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晚宴算是家宴,鄰居們自然都回去了,不過只趙家在神都的親戚也有許多。
林屏一家也留了下來,對沈妝是越看越滿意,回去就問蘇嘉珍和趙婉蝶:「聽說沈家的大姑娘還沒說親?」
蘇嘉珍一下就明白了:「是還沒有,不過咱家就別想了。」
林屏原本笑眯眯的臉頓時拉了下來:「怎麼?我們家還配不上了?」
蘇嘉珍知道自己父親的脾氣,說話比較委婉:「不是配不配得上的問題,是沈家打算給妝兒招贅。」
別說招贅了,他還是他爹的親生兒子呢,就因為跟了母姓,在家裡活得像個外人。
他爹這種老古板,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孫子去給人當贅婿?
林屏一聽,頓時就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沈家不是有兒子?怎麼還給姑娘招贅?沈大姑娘有個秀才功名在身,已經能夠嫁個好人家了,難道真要去當官不成?」
這話蘇嘉珍都聽不下去,更別說趙婉蝶了。
她是趙家最小的孩子,從小就受寵,也就是剛和蘇嘉珍成親的時候,有三個月時間在林家過得像個小透明,等到了神都之後,在蘇家爺爺奶奶和小叔一家的照拂下,馬上就恢復了活潑的性子。
她這輩子就沒受過什麼委屈,也當了好些年的當家主母,對這個相處時間不多的公公,直接就說道:「就您這想法格局,林家的孩子就配不上我外甥女。」
她去參加科舉,確實是湊個熱鬧,但這會兒看著公公的態度,她的想法突然變了。
難道姑娘家考個功名,就是為了嫁好人家?
人話?
她公公就一個同知,一個從四品下,又不是什麼多大的官。
她上她也行!
林屏氣得還不知道怎麼說兒媳婦,就見小兒媳一轉身走了,頓時一口氣上不來下不去的,胸悶:「你、你看看你娶的什麼媳婦?」
蘇嘉珍一臉無辜:「這不是您給我訂下的親事嗎?」又補充,「我妻子挺好的,這次鄉試第十呢,明年會試說不定比我的名次還要高。爹,您就放心好了。」
林屏氣得手都哆嗦了。
他放心什麼?
他放心被這不孝的兒子兒媳氣死嗎?
第173章
趙婉蝶是個心裏面不太能藏住事的性子, 隔天就跟趙淩蛐蛐了一通公公:「什麼人啊。」
趙淩就把趙婉蝶帶到書房,給她講課:「來,考個狀……」狀元不行, 狀元是趙王氏的, 「考個榜眼, 嚇死你公公, 往後當個比你公公更大的官。」
趙婉蝶頓時就捋了捋袖子, 準備奮戰,剛坐下就懷疑地看著趙淩:「十三哥, 你跟我講策論就行,詩賦不用講。」
第一次發現寶貝妹妹有氣人的天賦。
「閉嘴, 我講你聽著。」
「好的。」
趙淩的這個私人小課堂,很快就擴大了師生規模。
趙婉清為了備考, 乾脆和沈蘭暫時搬到了娘家住。
做先生的針對每個考生的情況進行多對一的輔導。
沈蘭順勢接管了所有沈家的家務,忙得兩頭跑。
沈妝倒是關心了一下父親:「爹, 你現在這樣打理家務, 你同僚會不會笑話你?」
沈蘭自己還挺樂呵的:「他們怎麼樣,跟我有什麼關係?他們只有羨慕的份。」頓了頓,有些感慨,「這會兒有點像以前我剛成親那會兒, 天天到大書房讀書, 只不過我跟你娘反過來,當時是我考試,你娘打理家務。」
沈妝也有好幾年混跡大書房, 對大書房很是懷念。
可惜後來外婆家搬走了,舅舅們也搬走了,現在的大書房也沒了人。
「要是大書房還在, 我這次也能參加鄉試,考個好名次。」
沈蘭就笑她:「不是你在武藝上花了更多心思?」
「嘿!」沈妝不樂意了,「我那也是上課!四舅舅說了,強健體魄很重要的。」
「嗯,你四舅舅說的沒錯。」沈蘭也覺得孩子們健康最重要。
他也試圖習武,可惜沒什麼天賦,現在身體倒是比他那些同僚們好得多。
再看看他母親和岳母,兩人歲數差不多,可他母親的狀態明顯比岳母差了許多。
他岳母瞧著還跟三四十的人似的。
「壯壯!休息完了沒?換好騎裝,過來騎馬!」四舅舅人不知道在哪裡,喊聲已經響起。
趙淩其實沒多少時間放在家裡人的教育上,他還有工作要做。
轉過年就要恩科,他這次雖然不是主考官,但一些事務性的工作逃不掉。
年底又是吏部最忙的時候,右侍郎白川畢竟年紀大了,哪怕腦子依舊清明,精力到底不如年輕人。
趙淩去年回來的時候,還是三個學生輪番給他當小助理,今年回來天天帶著三個人一起到吏部。
三個人的工作能力比吏部的很多官吏都要強,和趙淩也配合默契。
只不過趙淩還覺得不夠,乾脆把太子顧恆也給抓了壯丁。
作為太子,本來就該熟悉整個朝廷的運作。
只是眾人沒想到,年紀不大的太子,過來竟然不是看個熱鬧,而是真的能幹活,還能幹不少活,比新科分到吏部的進士們利索多了。
好不容易忙到年底把工作做完,趙淩才算是鬆了一口氣,看著小吏們糊了漿糊給衙門貼封條,把手爐遞給旁邊的白侍郎,感慨:「我明年再也不那麼早回來了。」
白侍郎早上帶出門的手爐早就冷了,也沒重新弄暖和,不客氣地接過趙淩的手爐,攏在暖手捂里:「說什麼氣話?你明年得早點回來,我把活都留給你干。」
兩人正說著,兩家的馬車到了。
白侍郎坐上車,跟趙淩擺擺手就走了。
竇榮等白家的馬車走了,才從車上下來。
趙淩略微驚訝:「怎麼剛才不下來?」
竇榮的精神不是很好,走到趙淩身邊,就拉起他一隻手,偏頭靠過去:「懶得打招呼了。教那群小鬼,真恨不得一個時辰打三頓。」
臨過年,一大家子人往來更密,尤其今年還打算一起回瀘陽縣去。
大人們要不就是忙著備考,要不就是忙著收拾回鄉的東西,孩子們全都託管在侯府。
竇榮本來覺得無所謂,完全沒料到一群孩子在一起能有多瘋。
這才沒幾天,他已經感覺心力交瘁。
幾個貼封條的小吏一直拿眼梢偷偷瞧趙淩和竇榮,以前也見過竇榮,只是通常就是過來一起吃個飯,或者接個人,沒想到竟然人高馬大的還會撒嬌。
古往今來,輔導孩子功課是最讓家長崩潰的事情,沒有之一。
趙家孩子們讀書好,也不全是一點就通的天才,得先生耐心輔導,細心解說。
尤其是剛開蒙的孩子們,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不知輕重的執行力,親爹娘都得給逼瘋。
趙淩心疼又好笑地抱了抱竇榮,拍了拍他的後背:「辛苦了。」
在外面,竇榮也不好太膩歪,很快就擺正了趙四夫人的態度,跟幹完活的幾名小吏額外送上一份年禮。
小吏們很是感激地接過。
他們當吏員的,收入是死的。
聽上去在吏部肯定有很多油水可撈,實際上怎麼可能?
確實有人送錢,但拿人錢財是要給人辦事的。
他們幾個小吏,能給人辦成什麼事?
哪怕是給人遞話,真以為吏部的官員們都有空聽他們說話?真以為跟人遞個話就真的只是遞個話?
像這種上官給的禮物,是很難得能夠名正言順得到的好處。
趙淩等馬車走了一段路,才打開車上剩餘的盒子,去看裡面都準備了什麼。
竇榮說道:「就是甜鹹兩層點心盒子,壓了一串百花銀裸子。」
家裡每年都會去銀樓打一些金銀裸子,用來打賞和應急用都方便。
趙驊投錢給趙英娘開了個銀樓,花樣每年都會翻新。
一串銀裸子其實也就是二兩銀子左右,勝在精巧。
趙淩就見過余琪拿金銀裸子拆了做成首飾。
銀裸子瞧著體面,其實點心盒子才更貴。
趙家糕點鋪子裡,這麼一盒點心,沒五貫下不來。
年關這會兒送禮高峰期,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侯府自己做的,肯定比點心鋪子裡的更好。
趙淩把盒子重新蓋好,等馬車到了戶部,去接了趙驊一起回家,順手把剩下的點心盒子送給了戶部最後走的幾個小吏。
趙驊上了馬車,問了一句:「你們大哥呢?」
「大哥中午就走了。今天大部分人就干半天,白爺爺陪我留到最後。」趙淩感覺自己的手空蕩蕩的,抓起竇榮的手捂好,「白爺爺應該是要跟我說什麼話,不過他最後沒說,我也就沒問。」
「唉……」趙驊搖搖頭,「老爺子早就該致仕了,可惜後繼無人。他有個侄孫,這次鄉試考進了前十,明年會試的成績估計不會太好,已經是白家下一輩里最優秀的了。」
林屏一家也留了下來,對沈妝是越看越滿意,回去就問蘇嘉珍和趙婉蝶:「聽說沈家的大姑娘還沒說親?」
蘇嘉珍一下就明白了:「是還沒有,不過咱家就別想了。」
林屏原本笑眯眯的臉頓時拉了下來:「怎麼?我們家還配不上了?」
蘇嘉珍知道自己父親的脾氣,說話比較委婉:「不是配不配得上的問題,是沈家打算給妝兒招贅。」
別說招贅了,他還是他爹的親生兒子呢,就因為跟了母姓,在家裡活得像個外人。
他爹這種老古板,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孫子去給人當贅婿?
林屏一聽,頓時就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沈家不是有兒子?怎麼還給姑娘招贅?沈大姑娘有個秀才功名在身,已經能夠嫁個好人家了,難道真要去當官不成?」
這話蘇嘉珍都聽不下去,更別說趙婉蝶了。
她是趙家最小的孩子,從小就受寵,也就是剛和蘇嘉珍成親的時候,有三個月時間在林家過得像個小透明,等到了神都之後,在蘇家爺爺奶奶和小叔一家的照拂下,馬上就恢復了活潑的性子。
她這輩子就沒受過什麼委屈,也當了好些年的當家主母,對這個相處時間不多的公公,直接就說道:「就您這想法格局,林家的孩子就配不上我外甥女。」
她去參加科舉,確實是湊個熱鬧,但這會兒看著公公的態度,她的想法突然變了。
難道姑娘家考個功名,就是為了嫁好人家?
人話?
她公公就一個同知,一個從四品下,又不是什麼多大的官。
她上她也行!
林屏氣得還不知道怎麼說兒媳婦,就見小兒媳一轉身走了,頓時一口氣上不來下不去的,胸悶:「你、你看看你娶的什麼媳婦?」
蘇嘉珍一臉無辜:「這不是您給我訂下的親事嗎?」又補充,「我妻子挺好的,這次鄉試第十呢,明年會試說不定比我的名次還要高。爹,您就放心好了。」
林屏氣得手都哆嗦了。
他放心什麼?
他放心被這不孝的兒子兒媳氣死嗎?
第173章
趙婉蝶是個心裏面不太能藏住事的性子, 隔天就跟趙淩蛐蛐了一通公公:「什麼人啊。」
趙淩就把趙婉蝶帶到書房,給她講課:「來,考個狀……」狀元不行, 狀元是趙王氏的, 「考個榜眼, 嚇死你公公, 往後當個比你公公更大的官。」
趙婉蝶頓時就捋了捋袖子, 準備奮戰,剛坐下就懷疑地看著趙淩:「十三哥, 你跟我講策論就行,詩賦不用講。」
第一次發現寶貝妹妹有氣人的天賦。
「閉嘴, 我講你聽著。」
「好的。」
趙淩的這個私人小課堂,很快就擴大了師生規模。
趙婉清為了備考, 乾脆和沈蘭暫時搬到了娘家住。
做先生的針對每個考生的情況進行多對一的輔導。
沈蘭順勢接管了所有沈家的家務,忙得兩頭跑。
沈妝倒是關心了一下父親:「爹, 你現在這樣打理家務, 你同僚會不會笑話你?」
沈蘭自己還挺樂呵的:「他們怎麼樣,跟我有什麼關係?他們只有羨慕的份。」頓了頓,有些感慨,「這會兒有點像以前我剛成親那會兒, 天天到大書房讀書, 只不過我跟你娘反過來,當時是我考試,你娘打理家務。」
沈妝也有好幾年混跡大書房, 對大書房很是懷念。
可惜後來外婆家搬走了,舅舅們也搬走了,現在的大書房也沒了人。
「要是大書房還在, 我這次也能參加鄉試,考個好名次。」
沈蘭就笑她:「不是你在武藝上花了更多心思?」
「嘿!」沈妝不樂意了,「我那也是上課!四舅舅說了,強健體魄很重要的。」
「嗯,你四舅舅說的沒錯。」沈蘭也覺得孩子們健康最重要。
他也試圖習武,可惜沒什麼天賦,現在身體倒是比他那些同僚們好得多。
再看看他母親和岳母,兩人歲數差不多,可他母親的狀態明顯比岳母差了許多。
他岳母瞧著還跟三四十的人似的。
「壯壯!休息完了沒?換好騎裝,過來騎馬!」四舅舅人不知道在哪裡,喊聲已經響起。
趙淩其實沒多少時間放在家裡人的教育上,他還有工作要做。
轉過年就要恩科,他這次雖然不是主考官,但一些事務性的工作逃不掉。
年底又是吏部最忙的時候,右侍郎白川畢竟年紀大了,哪怕腦子依舊清明,精力到底不如年輕人。
趙淩去年回來的時候,還是三個學生輪番給他當小助理,今年回來天天帶著三個人一起到吏部。
三個人的工作能力比吏部的很多官吏都要強,和趙淩也配合默契。
只不過趙淩還覺得不夠,乾脆把太子顧恆也給抓了壯丁。
作為太子,本來就該熟悉整個朝廷的運作。
只是眾人沒想到,年紀不大的太子,過來竟然不是看個熱鬧,而是真的能幹活,還能幹不少活,比新科分到吏部的進士們利索多了。
好不容易忙到年底把工作做完,趙淩才算是鬆了一口氣,看著小吏們糊了漿糊給衙門貼封條,把手爐遞給旁邊的白侍郎,感慨:「我明年再也不那麼早回來了。」
白侍郎早上帶出門的手爐早就冷了,也沒重新弄暖和,不客氣地接過趙淩的手爐,攏在暖手捂里:「說什麼氣話?你明年得早點回來,我把活都留給你干。」
兩人正說著,兩家的馬車到了。
白侍郎坐上車,跟趙淩擺擺手就走了。
竇榮等白家的馬車走了,才從車上下來。
趙淩略微驚訝:「怎麼剛才不下來?」
竇榮的精神不是很好,走到趙淩身邊,就拉起他一隻手,偏頭靠過去:「懶得打招呼了。教那群小鬼,真恨不得一個時辰打三頓。」
臨過年,一大家子人往來更密,尤其今年還打算一起回瀘陽縣去。
大人們要不就是忙著備考,要不就是忙著收拾回鄉的東西,孩子們全都託管在侯府。
竇榮本來覺得無所謂,完全沒料到一群孩子在一起能有多瘋。
這才沒幾天,他已經感覺心力交瘁。
幾個貼封條的小吏一直拿眼梢偷偷瞧趙淩和竇榮,以前也見過竇榮,只是通常就是過來一起吃個飯,或者接個人,沒想到竟然人高馬大的還會撒嬌。
古往今來,輔導孩子功課是最讓家長崩潰的事情,沒有之一。
趙家孩子們讀書好,也不全是一點就通的天才,得先生耐心輔導,細心解說。
尤其是剛開蒙的孩子們,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不知輕重的執行力,親爹娘都得給逼瘋。
趙淩心疼又好笑地抱了抱竇榮,拍了拍他的後背:「辛苦了。」
在外面,竇榮也不好太膩歪,很快就擺正了趙四夫人的態度,跟幹完活的幾名小吏額外送上一份年禮。
小吏們很是感激地接過。
他們當吏員的,收入是死的。
聽上去在吏部肯定有很多油水可撈,實際上怎麼可能?
確實有人送錢,但拿人錢財是要給人辦事的。
他們幾個小吏,能給人辦成什麼事?
哪怕是給人遞話,真以為吏部的官員們都有空聽他們說話?真以為跟人遞個話就真的只是遞個話?
像這種上官給的禮物,是很難得能夠名正言順得到的好處。
趙淩等馬車走了一段路,才打開車上剩餘的盒子,去看裡面都準備了什麼。
竇榮說道:「就是甜鹹兩層點心盒子,壓了一串百花銀裸子。」
家裡每年都會去銀樓打一些金銀裸子,用來打賞和應急用都方便。
趙驊投錢給趙英娘開了個銀樓,花樣每年都會翻新。
一串銀裸子其實也就是二兩銀子左右,勝在精巧。
趙淩就見過余琪拿金銀裸子拆了做成首飾。
銀裸子瞧著體面,其實點心盒子才更貴。
趙家糕點鋪子裡,這麼一盒點心,沒五貫下不來。
年關這會兒送禮高峰期,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侯府自己做的,肯定比點心鋪子裡的更好。
趙淩把盒子重新蓋好,等馬車到了戶部,去接了趙驊一起回家,順手把剩下的點心盒子送給了戶部最後走的幾個小吏。
趙驊上了馬車,問了一句:「你們大哥呢?」
「大哥中午就走了。今天大部分人就干半天,白爺爺陪我留到最後。」趙淩感覺自己的手空蕩蕩的,抓起竇榮的手捂好,「白爺爺應該是要跟我說什麼話,不過他最後沒說,我也就沒問。」
「唉……」趙驊搖搖頭,「老爺子早就該致仕了,可惜後繼無人。他有個侄孫,這次鄉試考進了前十,明年會試的成績估計不會太好,已經是白家下一輩里最優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