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丹尼斯·哈特·馬漢:他是最早的一位美國軍事理論家,通過閱讀約米尼的著作而成了拿破崙的崇拜者。他把自己的軍事格言和原則編匯成冊。他認為這本書十分符合美國軍事理論的實際情況。然而,他從未試圖(從他已有的著作中看這一點十分明顯)闡明過這樣的美國軍事理論。

  赫爾穆特·馮·毛奇:他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和軍事思想家,也是卓越的軍事指揮家和組織者。他的關於必須把戰術防禦和戰略進攻相結合的論述是他在軍事上的重大貢獻。實際上他是普魯士總參謀部這一傑出軍事機構的化身。當時在普軍中有一大批象他那樣叱吒風雲的軍事將領。

  夏爾·J·阿登特·迪·庇克:他是關於精神力量(即士兵的品行)在戰爭中的作用問題的最富洞察力的作家。他的《戰例研究》一書是少數真正偉大的經典軍事著作之一,而且是這少數經典著作中寫得最好的一部。當他的這部書還未編選入理論著作的時候,他就在普法戰爭中的一次戰鬥中陣亡了。這對法國來說是極為不幸的。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他是一位跟約米尼、他的父親以及毛奇等人風格相同的軍事理論家,一位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軍事思想家,特別是在海軍作戰上他的成就更為突出。對於軍事歷史跟他當時遇到的軍事課題之間的密切關係,他有著十分透徹的見解。而對現成的作戰原則,他總是要依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修改後再有分析地加以運用。遺憾的是他從來不敢試圖對軍事理論進行科學的歸納總結。

  科爾默·馮·德·戈爾茲男爵:普魯士總參謀部在毛奇和施利芬領導下的全盛時期,曾經產生過一大批日爾曼軍事思想家,他就是其中之一。把他包括在這裡所介紹的智囊團里,他也許當之有愧。但他的著作曾經在德國、法國、特別是英國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伯爵:他是又一位學識淵博的軍事思想家。他從未試圖從他那廣博的軍事史和當時戰爭的知識中提升精確而又抽象的理論。他既是士兵,又是將軍,因此很可能要比毛奇高明些,不過這只是我們的推測而已。看起來,假如他在1914年負責統帥德國軍隊的話,那末他的作戰計劃是一定會取得成功的,整個歷史也將是另一番樣子了。

  費迪南·福熙:他既是克勞塞維茨的信徒,又是阿登特·迪·庇克的崇拜者。他是繼拿破崙之後經過戰火考驗上升到高級指揮崗位的少數軍事理論家之一。他跟別人一樣,對克勞塞維茨的軍事思想有著深刻的了解(他比多數德國人理解得還要深)。但是,有一點卻顯得有些荒謬,那就是他誤解了自己同胞阿登特·迪·庇克的思想。他儘量運用科學的和理論性的詞語來表達他的思想和進行寫作,他對軍事理論的探討有許多東西是可取的。但是,由於他的思想影響以及他對進攻戰的精神作用的極端信仰,因而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法國軍隊瀕臨毀滅的邊緣。

  約翰·F·C·富勒:他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軍事思想家,也是克勞塞維茨以來最重要的一位軍事思想家。有意思的是他的早期著作常常貶低克勞塞維茨,但後來他開始認識到他自己正是運用克勞塞維茨的方法來探討軍事理論的。他曾經大言不慚地把自己比作哥白尼、牛頓和達爾文。不過,他並未言過其實。是他最先把作戰原則歸納整理成本世紀大部分時間裡人們公認的那個樣子。他是最早的一位偉大的裝甲兵戰術家。富勒懂得,作為戰爭理論,除了戰爭原則之外,還應該有更多的東西(包括更多的內容和更嚴密的科學性),不過他在闡明這種理論時並不十分成功。

  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就是他們這些人進行了不很協調的努力,從而形成了最早的戰爭理論,即作戰原則。

  有些讀者或許會奇怪,這裡為何沒有提到巴茲爾·利德爾·哈特。有人一直指責我對利德爾·哈特抱有偏見,但我決無貶低他的意思。利德爾·哈特是靠竊取福煦的思想成果才騙取了軍事理論家稱號的。他確是位才思敏捷,文采飛揚的人,但是靠他自己的功勞他沒有資格跟本書列舉的任何一位偉大的軍事思想家相提並論。他寫的一部蹩腳的福煦傳記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他在為格哈特·里特的一部有關施利芬的著作書寫前言時,曾對施利芬和施利芬計劃作過不符合歷史事實的評價和不正確的分析,他把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說得比拿破崙還要偉大,因此,這樣一個人決不可以稱作是具有軍事才略或軍事理論的傑出學者。

  作戰原則

  現將作戰原則的條文列舉如下,這些條文跟正式的美軍條令中的有關提法是一致的 [ 注 ] 。近代研究軍事問題的學者對於作戰原則的反映和評價分歧十分尖銳,但是應該說它是迄今為止人類公認的戰爭理論的最系統的總結。

  作戰的目標:每次軍事行動都必須針對具有決定性意義而又可達成的目標。

  積極實施進攻:只有進攻才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

  一切力求簡明:戰時處處事事都有危難,繁瑣必然會引起混亂、曲解和錯誤。

  加強統一指揮:要充分發揮整個部隊的戰鬥力,必須實施統一指揮(我喜歡把它叫做控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