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27章 「畢竟將軍一向驍勇。」
這幾日的夜裡總下雪。
沈知書如約抵達重宴閣的時候,並未急著掀簾兒,而是將白狐絨大氅解下來,三兩下抖落上頭的雪粒。
夜色已晚,來往行人更少,迎賓之人早已不知何處去。
沈知書自己掀帘子進去,險些與大門旁蹲著的一個姑娘撞了個滿懷。
這姑娘正是那掌柜的女兒,拍拍大腿站起來,錯愕地「呀」了一聲:「將軍來得早,長公主殿下還沒到呢。」
沈知書笑道:「你蹲這兒做什麼?倒唬我一驚。」
「我扎馬步。」小姑娘同上次比起來行事大方了許多,一板一眼地說,「我娘說,我身子骨實在弱,讓我沒事兒就扎馬步練練。」
沈知書將她上下打量一圈,搖搖頭:「我瞧著倒挺好,若無參軍打算,健康就行,不必追求一身腱子肉。」
「可我娘想我參軍呢。」小姑娘說,「我娘說,成為一名將士,上戰場保家衛國,是南安國人畢生的追求。」
沈知書心道這「畢生的追求」還挺容易實現的,轉頭上兵部報個名就成。
沈知書信口接話:「那簡單,你明兒就來將軍府找我,我給你在軍營裡頭安排個位置。」
「當真?」小姑年眼睛一亮。
「千真萬確。」沈知書笑道,「只是上戰場可是要斷胳膊掉腦袋的,你不怕?」
小姑娘一本正經地說:「將軍都不怕,我也不怕。」
沈知書正要順嘴誇讚兩聲,忽然聽見後頭撲簌簌一陣帘子響。
她眯起眼,轉頭望過去,便見長公主披著月白的雪袍,攏著漢白玉手爐,長身玉立於門口,正提足往裡邁。
視線相撞,長公主輕輕頷首。
三人在狹窄的櫃檯前的走道里站著,此情此景與上回極其類似,但姜虞並未說「沾花惹草」之語。
她慢條斯理地解了外袍,遞與身後的侍子,淡聲問:「將軍幾時來的?可有久等?」
「不久,剛到。」
姜虞點點頭,轉頭問那姑娘:「碧芳閣收拾出來了麼?」
「我娘一早便著人打掃好了,只等著殿下大駕光臨。」小姑娘說。
姜虞於是轉身徑直往樓梯上走去,撂下一句淺淡的話音——
「我且上樓了,將軍請自便。」
……這有什麼好自便的,自己還能去哪兒?
沈知書如此腹誹著,一甩衣袖,也抓著欄杆往上跟。
-
沈知書原想著碧芳閣不過一個小房間,稍微清掃一下便好的,如何能用到「收拾」一詞呢?
而待她邁進門,看著圓桌、八仙桌、貴妃椅、床榻一應俱全的場景,長舒一口心,心道自己還是見識淺薄。
待侍子俱退出門後,沈知書不由得問:「不是聊刺客之事麼?至於如此大動干戈?其餘的且不提,這床又是為何?」
「這事頗有些複雜,估摸著聊得有些久,原想著將軍若撐不住,便可在此歇一夜。」長公主道,「我看將軍對床也不陌生,此前已然拽著我摸爬滾打過兩回了,不是麼?」
……長公主這是開了個玩笑?
怎麼會有人用「今天天氣真好」一般的、毫無情緒起伏的語氣開玩笑?
沈知書乾巴巴「哈」了兩聲:「確是如此,只是場景不同。頭一回是殿下央我,第二回是順其自然,這一回卻略微莫名其妙。」
姜虞瞥她一眼,沒接「莫名其妙」這話,淡聲進入主題:「已徹查秋雁遺物,發現一處有些反常。」
「何處?」
姜虞從寬袖裡撿出一張銀票:「這是從她箱櫃裡發現的。」
沈知書問:「這有何不妥?」
「宮女交易大多用真金白銀。一則銀票數額較大,一張五十兩起,她們很難一次性得到這麼多;二則銀票不易保存,且一丟就是五十兩,得心疼好一陣。」
「如此說來,這銀票大約是幕後之人予她的了?」
「正是。」
沈知書笑道:「早知其有幕後之人,且驅使她做這事時必是威逼利誘,而這利誘定大多是拿錢利誘。殿下此一發現並無大用處,頂多算是證實了『她幕後有人』的猜測。」
「將軍莫急,我還未說完。」姜虞說,「每張銀票都有批號,我通過批號命人徹查銀票流通,雖有些艱難,然總算是有所發現。」
「嗯?」
「這一張銀票,原是出自皇上賜予黃世忠將軍的一萬銀票的那一批。」
「黃世忠這名兒有些耳熟……」沈知書陡然想起白日裡謝瑾同自己說的「黃世忠管左步兵」,心內瞭然,「這黃將軍是大殿下麾下?」
她頓了頓,嘆了口氣:「然這也不能說明什麼,許是銀票被黃將軍花出去了,幾經轉手到了幕後之人手中。」
「銀票嶄新。」
「這也……」
「查了黃將軍府一年來的流水,明面上並未將這批銀票花出去。」
「……!」
沈知書著實有些錯愕——
不是,這都能查???
姜虞淡聲道:「定要我將此話說得如此直白麼?」
「非也。」沈知書蹙眉,「我只是因著保險起見,多懷疑懷疑。」
「相關證據不方便交由將軍查看。」姜虞說,「全看將軍信不信我。」
沈知書即刻接話:「我自然信。」
「為何?」
沈知書半挑著眉,一錯不錯盯著她瞧,忽然大剌剌癱進了椅背里:
「殿下這問得倒是有趣。殿下將這些事說與我聽,不就是期望我信麼?」
她說著,又坐起身,往前傾過去,直視上姜虞的眸子,輕聲道:
「我若半信半疑,你又不樂意。」
姜虞紋絲不動地坐著,眯了一下眼,答非所問:「你可又在沾花惹草?」
「……血口噴人。」沈知書笑道,「我哪來的膽子沾惹殿下?」
「這可不好說。」姜虞淡淡道,「畢竟將軍一向驍勇。」
沈知書修長而粗糲的手指有一搭沒一搭地摩挲著桌台,挑眉開了腔:
「殿下是在誇我麼?」
姜虞眯眼盯了她片刻,將目光移開了:
「是,在誇你。」
兩人的稱呼已然亂了套,沈知書許久未稱「下官」了,長公主也上一聲「將軍」下一聲「你」。
於是某種彆扭的親近感便悄無聲息地露了頭。
而此時此刻正聊著正事,這種親近感便著實顯出幾分……詭異。
沈知書蹙了一下眉,正想將話音拐回去,欲去拿茶盞的手腕忽然一頓。
她將食指豎在唇邊,比了一個「噓」的動作,壓低嗓音說:「外頭好像有人。」
姜虞滯了滯,輕聲問:「咱們的侍子不是守在外頭麼?她倆不是人?」
「非此意思。」沈知書說,「那人……殺氣很重,手頭應當拿過無數條人命,我們刀尖上行走的,對這種氣息會格外熟一些,故此能發覺她的存在。」
「嗯?」
「我不知曉此人的動機,但外頭沒動靜,我倆的侍子應當並未發現她。她應當是悄無聲息地躲在某處,伺機而動。」
沈知書還欲再往下分析分析,講出一些「她是否是前來刺殺」諸如此類的話,卻見原本在八仙桌那頭淡然坐著的姜虞猛地起身。
下一瞬,姜虞一屁股坐到了自己身旁。
「我知那人來於何處,又是為何來此。」方寸之間的雪鬆氣陡然濃郁起來,相伴而生的,是姜虞低沉而淡漠的嗓音,「……請將軍再幫我一忙。」
第28章 「下不為例。」
沈知書有些錯愕,腦子裡霎時鋪開一張地圖,將過往姜虞央她幫的忙全部串到了一塊兒,繼而得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
「外頭那人是此前下藥並監視你之人?」沈知書蹙起了眉。
「不是她本人,是她眼線。」姜虞道。
「曲曲一個眼線能有如此濃郁的煞氣?」
「此人隸屬於一個……殺手組織,故此煞氣濃郁。但她並非來刺殺我,只是奉那人之命來監視我。」
「停,殿下說得我有些暈。」沈知書抱起了胳膊,不解地問,「你便告訴我那人是誰又能如何?倘或我能幫你解決呢?」
姜虞卻只是搖搖頭。
……又是這種寧死不開口的態度。
沈知書深吸一口氣,攥起茶盞灌了杯涼茶,被眼前人弄得有些沒脾氣。她抓了一把頭髮,沉聲問:
「那殿下期望我接下來如何做?」
姜虞說:「再同我做一齣戲。」
「仍演彼此心悅,情意深重?」
「……是。」
桌台上那雨過天青釉瓷瓶里的臘梅開得正歡,歡到有些搶眼。
沈知書的眸光從姜虞眼尾的小痣挪到花蕊上,晃了一圈,又輕飄飄挪回去。
她把杯盞摜上八仙桌,忽然勾唇笑出了聲,眉眼間卻毫無清潤的悅色。
這幾日的夜裡總下雪。
沈知書如約抵達重宴閣的時候,並未急著掀簾兒,而是將白狐絨大氅解下來,三兩下抖落上頭的雪粒。
夜色已晚,來往行人更少,迎賓之人早已不知何處去。
沈知書自己掀帘子進去,險些與大門旁蹲著的一個姑娘撞了個滿懷。
這姑娘正是那掌柜的女兒,拍拍大腿站起來,錯愕地「呀」了一聲:「將軍來得早,長公主殿下還沒到呢。」
沈知書笑道:「你蹲這兒做什麼?倒唬我一驚。」
「我扎馬步。」小姑娘同上次比起來行事大方了許多,一板一眼地說,「我娘說,我身子骨實在弱,讓我沒事兒就扎馬步練練。」
沈知書將她上下打量一圈,搖搖頭:「我瞧著倒挺好,若無參軍打算,健康就行,不必追求一身腱子肉。」
「可我娘想我參軍呢。」小姑娘說,「我娘說,成為一名將士,上戰場保家衛國,是南安國人畢生的追求。」
沈知書心道這「畢生的追求」還挺容易實現的,轉頭上兵部報個名就成。
沈知書信口接話:「那簡單,你明兒就來將軍府找我,我給你在軍營裡頭安排個位置。」
「當真?」小姑年眼睛一亮。
「千真萬確。」沈知書笑道,「只是上戰場可是要斷胳膊掉腦袋的,你不怕?」
小姑娘一本正經地說:「將軍都不怕,我也不怕。」
沈知書正要順嘴誇讚兩聲,忽然聽見後頭撲簌簌一陣帘子響。
她眯起眼,轉頭望過去,便見長公主披著月白的雪袍,攏著漢白玉手爐,長身玉立於門口,正提足往裡邁。
視線相撞,長公主輕輕頷首。
三人在狹窄的櫃檯前的走道里站著,此情此景與上回極其類似,但姜虞並未說「沾花惹草」之語。
她慢條斯理地解了外袍,遞與身後的侍子,淡聲問:「將軍幾時來的?可有久等?」
「不久,剛到。」
姜虞點點頭,轉頭問那姑娘:「碧芳閣收拾出來了麼?」
「我娘一早便著人打掃好了,只等著殿下大駕光臨。」小姑娘說。
姜虞於是轉身徑直往樓梯上走去,撂下一句淺淡的話音——
「我且上樓了,將軍請自便。」
……這有什麼好自便的,自己還能去哪兒?
沈知書如此腹誹著,一甩衣袖,也抓著欄杆往上跟。
-
沈知書原想著碧芳閣不過一個小房間,稍微清掃一下便好的,如何能用到「收拾」一詞呢?
而待她邁進門,看著圓桌、八仙桌、貴妃椅、床榻一應俱全的場景,長舒一口心,心道自己還是見識淺薄。
待侍子俱退出門後,沈知書不由得問:「不是聊刺客之事麼?至於如此大動干戈?其餘的且不提,這床又是為何?」
「這事頗有些複雜,估摸著聊得有些久,原想著將軍若撐不住,便可在此歇一夜。」長公主道,「我看將軍對床也不陌生,此前已然拽著我摸爬滾打過兩回了,不是麼?」
……長公主這是開了個玩笑?
怎麼會有人用「今天天氣真好」一般的、毫無情緒起伏的語氣開玩笑?
沈知書乾巴巴「哈」了兩聲:「確是如此,只是場景不同。頭一回是殿下央我,第二回是順其自然,這一回卻略微莫名其妙。」
姜虞瞥她一眼,沒接「莫名其妙」這話,淡聲進入主題:「已徹查秋雁遺物,發現一處有些反常。」
「何處?」
姜虞從寬袖裡撿出一張銀票:「這是從她箱櫃裡發現的。」
沈知書問:「這有何不妥?」
「宮女交易大多用真金白銀。一則銀票數額較大,一張五十兩起,她們很難一次性得到這麼多;二則銀票不易保存,且一丟就是五十兩,得心疼好一陣。」
「如此說來,這銀票大約是幕後之人予她的了?」
「正是。」
沈知書笑道:「早知其有幕後之人,且驅使她做這事時必是威逼利誘,而這利誘定大多是拿錢利誘。殿下此一發現並無大用處,頂多算是證實了『她幕後有人』的猜測。」
「將軍莫急,我還未說完。」姜虞說,「每張銀票都有批號,我通過批號命人徹查銀票流通,雖有些艱難,然總算是有所發現。」
「嗯?」
「這一張銀票,原是出自皇上賜予黃世忠將軍的一萬銀票的那一批。」
「黃世忠這名兒有些耳熟……」沈知書陡然想起白日裡謝瑾同自己說的「黃世忠管左步兵」,心內瞭然,「這黃將軍是大殿下麾下?」
她頓了頓,嘆了口氣:「然這也不能說明什麼,許是銀票被黃將軍花出去了,幾經轉手到了幕後之人手中。」
「銀票嶄新。」
「這也……」
「查了黃將軍府一年來的流水,明面上並未將這批銀票花出去。」
「……!」
沈知書著實有些錯愕——
不是,這都能查???
姜虞淡聲道:「定要我將此話說得如此直白麼?」
「非也。」沈知書蹙眉,「我只是因著保險起見,多懷疑懷疑。」
「相關證據不方便交由將軍查看。」姜虞說,「全看將軍信不信我。」
沈知書即刻接話:「我自然信。」
「為何?」
沈知書半挑著眉,一錯不錯盯著她瞧,忽然大剌剌癱進了椅背里:
「殿下這問得倒是有趣。殿下將這些事說與我聽,不就是期望我信麼?」
她說著,又坐起身,往前傾過去,直視上姜虞的眸子,輕聲道:
「我若半信半疑,你又不樂意。」
姜虞紋絲不動地坐著,眯了一下眼,答非所問:「你可又在沾花惹草?」
「……血口噴人。」沈知書笑道,「我哪來的膽子沾惹殿下?」
「這可不好說。」姜虞淡淡道,「畢竟將軍一向驍勇。」
沈知書修長而粗糲的手指有一搭沒一搭地摩挲著桌台,挑眉開了腔:
「殿下是在誇我麼?」
姜虞眯眼盯了她片刻,將目光移開了:
「是,在誇你。」
兩人的稱呼已然亂了套,沈知書許久未稱「下官」了,長公主也上一聲「將軍」下一聲「你」。
於是某種彆扭的親近感便悄無聲息地露了頭。
而此時此刻正聊著正事,這種親近感便著實顯出幾分……詭異。
沈知書蹙了一下眉,正想將話音拐回去,欲去拿茶盞的手腕忽然一頓。
她將食指豎在唇邊,比了一個「噓」的動作,壓低嗓音說:「外頭好像有人。」
姜虞滯了滯,輕聲問:「咱們的侍子不是守在外頭麼?她倆不是人?」
「非此意思。」沈知書說,「那人……殺氣很重,手頭應當拿過無數條人命,我們刀尖上行走的,對這種氣息會格外熟一些,故此能發覺她的存在。」
「嗯?」
「我不知曉此人的動機,但外頭沒動靜,我倆的侍子應當並未發現她。她應當是悄無聲息地躲在某處,伺機而動。」
沈知書還欲再往下分析分析,講出一些「她是否是前來刺殺」諸如此類的話,卻見原本在八仙桌那頭淡然坐著的姜虞猛地起身。
下一瞬,姜虞一屁股坐到了自己身旁。
「我知那人來於何處,又是為何來此。」方寸之間的雪鬆氣陡然濃郁起來,相伴而生的,是姜虞低沉而淡漠的嗓音,「……請將軍再幫我一忙。」
第28章 「下不為例。」
沈知書有些錯愕,腦子裡霎時鋪開一張地圖,將過往姜虞央她幫的忙全部串到了一塊兒,繼而得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
「外頭那人是此前下藥並監視你之人?」沈知書蹙起了眉。
「不是她本人,是她眼線。」姜虞道。
「曲曲一個眼線能有如此濃郁的煞氣?」
「此人隸屬於一個……殺手組織,故此煞氣濃郁。但她並非來刺殺我,只是奉那人之命來監視我。」
「停,殿下說得我有些暈。」沈知書抱起了胳膊,不解地問,「你便告訴我那人是誰又能如何?倘或我能幫你解決呢?」
姜虞卻只是搖搖頭。
……又是這種寧死不開口的態度。
沈知書深吸一口氣,攥起茶盞灌了杯涼茶,被眼前人弄得有些沒脾氣。她抓了一把頭髮,沉聲問:
「那殿下期望我接下來如何做?」
姜虞說:「再同我做一齣戲。」
「仍演彼此心悅,情意深重?」
「……是。」
桌台上那雨過天青釉瓷瓶里的臘梅開得正歡,歡到有些搶眼。
沈知書的眸光從姜虞眼尾的小痣挪到花蕊上,晃了一圈,又輕飄飄挪回去。
她把杯盞摜上八仙桌,忽然勾唇笑出了聲,眉眼間卻毫無清潤的悅色。