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笑意未達眼底。
她緩聲道:「殿下似乎一直這麼理所應當。」
「嗯?」
「理所當然地覺得我會幫你。」沈知書將身子往前一傾,直視上姜虞的眸子,「可我若是不答應呢?」
姜虞的呼吸慢了半拍,須臾,眨了一下眼:「將軍想要什麼,我都能予。」
「無論何事何物?」
「無論何事何物。」
沈知書搖搖頭:「可是殿下每回都如此行事,說到底我也不能向殿下索取什麼。況且殿下也並未對我坦誠,以至於我對此事一直雲裡霧裡,就像是棋局裡無謂犧牲的兵,被蒙上眼推著向前,不能回頭,也不知底里……」
她頓了頓,往椅背上一靠,輕聲說:「我也不缺什麼,沒興趣幫殿下了。」
「我可以予你……」
「殿下。」沈知書輕笑了一聲,「還沒明白麼?」
她站起來,驀地走至姜虞身後,扶著椅背俯下了上半身:「殿下將實情告知於我,我自然肯幫殿下。否則——免談。」
姜虞垂下腦袋,聲線同她的臉一般無動於衷:「其餘之事都可,此事真不行。」
「為何不可?是因著那人的身份,還是其中夾雜著令殿下難以啟齒之事?」
姜虞搖搖頭:「不能說。」
「那真沒法子了。」沈知書攥著椅背直起身,「殿下自行解決罷,下官先行一步。」
其實她也有點氣。
氣長公主死犟著什麼也不說,也氣自己人與事都尚未弄靈清,就稀里糊塗地一頭扎進了這灘渾水裡。
畢竟從姜虞寧死不吭聲的行狀來瞧,這渾水八成棘手得緊。
她從前是個太過良善的傻子,今兒這傻子卻不願奉陪了。
這場鬧劇理應就此為止。
她轉身要走,寬大的袖擺從姜虞面前掃過,卻猛地被某人扯住。
「嗯?」沈知書垂眸看著長公主那震顫著的眼睫,「殿下可是想明白了?」
「我……」長公主低低的嗓音滲出些許難以察覺的喑啞,「我保證此事是最後一回。將軍……請幫我。」
「姜虞。」沈知書實打實被氣笑了,「你一直是這樣的態度,我憑什麼幫你呢?就憑你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長公主麼?所有人都不得忤逆您,所有人都得圍著您轉,是不是?」
「千兩黃金明日會送入將軍府。」
「……我不缺金銀。我如今所獲的已夠我衣食無憂逍遙自在,為何還要稀里糊塗地被您利用呢?」
姜虞啞了聲,良久,輕言細語地說:「……不是利用。」
「不是利用?」沈知書眯眼看著她,「非各取所需的交易便是利用,我究竟並沒從中獲得我想要的。難不成您要告訴我,您做這一切是為了我?還是你要說,你是心悅於我,故此演這麼一出與我瞧?」
銅爐里的香已經燃盡了,安安靜靜杵在牆角,散著飄渺無形的煙。
屋內的氣氛如同那沒了餘熱的香灰般死氣沉沉。
沈知書看著再無話音的姜虞,唇角微勾,正要再哂薄兩句,忽然聽見外頭傳來窸窣的響動。
緊接著,像是有什麼東西在窗外一閃而過。
「誰?」沈知書厲聲問。
卻見姜虞一把攬住了她的脖子,而後一陣用力,將她驀地往下拉。
沈知書猝不及防,被她往下帶了幾寸,眼瞅著即將撞上她的臉。
雪鬆氣排山倒海,像是再度誤入了漠北的雪松林。
沈知書有一瞬間的愣怔,須臾,飄忽的思緒被長公主清淺的話音拉回來。
「最後一次。我保證。」姜虞這麼說著,將臉往前送了一點。
她們鼻息相纏。
搖曳著的燭火落在那雙淺淡的眸子裡,勾勒出幾分荒唐而曖昧的風月情愫。
因上揚而裸露在的脖子雪白細膩,像是一種無聲的相邀。
沈知書知道她想做什麼——
外頭那「眼線」在看著。長公主想同自己接吻,以做戲與那人瞧。
姜虞一直不肯說出監視她之人是誰……然而這其實並不難猜。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南安國長公主,只可能會畏懼一人——當朝聖上,姜初。
她拉此前同她毫無交集的自己當皇上面前的擋箭牌,還口口聲聲說並非利用……
實在滑稽。滑天下之大稽。
但這僅是猜測。
需要得到證實。
沈知書的眸光從眼尾的那顆小痣滑至潤澤的櫻唇,想,自己其實並不介意陪著這位長公主再兜上幾圈,看看那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紅燭已燃去大半,巷尾傳來更漏聲。
沈知書眯起眼,陡然抬起那雙粗糲的手,一把捏住了姜虞那露在空氣里的後脖頸。
長公主渾身一顫,眼睫戰慄著,像是飄搖的雨夜裡停駐在寒梅枝頭的枯葉蝶。
沈知書垂眸看著蝴蝶,半晌,腦袋沉了下去——
沒親上。
借了個位。
她的唇落在了長公主的臉側,垂落的馬尾恰巧擋住了兩人的臉。
鼻尖抵上了冰涼的耳垂,沈知書沉聲開口:
「下不為例。」
……
-
那眼線隸屬於「血煞」,是姜初培養的親信,旨在替她解決那些不好擺在明面上處理的事務。
她於當夜悄無聲息地潛入宮中,飛奔至勤政殿。
姜初揉了揉眉心,將手中的奏摺往桌上一摜:「她們今夜又見面了麼?」
「……是。」眼線一五一十答道。
「今夜做了什麼?」姜初往椅子上仰躺上去。
「接吻,與……行房事。」
眼線回稟完,小心翼翼抬起頭。
她家主子的臉被燭火勾勒得稜角分明,此刻陰陽未定,辨不清情緒。
眼線復又垂下腦袋,忐忑等了半晌,終於等來了主子的話音——
姜初從嗓子眼裡擠出一句話:「知曉了,下去罷。」
眼線退出殿門時,與一雪白的身影擦肩而過。
她看見來人一頭白髮,身著一襲白衣,與自己那一身黑的夜行衣截然相反——
是國師。
國師近些日子來得真勤。她想。
似乎自從長公主與沈將軍「一拍即合」後,這深夜的勤政殿便總能見著國師的身影。
她恭敬行了一禮,正要離去,卻忽被國師叫住了。
國師輕聲問:「她們可是又……」
她說著,將雙手的拇指並作一塊兒,輕輕彎了彎。
眼線點點頭。
又做了……
國師長舒一口氣,道:「我心裡有數了,你先下去罷。」
周遭沉寂得有些過分,松枝被雪壓得挺不住,撲簌簌抖落了一團積雪。麻雀從枝頭蹦下來,掐著嗓子叫了幾聲。
國師聽見勤政殿裡傳來一聲輕咳,緊接著,裡頭的人沉聲問:「阿璃又來了麼?」
國師大步流星地走進去,草草行了一禮:「陛下萬安。」
「有什麼安不安的呢?」姜初說著,又翻開了另一本奏疏。
國師眯起了眼。
她並未坐上一旁的雕花黃木椅,而是徑直走到了桌案旁,忽然抬起胳膊,覆上了姜初握著硃筆的指尖。
「很涼。」國師說,「陛下今兒一整日都在勤政殿罷。一日三餐可有按時用麼?」
聲音輕得近似耳語。
「自然。」姜初抬起頭,直視上國師的眼,長嘆一聲,「阿璃,到底只有你是在真正關心我。」
「不敢當。」國師輕笑道,「院兒裡頭多少位娘娘都盼著陛下召幸。」
「她們?」姜初擺擺手,指著身下的龍椅說,「她們盼的是這上頭坐著的人,而非姜初。」
國師的眉毛深深蹙了起來,淺淡的顏色陡然變得深了一些。
她驀地攬住椅背,腦袋低了下去,問:「陛下今兒說話略顯刻薄。心情不虞麼?」
姜初合上奏疏,自嘲地笑了笑:「阿璃你又明知故問。」
國師沒接話,胳膊輕輕往下垂,搭上了姜初的肩。
姜初說:「朕曾經以為,只要看著她平安長大,朕便能心滿意足。可她長大了,朕又想,若是她能長長久久伴在朕身側,心裡眼裡只有朕一人,該多好。」
「朕是個自私的阿姐,是不是?」
國師的手徐徐往上移,覆住姜初的眼。
「陛下累了。」她答非所問,「擺駕養心殿,可好?」
姜初長久長久沒答言。
國師的手心逐漸濕潤了。她低下腦袋,看見姜初靠在龍椅上,肩膀微微震顫。
她想,皇上被束縛在這個位置太久了,被要求喜怒不形於色,漸漸地,連哭都變成了無聲。
半柱香後,姜初停止了哭泣。
她將國師的手挪開,啞著嗓子道:「罷了。血煞不必跟著了。」
她頓了頓,繼續道:「其實朕早知道答案了,只是犟著不信,以為能騙過自己。」
她緩聲道:「殿下似乎一直這麼理所應當。」
「嗯?」
「理所當然地覺得我會幫你。」沈知書將身子往前一傾,直視上姜虞的眸子,「可我若是不答應呢?」
姜虞的呼吸慢了半拍,須臾,眨了一下眼:「將軍想要什麼,我都能予。」
「無論何事何物?」
「無論何事何物。」
沈知書搖搖頭:「可是殿下每回都如此行事,說到底我也不能向殿下索取什麼。況且殿下也並未對我坦誠,以至於我對此事一直雲裡霧裡,就像是棋局裡無謂犧牲的兵,被蒙上眼推著向前,不能回頭,也不知底里……」
她頓了頓,往椅背上一靠,輕聲說:「我也不缺什麼,沒興趣幫殿下了。」
「我可以予你……」
「殿下。」沈知書輕笑了一聲,「還沒明白麼?」
她站起來,驀地走至姜虞身後,扶著椅背俯下了上半身:「殿下將實情告知於我,我自然肯幫殿下。否則——免談。」
姜虞垂下腦袋,聲線同她的臉一般無動於衷:「其餘之事都可,此事真不行。」
「為何不可?是因著那人的身份,還是其中夾雜著令殿下難以啟齒之事?」
姜虞搖搖頭:「不能說。」
「那真沒法子了。」沈知書攥著椅背直起身,「殿下自行解決罷,下官先行一步。」
其實她也有點氣。
氣長公主死犟著什麼也不說,也氣自己人與事都尚未弄靈清,就稀里糊塗地一頭扎進了這灘渾水裡。
畢竟從姜虞寧死不吭聲的行狀來瞧,這渾水八成棘手得緊。
她從前是個太過良善的傻子,今兒這傻子卻不願奉陪了。
這場鬧劇理應就此為止。
她轉身要走,寬大的袖擺從姜虞面前掃過,卻猛地被某人扯住。
「嗯?」沈知書垂眸看著長公主那震顫著的眼睫,「殿下可是想明白了?」
「我……」長公主低低的嗓音滲出些許難以察覺的喑啞,「我保證此事是最後一回。將軍……請幫我。」
「姜虞。」沈知書實打實被氣笑了,「你一直是這樣的態度,我憑什麼幫你呢?就憑你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長公主麼?所有人都不得忤逆您,所有人都得圍著您轉,是不是?」
「千兩黃金明日會送入將軍府。」
「……我不缺金銀。我如今所獲的已夠我衣食無憂逍遙自在,為何還要稀里糊塗地被您利用呢?」
姜虞啞了聲,良久,輕言細語地說:「……不是利用。」
「不是利用?」沈知書眯眼看著她,「非各取所需的交易便是利用,我究竟並沒從中獲得我想要的。難不成您要告訴我,您做這一切是為了我?還是你要說,你是心悅於我,故此演這麼一出與我瞧?」
銅爐里的香已經燃盡了,安安靜靜杵在牆角,散著飄渺無形的煙。
屋內的氣氛如同那沒了餘熱的香灰般死氣沉沉。
沈知書看著再無話音的姜虞,唇角微勾,正要再哂薄兩句,忽然聽見外頭傳來窸窣的響動。
緊接著,像是有什麼東西在窗外一閃而過。
「誰?」沈知書厲聲問。
卻見姜虞一把攬住了她的脖子,而後一陣用力,將她驀地往下拉。
沈知書猝不及防,被她往下帶了幾寸,眼瞅著即將撞上她的臉。
雪鬆氣排山倒海,像是再度誤入了漠北的雪松林。
沈知書有一瞬間的愣怔,須臾,飄忽的思緒被長公主清淺的話音拉回來。
「最後一次。我保證。」姜虞這麼說著,將臉往前送了一點。
她們鼻息相纏。
搖曳著的燭火落在那雙淺淡的眸子裡,勾勒出幾分荒唐而曖昧的風月情愫。
因上揚而裸露在的脖子雪白細膩,像是一種無聲的相邀。
沈知書知道她想做什麼——
外頭那「眼線」在看著。長公主想同自己接吻,以做戲與那人瞧。
姜虞一直不肯說出監視她之人是誰……然而這其實並不難猜。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南安國長公主,只可能會畏懼一人——當朝聖上,姜初。
她拉此前同她毫無交集的自己當皇上面前的擋箭牌,還口口聲聲說並非利用……
實在滑稽。滑天下之大稽。
但這僅是猜測。
需要得到證實。
沈知書的眸光從眼尾的那顆小痣滑至潤澤的櫻唇,想,自己其實並不介意陪著這位長公主再兜上幾圈,看看那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紅燭已燃去大半,巷尾傳來更漏聲。
沈知書眯起眼,陡然抬起那雙粗糲的手,一把捏住了姜虞那露在空氣里的後脖頸。
長公主渾身一顫,眼睫戰慄著,像是飄搖的雨夜裡停駐在寒梅枝頭的枯葉蝶。
沈知書垂眸看著蝴蝶,半晌,腦袋沉了下去——
沒親上。
借了個位。
她的唇落在了長公主的臉側,垂落的馬尾恰巧擋住了兩人的臉。
鼻尖抵上了冰涼的耳垂,沈知書沉聲開口:
「下不為例。」
……
-
那眼線隸屬於「血煞」,是姜初培養的親信,旨在替她解決那些不好擺在明面上處理的事務。
她於當夜悄無聲息地潛入宮中,飛奔至勤政殿。
姜初揉了揉眉心,將手中的奏摺往桌上一摜:「她們今夜又見面了麼?」
「……是。」眼線一五一十答道。
「今夜做了什麼?」姜初往椅子上仰躺上去。
「接吻,與……行房事。」
眼線回稟完,小心翼翼抬起頭。
她家主子的臉被燭火勾勒得稜角分明,此刻陰陽未定,辨不清情緒。
眼線復又垂下腦袋,忐忑等了半晌,終於等來了主子的話音——
姜初從嗓子眼裡擠出一句話:「知曉了,下去罷。」
眼線退出殿門時,與一雪白的身影擦肩而過。
她看見來人一頭白髮,身著一襲白衣,與自己那一身黑的夜行衣截然相反——
是國師。
國師近些日子來得真勤。她想。
似乎自從長公主與沈將軍「一拍即合」後,這深夜的勤政殿便總能見著國師的身影。
她恭敬行了一禮,正要離去,卻忽被國師叫住了。
國師輕聲問:「她們可是又……」
她說著,將雙手的拇指並作一塊兒,輕輕彎了彎。
眼線點點頭。
又做了……
國師長舒一口氣,道:「我心裡有數了,你先下去罷。」
周遭沉寂得有些過分,松枝被雪壓得挺不住,撲簌簌抖落了一團積雪。麻雀從枝頭蹦下來,掐著嗓子叫了幾聲。
國師聽見勤政殿裡傳來一聲輕咳,緊接著,裡頭的人沉聲問:「阿璃又來了麼?」
國師大步流星地走進去,草草行了一禮:「陛下萬安。」
「有什麼安不安的呢?」姜初說著,又翻開了另一本奏疏。
國師眯起了眼。
她並未坐上一旁的雕花黃木椅,而是徑直走到了桌案旁,忽然抬起胳膊,覆上了姜初握著硃筆的指尖。
「很涼。」國師說,「陛下今兒一整日都在勤政殿罷。一日三餐可有按時用麼?」
聲音輕得近似耳語。
「自然。」姜初抬起頭,直視上國師的眼,長嘆一聲,「阿璃,到底只有你是在真正關心我。」
「不敢當。」國師輕笑道,「院兒裡頭多少位娘娘都盼著陛下召幸。」
「她們?」姜初擺擺手,指著身下的龍椅說,「她們盼的是這上頭坐著的人,而非姜初。」
國師的眉毛深深蹙了起來,淺淡的顏色陡然變得深了一些。
她驀地攬住椅背,腦袋低了下去,問:「陛下今兒說話略顯刻薄。心情不虞麼?」
姜初合上奏疏,自嘲地笑了笑:「阿璃你又明知故問。」
國師沒接話,胳膊輕輕往下垂,搭上了姜初的肩。
姜初說:「朕曾經以為,只要看著她平安長大,朕便能心滿意足。可她長大了,朕又想,若是她能長長久久伴在朕身側,心裡眼裡只有朕一人,該多好。」
「朕是個自私的阿姐,是不是?」
國師的手徐徐往上移,覆住姜初的眼。
「陛下累了。」她答非所問,「擺駕養心殿,可好?」
姜初長久長久沒答言。
國師的手心逐漸濕潤了。她低下腦袋,看見姜初靠在龍椅上,肩膀微微震顫。
她想,皇上被束縛在這個位置太久了,被要求喜怒不形於色,漸漸地,連哭都變成了無聲。
半柱香後,姜初停止了哭泣。
她將國師的手挪開,啞著嗓子道:「罷了。血煞不必跟著了。」
她頓了頓,繼續道:「其實朕早知道答案了,只是犟著不信,以為能騙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