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部隊集結:在具有決定意義的地段應投入最大限度的兵力;有人喜歡把這一作戰原則稱為集中優勢兵力。
節省兵力:為了保證關鍵陣地上的兵力集中,必須儘量減少次要地段上的兵力。
努力實施機動:兵力的部署應該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部隊的戰鬥力,並最大限度地降低敵人的戰鬥力。
注重出奇制勝:奇襲可以使敵人倉促應戰。利用意外的時間、地點、條件或特殊的方法手段均可達到奇襲的效果。
安全保障:儘量不讓敵人找到機會對自己發動突然襲擊,一旦遭到敵人突襲,應極力設法減輕損失。
作戰原則可以說是軍事理論的骨架。但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很難預料。士兵、武器、氣候、士氣、將領以及其他一切有關的因素究竟會起什麼樣的作用,相互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戰爭結果孰勝孰負,也都很難把握。這些問題已經引起當代戰爭分析家和作戰計劃制訂者的極大興趣。對過去的戰例進行分析研究,固然可以幫助人們認識戰爭的規律,但是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作戰模擬演習和數位化典型分析法
從世間有戰爭以來,也許人們就開始搞戰爭模擬演習了。其中,現今人們仍然喜歡的西洋棋可以說是人所共知的最古老的一種。(中國的圍棋和略有不同的日本圍棋可能跟西洋棋一樣古老。)幾個世紀以來,軍事指揮人員都為每次戰鬥制訂出作戰方案,並在事先或事後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將戰鬥進行的情況加以圖解。運用沙盤研究戰例或制訂作戰方案則是近代才出現的事情。那是19世紀初普魯士總參謀部所特別提倡的一種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不斷改進,實戰模擬演習進一步成了制訂全面的作戰方案特別是確定作戰所需兵器的種類和數量的基本手段。這些以高深數學原理為基礎的模擬演習課題,經改成代表兵器和其他各種作戰因素特性的數字後,(這些特性大多數是根據兵器試驗程序或其他模擬演習結果而取得的)再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
在目前運用的這些作戰模擬演習中,只有一種完全是根據以往作戰經驗的數據通過計算機分析處理,取得影響戰爭的一切因素的。這就是數位化典型分析法(QJM),它基本上是一長串簡單的代數公式,它不僅能夠計算出決定戰鬥進展和結果所需要的兵力和兵器的數量,而且能夠得到運用這些兵力和兵器所需的其他各種因素。這種分析方法是根據實戰經驗的有關數據研究出來的。
但是數位化典型分析法並不能解決實際戰爭中的一切問題。雖然它可以把戰爭中的許多模糊的因素進行量化分析,但還有一些因素以及它們對戰爭的作用仍是很難捉摸的。為了更好地了解戰爭,人們正在努力探索各種各樣的未知因素,並深入研究廣泛的作戰理論問題。
33.未來的戰爭和作戰的基本原則
T·N·杜普伊 [美國]
[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探索未來戰爭的嘗試
基本作戰原則
基本作戰原則和80年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面臨的問題
探索未來戰爭的嘗試
軍事部門和軍事將領們一直是頭腦靈敏的知識界諷刺攻擊的對象。尤其是新聞界人士更喜歡揭露將軍們的所謂短處,說他們愚蠢,思想上固步自封,不注重嚴格執行軍隊的規章等等。自命不凡的軍事批評家總愛這樣的格言:“戰爭太重要了,決不能讓那些將軍們隨意行事。”“軍事將領們一直在準備打一場毀滅人類的戰爭。”
就軍人來說,從將軍到下級官兵,他們都是人,難免不犯錯誤,因此對他們的批評通常也帶有一定的真實成份。但從本質上看,這些批評是不公正的。雖然人與人之間,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但是絕大多數戰功卓著的軍人是勤奮的有才華的職業軍人。他們在努力掌握軍事這門半是技藝半是科學的極難掌握的學科方面竭盡了全力。
那些共同性批評的最大不公也許是關於他們準備打一場毀滅人類的戰爭的說法。翻開上個世紀許多文種的軍事報刊就會發現,許多不同年齡、背景和國籍的職業軍人都曾認真地試圖將過去的軍事經驗跟現代軍事技術聯繫起來加以分析研究,以便搞清未來戰爭的打法。
倘若兩次戰爭的間隔越長,那末就越難預言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上一次戰爭的經驗教訓還剩有多大的實際價值。然而,對於那些狂熱分子來說,卻很容易沉迷於脫離實際不著邊際的思想。在上兩次世界大戰前發行的軍事報刊中,人們可以發現許多這樣的例子。十分有意思的是,這些狂熱分子常常引用一些實際上錯誤的歷史實例、說法或概念,來證明他們種種不切實際的觀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十年裡,歐洲的情況確是如此。其中最突出的是法國,它對軍事史的研究不如德國那樣嚴肅認真。從本書前面的章節中可以看到,回顧1914年發生的許多事件,可知當時交戰雙方都未能在戰爭爆發之前就確切預料到這場戰爭的性質。不過德國人的見解要比法國人更加客觀、現實和符合邏輯。
基本作戰原則
未來的戰爭究竟將會怎樣,人們現在是不可能做到一清二楚的。但是我們至少應該去努力了解通過歷代戰爭形成的一些帶共性的基本作戰特性。雖然兵器和軍隊的特點改變了,由此也引起了戰術的變化,但是,作戰的基本特點,我稱之為“基本的作戰原則”則絲毫未變。下面我列舉其中的十三項並未改變的作戰特性或作戰思想,並加以必要的說明。
節省兵力:為了保證關鍵陣地上的兵力集中,必須儘量減少次要地段上的兵力。
努力實施機動:兵力的部署應該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部隊的戰鬥力,並最大限度地降低敵人的戰鬥力。
注重出奇制勝:奇襲可以使敵人倉促應戰。利用意外的時間、地點、條件或特殊的方法手段均可達到奇襲的效果。
安全保障:儘量不讓敵人找到機會對自己發動突然襲擊,一旦遭到敵人突襲,應極力設法減輕損失。
作戰原則可以說是軍事理論的骨架。但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很難預料。士兵、武器、氣候、士氣、將領以及其他一切有關的因素究竟會起什麼樣的作用,相互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戰爭結果孰勝孰負,也都很難把握。這些問題已經引起當代戰爭分析家和作戰計劃制訂者的極大興趣。對過去的戰例進行分析研究,固然可以幫助人們認識戰爭的規律,但是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作戰模擬演習和數位化典型分析法
從世間有戰爭以來,也許人們就開始搞戰爭模擬演習了。其中,現今人們仍然喜歡的西洋棋可以說是人所共知的最古老的一種。(中國的圍棋和略有不同的日本圍棋可能跟西洋棋一樣古老。)幾個世紀以來,軍事指揮人員都為每次戰鬥制訂出作戰方案,並在事先或事後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將戰鬥進行的情況加以圖解。運用沙盤研究戰例或制訂作戰方案則是近代才出現的事情。那是19世紀初普魯士總參謀部所特別提倡的一種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不斷改進,實戰模擬演習進一步成了制訂全面的作戰方案特別是確定作戰所需兵器的種類和數量的基本手段。這些以高深數學原理為基礎的模擬演習課題,經改成代表兵器和其他各種作戰因素特性的數字後,(這些特性大多數是根據兵器試驗程序或其他模擬演習結果而取得的)再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
在目前運用的這些作戰模擬演習中,只有一種完全是根據以往作戰經驗的數據通過計算機分析處理,取得影響戰爭的一切因素的。這就是數位化典型分析法(QJM),它基本上是一長串簡單的代數公式,它不僅能夠計算出決定戰鬥進展和結果所需要的兵力和兵器的數量,而且能夠得到運用這些兵力和兵器所需的其他各種因素。這種分析方法是根據實戰經驗的有關數據研究出來的。
但是數位化典型分析法並不能解決實際戰爭中的一切問題。雖然它可以把戰爭中的許多模糊的因素進行量化分析,但還有一些因素以及它們對戰爭的作用仍是很難捉摸的。為了更好地了解戰爭,人們正在努力探索各種各樣的未知因素,並深入研究廣泛的作戰理論問題。
33.未來的戰爭和作戰的基本原則
T·N·杜普伊 [美國]
[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探索未來戰爭的嘗試
基本作戰原則
基本作戰原則和80年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面臨的問題
探索未來戰爭的嘗試
軍事部門和軍事將領們一直是頭腦靈敏的知識界諷刺攻擊的對象。尤其是新聞界人士更喜歡揭露將軍們的所謂短處,說他們愚蠢,思想上固步自封,不注重嚴格執行軍隊的規章等等。自命不凡的軍事批評家總愛這樣的格言:“戰爭太重要了,決不能讓那些將軍們隨意行事。”“軍事將領們一直在準備打一場毀滅人類的戰爭。”
就軍人來說,從將軍到下級官兵,他們都是人,難免不犯錯誤,因此對他們的批評通常也帶有一定的真實成份。但從本質上看,這些批評是不公正的。雖然人與人之間,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但是絕大多數戰功卓著的軍人是勤奮的有才華的職業軍人。他們在努力掌握軍事這門半是技藝半是科學的極難掌握的學科方面竭盡了全力。
那些共同性批評的最大不公也許是關於他們準備打一場毀滅人類的戰爭的說法。翻開上個世紀許多文種的軍事報刊就會發現,許多不同年齡、背景和國籍的職業軍人都曾認真地試圖將過去的軍事經驗跟現代軍事技術聯繫起來加以分析研究,以便搞清未來戰爭的打法。
倘若兩次戰爭的間隔越長,那末就越難預言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上一次戰爭的經驗教訓還剩有多大的實際價值。然而,對於那些狂熱分子來說,卻很容易沉迷於脫離實際不著邊際的思想。在上兩次世界大戰前發行的軍事報刊中,人們可以發現許多這樣的例子。十分有意思的是,這些狂熱分子常常引用一些實際上錯誤的歷史實例、說法或概念,來證明他們種種不切實際的觀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十年裡,歐洲的情況確是如此。其中最突出的是法國,它對軍事史的研究不如德國那樣嚴肅認真。從本書前面的章節中可以看到,回顧1914年發生的許多事件,可知當時交戰雙方都未能在戰爭爆發之前就確切預料到這場戰爭的性質。不過德國人的見解要比法國人更加客觀、現實和符合邏輯。
基本作戰原則
未來的戰爭究竟將會怎樣,人們現在是不可能做到一清二楚的。但是我們至少應該去努力了解通過歷代戰爭形成的一些帶共性的基本作戰特性。雖然兵器和軍隊的特點改變了,由此也引起了戰術的變化,但是,作戰的基本特點,我稱之為“基本的作戰原則”則絲毫未變。下面我列舉其中的十三項並未改變的作戰特性或作戰思想,並加以必要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