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隨後,所有列強都仔細研究了1918年戰爭的經驗教訓。而德軍總參謀部通過分析過去的經驗和利用當時(1933年後)納粹政府充足的財政支持下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在軍事上取得了比別國大得多的進步。負責制訂計劃的德軍將領以1917至1918年發展起來的步兵戰鬥隊作為新的戰術體制的基礎,精心提出了這樣一種軍事思想:那就是採用密集的裝甲部隊(將裝甲兵分隊跟步兵分隊編在一起),並為炮兵提供經過很大改進的戰術空軍支援,或者在運動戰中必要時用戰術空軍取代炮兵作戰。由於採取了靈活分散的指揮體系,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戰術協同的優越性。這種作戰思想的形成,可以說明坦克和戰鬥轟炸機這兩種武器裝備已經完全被融合於陸地戰爭了。
自從手持式步槍成為有效的作戰兵器以來,1918年德國在軍事體制和戰術技術上進行了革新後,步兵的部署方式出現了第三次疏散展開。(前兩次的展開,一次是古斯塔夫·阿道夫採用的線式體制,另一次是美國南北戰爭、法俄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因兵器火力的加強促使步兵採取漸次散開的隊形,但並未改變線式隊形的概念)小型戰鬥隊代替了過去的作戰橫隊,並跟空中和炮兵火力支援結合了起來,戰鬥隊充分利用自己作戰的突然性、隱蔽性和戰術機動性,用火力對敵人防線的一小部分進行飽和襲擊,並將密集性(基本上是密集的火力)和機動性緊密結合起來,造成敵人防禦上的判斷失誤,使他們不能及時進行還擊。
這些新的步兵作戰思想以德國1918年的軍事體制和戰術技術的改革為先聲,到1939年至1940年德國裝甲兵和空軍聯合發動閃電戰時達到了全面發展的階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這種步兵作戰思想一直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在兩種主要的合成軍特遣部隊作戰(這對同盟國的最後勝利起過很大的作用)中,新的步兵作戰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改變。一種是英美對德國以空降兵先行的作戰方式進行了改革,另一種是英美對兩棲進攻技術作了完善。說到底,儘管當時雙方進行了大量獨自的和平行的研究發展,但這些合成軍特遣部隊的作戰方式都不過是德國戰鬥隊基本戰術改頭換面的形式而已。
32.軍事歷史和軍事理論:軍事家的實驗室
T·N·杜普伊 [美國]
[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拿破崙和軍事理論
19世紀和20世紀的軍事理論家
作戰原則
作戰模擬演習和數位化典型分析法
拿破崙和軍事理論
軍事史向來是軍事家研究戰爭的實驗室。縱觀自古以來的戰爭經驗,不難發現所有的軍事將領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借鑑前人總結的作戰經驗,採用前人的作戰兵器、戰術和戰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新東西而逐漸鍛鍊成長起來的。儘管好幾個世紀中有關戰爭、戰爭的情況以及作戰方法的著作浩如煙海,然而只有到了19世紀,人們才試圖對戰爭進行從理論上的總結整理,將戰爭涉及到的基本要素以及軍事將領如何打仗和指揮部隊進行條理系統的描述。
近代,最早試圖就戰爭藝術進行系統的理論闡述的是拿破崙。雖然他並沒有親自把他的軍事理論書寫成文,但是他確實總結和升華了大量的軍事格言,後人在此基礎上還有所發展。拿破崙自己曾經明確表示過,他的格言是總結前人的經驗而得來的:
對於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古斯塔夫、蒂雷納、尤金和腓特烈所進行過的戰例要認真學習,反覆鑽研,並以他們作為自己效法的榜樣。這是成為卓越軍事將領和揭開戰爭藝術之謎的唯一手段。這樣你的聰明才智就會得到啟發,從而摒棄那些與偉大軍事將領所堅持的準則背道而馳的軍事原則。
很明顯,拿破崙的軍事行動是有其堅實的理論基礎的。為此,許多有識之士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根據他的言論,特別是根據他的軍事實踐,逐步總結出了一整套軍事理論。
19世紀和20世紀的軍事理論家
根據拿破崙的軍事實踐逐步總結出一套軍事理論的理論家最突出的有十位。由於他們以及其他許多人的努力,經過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終於形成了最早的一套系統完整的軍事理論——作戰原則。
亨利·約米尼:他曾試圖解釋拿破崙軍事天才的理論基礎。毫無疑問他對拿破崙的思想了解得十分透徹。然而,使人感到不足的是,他的許多著作既沒有能夠抓住拿破崙軍事思想中所蘊含著的哲理,也未能提取其理論的精髓,結果成了戰例的討論、規章條文的羅列,再加上一些警句格言的大雜燴。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也許他稱得上是繼拿破崙之後人類戰爭史上學識最為淵博的軍事思想家。他不僅把握住了拿破崙的思想哲理,而且還將自己的思想加了進去。但是,他跟約米尼一樣,在從拿破崙的軍事思想哲理中提取理論精華時遇到了障礙。好比神學中的聖經,在軍事上人們可以引用克勞塞維茨的論述來證明他所想要闡明的一切正確的和不正確的概念。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克勞塞維茨是位故弄玄虛或自相矛盾的學者,只是說,人們的引文往往是斷章取義的。他也從未能將自己的著作彙編成一本總集刊印出版。
有人常常指責說,克勞塞維茨喜歡譏笑那種認為世界上可能或者應該有一套固定的作戰原則的想法。這是人們對他言論的斷章取義的曲解。事實上,在他的著作中,他曾用好幾個章節討論過戰爭理論的問題。他斷言作戰原則是確實存在的。他列舉了我們公認的九條作戰原則中的八條。但是他也明確承認,光靠《戰爭論》一書,即使在他的有生之年採用科學的方法也不可能做到系統闡明戰爭的理論問題,這需要人們作進一步巨大的努力。他堅決反對想為戰爭制定一套精確無誤的數學公式,讓將軍們在戰場上按圖索驥就會無往而不勝的可笑企圖。
自從手持式步槍成為有效的作戰兵器以來,1918年德國在軍事體制和戰術技術上進行了革新後,步兵的部署方式出現了第三次疏散展開。(前兩次的展開,一次是古斯塔夫·阿道夫採用的線式體制,另一次是美國南北戰爭、法俄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因兵器火力的加強促使步兵採取漸次散開的隊形,但並未改變線式隊形的概念)小型戰鬥隊代替了過去的作戰橫隊,並跟空中和炮兵火力支援結合了起來,戰鬥隊充分利用自己作戰的突然性、隱蔽性和戰術機動性,用火力對敵人防線的一小部分進行飽和襲擊,並將密集性(基本上是密集的火力)和機動性緊密結合起來,造成敵人防禦上的判斷失誤,使他們不能及時進行還擊。
這些新的步兵作戰思想以德國1918年的軍事體制和戰術技術的改革為先聲,到1939年至1940年德國裝甲兵和空軍聯合發動閃電戰時達到了全面發展的階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這種步兵作戰思想一直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在兩種主要的合成軍特遣部隊作戰(這對同盟國的最後勝利起過很大的作用)中,新的步兵作戰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改變。一種是英美對德國以空降兵先行的作戰方式進行了改革,另一種是英美對兩棲進攻技術作了完善。說到底,儘管當時雙方進行了大量獨自的和平行的研究發展,但這些合成軍特遣部隊的作戰方式都不過是德國戰鬥隊基本戰術改頭換面的形式而已。
32.軍事歷史和軍事理論:軍事家的實驗室
T·N·杜普伊 [美國]
[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拿破崙和軍事理論
19世紀和20世紀的軍事理論家
作戰原則
作戰模擬演習和數位化典型分析法
拿破崙和軍事理論
軍事史向來是軍事家研究戰爭的實驗室。縱觀自古以來的戰爭經驗,不難發現所有的軍事將領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借鑑前人總結的作戰經驗,採用前人的作戰兵器、戰術和戰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新東西而逐漸鍛鍊成長起來的。儘管好幾個世紀中有關戰爭、戰爭的情況以及作戰方法的著作浩如煙海,然而只有到了19世紀,人們才試圖對戰爭進行從理論上的總結整理,將戰爭涉及到的基本要素以及軍事將領如何打仗和指揮部隊進行條理系統的描述。
近代,最早試圖就戰爭藝術進行系統的理論闡述的是拿破崙。雖然他並沒有親自把他的軍事理論書寫成文,但是他確實總結和升華了大量的軍事格言,後人在此基礎上還有所發展。拿破崙自己曾經明確表示過,他的格言是總結前人的經驗而得來的:
對於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古斯塔夫、蒂雷納、尤金和腓特烈所進行過的戰例要認真學習,反覆鑽研,並以他們作為自己效法的榜樣。這是成為卓越軍事將領和揭開戰爭藝術之謎的唯一手段。這樣你的聰明才智就會得到啟發,從而摒棄那些與偉大軍事將領所堅持的準則背道而馳的軍事原則。
很明顯,拿破崙的軍事行動是有其堅實的理論基礎的。為此,許多有識之士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根據他的言論,特別是根據他的軍事實踐,逐步總結出了一整套軍事理論。
19世紀和20世紀的軍事理論家
根據拿破崙的軍事實踐逐步總結出一套軍事理論的理論家最突出的有十位。由於他們以及其他許多人的努力,經過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終於形成了最早的一套系統完整的軍事理論——作戰原則。
亨利·約米尼:他曾試圖解釋拿破崙軍事天才的理論基礎。毫無疑問他對拿破崙的思想了解得十分透徹。然而,使人感到不足的是,他的許多著作既沒有能夠抓住拿破崙軍事思想中所蘊含著的哲理,也未能提取其理論的精髓,結果成了戰例的討論、規章條文的羅列,再加上一些警句格言的大雜燴。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也許他稱得上是繼拿破崙之後人類戰爭史上學識最為淵博的軍事思想家。他不僅把握住了拿破崙的思想哲理,而且還將自己的思想加了進去。但是,他跟約米尼一樣,在從拿破崙的軍事思想哲理中提取理論精華時遇到了障礙。好比神學中的聖經,在軍事上人們可以引用克勞塞維茨的論述來證明他所想要闡明的一切正確的和不正確的概念。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克勞塞維茨是位故弄玄虛或自相矛盾的學者,只是說,人們的引文往往是斷章取義的。他也從未能將自己的著作彙編成一本總集刊印出版。
有人常常指責說,克勞塞維茨喜歡譏笑那種認為世界上可能或者應該有一套固定的作戰原則的想法。這是人們對他言論的斷章取義的曲解。事實上,在他的著作中,他曾用好幾個章節討論過戰爭理論的問題。他斷言作戰原則是確實存在的。他列舉了我們公認的九條作戰原則中的八條。但是他也明確承認,光靠《戰爭論》一書,即使在他的有生之年採用科學的方法也不可能做到系統闡明戰爭的理論問題,這需要人們作進一步巨大的努力。他堅決反對想為戰爭制定一套精確無誤的數學公式,讓將軍們在戰場上按圖索驥就會無往而不勝的可笑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