間,帶一間傭人房。」也是為了適應這個時代的特色,「快船單人間單程八十貫,套間一百貫。」

  沈妝聽得倒抽氣:「這麼貴!」

  她一個月的月例是六貫,爹娘長輩們私底下再給點貼補,一個月平均下來也就差不多十貫。

  她平時的吃穿用度都是家裡出的,連首飾、胭脂水粉這些外婆也會每年都給準備,基本沒什麼開銷,一年能夠存下一百貫,還不算長輩們另外給的什麼金銀裸子之類。

  她感覺自己還挺能存錢的,甚至已經有了置產的打算。

  現在一聽到船票的價格,頓時感覺自己還挺窮的。

  他們家這一趟出行,爹娘、她、小弟四口人,另外加上四個僕役,已經算是輕車簡從,住三個套間,單程就是三百貫。

  「那麼貴的船票有人買嗎?」她想到登船時候碼頭上的人頭攢動,頓時改口,「有那麼多人買嗎?」

  「有。比起普通的陸路和水路交通,蒸汽船的速度更快。以前我們從神都回老家,船得開一個月,每天吃喝都要錢,隔兩天還得去岸上客棧住宿,算下來也不比蒸汽船便宜。」趙淩故作神秘地說道,「運行成本其實沒那麼高。有能力自己買一艘還是很賺錢的。」

  葛家商隊不用說,如今已經買了三艘蒸汽船,開始做起了海運生意。

  只買三艘,那是因為只能買到三艘。

  船廠的造船速度沒那麼快,能買到三艘還是靠著趙淩的關係。

  趙婉瑜也有一艘。

  只是無論葛家的還是趙婉瑜的,都是貨船。

  對於他們這樣做生意的人來說,更快的速度就是更快的資金流轉,更低的損耗,也就能夠更高效的賺錢。

  趙婉瑜倒是也想多買幾艘蒸汽船,只是黃家積累的時間太短,沒法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

  現在蒸汽船不愁賣,也就不存在分期付款的事情。

  沈妝半懂不懂:「所以,是不夠有錢才不出門?」

  商人出門是賺錢做生意,普通人出門就是純消費。

  一家子出門哪怕住最便宜的四人間,一個來回幾百貫就沒了。

  那麼多錢,都夠在神都買個小院子了。

  趙婉瑜和趙淩都沒糾正她的想法,錢確實是重要的因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