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日乍見,他其實有些衝動,可未想結果,卻如此令人欣慰。

  天意如此啊!

  。

  寧離迎著五愧目光,登時間,心中一跳,產生了些不妙的猜想。

  五愧大師這該不會是被他給糊弄了,想把他拎去學佛罷?

  那可使不得啊!

  。

  殿中擺有燈盞,盞盞如蓮花之形,靜待僧人取走。

  香湯洗沐之後,先前歪倒的僧眾們似是終於恢復了些力氣,一一取著,朝著寶殿後行去。

  寧離立在原地,耳邊聽見五愧問道:「小郎君還不取麼?」於是終於取了一盞,亦行往殿後。

  先前那知客僧也提著蓮花燈,亦步亦趨。

  寧離悄聲問道:「現在取了這燈,是要去做什麼?」

  那知客僧答道:「這些燈都要掛在浮屠上。」

  。

  建初寺中本有寶塔,寧離從前來時,遠遠地也見過。只是,在已經見識過淨居寺那座流光溢彩的琉璃塔之後,建初寺的浮屠,說不得,就顯得樸素了些。

  他提著燈走出大殿,腳步卻微微一頓,只因著四面暗處中,彷佛有些目光,正悄悄朝著他投來。

  此時四旁,皆是先前在寶殿中浴佛誦經的僧人。

  寧離不免些微汗顏,他也知道,自己頂著這一頭青絲,走在一堆腦袋光溜溜的和尚中間,其實突兀的很。當下瞥到邊上,壓低了聲音:「打個商量,你替我將這盞蓮花燈掛到塔上,行不行?」

  知客僧頓時搖頭:「那怎麼成,師兄如今提著的,是淨居寺的燈。」

  寧離:「……」

  原來還有這麼些講究?

  可他壓根不是淨居寺的人啊!

  寧離道:「你且聽我解釋……」

  撿了一截說與知客僧聽了,知客僧是半點不信,一雙眼睛裡,透露的清楚明白:「寧離師兄,你可不要消遣我,我底下看得清楚得很,你是與歸喜禪師一道來的。」

  寧離只猜這裡面的大問題就出在歸喜禪師身上,否則,就不會像先前那般,稀里糊塗的被拱到了前頭。

  他點了點頭,十分好問道:「是,我與歸喜禪師一道來,這之中難道有不同?」

  知客僧甚是疑惑的將他望著,這一回,目光終於變得不解:「歸喜禪師已經好些年都沒有出過淨居寺了,從前的佛會,也是次次缺席。」

  而今日,歸喜禪師破天荒的來了建初寺一遭,且還非孤身一人。

  這教人如何不看重?

  何況適才大殿之中,師父曾以獅吼功講經。他觀這位小師兄,除卻未曾剃度,看哪裡……哪裡都好得緊吶!

  。

  寧離一時聽得愣住,險些以為這知客僧是在說笑。他不知道其中的原委,只覺得這些聯繫在一處,有些說不出的古怪。

  當下問道:「你說的是真的麼?」

  知客僧道:「難道我還要騙你不成?出家人不打誑語。若果沒有錯,也有好些年頭了。」

  可是……

  昨夜裡,行之不是與他說,今日建初寺有佛會,是以託了歸喜禪師將他帶出宮麼?

  倘若歸喜禪師當真久避不出,行之又是如何將他說動?

  寧離低低的「啊」了一聲,甚是困惑不解。想來應是行之的地位特殊些,是以將歸喜禪師請動。到此時,他又覺出些細微的不同來。

  眼見著跟前的知客僧面善且甚好說話,寧離問道:「那淨居寺里旁的人呢?」

  知客僧欲言又止,彷佛有些躊躇。

  寧離這一瞬福至心靈,連忙示意知客僧,與自己一同往邊上偏僻處站著,避開了旁的僧眾。

  松柏孤直,院牆悄悄,幾片流雲散淡。

  知客僧仍有遲疑,彷佛不知是否可以開口。

  寧離見狀,放軟了聲音:「這位師兄,我著實好奇的緊,你能不能悄悄告訴我呀?我不會朝外說的……」

  知客僧不免雙手合十,拈緊了手上的蓮花燈。好一會兒了,終於說道:「淨居寺為皇家寺廟,本在宮牆之內。仁壽年間,上皇似是有一些不喜……是以漸漸地就少了往來。」

  上皇?!

  沒想到在此處又提及那個老皇帝,想起他荒|淫|無|道、昏庸無恥的行事,寧離一時間也不覺得奇怪。

  寧離悄聲道:「難道是觸怒了上皇?」

  那知客僧點了點頭:「應是如此。」

  說起來,也甚是唏噓,元熙年間,淨居寺風光何限?未想時移事轉,仁壽一朝,卻黯淡沉寂了下來。

  「上皇崇佛,當初便是他一手主持,在淨居寺里修建了琉璃塔。只是不知為何……彷佛生出了些齟齬,從前還常常見著的,後來便很難見面了。」知客僧搖了搖頭,「這話我其實也不應與你說的。」

  他微微的嘆了一口氣,拈著手中的蓮花燈,不知是想到了何處,目光中有幾分懷念與黯然。

  寧離教那目光觸動,不覺問道:「……可是有你相識的師兄,也被拘在其中麼?」

  知客僧嘆道:「算不得認識,不過神往罷了。」

  雖身居佛寺之中,但他也知道眼前這位小郎君的身份,輕嘆道:「寧離師兄是沙州人士,應當知曉,當年沙州送了許多佛經到建鄴里來……俱是一併送入了淨居寺的。」

  寧離此前從未曾聽說過這一遭,心中不免「咦」了一聲。但他到底出身沙州,隱約間有些猜測:「可是仙岩寺送來的?」

  「我也不知。」知客僧搖頭,「許多梵文典籍都被送去了淨居寺,由寺內的一位師兄譯出,再送與建鄴。我從前問過師父,那位師兄佛法精深,為何佛會從不見他前來?師父只是搖頭,讓我不必再問。後來再想,他那般的造詣,卻也被困在淨居寺內……」

  一聲綿長嘆息,知客僧面上,嘆惋意味,幾乎滿溢。

  便是寧離聽著,都生出了一種可惜,不免問道:「他如今還在淨居寺里麼?」若果是的話,或許改日他可以前去探望。

  誰知這一語落下,知客僧卻是滿臉苦笑,搖了搖頭。

  「後來便沒有佛經送來了……我去問師父,才知道,那位師兄已經悄然圓寂了。」

  42.2

  寧離些微怔愣,不想竟是這般的結果,彷佛一併有惆悵湧上,低聲道:「原來是天不假年。」

  知客僧嘆氣:「可不是麼?」

  說話間的工夫,已是沿著院牆,繞到了浮屠塔前。寶塔巍巍峨峨,高|聳在雲端之下。

  許是僧眾們漸漸上塔,數處已見得燈盞輪廓。蓮花模樣在檐角下無聲燃燒,煌煌煊煊,次第錯落,恢弘有若明輝萬色。

  寧離若有所思。

  建初寺本為江東第一佛寺。

  元熙之時,想來聲名亦是崇隆。

  他問道:「為何當初那座琉璃塔,不是修在建初寺里,反而是去了淨居寺?」

  知客僧道:「因為那時,寺內的浮屠已經屹立有百年,經戰火而不倒,總不能推了這座塔罷。」

  寧離仍是覺得奇怪:「難道不能再建一座?」

  知客僧搖了搖頭。

  想來其中還有些特別的關竅,只是不為外人所知。

  只聽知客僧道:「因為那座琉璃塔,乃是元熙十九年佛會後修建。其實一直有傳言……或許與當時那位論佛擊敗了波羅覺慧的師兄有關。」

  寧離心中一跳:「原來如此!」

  彷佛有些理所當然之感,竟然半分也不覺得怪異。而建初佛會上,教西蕃大出了洋相的僧人……

  忽然間,又有疑惑爬上心頭。寧離道:「不是說,是建初寺內一無名小僧麼?」

  他這話落下,便見著知客僧目中露出幾分訝然:「這話是從何處聽來的?」

  寧離總不好說,是楊青鯉打聽與他的,含含糊糊著。

  只見知客僧搖了搖頭:「那是錯得很了。那位師兄,本是淨居寺的人……」

  往事接二連三,如煙如絮。寧離心中一動,忽然生出些想法:「是那位譯經的師兄麼?」

  這想法大膽的很了,寧離本是隨口一說,可未曾想出口之後,知客僧面色卻有些古怪,一時間,竟然靜默。

  許久,長長的唱了個喏,低聲道:「不敢妄言。」

  第43章 黑飯 你如今連陛下都沒見過

  43.

  是不敢,還是不能?

  這話最教人生出猜想,無論如何,這兩位師兄,皆是極為出眾的人物。

  若當真為同一人,有此驚才風逸,卻被困在淨居寺內……

  說不清為何,寧離心中好像被輕輕地刺了一下,有些堵得慌。

  。

  眼前小僧不敢說,可想來今日將他帶來之人,歸喜禪師心中,定然清楚明白。

  隱約之間,他已經覺出了今日不對勁之處,知客僧口中那位譯經的師兄、建初佛會上風采飄逸的僧人,只怕與歸喜禪師關係匪淺。而歸喜禪師久避不出,是否與這有些關聯?

  先前五愧大師見得他後這麼欣慰著,只怕把他當做了歸喜禪師的弟子,以為歸喜禪師的衣缽繼承有望。可那不過是已有珠玉在前,徹頭徹尾都是個誤會。他一介俗人,身無慧根,哪裡又懂半分佛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