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寧離問道:「你可知曉那位師兄名諱為何麼?」
知客僧搖頭輕嘆。
他亦是去問過,可是卻無人與他說。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便如那位教西蕃國師灰頭土臉的僧人,分明事跡在建鄴城內人盡皆知,可到底是連名也不曾留。
。
微風徐來,僧衣拂動。
寧離終於與知客僧到得塔上,四處的佛燈俱是懸著,兩人一道去往寶塔上層。到得高處,只見一側檐角,此刻還空著,寧離便上前去了一分,掛上了蓮燈。燈火閃爍,照得這九層的高塔,煌煌通明,也不知在夜間見著時,又會是如何一派光景。
淨居寺內,琉璃塔不燃,於是建初寺的浮屠,便懸上了蓮燈。
知客僧說道:「佛閣內還有些壁畫,師兄若是有興趣,也是使得的。」
可那些描金繪彩的壁畫,上一次來時,寧離就已經看過了。他其實對佛像畫壁都沒有什麼意趣,可現下,或許是被方才往事吸引,心中別有幾分不同。
他道:「《春歸建初圖》在何處?」
知客僧點頭道:「師兄原來是想看元熙十九年的佛會麼?且隨我來。」
松柏青綠,石徑曲折。
上一回來時,如何尋至畫壁那處,寧離半分沒有記得。但知客僧原是建初寺內的僧人,對於其中樓閣壁廊的走向分 布,已然熟記於心。當下領著他從寶塔上下來,也不知是如何穿梭的一陣,再一見,赫然便是那處繪著長卷的壁廊。
見不到宮中所藏,畫聖弟子吳彥之所繪的真跡。只得退而求其次,在建初寺的壁廊上,細細的觀摩一番畫師所摹的畫卷。
知客僧還有事情,告知一聲,當下離去。寧離緩緩邁步,時隔數日,再度上前。
元熙十九年佛會,武道,兵法,佛理,西蕃俱敗。
煌煌大雍,恢弘氣象。於是畫師嘔心瀝血,臨摹了這一廊的長卷,重現當年盛景。
第一次看時,還有些匆匆,因為初時並不在意,是以掠過了幾分。此番獨身在此,天光正好,不免細細看來。
長廊畫卷中,有人彎弓射箭,神采飛揚;有人吳帶當風,劍出天外。那是他年輕時候的師長,俱是他從前未曾見過的模樣,唯有最前的白衣僧人,垂首合十,冰姿雪魄,是寧離半點也不曾識得的。
當年建初寺中,因緣際會。
阿耶知道他是誰嗎?
。
佛閣之中。
女婢步伐匆匆,狹窄道間,傳來些細碎的環佩聲響。
隋七娘聽得動靜,見女婢進來,秀眉微蹙:「做什麼,怎的走這麼快?」
女婢躬身行禮,回覆道:「女郎,已探聽清楚了,那位是歸喜禪師今日親自帶來的,應是他的弟子。」
隋七娘笑道:「原來是如此……歸喜禪師久未出面,難道是去教導他這小弟子了?」
時宴璇聽罷,卻有些難以置信:「當真,沒弄錯罷?」
隋七娘不免有些不喜:「三娘是覺著,我家的婢子沒有認真打聽麼?」
那女婢道:「應是錯不了,是建初寺的僧人傳出來的。」
時宴璇猶自不敢相信:「可我明明看見了,那是寧王家的世子。」
她如今這般還要一口咬定,教隋七娘心中也不免有些狐疑,忍不住想起來了時家與寧氏的那段傳聞。她一雙杏眸將時宴璇望著,時宴璇逐漸覺出了自己的失態,眼眸微微垂落。
隋七娘輕搖團扇,不以為然道:「即便真是寧王世子,難道就不可以向佛麼?」
。
她們這一處談論的時候,殊不知一牆相隔的另一間佛閣內,也有人驚得不知如何是好。
楊青鯉揉著自己的眼睛:「我沒有看錯罷?」
他怎麼都覺著,先前正中蒲團上跪著的那個人……是寧離!
「你看看,小薊,是不是你家郎君?」
「我,我想應當不是罷?我家郎君不拜佛的呀。」
楊青鯉也是這麼記著的,若不是他硬拖著寧離出來,只怕寧離是半點也不會踏足建初寺。
小薊回過頭去,說道:「陵光,你看呢?」
陵光站在一旁的陰影中,一直都沉默著,這時候,終於開口,言簡意賅:「是郎君。」
小薊:「……啊?!」
楊青鯉:「當真是麼!」
他簡直也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了。
先前在那山道上堵了許久,楊青鯉終於是被堵得不耐,乾脆下了馬車,抄起近道,想要從後門繞到建初寺里去,卻沒想著,路上撿到了陵光與小薊兩個。到了建初寺里,原本也並不曾提前令人知會一聲的,卻已經有人來,將他們引到了佛閣之中。
小薊頻頻稱奇,畢竟上一次,他們連來這佛閣的機會都沒有,是隨意撿了一處禪房休息的。
楊青鯉卻知道為什麼,那可不正是因著此次,是陛下遣他來將寧離帶走麼?還要趕在上皇的人之前,所以令人安排了,也算的是應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罷了。
佛經念完了,僧人們魚貫而入了,門被敲響,奉來了香藥糖水與黑飯。那是浴佛的儀式,前來觀禮的香客也不會被落下。
等到那些個僧人都出去,楊青鯉一個激靈,連忙喚起兩人,匆匆出門,務必不能失了寧離的行蹤。可是今日的人流比臘日又何曾減少?竟然是一轉眼間,就見不到人了。
「不如在山門守著。」小薊提出個主意,不管上山下山,也就這兩處地方。只要將郎君給找見了,那就是一件好事。
「可建初寺的出口又不止一個。」
「那還有什麼法子?!」
「不若在回別院的山道上守著罷!」
楊青鯉心道,派人在山道上守著,難道還用他們說?他自己都已經先差遣了楊府的侍衛了,當然最好的,還是在建初寺里將人給查找著。
他連忙抓了個僧人,問接下來還有些個什麼儀式,於是終於曉得了,是要將蓮燈掛上寶塔。
建初寺,寶塔浮屠,上一次來時,都不曾去過。此次匆匆找過去,正見得寧離在塔上懸掛蓮燈。楊青鯉心中輕鬆了一分,便想著在塔下守著,總不會差,可不知道是怎麼的,一個恍神,差點又要瞧不見人。
這可真是……來無影去無蹤啊!
。
日影傾欹,映得那彩繪描金,浮光閃爍。寧離若有所覺,半側過了頭。
卻是一陣風風火火的腳步聲,連珠炮一樣轟炸著他的耳膜:「我可是終於將你給找到了!」
「青鯉……」寧離先前還在出神,此刻忽然見得人衝來,先愣一下,驟然間反應過來是誰,頓時間生出了一陣陣心虛,「你怎麼在這裡?」
楊青鯉腳板子都要走爛,聽了他這話頓時一豎眉:「我怎麼不能在這處!」他快步走過來,將寧離這上下打量著,臉還是那張他熟知的臉,只是身上的衣袍,素淨得他都要認不出來。
「披上個僧衣,也沒見得幾分像和尚。」楊青鯉嘀咕道,「你這是做什麼打扮,一天不見,你就要出家了?」
寧離與他解釋:「我被人逮住了,好不容易扮成這樣才溜出來。」
楊青鯉將他盯著:「誰逮你了?我與你說,我根本未曾聽說……宮中出了事。」
「什麼?」這一下,輪到寧離愣住了,他分明記得自己當時把蕭九齡給驚動,緊接著,調動了好一番侍衛的。
不過……他腦海間浮現裴昭沉靜的面容,溫和從容,並不見得半分慌張。
若是行之使了些法子,也不是不行。
。
楊青鯉氣鼓鼓道:「所以你到底去哪裡了?不是說好看了就出來麼,我在外面等了你一晚上!燒紙都要燒成灰了!」
寧離連忙道:「對不住、對不住,都是我的錯!」原本心裡就愧疚,道歉的叫一個從善如流。
楊青鯉見他連聲道歉,哼了一聲,總算覺得好過了些:「還沒問你呢,怎麼跑到建初寺來了?」
這著實是個曲折的故事。
寧離解釋道:「我驚動了宮裡的侍衛,溜到了淨居寺躲著,是跟著寺內的禪師一道出來的。」
「和誰?」
「淨居寺的住持。」
楊青鯉在腦海里翻找了一番,卻想不起來這位究竟是誰。他上京前,阿耶並未與他叮囑過,想來也不是什麼十分重要的人物。
倒是寧離生出來疑惑:「你怎麼想到來建初寺找我?」
楊青鯉瞥他,見他一臉懵懂樣,沒好氣的說道:「你還不知道罷,你攤上大事兒了!」
寧離好生迷惘,他能夠攤上什麼事兒?便是昨夜裡他夜探皇宮,行之也與他說了,不必擔心的呀?
他自是相信行之的。
難不成是出了什麼紕漏、事情敗露,陛下雷霆怒火,要將他抓去吃牢飯了?
第44章 紅籽兒 行之他定然十分樂意
44.
但就算是吃牢飯……
寧離謹慎的說:「是什麼大事,能不能說與我聽聽?」他覺得皇帝不至於將他抓去吃牢飯,但如果是自己一不小心,把柄遞過去,那就不好說了,而且他做的事情,大概,也許,可能,會成為把柄?
知客僧搖頭輕嘆。
他亦是去問過,可是卻無人與他說。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便如那位教西蕃國師灰頭土臉的僧人,分明事跡在建鄴城內人盡皆知,可到底是連名也不曾留。
。
微風徐來,僧衣拂動。
寧離終於與知客僧到得塔上,四處的佛燈俱是懸著,兩人一道去往寶塔上層。到得高處,只見一側檐角,此刻還空著,寧離便上前去了一分,掛上了蓮燈。燈火閃爍,照得這九層的高塔,煌煌通明,也不知在夜間見著時,又會是如何一派光景。
淨居寺內,琉璃塔不燃,於是建初寺的浮屠,便懸上了蓮燈。
知客僧說道:「佛閣內還有些壁畫,師兄若是有興趣,也是使得的。」
可那些描金繪彩的壁畫,上一次來時,寧離就已經看過了。他其實對佛像畫壁都沒有什麼意趣,可現下,或許是被方才往事吸引,心中別有幾分不同。
他道:「《春歸建初圖》在何處?」
知客僧點頭道:「師兄原來是想看元熙十九年的佛會麼?且隨我來。」
松柏青綠,石徑曲折。
上一回來時,如何尋至畫壁那處,寧離半分沒有記得。但知客僧原是建初寺內的僧人,對於其中樓閣壁廊的走向分 布,已然熟記於心。當下領著他從寶塔上下來,也不知是如何穿梭的一陣,再一見,赫然便是那處繪著長卷的壁廊。
見不到宮中所藏,畫聖弟子吳彥之所繪的真跡。只得退而求其次,在建初寺的壁廊上,細細的觀摩一番畫師所摹的畫卷。
知客僧還有事情,告知一聲,當下離去。寧離緩緩邁步,時隔數日,再度上前。
元熙十九年佛會,武道,兵法,佛理,西蕃俱敗。
煌煌大雍,恢弘氣象。於是畫師嘔心瀝血,臨摹了這一廊的長卷,重現當年盛景。
第一次看時,還有些匆匆,因為初時並不在意,是以掠過了幾分。此番獨身在此,天光正好,不免細細看來。
長廊畫卷中,有人彎弓射箭,神采飛揚;有人吳帶當風,劍出天外。那是他年輕時候的師長,俱是他從前未曾見過的模樣,唯有最前的白衣僧人,垂首合十,冰姿雪魄,是寧離半點也不曾識得的。
當年建初寺中,因緣際會。
阿耶知道他是誰嗎?
。
佛閣之中。
女婢步伐匆匆,狹窄道間,傳來些細碎的環佩聲響。
隋七娘聽得動靜,見女婢進來,秀眉微蹙:「做什麼,怎的走這麼快?」
女婢躬身行禮,回覆道:「女郎,已探聽清楚了,那位是歸喜禪師今日親自帶來的,應是他的弟子。」
隋七娘笑道:「原來是如此……歸喜禪師久未出面,難道是去教導他這小弟子了?」
時宴璇聽罷,卻有些難以置信:「當真,沒弄錯罷?」
隋七娘不免有些不喜:「三娘是覺著,我家的婢子沒有認真打聽麼?」
那女婢道:「應是錯不了,是建初寺的僧人傳出來的。」
時宴璇猶自不敢相信:「可我明明看見了,那是寧王家的世子。」
她如今這般還要一口咬定,教隋七娘心中也不免有些狐疑,忍不住想起來了時家與寧氏的那段傳聞。她一雙杏眸將時宴璇望著,時宴璇逐漸覺出了自己的失態,眼眸微微垂落。
隋七娘輕搖團扇,不以為然道:「即便真是寧王世子,難道就不可以向佛麼?」
。
她們這一處談論的時候,殊不知一牆相隔的另一間佛閣內,也有人驚得不知如何是好。
楊青鯉揉著自己的眼睛:「我沒有看錯罷?」
他怎麼都覺著,先前正中蒲團上跪著的那個人……是寧離!
「你看看,小薊,是不是你家郎君?」
「我,我想應當不是罷?我家郎君不拜佛的呀。」
楊青鯉也是這麼記著的,若不是他硬拖著寧離出來,只怕寧離是半點也不會踏足建初寺。
小薊回過頭去,說道:「陵光,你看呢?」
陵光站在一旁的陰影中,一直都沉默著,這時候,終於開口,言簡意賅:「是郎君。」
小薊:「……啊?!」
楊青鯉:「當真是麼!」
他簡直也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了。
先前在那山道上堵了許久,楊青鯉終於是被堵得不耐,乾脆下了馬車,抄起近道,想要從後門繞到建初寺里去,卻沒想著,路上撿到了陵光與小薊兩個。到了建初寺里,原本也並不曾提前令人知會一聲的,卻已經有人來,將他們引到了佛閣之中。
小薊頻頻稱奇,畢竟上一次,他們連來這佛閣的機會都沒有,是隨意撿了一處禪房休息的。
楊青鯉卻知道為什麼,那可不正是因著此次,是陛下遣他來將寧離帶走麼?還要趕在上皇的人之前,所以令人安排了,也算的是應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罷了。
佛經念完了,僧人們魚貫而入了,門被敲響,奉來了香藥糖水與黑飯。那是浴佛的儀式,前來觀禮的香客也不會被落下。
等到那些個僧人都出去,楊青鯉一個激靈,連忙喚起兩人,匆匆出門,務必不能失了寧離的行蹤。可是今日的人流比臘日又何曾減少?竟然是一轉眼間,就見不到人了。
「不如在山門守著。」小薊提出個主意,不管上山下山,也就這兩處地方。只要將郎君給找見了,那就是一件好事。
「可建初寺的出口又不止一個。」
「那還有什麼法子?!」
「不若在回別院的山道上守著罷!」
楊青鯉心道,派人在山道上守著,難道還用他們說?他自己都已經先差遣了楊府的侍衛了,當然最好的,還是在建初寺里將人給查找著。
他連忙抓了個僧人,問接下來還有些個什麼儀式,於是終於曉得了,是要將蓮燈掛上寶塔。
建初寺,寶塔浮屠,上一次來時,都不曾去過。此次匆匆找過去,正見得寧離在塔上懸掛蓮燈。楊青鯉心中輕鬆了一分,便想著在塔下守著,總不會差,可不知道是怎麼的,一個恍神,差點又要瞧不見人。
這可真是……來無影去無蹤啊!
。
日影傾欹,映得那彩繪描金,浮光閃爍。寧離若有所覺,半側過了頭。
卻是一陣風風火火的腳步聲,連珠炮一樣轟炸著他的耳膜:「我可是終於將你給找到了!」
「青鯉……」寧離先前還在出神,此刻忽然見得人衝來,先愣一下,驟然間反應過來是誰,頓時間生出了一陣陣心虛,「你怎麼在這裡?」
楊青鯉腳板子都要走爛,聽了他這話頓時一豎眉:「我怎麼不能在這處!」他快步走過來,將寧離這上下打量著,臉還是那張他熟知的臉,只是身上的衣袍,素淨得他都要認不出來。
「披上個僧衣,也沒見得幾分像和尚。」楊青鯉嘀咕道,「你這是做什麼打扮,一天不見,你就要出家了?」
寧離與他解釋:「我被人逮住了,好不容易扮成這樣才溜出來。」
楊青鯉將他盯著:「誰逮你了?我與你說,我根本未曾聽說……宮中出了事。」
「什麼?」這一下,輪到寧離愣住了,他分明記得自己當時把蕭九齡給驚動,緊接著,調動了好一番侍衛的。
不過……他腦海間浮現裴昭沉靜的面容,溫和從容,並不見得半分慌張。
若是行之使了些法子,也不是不行。
。
楊青鯉氣鼓鼓道:「所以你到底去哪裡了?不是說好看了就出來麼,我在外面等了你一晚上!燒紙都要燒成灰了!」
寧離連忙道:「對不住、對不住,都是我的錯!」原本心裡就愧疚,道歉的叫一個從善如流。
楊青鯉見他連聲道歉,哼了一聲,總算覺得好過了些:「還沒問你呢,怎麼跑到建初寺來了?」
這著實是個曲折的故事。
寧離解釋道:「我驚動了宮裡的侍衛,溜到了淨居寺躲著,是跟著寺內的禪師一道出來的。」
「和誰?」
「淨居寺的住持。」
楊青鯉在腦海里翻找了一番,卻想不起來這位究竟是誰。他上京前,阿耶並未與他叮囑過,想來也不是什麼十分重要的人物。
倒是寧離生出來疑惑:「你怎麼想到來建初寺找我?」
楊青鯉瞥他,見他一臉懵懂樣,沒好氣的說道:「你還不知道罷,你攤上大事兒了!」
寧離好生迷惘,他能夠攤上什麼事兒?便是昨夜裡他夜探皇宮,行之也與他說了,不必擔心的呀?
他自是相信行之的。
難不成是出了什麼紕漏、事情敗露,陛下雷霆怒火,要將他抓去吃牢飯了?
第44章 紅籽兒 行之他定然十分樂意
44.
但就算是吃牢飯……
寧離謹慎的說:「是什麼大事,能不能說與我聽聽?」他覺得皇帝不至於將他抓去吃牢飯,但如果是自己一不小心,把柄遞過去,那就不好說了,而且他做的事情,大概,也許,可能,會成為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