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知書順口接話:「她想得倒是周全。」

  蘭苕繼續說:「聞侍郎昨兒便要放呢,說是想同殿下一塊兒放,討個好彩頭。殿下說近來放太多,耳朵吃不太消,故此婉拒了。」

  「嗯?你家主子傷著了耳朵?」沈知書忙問,「可有大礙沒有?」

  蘭苕笑道:「殿下好著呢,是為了拒絕聞侍郎才如此說的。」

  沈知書顯而易見地鬆了一口氣,點點頭。

  蘭苕有些急:「將軍怎麼一點反應也沒有?」

  沈知書被這話問得訝異起來:「我該有什麼反應?」

  「聞大人分明醉翁之意不在酒!」蘭苕道,「將軍難道不知一塊兒放炮竹意味著什麼?」

  「哦?我倒真不知。」沈知書說,「難不成這上頭還有什麼講究?」

  「當然有!」蘭苕掰著手指頭道,「其一是驅邪祈福,保佑自己與身邊人喜樂安康,炮竹一響,百病皆消。其二……則有攜手走向新生活之意,故此也暗含傾慕之意。那聞大人分明是別有用心!」

  「原來還有此等說法。」沈知書恍然大悟似的點點頭。

  「是啊!」蘭苕道,「所以……」

  她本想說「所以將軍再不抓緊,聞侍郎可就要趁虛而入了!」,卻聽沈知書漫不經心似的接道:

  「所以你家殿下想同我一齊放炮竹,也是暗含傾慕之心?」

  第92章 正月十五刺殺

  說這話時沈知書並未過腦,等反應過來自己口中蹦出了什麼驚人之語後,為時已晚。

  彼時路程剛行至一半。

  蘭苕咽了一下口水,沒敢接話。姜虞也不答言。

  於是四周便陷入了莫名的寂靜,沉甸甸地裝在半大不大的車廂里,逼仄又空泛。

  沈知書的手在膝上無意識攥成拳,又輕輕鬆開。大約是實在受不了這樣狹暗的氛圍了,她低低咳了一聲,往回找補說:「開玩笑的。」

  姜虞「嗯」了一下,片刻後道:「將軍也學會了開玩笑。」

  沈知書不置可否:「跟殿下學的。」

  姜虞的眸光從眼尾不動聲色地流過來,恰巧撞上了沈知書的視線。

  她似乎並沒有接話的意思,撩開車簾,一言不發地往外看。

  沈知書鬆了一口氣,原以為*此事就告一段落,卻在車行至將軍府門前,即將停下的時候,聽見姜虞低聲嘀咕了一句什麼。

  「嗯?」沈知書沒聽清,「殿下方才說了何話?」

  姜虞遂將聲音放大了一些:「我倒不知我何時開了玩笑。」

  ……這是什麼話?先前時不時的口出狂言不是玩笑?那「成親」之語不是玩笑?

  沈知書張張嘴,下意識想說「你的那些風月之言不是玩笑麼」,又想逗樂著說上一句「若非玩笑,豈不是真情流露了」,卻終究沒有出口。

  有些荒謬。她心想。

  ……自己倘或將這些話說出口,又是在期待什麼呢?

  姜虞總歸會應「嗯」,但自己卻從不知她是否真心,也不知她掩埋在那些出格舉動下的真實意圖。

  於是這些看似繾綣、令人浮想聯翩的話總歸會無疾而終。

  更何況她們本不該曖昧的。

  自己早就下定決心不在今生追求愛情。

  於是沈知書只是彎了彎眼睛,順著姜虞的話說:「殿下確實不曾開玩笑。」

  馬車停下來,姜虞瞥她一眼,從袖中掏出一塊帕子,而後隔著帕子抓住了馬車的門框。

  沈知書挑眉道:「我先下,殿下再扶著我下車,倒是容易一些。」

  姜虞卻恍若未聞,扒著門框,自顧自下了。

  -

  大帝姬在石桌旁兀自坐了良久,終於下了決定。

  開弓沒有回頭箭。今日之後,她與國師便將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

  她隨即又在心底「嗤」了一聲,想,感情虛無縹緲,果然不是什麼可靠的玩意兒。

  她原以為國師對母皇有幾分真心,現在看來,那不過是出於對替身的憐惜。而一旦真身有現世之法,替身便會被棄之如敝履。

  國師在信上說,苦尋愛人而不得,若再找不到恐沒有機會,於是只得以相像之人的心頭血作引,再布下陣法,以引愛人出來。

  正月十五月圓,是布陣的最好時機,加之次日選秀,彼時宮中必定忙亂,最適合動手。屆時她會派人刺殺皇上,而後一力扶自己上位。

  而倘或自己不答應……她再去找其餘帝姬,總會有人答應的。

  至於皇上,取完心頭血之後會呈假死之兆,精心照料下,半月之後將甦醒,只是身體較之先前會差一些。然人參靈芝補著,總會好的,不至於英年早逝。

  大帝姬看完信的時候,手是抖的。

  真要走到如此地步麼?她想。

  她隨即又想,帝王最忌諱心軟。母皇並不會死,自己反能上位,何樂而不為?

  如若不然,自己恐沒有成龍機會——自己雖是長女,母皇卻一直更看好二妹。

  信的最後說,若有合作之意,子初一刻前往國師府一敘。

  大帝姬隱在眼睫下的眸子閃了閃。

  ——國師既已下定決心,若是想做什麼,旁人是斷然無法攔住的。即便自己將此事稟報母皇,又能如何?

  所以母皇必失心頭血,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

  再猶豫下去,豈非將皇位拱手讓人?

  看來這一趟是必去了。

  只是……

  國師看起來蓄謀已久——這信並非現寫的,而是早早備下。

  所以國師是真心的麼?還是說今晚這是場鴻門宴,國師實則是母皇的眼線,被派來實驗試探她們是否有不臣之心?

  罷了,自己現如今是在與虎謀皮,國師真正的意圖,今晚自己一去便知。

  倘或她是母皇派來試驗帝姬們的忠誠度的,自己當即可以改口說自己此來只為假裝上當,從而引出更多把柄。

  -

  正月十六原是個大忙日——宮中選秀,宮外長公主辦生辰宴。

  皇上還下旨為長公主選親。

  正月初八,她將姜虞召入宮內,是這麼說的:

  「淮安今年二十一,過了生辰便二十二。古來十四歲便有成家的,再不濟二十歲也應有人幫著主持中饋。淮安既生為長公主,理應為天下萬民作表率,這選親便是給天下萬民一個交代。」

  姜虞的眉心蹙了一下:「我不想——」

  「這選親是必選的,將自己的態度擺出來。」皇上打斷了她,「至於有沒有看對眼的則另說。」

  ……姜初放任自己成家,果真將過往全都放下了麼?

  姜虞眯起眼,淺淡的聲線聽不出情緒:「皇姐倒是為我著想。」

  姜初笑了一下,兩鬢的白髮隨之顫了顫:「阿虞長大了,我也老了。我雖不知你與沈將軍既兩情相悅卻為何不成家,然你也需得有個家,有人照顧著,我才好安心前朝。」

  「過去……是我的不是,一直不曾催你婚配。」她搖搖頭,「我近來為此事夜夜懸心,還是覺著阿虞須得儘早成家。阿虞從小便沒了爹娘,我再過幾年身子也不行了,到時誰看顧著你的飲食起居,有了事又和誰商量呢?」

  姜虞垂下眸子,鴉睫在眼下投下了淺淡的陰影。

  她一時沒接話,忽又抬起眼,徐徐環顧了一圈這個自己生活了十餘年的地方。

  這地方一直未變,只是少了些人氣。就好像自從她走後,姜初便很少踏足這裡了。

  姜虞幾乎能想像到那樣的場景——姜初在御書房一坐便是大半天,只有兩三個時辰的工夫會來這兒匆匆睡一覺。

  「阿虞在看什麼?」姜初好奇地問。

  姜虞搖搖頭,說「沒事」。

  她從山水屏風上收回視線,抿了一下唇,還是淡聲囑咐了一句:「你多保重,有什麼事也多交予老大老二老五,她們也應著手處理朝政。」

  姜初又搖搖頭:「還是不放心她們啊……需得我親力親為。」

  姜虞「嗯」了一聲,姜初卻像是憋狠了,話茬一輪接一輪地往外冒:

  「從前一天睡兩個時辰,批摺子時仍舊精神抖擻,於是便覺自己身體強健,是不必太注重飲食起居的。現如今卻發覺是從前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昨兒心血來潮,也仿著從前那般行事,睡了兩個時辰起來卻覺頭暈眼花。嗐,人還是不能不服老。」

  「我便想到阿虞,阿虞老的時候是什麼樣呢?我大約也是看不見了。」

  「阿虞正月十六又過生辰,又選駙馬,雙喜臨門,我會命人大操大辦,阿虞不必費一點心。」

  「就是不知阿虞想要什麼生辰禮?我這兒早便備下了,只恐不得阿虞心意,阿虞……」

  姜虞忽然叫了一聲「姜初」。

  姜初停下了絮叨:「怎麼?」

  「你……不必如此。」姜虞道。

  不必如此小心翼翼,不必如此日夜辛苦,不必對我太過掛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